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写书那些事儿

jedi 15

前言:

现在大家对“cpld入门与实践pdf”可能比较讲究,你们都需要了解一些“cpld入门与实践pdf”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有关“cpld入门与实践pdf””的相关内容,希望我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在书架上,看到多年前写的几本书,往日的点滴片段浮上心头。于是,我决定坐下来,翻一翻那些年的记忆,讲一讲写书的那些事儿。

一、HDL和FPGA是啥

记得在华为做研发新员工的时候,一位老员工聊天时悄悄对我们说过一个"秘密":基础部(华为海思的前身)在设计芯片时,会先用 HDL(硬件描述语言)编写代码,放在FPGA(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中验证完毕后再进行流片。那时我们对 FPGA 这种“万能”芯片充满了好奇。做通信设备,主要使用现成的 CPU(中央处理器) 和 ASSP(专用芯片),CPU 可通过软件编程,而 ASSP 则是针对特定应用市场的集成电路。通常CPU 可以对 ASSP 进行配置以简单改变功能。而FPGA 则非常不同,理论上(注意是理论上)所有的 CPU 和数字类ASSP芯片都可以通过 HDL 代码在FPGA里实现。数字电路里面有个主时钟的概念,类似于CPU主频,这个主时钟就像是数字电路的心跳。在我看来,学好HDL和FPGA 就触及了数字芯片的脉搏。

那时的华为,若产品所需功能没有现成芯片可用,就会用 FPGA 来补足。华为为此成立了几百人的逻辑设计部,专门根据产品功能在 FPGA 中进行实现,不用依赖货架上的现成芯片。可以说,在海思成气候以前,逻辑部在当时堪称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正因如此,我一直对学习 HDL 和 FPGA 充满渴望。

在华为做了几年研发工作后,先去赛灵思做SAE,又到 Altera 做 FAE。在这几年中,工作主要围绕 HDL和FPGA 设计展开。当时的赛灵思和 Altera 作为行业双雄,占了约80%市场份额。

FPGA

二、网友"奔现"

2003/04年前后,有个在业内颇有名气的 FPGA 相关技术论坛——EDA 先锋论坛。论坛上有很多网友提问,也有不少技术专家发帖答疑。由于我在 Altera 工作,积累了相当的技术经验,便在业余时间经常登录该论坛的 Altera 板块回答问题,纯纯出于兴趣,并未有太多想法。

有一天,一位网名叫Westor的版主给我发私信说:“你回答的问题很专业,是不是在 Altera 工作?”我回复道:“是的,我是 Altera 的 FAE。”他问能否线下见面聊聊,我说可以。于是,网友奔现了,此处省略... 因为我不记得第一次会见时的具体情绪和细节了。

Westor 那个时候有出一本关于 Altera 设计参考书的想法。我平时也喜欢总结工作中的技术和经验,若能将这些经验总结分享并编纂成书,确实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他如是说道。我们的确都需要相互学习才能进步。那时,Westor已经带领 EDA 先锋工作室的几个人创作了一本关于 Xilinx 的 ISE 参考书,并且相当成功。他说在第一本书出版后,有一次去做技术培训,当大家得知演讲者是书籍作者时,全体齐刷刷起立鼓掌欢迎,这种尊重让人印象深刻。

Westor与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领导很熟,在撮合大家见面之后,这个创作项目便正式启动了。

EDA先锋工作室

三、写作不易

由于我们都有工作,并非全职作者,所以只能在晚上和周末进行写作。起初,严重低估了创作书籍的难度和工作量。确定书名、定义章节内容、确定格式、划分工作量等工作极为繁琐且工作量巨大。

幸运的是,当时不需要每天加班。平时下班后吃完晚饭,我就开始写作。周末则会定期约Westor见面喝茶,讨论写作中的事情,包括选题、书稿以及对技术的看法,碰撞一下思想。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打乒乓球,有空就pk几局,时间就以这样固定的模式一周一周过的很快。

Westor 当时也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仍然记忆犹新。比如,他提出电商的概念,说可以在论坛上卖东西,把 EDA 先锋论坛变成买卖东西的平台。那个时候,Taobao似乎还未兴起,马云还在融资。后来,我们各自苟于眼前,根本无暇顾及这些高谈阔论和阳春白雪了。假如我当年遇到的网友是马云,现在或许已经是阿里的 EVP 了吧。哈哈!

我很快就发现,理解一件事情和把它讲出来、讲明白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还很漫长。很多技术点,你以为自己已经很清楚了,但等到要写下来讲清楚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存在很多盲区,有很多地方需要补足。理论归理论,当需要实际例程的时候,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跑通,确保万无一失。写技术书籍一定不能有漏洞,每个需要验证的点都要亲自跑一遍,不能误人子弟啊,我们还是有职业操守的。

有些人认为我们书的内容是直接翻译国外的数据手册,并非如此,事实上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原创,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经验积累总结。Westor 曾经在中兴工作,我之前在华为工作,那时这两家公司在国内技术领域绝对是执牛耳者。作为主力研发,接触到的都是最前沿的芯片设计技术,拥有丰富的工程实战经验。

整个创作过程大约持续了一年,经常都写到晚上12点以后,过程十分艰辛。然而,当一件事情是你特别想做成的时候,反而会乐在其中,就像魔怔了一样,完全感觉不到累,只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充满干劲。编辑校对也花费了很多时间,要是放在现在,有 AI 助手帮忙可能会轻松很多。

关于书名,我们不想起得太煽情,希望简洁大气而不落俗套。那些“从入门到精通”“深入浅出”“手把手教你”之类的书名都没有被采用。后来,书名定为《Altera FPGA/CPLD设计》,分为基础篇和高级篇两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封面设计也非常扣题且美观。我们还请了 Altera 的官方领导Ben 作署名序言,该书于 2005 年 7 月正式出版,有幸成为那些年 FPGA 类书籍中的畅销书。

几年后,根据出版社的要求,这套书做了一次改版。在第二版中,Raymond 成为了改版主力。大约在那个时候,他在书稿中加入了对数字电路的一个有趣的论述:优秀的数字电路,就像一个优秀的男人,建立时间(setup)和保持时间(hold)都比较长。我和 Westor 都认为这个论述非常精妙,但出版社领导认为此句不雅,遂删除,确实可惜。

再后来,Intel 收购了 Altera,2017 年这本书又经历了一次改版,加入了几名作者,书名改为《Intel FPGA/CPLD 设计》,我的名字已然排在了后面。

这套书前后历经十几年,三次改版,在国内同类书籍中实属罕见了。世事轮回,现在altera已然脱离intel单飞,假如哪天再要改版的话,恐怕又要把书名改回《altera FPGA/CPLD设计》了。

四、出书赚钱吗

以前听说有人出书要自己掏腰包付出版费。但我们这种书籍有市场,完全是出版社的商业行为,不需要作者倒贴。当时,Westor 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很熟,版税税率都是他帮忙谈的。每次印刷后就结算版税,Westor 收到版税后,就会通知大家收钱,然后我们就会一起吃饭聚一聚,畅谈人生,这个时候往往是最轻松愉快的。

Westor 头脑开放,口才极佳,擅长凝聚人气,把大家攒在一起做成事儿。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在与他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几乎没有发生过争执,几乎所有的事情他都处理得非常丝滑,包括作者署名顺序、稿费分配、章节具体作者安排、书籍定名、鸣谢单位及人物等等,滴水不漏,着实让人叹服。

可能大家都很关心出书能赚多少钱。如果出一本畅销书,比如小说或者励志类书籍,销量能达到百万、几百万甚至千万,那肯定赚大了。版税是一种基于图书定价、印刷册数和版税率来计算的报酬方式,作者拿到的版税率通常在 8%左右。但这类技术书籍的销量不会有那么大,毕竟国内的相关工程师数量有限,这套书的总销量至今大约也有十几万册了。

后来,我觉得很多平生所学并没有在第一套书中完全体现,感觉缺了点什么,于是又提议出一本纯语言类书:《设计与验证 Verilog HDL》。与有些学者写的 Verilog 语言语法类书籍不同,我们这本书中讲述的都是工程实际经验,包含很多实用的例程。尤其是状态机和 Verilog 仿真原理部分堪称本书精华,受读者高度认可。很老工程师仍对 Verilog 阻塞赋值及非阻塞赋值似懂非懂,傻傻分不清,而我们研究了很多国外的paper,在这里讲得清清楚楚。

2006 年 8 月,这本书正式出版后,评价非常高,从读者评论区可以看出,在豆瓣上得了 9.3 的高分。但有些事情总是难以解释,书评特别好,可销量却一般,首版即绝版。说是“曲高和寡”未免有矫情之嫌,但此书的确不是 Verilog 语言扫盲读物。现在网上还有影印版和免费的 PDF 版,版权也不想再去追究了,就当是为行业做一点微薄的贡献吧。

记得是在2007年的时候,关于当时业界时髦的垂直应用,我和同事也合作了几篇文章。和水哥写了一篇关于数字中频的文章,发表在电子工程世界eeworld杂志。和Tony合作了一篇视频处理的文章,发表在电子设计技术EDN,反响都不错。这样的文章一半是讲技术,一半是给公司产品做宣传,公司会给一些稿费,好像是每篇$1000美元的样子,也非常开心了。

五、写作有意义吗

如果就为了挣钱,那么写作的过程大概是挺磨人的。我创作的动机也比较单纯,主要是因为总结与分享会让自己感到充实、愉快且有意义。在从事技术工作的那些年里,自己积累了很多经验知识,如果不记录下来,过几年可能就忘了,实在可惜。也有一些自己理解得比较深刻的地方,把它们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会有价值。知道自己的文章书籍对大家有所帮助,会有成就感,也会感到快乐。后来,我不再做具体技术工作,较少钻研技术细节,也就很少参与 EDA 先锋工作室的后续规划和创作了。

现在想一想,首先应该感谢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在那些日日夜夜。需要特别感谢Westor、Raymond 和EDA先锋的朋友,还有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李总和编辑们,是他们帮助我们在那个时间点上,作为行业先锋,能把所学所知记下来、写出来、留下来。

谈不上是著书立说,但我们的书籍在客观上助推了相关技术的普及和民主化。常常会有人拿着书让我在扉页上签名,开玩笑的说:“我是看着你的书长大的”,让人汗颜。然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人生不就是在不停的寻找和确认意义当中前行吗?…

标签: #cpld入门与实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