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陈鼓应:道家为中国哲学注入了四种精神

文以传道 48806

前言:

此时姐妹们对“c语言注入”大致比较关切,大家都需要学习一些“c语言注入”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上网罗了一些关于“c语言注入””的相关资讯,希望咱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陈鼓应先生1935年生于福建漳州,祖籍长汀。母亲在鼓浪屿怀上他,故取名鼓应。他骨子里悲天悯人,心底充溢着冲创意志,平生古道热肠。童年亲历日军飞机轰炸,心底潜埋下反殖民、反侵略的民族意识。青年时期于台湾大学追随殷海光先生,直接受到五四精神的鼓舞摇荡。人权与主权,民主与民族,贯穿着陈先生的一生,造次颠沛皆由之而来。作为知识分子他仗义执言,先后三次被大学解聘。作为学者他沉潜积厚,译注老庄文本、引入现代哲学、诠释道家思想。作为家人、弟子、朋友、师长,他一生温厚、热忱、爽朗、平易。谈话间,陈先生望着笔者的眼睛,轻语道:“也许我是一个性情中人。”

儒家文化与道家哲学

陈先生小时候读私塾,每天背诵《论》《孟》《学》《庸》,有什么感受?

■陈鼓应:那时候年纪很小,读书识字都通过背书,主要是儒家的书。我们上小学没有礼拜六、礼拜天,每个人都要背,摇头晃脑那样唱诵。背不出来老师要用尺打。我小时候不受拘束,《论》《孟》《学》《庸》不是我的“四书”,我的“四书”是《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但是我背书并不费力,摇头晃脑就背下来。直到现在,有时候我兴之所至,就会吟诵一段小时候背诵的四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像这样唱诵。

小时候背四书算是灌注式的教育,但是也可以朗朗上口。现在接受新式教育,常常批评那样背书,好跟坏我不做评论。确实西方多一些启发,中国多一些灌注。要说温习传统典籍、了解文化渊源,再回流到个人生命和家庭生活,这方面美国的教育就不如中国,更不如法国。

我曾看到法国的中学生怎样读历代典籍,很让人吃惊。法国人把文史哲各种经典汇编成18册教材,涵盖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中学生要通读。现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没有哪一部不被翻译成世界各国语言,我们的经典也在中外文化交融当中汲取新的生命力,我们自己确实应该重视本民族的经典。

□:陈先生提出“道家主干说”反响很大,也有一些争论,而实际上您更完整的表述是“文化的主干是儒家,哲学的主干是道家”。

■陈鼓应:文化上从大传统、小传统看,儒家的影响都很深远。儒家长期被专制政治利用,容易滑向一言堂、家长制,但是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儒家的作用依然很大。虽然经历过文化的断裂,但是今天所有华人仍然重视亲情,保留着人际关系当中的亲和感。在美国的华人,父母儿女之间说话甚至吵架都用英语,可是家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中国式的。我父亲算是中学程度,母亲不认识字,但是在家庭里面都延续着儒家传统,那种家庭伦理就像一个堡垒。我从小养成尊重长辈的习惯,到现在还是这样。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使我母亲没有受教育,她一辈子也是这样过来的。这种人伦范畴的尊尊亲亲,在生活中自然流露,不是说读书就这样,不读书就不这样了。

我提出“道家主干说”以后,学界有认同也有争议,这都很正常。只是有一点,“道家主干说”仅限于中国哲学,并不是对中国文化而言的,如果把“道家主干说”放到文化层面,讨论起来恐怕缺少一些针对性。就哲学谈哲学,讨论起来可能会更深入一些。文化上儒家是主干,哲学上道家是主干,我这样说并没有褒贬,只是叙述,从哲学专业角度去讲。

首先,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建立了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他提出了“道”的概念,开本体论、宇宙论之先河。他所开创的直觉思维,是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典范。其次,哲学是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性思考,纵观中国哲学史,很多核心的概念跟范畴,如“道”“气”“理”“太极”“有无”“言意”“动静”等,都是道家首创的。无论宇宙本体、人生境界、思维方式,道家的建树都比儒家更为丰富、更为深刻。

我个人认为儒家不仅是文化的主干,也是伦理的主干,伦理学也是哲学的重要部分。我言语之间对儒家常有些批评,这与台湾之前的人文环境有关。儒学在两岸遇到的波折不一样。那时候是敌对状态,大陆这边大肆破坏,台湾就扭曲、利用。殷海光先生、方东美先生思想那么不同,但是他们都批儒家,实际上不是批儒家,而是批专制政府,白色恐怖下的孔孟不是真的孔孟。

其实儒家很重要,今天我们应当发扬孔子的恕道,发扬“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开放包容精神。中国儒释道三家并存,体现出很好的包容性。而反观西方,三个不同宗教打得你死我活。罗素就指出,西方文明有一种排他性。

□:陈先生讲过,道家为中国哲学注入了四种精神。

■陈鼓应:我仅举了道家哲学精神中最为独到的四种:宽容胸怀、个性尊重、齐物精神、异质对话,其实不止这些。

第一个就是宽容胸怀。《庄子•天下》称赞老聃“常宽容于物”。老子倡导“容”跟“公”的精神,他说:懂得守住常道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廓然大公,廓然大公才能周遍万物。老子提出万物存在根据的“道”,建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他应用“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洞察对立运转、交互反复。庄子在反对独断论和绝对主义的基础上,更广泛地突出老子的相对性思想。他延续老子的精神,提倡“万窍怒呺”“莫若以明”。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就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而与之同时,淮南王继承了老庄的宽容胸怀,呼吁:“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绪业不得不多端,趋行不得不殊方。”魏晋时期,王弼提出“得意忘言”,郭象主张“会而共成一天”,使老庄的宽容精神继续呈现。

第二是个性尊重。罗素在《中国问题》这本书里写,老子“认为每个人、每个动物乃至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自然的方式方法。……庄子比他的老师更让人感兴趣。他们所提倡的哲学是自由的哲学。”罗素所谓“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特定的方式”,我认为正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意思。由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庄子•则阳》的“万物殊理”,充分肯定了个体特有的存在方式。

老子提出“自然”“自化”,《庄子》更强调“自本”“自根”,倡言“物固自生”“物固自化”。庄子及其后学对于万物自性、个体殊异格外重视,《田子方》篇说“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秋水》篇河伯、海若第四次对话当中强调“殊性”“殊技”,还有《至乐》篇鲁侯养鸟的寓言,要求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道家尊重个性、树立主体性以至于倡导互为主体,这些主张在庄子思想中格外得到显扬。

第三是齐物精神。所谓“齐物”是不齐之齐,在殊异中求同通。《秋水》篇“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提示打破世间的等级差异,这是激荡人心的。当初严复引进“自由”“民主”观念时,就注意与老庄思想对接。而章太炎则在《齐物论》中找寻“平等”思想的因素。孟子批评农家观点时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而庄子的齐物精神,正建立在万物不齐的基础上。《齐物论》开篇忽然凸出“天籁”“地籁”“人籁”,寓“齐”于“不齐”。地籁的“万窍怒呺”,天籁的“吹万不同”,实际上影绘人世,提示不同的视角都有各自的意义跟独特的价值。庄子进而思考个体间相互交会、互为主体,提出“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和“知通为一而寓诸庸”。在宇宙大生命中,无数个体生命各自发挥,汇聚成这个多彩的世界。瞿鹊子与长梧子的对话中,又提出了万物“相尊”“相蕴”。这对于全球化思潮冲击下的现代人,会有很多启发。

第四是异质对话。老子“尊道而贵德”,孔子“志于道,据于德”,虽然学术观点不同,却可以融通。1993年第十九届世界哲学大会,闭幕时郑重宣布1995年为世界宽容年。“9•11事件”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尤其需要异质对话。

二十世纪以来,以“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跟以“Logos”为中心的西方哲学,从怀特海到海德格尔,开启了东西方异质对话的通道。已有不少西方哲学家反省“西方中心论”,为东西方对话奠定了基础。由哲学对话落到现实世界,东西方需要进行多层次的异质对话。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思想对于异质文化交流起过很好的作用。佛教东来,道家有接引之功,庄、禅会合更在隋唐结出硕果。北宋儒家排斥佛老,却援引庄子。今天我们遇到了更具异质色彩的西方文化,中西对话需要儒释道共同承担。而庄子的宇宙视野最能和全球化视域相应,庄子的自由精神跟齐物思想则最具现代性的意义。

2015年陈先生在湖南授课

老子与庄子

□:道,是先秦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重要范畴,堪称“轴心之心”。诸子百家著书立说论述天下大道,而老庄尤以本体论、宇宙论见长。

■陈鼓应:“道”的本意是人行走的道路,后来引申出技艺、方法、事理、秩序等涵义。“道”这个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73次,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不尽相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包含自然界的现象规律,以及人世间的规范习俗。第二个道,即言说,用语言文字表述道理,同样属于经验世界。第三个道,常道,就是永存之道。老子把思考的范围由人世扩展到宇宙,这个意义上的“道”不可名,因为它无形。“道”如果有形,就成了具体之物,而老子认为“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源,“道”先于任何可以称谓的东西。有“名”就会被限定,勉强用“道”来称呼,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形而上的“道”落向经验世界,作用于人生,就称为“德”。“道”跟“德”各家都在谈,老庄把人道跟天道相关涉,提升到宇宙本根的层面,探讨“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从天地的起源、万物的本根,带出天地人整体性的思考。老子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所以张岱年先生认为老子把人的地位提到了天地的高度。

《庄子》思想具有异乎寻常的突破性,比如“宇宙”这个范畴就是庄子提出的,人置身无穷尽的时空,以个体生命通向宇宙生命。老庄喜欢探讨宇宙论、本体论,与各家有所不同。但是人道范围,又有很多同通之处,比如孔子讲“仁者爱人”,实际上各家都认同。

□:天道、人道贯通呼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我们似乎觉得,老子谈天道多些,而注意力更多地落向人道;庄子谈人道多些,其注意力则倾向于融入天道。

■陈鼓应:这个很有意思。中国哲学用《史记》的话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个讲空间的扩展,一个讲时间的绵延,拉开无限开阔的时空维度。老子“推天道以明人事”,他谈人道都从天道推演出来,为的是扩大人的思想视野。比如《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广大而虚空,像风箱一样中空,风箱一鼓动,创造因子就涌动起来。道体是虚的,所以心灵也要虚静。空灵的心境才能照见多彩的世界,人要有开阔的心胸、开放的心态。

老子讲“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还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等,都是天道推演人事的思维方式。罗素说人类有两种意志,创造的意志跟占有的意志。老子主张人道效法天道,就是要发扬创造的意志,收敛占有的意志。老子说的“为无为”,就是不专权,不集权,不滥权。黄老学派主张各司其职,经济、法律、教育、财政、卫生等等,各自按照自身规律良性发展。

《老子》五千言是“救世之书”,实际说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种人间社会的关怀。老子偏重治国,而庄子偏重治身,他从个体生命出发,注重养形、养神。庄子推崇精神境界,人的形迹很小,但是心很大。他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文学的想象力,描绘鲲鹏展翅的壮阔景象,借形的巨大,衬托心的宽广,所以说逍遥游的主旨是“游心于无穷”。

老子“无为”,庄子“游心”,这是老跟庄在内涵上的重要差别。《老子》书中讲“无为”有12次,除了“道常无为”,其他都是从政治角度对管理阶层提要求。《庄子》书中“心”出现了180多次,主要描写由封闭的心灵到开放的心灵,敞开精神空间。

庄子不给中央领导写建议书,不帮着出谋划策,也不参加写作小组,他就是平民知识分子,表达民声。老子向领导阶层说话,庄子则转向个体生命,使人思想开阔、精神自由,进入自适自得的生命状态。庄子讲“无为”三次,也都是这个意思,他很少直接谈现实政治。

□:游、忘、适、真、任、安、情,庄子及其后学提出这些关乎心灵的范畴,似乎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中受益。老子的天人观念转换成庄子的生命境界,是怎样完成的?

■陈鼓应:实际上老子所讲的“道”是一种预设,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体悟的道理。他同时指出道的一些特质,例如静、虚、明等。而庄子继承“道”的思想,以道为“生生者”。中国古代哲学举凡阐述天地万物蓬勃生机,皆出自庄子。庄子提出“气化论”,以解释万物的生成、演化。庄子认为“气”是自然界的基本物质,人的生死就是“气”的聚散。《至乐》篇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不仅“本无生”,甚至“本无气”,那是“始”的状态,而道生出气,气化出万物。

庄子还认为,天地万物统一于气。道生化万物,而气是道与万物的中间环节,并承载着万物的统一性。庄子借“本无”“变而有”的气,将老子“玄之又玄”的道,化予万物生生,由自然的存在转入生命的境界。同时在自然论方面,庄子更为深入地发挥了人的自由性跟自在性。

《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耳”,而气又有阴阳之分,《田子方》说“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并且讲到身是“天地之委形”,生是“天地之委和”,性命是“天地之委顺”,认为个体生命是天地阴阳两气交通的产物。性命源于天地,万物同体并生,《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的存在当从宇宙的规模来把握它的意义。

庄子把生命看成是气的凝结与消散,世间万象“假于异物,托于同体”,现象万物是气的聚散,整个宇宙是一气之大化流行。庄子的人生观融于其气化论的宇宙观,在《大宗师》得出“游乎天地之一气”的人生态度。

在庄子看来,宇宙是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个体生命从宇宙大生命中偶生,终究还要复归于天地生命母体,所以他培养一种“安时而处顺”“安排而去化”的态度。“化”是庄子宇宙观一个基本概念,而“游”则是庄子人生观一个至高境界。“游”是庄子人生哲学最独特、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所谓“游”,是个体生命自得自适的意境,不仅是主体精神在困顿中获取自由,也是主体心灵在观照万物中体悟美感。《德充符》说“游心乎德之合”,《田子方》说“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并且讲到“与物为春”。

老跟庄最大的不同,就是庄子讲“游”。庄子有《逍遥游》《齐物论》,而老子没有“游”这个概念。而且到战国时代“心”这个概念出现了,孟子树起道德心,庄子树起审美心。孟子讲“思之官”,就是鼓励发挥思想的功能跟精神的作用。人要建构思想生命,成就精神生命,开显心思与心神。

庄子说“游心于无穷”,这几个字非常重要。“游心”不只是精神自由的表现,还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是艺术人格的体现。《庄子》书中五次谈及“游心”,都很精彩。庄子重视生命的内涵,要保持内在精神的自得自适,这与他所处的战国中期有很大关系。

道家从老子开始就特别重视“真”,庄子及其后学崇尚“返真”“贵真”,进而主张“任性命之情”“安性命之情”。道家推崇内心的真情实感,所谓“仁义其非人情乎”“礼者因人之情”,与郭店出土的《性自命出》篇所谓“道始于情”“礼作于情”等命题可以相互参照。

《大宗师》写颜回“坐忘”,所谓“忘”就是自在、自得、自适的主体感受。《达生》篇有很好的解释:“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达生》讲“心之适”指心灵的安适,讲“事会之适”指处境的安适,进而又讲本性常适以至于无往而不适的境界,清人郭庆藩称之为“忘适之适”。庄子通过寓言写颜回“忘礼乐”“忘仁义”,最终“离形去知”乃至“同于大通”,这是个体生命通向宇宙生命而与之合一的精神境界。

2013年陈先生在香港演讲

□:庄子在“庄周梦蝶”这则寓言里提出了“物化”。先秦诸子当中,似乎庄子对于“物”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与认知。

■陈鼓应:“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篇尾这段“庄周梦蝶”,呼应开篇首段的主旨“吾丧我”。“吾丧我”与“物化”首尾呼应,将个体自我提升出来,发觉与宇宙万物会通的大我。《庄子》书中写到“我”,语境不同意涵不同,有时指自我中心的个体,有时指社会关系中的存在,有时指参与宇宙大化的大我。“庄周梦蝶”承接开篇“吾丧我”,写个体生命“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融入宇宙大化流行之中,“此之谓物化”。“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最后这两句非常关键。“分”与“化”,是重要的哲学范畴。“分”是讲个体生命,时空中的存在体;“化”是讲宇宙的大化流行。“庄周梦蝶”须从《齐物论》的主旨来看,个体生命千差万别,又在宁宙大生命中相互会通。庄周和蝴蝶“必有分矣”,庄子却借梦境打破二者的区分。在庄子的气化论中,死生一体,无数个体生命起起落落,时而化成庄周,时而化为蝴蝶,个体生命终究融入宇宙大生命。“物化”要与“道通为一”联系起来看,“化”和“通”是庄子哲学重要的范畴,鲲可以化而为鹏,庄周可以化而为蝴蝶,大化流行,个体生命在宇宙大生命中不住地流通、会通。

比之“庄周梦蝶”,我个人更欣赏“濠梁观鱼”的故事。惠子凭理性分辨问题,而庄子则以感性观赏世界。早先我认为庄子在逻辑上流于诡辩,后来我慢慢体会到,“请循其本”并不是“从头解释”。所谓“循其本”是指,从心、性、情来观照,人与人之间情性可以相通,人与物之间也是如此。庄子站在感性同通的角度观看事物,一下就把精神领域敞开了。

“道物无际”也是先秦道家重要的创见,用来说明道的无所不在,人物、动物、植物、矿物,都有道在里面。后来道教、佛教受此影响,《道教义枢》讲“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宋以后讲“草木成佛”,都是这一思想的延续。

今注与今译

□:陈先生所著《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为学界所推重,为读者所钟爱,是当代最重要的老庄注本。

■陈鼓应:就说《庄子》吧,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注疏》、憨山(即释德清)《庄子内篇注》、郭庆藩《庄子集释》等,是历代最重要的一些注本。前人的注疏各有长处,也都会有一些不足甚至偏颇,但无论怎么说,都非常重要。早先有人受到意识形态影响,从唯物、唯心角度去批判,他的注本里也有很多今注今译跟解读,其中百分之七十都是扭曲,但是也有好的地方,那些好的地方我也会采用。前人注解老庄,有时候一个字、一句话,会出现两种三种四种不同的解读。我会把几种解读根据版本不同和时间先后列出来,供读者参考。先是汇总、比较历代注老庄的成果,然后我会进入老庄的精神天地,找寻其语境意义。比如《庄子》“去以六月息者也”,很多人依据郭象的意见,把“息”当作休息,大鹏一飞九万里,飞半年才休息。只有明代的憨山认为,“息”是风的意思,后来历代很多学者也认为,“息”应该做风讲。把不同解读陈列出来以后,我自己选择一个,不一定对,但是我会根据语脉的意义做解读,供各位参考。

进入现代社会,老庄孔孟已经属于整个“地球村”,经典本身就在东西文化交流当中不断得到诠释。我从尼采进入庄子,同时还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所以我的译注把一些现代思想灌注进了字里行间,把我所欣赏的自由精神、民主理念融合进去,并且渗透着我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各家诠释各有不同,年轻人如果肯下功夫,最好多读一些,具备了一定基础之后,就有自己的体会。尤其是《庄子》,读一辈子也不为过。

□:古代典籍的白话译注,早在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之前就有多种书目版本。注疏古已有之,译文则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出现。

■陈鼓应:现代观念跟古代思想,白话文跟文言文,多少都会有一些距离。尤其大陆因为“文革”致使古籍的阅读出现过断层,相当一段时间里充斥着过多的意识形态。通过今注今译,可以更直接地阅读这些典籍,毕竟现在人们习惯于使用白话,要进入历史情境了解古代思想,借助于这样一个阶梯或者桥梁比较方便。承接古代的文化遗产,可以扩充现代人生命的内涵。在我所处的时代,许多前辈先生做译注的工作。他们大多是中文系资深的教授,小学功底非常好。我念哲学就缺乏小学的训练,只有参考很多的古注。因为我接受哲学的训练,所以我的注解总不免带些现代的诠释,融进去我自己的心情、观点、看法,这可能是不同的地方。我在那个时代追求自由民主,有意无意间会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但是我非常小心谨慎,不去扭曲原文。有些东西在历史上受到了扭曲,比如老子思想就被看成是阴谋、计算,其实并非如此。我的老庄译注,对于宇宙人生都从比较积极的观点来解读,我认为这样比较合乎原意。

老庄不仅有白话译文,也有很多外文译文,包括全文的翻译。白话译注也有从文学角度切入的,而我侧重于思想的解读,用现代观点来说,我是在诠释。我们说哲学有两种,一种是概念哲学,一种是想象哲学,或者称为科学性哲学跟文学性哲学。老子、亚里士多德是概念哲学,庄子、柏拉图是想象哲学,我个人更欣赏想象哲学。《庄子》原文充满诗意,精妙的文学语言跟深邃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注庄子需要注老子十倍的时间跟心力。

□:马王堆汉简、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对于陈先生注解老庄文本、阐释老庄思想有什么影响?

■陈鼓应:这个比较具体,举例来说吧。例如《老子》第8章“与善仁”,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就是仁爱,可是通行本第19章又说“绝仁弃义”“绝圣弃智”。通行本被改了,所以18章、19章相冲突。郭店本更接近祖本,此处原本是“绝圣弃义”,因为庄子学派看到了仁义道德如何被利用、被扭曲。就像《礼记•缁衣》,通行本就跟郭店本、上博本不同,古人抄书常常改原文。其实孔孟老庄的人文之道可以会通。孝慈、忠信等等这些伦理道德,不只孔子重视,老子也重视。孔子的许多议题庄子也会接着谈,孔子说“仁者爱人”,庄子说“爱人利物之谓仁”。《天运》篇写,商太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回答:“虎狼,仁也。父子相亲,何为不仁!”又问至仁,庄子回答:“至仁无亲。”道家讲“利民之谓忠”,而儒家讲忠有一部分特指“忠君”。专制时期国民党提倡忠孝,那不是孔孟的忠孝,而是“移孝做忠,忠于领袖”。

陈鼓应先生著作《老子今注今译》和《庄子今注今译》

老庄思想与现代境遇

□:在现代城市里生活,天地被遮盖,万物被制造,太阳底下无不是人类的工具。面对这样一种生存境遇,接触老庄思想对我们有哪些益处?

■陈鼓应:现代社会的物质化、功利化,把人机械化、工具化。人们追逐物欲与世沉浮,浮动、盲动、骚动。群体迷失了方向,个体丧失了自我。《庄子•缮性》篇描述得最为精辟,“丧己于物,失性于俗”。人啊,茫茫然。《庄子•至乐》篇讲,“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很值得反复掂量。老庄倡导的虚、静、明等等,有助于我们与过度的物质追逐拉开距离,反思人生的走向。通常我们说自由,侧重于财富的自由、法律的自由、政治的自由,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精神的自由。在很多先进国家,社会制度、社会福利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但是人的形与神都陷入物化的漩涡,心灵越来越狭小局促,不能伸展,不能敞开。

庄子像一面镜子,映照现代人心灵的浮躁与紧张。《齐物论》说,“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整个生命啊,置于磕磕碰碰当中。

世界原本丰富多彩,但是现代社会催生了刻板的模式化,本来千差万别,现在全从一个模子里出来。资讯铺天盖地,人迷失其中,终日关心琐屑之事,自己的心智跟精神也变成了碎片。科技把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同时又把每个生命孤立起来,人与人之间反而更远了。老庄、尼采和存在主义可以把人带向另外一个境地,再反过来观照。

□:庄子讲“吹万不同”,孔子也讲过“和而不同”,儒道两家都重视“不同”,对于现代文明能否构成一种启发?

■陈鼓应:儒家、道家都重视“不同”,个体生命的殊异、民族文化的差别会得到一些强调。“吹万不同”用庄子另外一句话来说,“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在社群中,个体与个体之间可以互为主体;在世界范围,群体与群体也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了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风土民情、文化价值都有所不同,应当彼此会通,而不是唯我独尊。罗素讲,基督教继承犹太教的传统,但是也继承了不宽容跟排他性。我几十年前就很欣赏罗素的话。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是对于异己的激烈斗争与残酷镇压。我这里有一本《阿拉伯人的十字军东征》,西方人东征阿拉伯世界,那些屠杀,引用法国诗人的一句诗来说,“就此结下千年的仇恨”。西方世界信仰上的那种一元化跟绝对主义,最终诉诸武力。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文化上的渊源就是不宽容跟排他性。

美国所谓“西部开拓史”,其实是一部印第安原住民的血泪史。美国拍西部片,通过艺术技巧把掠夺土地淡化,把驱赶、杀戮印第安人忽略,描写成白人主持正义。国际上所谓强国,那种自我中心、单边主义、霸权行径,十分令人忧虑。一边讲自由民主,一边挖挖掘掘、打打杀杀。甚至形成军事工业,为军工集团所左右,不晓得把人群带到哪里去。

我们应该破除单边思考,尊重地球村各个不同的民族,包容欣赏不同的文化特色与生活方式,多边思考以期相互会通,同时保有各自的特性。《齐物论》中“啮缺问王倪”的寓言,接连发问“孰知正处”“孰知正味”“孰知天下之正色”,振聋发聩,提示打破自我中心,用多重视角、多边观点认识世界。

我读《庄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阶段,我由尼采进入《庄子》,主要从尼采的自由精神来阐发《庄子》,同时也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第二个阶段,1972年旅美所见所闻,使我的注意力从个体觉醒转入民族意识,对《庄子》的理解也转移到“归根”和“积厚之功”。第三个阶段,“911”使我更加看清霸强的自我中心和单边主义,推到《庄子》研究上,我更加注重多维视角、多重观点。到了第三个阶段,我感到“不同”跟“同通”至关重要。

泰戈尔说过,东西方总是以西方标准来评判一切。庄子主张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还提倡对于异己的了解与包容,“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怪,道通为一。”应该相尊相蕴,以开阔的心境、开放的心灵,照见这个多彩的世界。

“鲁侯养鸟”跟“混沌之死”两则寓言也很重要,引人入胜且发人深省。《庄子•至乐》篇就讲,“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我们的教育往往不是诱导,而是训诫。领导者制定政策法规,出于己意而不适民情,就容易酿成灾难。所以说,政治层面不能流于专断、独断,社会层面也要警惕自我中心。

庄子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起初我偏向于“自其异者视之”,由衷赞赏“万窍怒呺”“吹万不同”,那是出于专制政体压抑个体自由的反抗意识。后来我渐渐地认识到,仅只“自其异者视之”,容易流于片面,滑向自我中心,因而也需要“自其同者视之”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孟子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庄子讲“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天地万物千差万别,而在宇宙的大生命中,彼此又相互会通。

年轻时我读“任公子钓大鱼”,觉得唉呀气派非凡,内心赞叹不已。光阴流逝,年岁增长,我逐渐对这则寓言有了更多的体会。任公子拿五十头牛做饵,投竿东海,旦旦而钓,付出了巨大的耐心。我相信文化上深积厚养、兼容并包,一定有助于我们获得辽阔的眼界跟宽广的心胸。

陈鼓应先生(右)在寓所接受访谈

后记

谨在此记述一件小事作为后记。陈鼓应先生已经不记得,而我反复诵之。

数年前,我怀着敬畏的心情从书店购得陈先生《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两种著作,抱回家阅读。凡读这样的书,总拿着一支铅笔圈划。铅笔自有好处,例如一条线划得不平,即可用橡皮擦掉,重新划一条。然而那时我没能读进去,《老》读了大半,《庄》读了几十页,遂束之高阁。

而大概两年以前,偶然购得一册《老子今注今译》第五版,不知怎的就读进去了,醍醐灌顶,喜不自胜。后来我问得陈先生电话,一连考虑了好几天,还是冒冒失失地打了过去,盼望陈先生接受访谈。陈先生婉拒道:“因为我研究道家,对儒家可能不便多谈,你觉得呢。”

过后我将《老子今注今译》与《庄子今注今译》(上册)邮寄至北京大学,并且写了一封信,恳请陈先生在扉页上题字作为鼓励。信里面写拜读《老子今注今译》深受教益,而具体处写的居然是,特别喜欢陈先生引述日本学者福永光司先生的一段注释。

因为自己写字难看,我将那封信抄写了四遍,把写得最工整的一遍寄出。信里啰哩啰唆地写着,陈先生题字之后只要拨打物理系一位教师的电话,我那友人自会前来取书并寄回济南。

过了几周,邮件从北大寄来,署名不是物理系的朋友,而是陈鼓应先生本人。两册书均写上了简单的赠言,还多出一本《道家的人文精神》,也写着赠言,并且信封内还放着一百元纸币。我想陈先生的意思可能是,这三本书全都送给你。

来源:“哲学基础”公众号

欢迎关注@文以传道

标签: #c语言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