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8848.86米,是他的电脑开机密码

观察者网独家视频 661

前言:

目前姐妹们对“云电脑密码是怎么样的”大致比较关怀,各位老铁们都想要知道一些“云电脑密码是怎么样的”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对于“云电脑密码是怎么样的””的相关资讯,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 文 观察者网 童黎

“8848.86米”有什么含义?

这是国测一大队90后队员王伟的电脑开机密码,也是他2020年参与测量的珠峰最新“身高”。

石窟寺考古报告又是谁的心血?

2011年,《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正式出版,时代截至北梁,被誉为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

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的李珊娜也加入了这项百年大计,梦想在有生之年做到唐代——一百卷的三分之一,就心满意足。

循着中国老一辈测绘人、“莫高窟人”的足迹,年轻的追光者制定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亲历时代大事件,又成为新的榜样人物。

事实上,在新中国的每个角落、每个领域、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这样的故事。摇滚吉他手顾亚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成了贵州支教教师,讲台上一站就是8年,还组建了4支乡村小学生乐队。

回望这十年,追光既是继承发扬上一代的奋斗精神,也升级、衍生出了新的方式。纪实访谈节目《这十年·追光者》试图还原他们这十年,不少观众借弹幕“致敬”:“看着看着就哭了”,“感觉她真的热爱她的工作”……

节目也尝试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当平凡的人做着伟大的事,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了下来?

“种花家”的追光者

自8月在芒果TV、湖南卫视开播以来,《这十年·追光者》先后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奉献、文化自信、强军爱国、大湾区建设和科技创新等主题,以周播形式上线12期节目。

每周的50多分钟里,制作组以这十年的“时代大事件”为背景引入,聚焦各行业领域榜样人物身后的年轻追光者,由主持人何炅和追光探寻员推动节目流程,配以主人公的实景视频和现场讲述。

在“种花赤子心”、“我心归处是敦煌”两期节目里,国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主创与新一代“莫高窟人”走进演播室,成为文化自信领域的典型代表。

在“青春的选择”里,河北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且末县支教22年。

曾经的摇滚吉他手顾亚,如今是贵州最高的“云上学校”支教教师,还把学生乐队舞台从山里搬到了镜头前。

在“禾下乘凉梦”里,袁老最年轻的关门弟子李建武与“安徽麦王”徐淙祥同台,共同践行中国农业科技梦想。

袁老与李建武

在“筑梦深蓝”里,有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成员;在“手可摘星辰”里,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大国重器幕后功臣;在“村里的年轻人”里,有湖南十八洞村返乡新青年代表和福建援宁的闽宁镇年轻干部……

他们追着光,成为光,莫不如是。

“铁丝、麻袋和胶带”是老一辈的智慧,

“卫星、无人机和无人船”是新一代的底气

追光从来不是容易事,常常以“一代人”为单位。不过回望这十年,追光者可以讲述的故事已经有了不小变化,既有老一辈的精神与智慧,也有新时代新气象。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是新中国的一支“国测劲旅”,被更多网友亲切称呼为“国测一大队”。

成立68年来,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哪怕是高寒缺氧,物资匮乏的生命禁区。神舟飞天,北斗升空,南水北调,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都离不开他们提供的基础数据。

8848.86米,是2020年国测一大队最新测定的珠穆朗玛峰高程。从风雪中回到办公室,年轻的任务主力队员把它设为了电脑开关机密码。

从1975年起,这已经是国测一大队第7次为珠峰“量身高”。更别说两下南极,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

节目里,老一辈中国测绘人娓娓道来当年的惊心动魄,再攀珠峰的80后、90后队员哼唱着《故乡的云》,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湘潭大学等全国高校测绘专业的同学们在现场静静聆听。

“在你来这个队之前,你会想问,他们遇到艰难困苦、甚至是付出生命代价完成这种测绘工作,到底是为什么?”年轻的国测一大队队员也有过疑惑。

“但是当你真正认识到这支队伍以后,你就能够去理解他们,认同他们,然后成为他们。”

现在,几代内行人齐聚台上,讲起野外工作中的“神器”时,早已不光是老测绘队员们总结的三件法宝——铁丝、麻袋和胶带。

还有了卫星、无人机和无人船。

而无论是去海洋和南极执行测绘任务,完成实景三维中国的建设,还是加入国测一大队……老测绘人听着学生的青春梦想,笑着鼓掌叫好,不吝击掌鼓励,像是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

工具箱升级的不只国测一大队,塞罕坝机械林场也用上了无人机。

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美,清朝康熙年间还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却逐渐因开围放垦和战火而成了荒原沙地。

上世纪60年代,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响应号召,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顶着零下数十度的寒冷与风雪,住牛圈,用铁锨翻地,几代务林人做成了“荒原变百万亩林海”的大事业。

建场60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从来没发生过一起火灾,离不开九座望海楼、先后近20对夫妻防火瞭望员与护林员的日夜坚守。现在,他们与11颗卫星、58个摄像头、7套红外探火雷达和两支扑火队,一道保障塞罕坝资源的绝对安全。

2019年,塞罕坝森林消防大队又成立了无人机中队。林场的林业碳汇业务也在走向正轨,向碳指标不够用的工厂出售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用于抵消它的工业碳排放量。保守估计,新的碳汇项目可为塞罕坝带来超亿元收入。

再看地图西边,一批批“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研究、传承和发扬敦煌文化。

大漠之外,热爱敦煌文化的年轻人也以国风手工博主、雕像原型师、绘画博主和原创国乐音乐人等多样形式,共同演绎这份文化瑰宝。


受敦煌文化启发的国风妆造


济南95后女生秦月语耗时半年,临摹了2.1米高的敦煌莫高窟159窟《普贤变》


模型玩具雕像工作室还原的“飞天”模型

赏过敦煌,再望蜀道。重庆巫山县下庄村支书毛相林被称作“当代愚公”,带领村民在悬崖绝壁间凿出一条八公里长“天路”,历时七年,付出六条生命,也盘活了脱贫攻坚的路。

如今这里乡村旅游兴旺,村民们的民宿、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返乡青年拍起短视频,宣传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镜头转到宁夏,在《山海情》里的那个闽宁镇,福建对口援宁的副镇长李辉钦正在直播间忙活着。

视线往南,香港青年在江门建起了蔬菜梦工厂,发展“鱼菜共生”新模式。广州首批港澳籍公职人员也正式上岗,融入大湾区的发展。

“你们为什么坚持?这有什么好?”

从国测一大队到大湾区新气象,追光者与时代同行。

无序捕捞和污染曾经让洞庭湖生态陷入谷底,捕鱼已难以维持生计。同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在时代推动下,洞庭湖边的退捕渔民成了长江生态文明的追光者。

2020年,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实施全面禁捕,党员老周带头上交了家里的5艘渔船,从渔民变成了护渔人。经过技能培训,老周还靠稻虾养殖实现了可观的收入。


渔船内景


禁渔后,洞庭湖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

女儿小周帮父亲建起了渔民驿站,传播渔民文化。在追光者中,这样的传承不是个例:

“测二代”谢敏收到父亲去世消息,已经请假回头,却在母亲的支持下坚守阵地,完成珠峰测量任务,弥补了“测一代”父亲的遗憾;

云南公安边防武警战士张国强查获毒品,荣立三等功,他92岁的爷爷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

新疆且末,学生回到家乡,与扎根边疆的支教老师成为了同事……

“你们为什么会一直在这个地方坚持?为什么不走?这有什么好?”一位梦想成为主持人的学生曾经问支教老师。老师的平淡回答“戳”进了学生的心里:

他们平凡而伟大,甚至不觉得自己做了伟大的事情。但平凡追光者集纳的萤火之光,也能与皓月争辉。

来源|观察者网

标签: #云电脑密码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