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与小外孙一起拼图游戏 从中感悟把“作业”做成“作品”的亲子魅力

乐龄书虫茶座 84

前言:

眼前小伙伴们对“拼图游戏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可能比较关切,小伙伴们都需要学习一些“拼图游戏案例分享心得体会”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有关“拼图游戏案例分享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文章标题用到了“作业”和“作品”两个关键词。《辞海》对“作业”的解释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解释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闲下来的日子,我琢磨着把“作业”做成“作品”的观点如何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比如,就学习而言,通俗地说,“作业”就是按期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作品”系指所做的“作业”达到了具备品读价值和观赏水平的境界。试想,我们一旦在所从事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把“作业”做成“作品”成为了一种习惯,那么产生的效果岂不是会“令人惊叹”。

观点有了,重在实践。大年初一,开始尝试,参与者为我自己跟3岁半的小外孙,学习目标定位在“玩中学、学中玩”上。玩具选什么呢?我一抬头,看到了小外孙的拼图玩具,不妨就以此为例试试吧!

听说姥爷要陪着玩,小外孙甭提有多高兴。只见小外孙高兴地跑到自己的玩具架上,取来三盒未曾用过的拼图玩具:一盒72件;一盒88件;一盒96件。一老一小两个人,分别坐在小板凳上,将拼图玩具排列整齐地放到了小桌子上面。

互动玩耍的准备,正在有序进行中。我仔细阅读了《家长手册》介绍的拼图玩具功能。通过熟悉了解,我知道了在玩耍拼图过程中,培养的是孩子精细动作、集中专注、逻辑思维等能力,以此来有效激发孩子学习潜能,做到在玩耍游戏中成长。

先从简单的开始。“先易后难”是一把增强学习效果的“金钥匙”。我与孩子商量,先完成72件的一盒拼图,然后按顺序完成88件和96件的另外两盒。在每盒拼图玩耍中,又不急于完成全图,而是引导孩子掌握竖拼和横拼要领,以动物和交通等单个物体突破,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拼图本领,还能认知不同的物品。有了这些铺垫,再将单个物体向全图合拼衔接过渡。

注重兴趣的激发。激发兴趣是玩耍具有持久力的重要基础。初次接触拼图,孩子总是将“太难了”挂在了嘴边。我的责任重在陪伴并给予少许引导,而不去过早地干扰孩子的思维过程,也不急于把方法和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要更多地相信孩子的直觉,让他不断尝试着不同的拼法,从而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把若干单个物体完成了,我就马上给予表扬鼓励。慢慢地,孩子由原初的“太难了”改成了后来的“又对了”的感叹。

掌握拼图的规律。在拼图过程中,孩子由“太难了”到“又对了”的转变,这是拼图进入初级状态的标志;而再由“又对了”向“太棒了”的可喜变化,才是拼图进入最佳状态的时候。每当孩子完成了单个物体拼图后感到满足和自豪的时候,我注意帮助孩子共同交流整张大图拼接起来的规律,使孩子从掌握的规律中让拼图速度越来越快。这样的游戏模式,除了带来一定的刺激感之外,还给予孩子“多尝试就会更成功”的信念。

通过与孩子共同完成拼图游戏的温暖陪伴,更加体会到了把玩耍“作业”变成观赏“作品”的亲子魅力。特别是孩子由“太难了”到“又对了”的转变过程,再到后来整张拼图全部完成以后,我与孩子不由的同时伸出大姆指喊出了“太捧了”的现场鼓励的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己的幸福感交织在一起,那种身临其间的“温暖我的瞬间”的亲子关系在游戏中得到了升华。

由此看来,要想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不在能知,乃在能行。把“作业”做成“作品”,这个观点说出来不易,但要做得令人感动更难。面对“更难”,要学会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便会收到自信感、幸福感满满的效果。(王志荣)

标签: #拼图游戏案例分享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