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眼前你们对“立体感是啥意思”大致比较重视,兄弟们都想要知道一些“立体感是啥意思”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立体感是啥意思””的相关知识,希望看官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粉丝“之水zs”给我留言:“有人说,脸部一边有光照一边没有,才有立体感”。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侍墨觉得,这个话题值得拿出来认真讨论一下。毕竟,人像摄影是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喜欢拍摄的题材。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对,花费再多的精力也会付诸流水。
所以说,交流拍摄经验非常重要。
你投稿,我点评。交流实拍经验,分享摄影心得。
欢迎您在写评论的同时,上传您所拍摄的照片——对话框旁边有个“图片”样子的小方块,点它上传。
我们开始吧!
▲示例图1▲
1、玩摄影要有美学知识作为基础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这句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光影产生明暗,因为有了明暗对比,摄影作品才会分出层次,呈现出立体感。
捎带再普及一个美学知识:
物体受光后会形成三大明暗区域:亮面、灰面、暗面。简单来说就是“黑、白、灰”——具体到摄影作品里面,就是高光部分,过渡部分和背光部分。
▲示例图2▲
2、什么是“阴阳脸”?“阴阳脸”都有哪些表现?
阴阳脸,简单讲,就是摄影模特的面部一半亮一半暗。明暗对比效果特别明显。具体的表现可以按照光影的位置,有上下和左右之分。
比如说,示例图1就是左右明暗对比明显;示例图2就是上下明暗对比明显。
造成模特阴阳脸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模特戴着帽子,有可能是拍摄现场的光比太强。
▲示例图3▲
3、“阴阳脸”等于“立体感”吗?
首先必须肯定,“阴阳脸”是模特脸上的光影效果特别明显的一种极致表现;原则上,模特脸上有光影,确实可以体现出立体感。
但是吧,模特脸上有了“立体感”,并不意味着这个光影效果就一定好看。
“阴阳脸”还有一个类似的“同款”,叫做“花斑脸”。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让模特的脸处在树荫当中,模特的脸上的明暗差距斑斑驳驳,一片亮一片暗的。比如示例图3。
▲示例图4▲
4、“花斑脸”等于“立体感”吗?
模特的脸上有明有暗,无论是花斑脸还是阴阳脸,原则上,都能够让读者看出来立体感。
但是,花斑脸真的好看吗?
我们拍人像的初衷,不就是把模特拍好看吗?如果因为模特脸上出现了斑驳的光斑,而影响到拍摄效果,那么,是不是有违拍摄初衷呢?
所以说,无论是“花斑脸”还是“阴阳脸”,甚至是如示例图4中,面部只有一小片光斑的“片斑脸”,都能够让读者看出来“立体感”。但是,让模特脸上光影斑驳,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绝对会影响拍摄效果。
▲示例图5▲
5、拍人像,为什么一定要让模特面部“有光线”?
很多人像摄影爱好者,都听说过一句话——要让模特脸上有光。
您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有了光,读者才能够看清楚模特的脸,进而知道模特做出了什么表情。
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没有光线就是黑暗一片,再好看的东西,你也看不见。
不信,您晚上关了灯试试看?
有时候,模特会因为拍摄现场的光线太强,而戴一顶遮阳帽。我不反对模特戴着帽子拍照,但若是因为模特戴着帽子,摄影师就让模特的脸上没有光线,把模特拍成大黑脸……只能说,这个摄影师欠缺拍摄经验。
示例图5,模特的面部全部处在阴影里。请问你能看清楚模特的表情吗?
▲示例图6▲
6、先学会走,再琢磨跑
一般人做事的顺序,应该是先打好基础,然后才能创新。就像我们刚开始学写方块字的时候,要遵循“横平竖直”的规矩;等到你把规矩烂熟于心,写方块字形成了肌肉记忆,才有资本学习狂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果连一开始的基础都没有打好,刚上手就想玩“狂草”——对不起,那叫鬼画符。
学摄影也是如此。如果对于光线的操控还不是很熟练,那就老老实实,按规矩办;如果各种光线都能够运用自如,想推陈出新也并无不可。
鬼画符和狂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毕加索当年也是先规规矩矩学画,有了基础之后才放飞自我的。
▲示例图7▲
每个摄影爱好者的拍摄水平都是不同的。如果您只是拍了没多久的摄影爱好者,侍墨觉得您还是像示例图6一样,按照普通人的审美,老老实实拍人像;如果您确实是摄影大师,那您完全可以像法国摄影大师吕西安·克莱格(Lucien Clergue)那样,拍摄如示例图7中的“斑马人体”,把人像摄影中的光影变化,玩出高级花样。
7、普通摄影爱好者拍人像,如何打造“立体感”?
一般情况下,拍摄人像应该遵循“让模特的皮肤光线均匀、没有明显的亮部和暗部”的规矩。也就是俗称的,既要模特脸上有光,还不能过曝或者欠曝。
所以,有些喜欢拍人像的摄影爱好者,在拍人像的时候就会带着反光板。
说实话,拍人像打板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反光板在欠曝的时候可以补光,在过曝的时候也可以中和平衡光线。
▲示例图8▲
8、如果光线条件不算很好,如何打造“立体感”?
如果拍摄时光线不好,侍墨推荐您,借用以下三种手段,帮助摄影模特打造“立体感”。
其一,景深区分。
很多摄影新手在刚看到人像摄影的“虚化”效果时,会觉得特别神奇。其实只要拍过人像的都知道,“虚化”也只是一个很寻常的摄影技巧而已。
虚化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景深,让摄影主体和摄影前景、背景处于不同的焦平面上,从而打造照片的层次感;同时,摄影主体通常处于摄影中景的位置,因为与前景和背景拉开的层次,所以也就具备了立体感。
示例图8,就是利用了“虚化”这个拍摄技巧,将照片分为前景的花草、中景的人物和背景的山峦。您说,这张照片有没有立体感呢?
▲示例图9▲
其二,颜色区分。
在一般情况下,摄影背景和摄影主体会处于不同的焦平面;但是也有不一般的情况,就是主体和摄影背景处于同一个焦平面,景深相同,无法拉开层次。
这种情况在人像摄影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摄影模特“紧贴着”摄影背景。
如果不能用景深区分,那就用颜色区分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摄影师都会嘱咐模特,要穿和摄影背景颜色反差大一些的衣服的原因。
有了颜色反差,对比效果会更明显一些。
比如说,示例图9的摄影背景是红花绿叶的,而模特的衣服却是黑色的。模特紧贴着蔷薇花墙,人和花处在同一个焦平面上;而且因为模特的位置很“靠墙”,皮肤上并没有很明显的光影效果。所以读者只能凭借颜色区分照片的立体感了。
▲示例图10▲
关于人像摄影的“立体感”,侍墨总结出来8条技巧。不知道诸君看懂了没有?看懂了就来做个练习吧!
示例图10这张照片,颜色对比很明显,光影效果也挺明显。
所以这张照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欢迎您在评论区里写留言。
你投稿,我点评。欢迎带图写评论!
欢迎留言、转发!
欢迎收藏、点赞!
欢迎关注柳侍墨!
欢迎您在写留言的时候,在评论区上传你所拍摄的照片——在对话框旁边有个小方块,点它上传。
标签: #立体感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