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而今各位老铁们对“北京万维网是什么公司”大概比较看重,大家都想要学习一些“北京万维网是什么公司”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北京万维网是什么公司””的相关文章,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小伙伴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万维网如今已诞生 29 年,全世界的网民数量将超过一半以上人口,这标志着 Web 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很多人来说,互联网带来了诸多便利,已经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有一个人对当下的互联网非常的不满意。他就是当代互联网的奠基人、“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蒂姆)。由他发明的万维网已经成为了当今互联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也因为这一成就获得了 2016 年的图灵奖。
图丨蒂姆·伯纳斯·李(来源:Wikipedia)
蒂姆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对互联网渐渐被大公司掌控、承载数据越来越中心化,而用户对个人信息几乎没有任何掌控力的现状,一度感到“极为震惊”(“devastated”)。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最典型的莫过于 Facebook 将八千万用户的数据泄露给政治研究公司 Cambridge Analytica 的案例。
但现在,改变这个现状的决心也成为了蒂姆继续留在互联网行业奋斗的动力。在 11 月 5 号于里斯本举行的 2018 互联网峰会上,蒂姆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概念:“互联网契约”,重申“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平台、保护网络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的原则。目前,谷歌、Facebook 与法国政府等 50 多家企业机构已经签署了“互联网契约”。
今年更早时候,63 岁的蒂姆还踏上了创业之旅,成立了一家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公司 Inrupt 。在蒂姆的这种努力之下,我们将有望见证新一代互联网传奇的诞生。
基于对互联网现状的不满,花甲之年领导 MIT 团队搭建全新项目“Solid”
1989 年,蒂姆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 Web 服务器和第一个 Web 客户机。虽然这个 Web 服务器在现在来看非常简陋,但它实实在在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编辑器。
直到那一年的 12 月,蒂姆为他的发明正式定名为 World Wide Web,这就是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每个网页地址中的“WWW”。后来,美国著名的信息专家《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教授回忆起那一年,直接评价它是 Internet 历史上划时代的分水岭。
而如果蒂姆后来没有选择开源万维网的源代码,那么当今世界超级富豪榜绝对有他的位置,可是,属于全人类的互联网就不会那么快就能到来。
就在 1991 年,蒂姆发布了万维网的源代码,当时万维网还是个用超文本软件(Hypertext)连接数据和文件的信息系统,而业内存在其他系统,实现的功能也类似,但让万维网脱颖而出的正是它的通用性——只要有台能连网的电脑,任何人都可以登上万维网,并在源代码的基础上做自己想做的改动。
蒂姆当时就坚信,万维网应当和专利、收费、会员、权限等名词划清界限。这样,用户才能设计或使用自己心仪的产品。
其实,蒂姆早已不满足万维网框架。早在 1998 年,他就提出了语义网(或语义万维网)的概念。在我们每天用到的万维网中,网页被链接连接起来,所以计算机可以理解网页和网页之间的关系。但是,网页里面的内容机器就无法理解了。在语义万维网中,出现在网页上的词汇和概念也能成为让计算机理解含义的基本单位。例如,在语义万维网的框架下,如果同一名老师在两个不同的学校都开设了课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这位老师完整的课程表。但是在现在的万维网框架下,如果两个学校的网页结构很不相同,这点就很难让机器自动化地做到。
虽然语义网的观念很吸引人,但是因为协同困难,工程化不足等因素,相关的一系列标准并没有被全社会,特别是大公司接受。2012 年,谷歌提出的知识图谱其实和语义网在概念层面上相同,但实施规模和方式却和蒂姆当初的设想不可同日而语。对蒂姆来说,某个公司的某个系统和功能可能并非最重要的事情,他更关心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改进。
在万维网建立初期,它是真正“去中心化”的——自由、开放、不受制于任何公司或个人。但随着网民数量快速增长,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公司开始研究如何通过采集并分析用户上网记录来牟利。
图丨蒂姆与万维网(来源: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
蒂姆于 2009 年创立的万维网基金会(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去年就赞助了一项研究 Facebook 算法是如何控制用户收到的新闻和消息的科研项目。蒂姆也希望能借助此类研究,找到能在根源上撼动网络现状的方法。
他预测,今年 11 月,互联网用户将达到 40 亿,相当于全世界一半人口。这将是个重要的节点,因为对于那些由于条件落后,才刚拿到上网资格的新用户来说,现在的网络环境只会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丢掉对个人隐私和数据的控制权。
因此,蒂姆这几年正在领导其 MIT 团队搭建一个名为“Solid”(Social Linked Data 社交关联数据)的项目。
按照蒂姆的设想,Solid 会延续当年属于万维网的那种“去中心化”特质,这种特质简单概括来说,就像蒂姆曾在 1998 年表示的那样:“如果互联网技术当初是所有制,而且全部归我本人控制,那它可能永远都不会普及。有关互联网的决定从一开始就是让它成为一个公用的开放式系统。当你要保证这种公用性时,你就不能将它攥在自己手上。”
蒂姆认为,直到今日,网络发展已达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一场积极而态度坚决的变革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今天的这个世界又与当时有了很大不同,那么,蒂姆这段于其花甲之年开启的“大冒险”,究竟能否重现当年的改变世界的魄力?
创办新公司,让用户管控自己的数据
Solid 项目基于 Linked Data(关联数据)原则以构建去中心化 Web 应用,其中,用户数据将分纳入多个“容器”,以此实现用户对数据归属的精确控制。简单来说,即能够实现将数据与应用分离,将数据与应用分离,数据存储在 POD(Personal Online Data 个人在线数据)上,应用访问数据需被授权。
为推进 Solid 项目,蒂姆和 John Bruce 共同创办了 Inrupt 公司。就在今年的 9 月 28 日,在 Inrupt 官网发表了一篇博文,详细阐述了 Solid 所承担的去中心化互联网的使命,也透露了更多这个项目的信息: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给自己的上网记录设置访问权限。根据蒂姆发布的博文,这个平台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他们就能管控自己的数据能被用于何种目的。
蒂姆认为,数据应该赋予我们每个人权力,而且“这是下一个网络时代成功的根本”。因此,Solid 的开发遵循“数据赋予个人权力”的原则。
试想一下,你当前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构思,来丰富和简化你的个人生活和工作。这被蒂姆认为是 Solid 产生的创新、智能和创造力。
尽管这个项目并未得到太多的关注,但是,让蒂姆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 IT 工程师或爱好者加入了完善 Solid 的行动,这其中不乏他本人的忠实粉丝。
同时,世界各地的去中心化运动也如雨后春笋:在印度,一群去中心化的“激进分子”成功阻止 Facebook 开放一项看似惠及全印度大部分人口、实则将控制他们上网权利的服务;在德国,一位年轻的程序员搭建了去中心化版本的 Twitter;同样,在法国,一个名为 Peertube 的组织发布了去中心化版本的 YouTube……
但蒂姆也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障碍。重新将网络去中心化,必定比起初搭建它时难,因为会触及很多大利益群体。互联网这个曾经承载着全面公用性愿景的产品,现在已经被提供中心化服务的科技巨头们掌握了实际控制权。它们通过推出数字媒体、搜索引擎以及社交网络等产品,并辅以高质的使用体验,成功地将用户“绑定”。同时,快速积累的用户数据和日渐高效的广告投放,保证了这种商业模式的完美运行。
集中掌握数据,并用于商业目的的确给市场带来了丰厚利益。比如说,即便曝出泄露用户数据的丑闻,Facebook 在今年前三个季度还是净赚了 119.7 亿美元。
不过,也有好消息。近年来,在民众的谴责和媒体的施压下,大科技公司已开始松动,并公开表示愿意保护用户隐私。马克·扎克伯格在四月份参加国会听证会时表示:“我一定将这件事(用户数据安全)带往好的方向。”谷歌最近也为 Gmail 增添了新功能,该功能可以让用户选择自己的邮件在何种条件下才能被转发、复制、下载或打印。
此外,各国政府也开始颁布惩治数据滥用的政策。去年,欧盟就以“操纵网上购物”为由罚了谷歌 27 亿美元。今年的新条例将强制要求谷歌等科技公司在采集或使用数据前必须征得用户同意。
马克·扎克伯格当初创造 Facebook 时没想过要影响政治活动,Twitter 的创始人也没想过会给特朗普的竞选推波助澜。这正是为什么蒂姆相信这场去重新中心化的革命定会成功:公众对现状的认识不断加深,加入去中心化运动的技术人才逐渐汇集,终将打破目前看似牢不可破的态势。
在万维网基金会网站上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他这样写道:“即使网络的问题再繁杂、再根深蒂固,我们也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个 bug。一个根源是由人创造的代码的问题,一定同样能被人解决。”
但是,今天的这个世界又与当时有了很大不同,那么,蒂姆这段于其花甲之年开启的“大冒险”,究竟能否重现当年的改变世界的魄力?你所有的疑问将在北京举办的 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得到解答。
标签: #北京万维网是什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