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我们开掘的隧道:成昆铁路,作者:梅梓祥

铁道兵文化 590

前言:

现时朋友们对“独立隧道是什么工程”大概比较关切,兄弟们都需要剖析一些“独立隧道是什么工程”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有关“独立隧道是什么工程””的相关资讯,希望我们能喜欢,朋友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我们开掘的隧道:成昆铁路

梅梓祥

选择铁路建设中的主要项目隧道、桥梁这个侧面,回顾铁道兵战天斗地的光辉历程,这是富有挑战的选题。铁道兵修建的铁路干线,可参照的文献很少:保存的工程技术资料多是统计数据;当时的报刊文章空洞无物,政治口号多,人物像同一个模子印的画;而现在战友们的回忆文章,毕竟年深日久,随着工地硝烟的散去,人和事也日渐模糊。将重要铁路干线的隧道工程条分缕析而又引人入胜地总结是很难的,只想凭借老照片,加简短的文字说明,让大家在网上做一次“隧道巡礼”,不图热传,仅希望老兵有回忆的载体,在在证明自己的人生,融入了祖国建设的事业而无怨无悔。

成昆铁路太有名了,他是三线建设的重大工程,是让毛主席牵挂睡不着觉的铁路,是外国专家预言修路的“禁区”,是“提速”沿线经济发展数十年的致富路,是中国的名片——成昆铁路象牙雕塑成为中国赠送联合国的礼物……唯其重要、重大,成昆铁路从修建之始到通车50年后的今天,媒体的宣传,文学艺术的传播,就从来没有间断过。所以,这里就简述一下“隧道”吧。

成昆铁路全长1083公里,铁道兵承担667公里修建任务。1964年秋,铁道兵第1、5、7、8、10师、独立机械团、独立汽车团和铁道部有关单位及当地民工共36万多人展开大会战;因文ge带来混乱,后期由铁道兵统一组织指挥全线施工。历时6年零3个月,1970年底全线竣工交付使用。

成昆铁路隧道和明洞427座,总延长433.7公里。也是铁道兵担负施工的铁路干线隧道最多、里程最长的铁路。铁路沿线穷山恶水,高原高寒,高温地热,谓之“地质博物馆”:有四五百公里位于烈度7至9度地震区。地下水发育,有的断层裂隙水的涌量每昼夜2万吨。另外,还有许多河岸冲刷、山体错落、溶洞、暗河、断层、流沙、瓦斯、岩爆,以及有害气体。这些“凶神恶煞”,时时刻刻影响着工程进度和质量以及人身安全。

因为战备工程的保密性,当时媒体报道少,即使宣传,文章也不写具体的工程名称、部队番号。大规模公开报道是在1970年通车后的第4年——1974年3月23日及之后几天,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全国媒体,统一宣传,新华社通稿组照《成昆铁路胜利建成通车》和长篇通讯《英雄修建成昆路 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央媒体及地方报纸都在一版刊发消息,在其他版面刊发通讯和组照,一时蔚为壮观。

为了切题,我在这里只摘录通讯中有关铁道兵“开掘隧道”的内容。其中有一段近乎“神话”,就我的阅读与见识,只有铁道兵,只有成昆铁路,才会有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隧道发生塌方,13名干部战士堵在不到10米的导坑。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凭着一支微弱的手电光亮,把已经拌好的混凝土一锹一锹地填回到拱部……”今天的人,因为“代购”,不理解、怀疑,甚而嘲笑铁道兵对国家及铁路建设事业的赤诚与热爱,那是对历史的亵渎。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铁道兵气吞山河的精神永垂史册!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请听铁道兵战士和铁路工人们的豪迈誓言:“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险山恶水听调遣,英雄前面无难关!”

有座近千米的隧道(作者注:黑井隧道),担任施工的铁道兵指战员(作者注:铁道兵八师三十六团)初到工地时,只有一些钢钎、铁锤和两台旧压风机。公路没有修通,大型机械一时运不进来,战士们说:“我们要抢速度,争时间,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等待,不依赖,打着灯笼火把进山洞,抡起铁锤打炮眼。狭窄的导坑里通风差,温度常在35度以上,作业面小,有时石碴出不去,人就冒着高温躺在石碴车上苦干。战士们奋力开山凿洞,连续5个月创造了人工开挖百米成洞的高产纪录,硬是用八磅铁锤打通了这座近千米的隧道。

《人民日报》刊登铁道兵七师三十一团十一连莲地隧道施工。

某部(作者注:铁道兵七师三十一团)十一连开挖的隧道(作者注:莲地隧道),被人们称作“地质博物馆”。这里有一碰即塌的“烂洞子”,有铁青钢硬的“特坚石”,有40多度高温的“火焰山”,还有山泉暴涌的 “水帘洞”。炎夏,“火焰山”外,骄阳似火,穿汗衫劳动也会晒脱一层皮;“火焰山”里,热气逼人,进洞就像进了蒸笼。战士们冒着酷热战斗,热得头晕了,用水冲一冲继续干;闷得喘不过气来,喝口凉茶坚持干下去,不管温度多高,没有一 个人叫苦。一天,刚放过一排炮,石缝里突然喷出一股股冰冷透骨的泉水,碰上了地下暗河,隧道里的情况骤然变了。从此,头上“大雨”倾盆,脚下水深没膝,导坑里每昼夜要流出9000多吨水。“火焰山”变成了“水帘洞”,战士们昨天施工还热得头昏脑胀,今天却冷得打哆嗦。可是,大家顽强作战,寸步不让,从春天到冬天,水越来越冷,劲越干越足,月月超额完成任务。

莲地隧道。

线路的南段有座隧道(作者注:倮果隧道),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这座隧道只有1000多米,但地质极坏,施工中多次山体移动,不断塌方。大大小小的塌方,推开峒门,压塌拱顶,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为了给全线早日通车创造条件,某部(作者注:铁道兵五师二十三团)指战员高举战旗,向这座隧道发起了总攻。

这一天,因为山洪的猛烈冲灌,又一次造成山体移动,引起拱部大塌方。已经打好的拱顶塌下10多米。数百立方米的石块和泥土一泻而下,封闭了导坑,把正在里面打拱的七连四排长罗俊规等13名同志堵在一段不到10米长的导坑里。在这危急时刻,受到革命军队培养和锻炼的共产党员罗俊规斩钉截铁地说:“同志们,我们是人民的战士,天塌下来要顶住,地陷下去要填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为党为人民作出贡献。”13个同志自觉地组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他们察看险情,加强支撑。在空气越来越稀少的情况下,一个个拿起铁锹,凭着一支微弱的手电光亮,把已经拌好的混凝土一锹一锹地填回到拱部。洞外的战友们拼力挖开塌方,把他们抢救了出来。他们脱离了危险,顾不得休息,又立即和大家一起投入了排除塌方的战斗……

推荐一首铁道兵诗人孙映写的诗《石头里长出的男人》。孙映老师也是一位老铁道兵,出版多本诗集,多数诗歌写铁路建设者。诗歌充满阳刚之气,铁道兵精神的硬度在回肠荡气的诗句中屹立。“石头里长出的男人”,这一句不朽。在幽暗的隧道掌子面,在悬崖峭壁的采石场,在洒满阳光的上工山道上……铁道兵就是一尊尊雕像!

石头里长出的男人

孙映

那些在大山里摸爬滚打的铁道兵,

都是石头里长出来的男人,

都是开山炮里爆发出来的男人,

都是十八磅大锤锻打出来的男人,

热情,粗犷,坚毅,耿直,

是风枪和钢钎在他们生命的年轮里,

刻划出来的共同特征。

他们打通了好多隧道,好多涵洞,

他们都是钻石牌的,

他们都是攻坚号的,

他们的骨中有钙血中有铁,

他们的心里有挖掘不完的矿藏。

他们都是石头的耕耘者石头的播种者,

凿好炮眼他们说挖好种坑,

装好炸药他们说种下金稻,

安上导火索他们说庄稼扎根了。

每当冲天炮开出万朵云烟,

他们就看到水稻扬花时的自豪。

他们坚信:石头

能够发芽能够开花能够结果;

他们坚信:自已

能够长成石雕长成石峰长成石碑,

即使长成一株小小的石灵芝,

也能治愈挂在山路上的

交通衰弱症。

因此他们和大山很亲很亲,

他们和石头很亲很亲,

他们和土地和风沙很亲很亲,

他们和理想从来没有疏远,

他们的双轨始终保持1米435的距离。

说他们渺小他们确实很渺小,

渺小得像一条条春蚕,

日夜不停地倾吐着钢轨的丝。

说他们强大他们确实很强大,

強大得像一阵阵狂飙,

凭一口气,就能把整座大山

吹出交通闭塞的历史。

因为他们的大脑不是石头里长出来的,

他们的大脑是电子计算机里长出来的。

他们对土地没有苛求对生活没有苛求,

他们对山风没有埋怨对流星没有埋怨。

任太阳把他们描写成亚洲人,

任月亮把他们印刷成欧洲人,

任黑石粉把他们涂抹成非洲人,

但他们始终是石头里长出来的男人,

他们的根就扎在大山里。

如今这根钢轨已铺向遥远,

但它的根仍深扎在血脉里,

以至我的血液里,

经常增加钢铁的含量,

逼着世界用惊喜的目光,

一遍又一遍欣赏我

精神的硬度!

1966年春,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前排左5)、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前排左4)到成昆铁路工地视察。

铁道兵五师开挖隧道。

编辑:乐在其中

标签: #独立隧道是什么工程 #独立隧道是什么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