前言:
现在小伙伴们对“c语言冒泡法排序n个数”大概比较注重,同学们都需要分析一些“c语言冒泡法排序n个数”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对于“c语言冒泡法排序n个数””的相关资讯,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你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对待排序的元素从前向后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交换它们的位置,轮比较下来,最大的元素就会“冒泡”到数组的末尾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为止,排序完成。
算法步骤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时间复杂度
在通常情况下。冒泡排序的总比较次数 = (n - 1) + (n - 2) + ... + 2 + 1。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空间复杂度是O(1)
适用场景
冒泡排席,它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适用于处理小规模数据。不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效率不高,不堆荐使用。当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排席时,可以考虑其他排序算法,如归并排序、快速排序等
动图演示 :
我们通过以下动图来看冒泡排序的整个过程,图中浅蓝色的柱子为还未在正确位置的数,绿色的两个柱子为正在比较的数,橘黄色的柱子为已经在正确位置的数。通过动图可知,外循环的次数(趟数)为:数组元素的个数- 1,则外循环次数可以表示成如下:
外循环次数(趟数) : n-1
内循环次数(每趟需要比较次数)为 : 数组元素的个数 - 1 - (已经结束的趟数)
每趟比较次数 : n - 1 - i(已经结束的趟数)
Java 代码实现 :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bubbleSort(arr);
System.out.println("Sorted array is");
printArray(arr);
}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for (int i = 0; i < n-1; i++) {
for (int j = 0; j < n-i-1; j++) {
if (arr[j] > arr[j+1]) {
// swap arr[j+1] and arr[j]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
}
/* Prints the array */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for (int i=0; i<n;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
System.out.println();
}
}
python代码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0, n - i - 1):
if arr[j] > arr[j + 1] :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return arr
# 测试排序函数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print("原始数组是:")
print(arr)
bubble_sort(arr)
print("\n排序后的数组是:")
print(arr)
标签: #c语言冒泡法排序n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