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五度相生律”与“十二平均律”区别是什么?

安然音乐 1533

前言:

此时我们对“2的5次方是什么意思”可能比较着重,大家都需要知道一些“2的5次方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对于“2的5次方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小伙伴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简介:

“五度相生律”又叫“三分损益律”,它是按纯五度的关系向上或向下推算的办法,来找出整个各个音级的精确高度。即是用分音列中第二分音与第三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连续相生而求得出的各个音级的准确音高。

在国外,五度相生律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是由毕达哥拉斯所发现的,所以在国外一直称五度相生律为“毕达哥拉斯律”。

根据五度相生律得出的各律,虽然在音名上与十二平均律的音名相同,但它们在音高上却有一些区别,各个半音之间并不相同,有大全音、小半音、大半音之分。

五度相生律的最大好处就是调性明确,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好,更易于表现音乐的旋律感。

在许多民族乐器中,都使用五度相生律一。

详细说明:

这里引用一位小伙伴留言的原文内容:

然后根据下表我们对比说说“五度相生律”与“十二平均律”的区别~

1、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以度为单位,以C-1(do)、D-2(re)、E-3(me)、F-4(fa)、G-5(so)、A-6(la)、B-7(si)一个基本音级为例,1-1是一度,1-2是二度。。。1-7是七度,1-高音1是八度。以八度音为一个基本音级是遵从人的听觉的,这与物理学上的发声原理也是契合的,假如将一个频率200Hz的音高称为1的话,那么高音1的频率为400Hz,高高音1为800Hz,是一个等比关系,听觉上感觉像是一个音,但高低不同。

2、五度相生律。是人们试图将一个等比区间的两个音(即今天的八度)进行切割分成几个音,建一个标准而得出的,即定律。

以一根弦为例,空弦发音如果定为基音F的话,将其二等分,1/2弦发音音高为2F,三等分,1/3长度发出的音对应3F,2/3长度发出的音对应3/2F,四等分,1/4对应4F,3/4对应4/3F,这些音与基音F都是和谐的,但3/2F、4/3F与基音和谐度上是逐步递减的,到五等分、六等分已经不是很和谐,因此不继续等分,而取三等分剩下的2/3长度再进行三等分,取其2/3的音,即3/2的平方,大于2的除以2,大于4的除以4,以此类推,直到3/2的五次方约等于7.59,与2的三次方8较为接近,于是把3/2的五次方定为一个F至2F的最后一个拆分音,因此得出了F、9/8F、81/64F、4/3 F、3/2 F、27/16 F、243/128 F七个音,即上表中的蓝色字体,CDEFGAB,也就是1234567七个音的由来(中国古代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对应的音是12356),因为定律的方法是取弦的2/3循环拆分,2/3弦的音高为3/2F,即G(5),与C(1)的距离是纯五度,因此叫五度相生律。但是,由于E-F的距离是上表的1.500-1.424=0.076,而C-D是0.125,D-E是0.141等,比0.076高出一倍左右,因此把E-F的距离定为一个半音,也就是最小的音高距离,而C-D、D-E叫一个全音,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各音之间的距离差距较大且不平均,因此把距离为全音的两个音之间各加一个音,把距离都变成半音,就出现了上表的12个音,各音间的距离都是半音,距离差减小,但依然不平均,可以一直分下去,但太过复杂。由于这12个音中,与基音C最和谐的音是F、G(因此称之纯四度、纯五度音),而各音间的距离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变调时容易破坏F、G的和谐音,变调起来很麻烦,生产乐器也很难标准化。

3、十二平均律。它是对五度相生律的优化,利用数学模型来把F-2F距离的音完全12等分,再看结果,和谐音F、G相比五度相生律的音高,误差都只有0.1%,相比来说,既完全平均了各个音间的距离,也没有破坏和谐音,因此十二平均律很快流行开来,也解决了生产乐器和变调的标准化问题,皆大欢喜。但是专业的调音师是在调高音时还是会用五度相生律,不过这是非常专业的音乐人研究的事情了。

标签: #2的5次方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