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港澳青年大湾区创新创业群像:6年实现4轮融资!产研结合辐射全球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133

前言:

此刻你们对“香港cnas”大概比较重视,大家都想要学习一些“香港cnas”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对于“香港cnas””的相关内容,希望朋友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导读: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才、创新等要素持续、充分流通的重要基础。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郑玮

编 辑丨杜弘禹


图 / 图虫


“最重要就是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这是最常挂在企业家、创业者嘴边的一句话。


加入香港中文大学EDA实验室并取得博士学位的魏星,在2020年带领香港团队入驻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随后设立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魏星坦言:“人才短板是国产EDA软件迟迟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我们也希望借这个机会,找一些资金,提高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这个行业。”


魏星透露,目前其团队已成功实现EDA国产化的单点突破,打破国内工业设计EDA软件常年被海外垄断的局面,“晶晨半导体、飞腾、灿芯等国内知名IC设计公司都采购了我们的工具,去年公司营收已达约400万元,今年争取营业收入破千万。”


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内,像魏星这样的团队还有22个,其中深港合作团队占比达91%,创业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科技、新材料等领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生动缩影。


2019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入“十四五”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交流和产业协同发展正悄然提速。



“来到深圳6年,我们已经进行四轮融资”



2019年5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和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截至2019年底,广东各基地已入驻港澳青创团队共752个,吸纳港澳就业创业人员共1173人。


“深圳这么多年已经积累了很多科技人才,创业气氛浓厚。而且具备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产业链和技术资源,可以最快把研究从实验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最高楼——长富金茂大厦21层展示区内,来自香港的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何耀威说。


这里也是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所在地。2015年,何耀威带领11名香港高校教授和学生,来到这里,创办了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舒糖科技”),主营血糖测试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与销售。


“其实我们2013年就开始在香港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刚开始是‘烧’自己的资金,后来我们需要更多资金去发展,就看中了内地市场,因为风投机构多。”何耀威表示,落地深圳也是考虑到整体市场的投资活力,“2016年和2017年我们都得到两家上市公司的融资,所以能够继续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


何耀威透露,目前舒糖科技已进行四轮融资,拥有四项发明专利,并与华大基因、碳云智能、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奥园地产、万威国际等行业领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或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无独有偶,2016年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随身宝科技”)联合创始人刘柏林亦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深圳资本的活跃度是吸引团队入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香港当然也有很多知名的资本,但是他们青睐的投资方向与深圳有一定不同。在香港的资本更偏爱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但在深圳的资本更青睐智能硬件等领域。”刘柏林表示,包括对创业不同阶段也有差异,在香港,创业项目在后期往往可以更顺利地拿到融资,前期会相对难一点,但在深圳就会有更多早期投资机构。


目前,主营智能行李箱等业务的随身宝科技已申请超20项专利,并成功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



“香港有专业人才,湾区有应用市场”



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才、创新等要素持续、充分流通的重要基础。


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研究员尚希磊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香港基础研究能力强劲,而深圳在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更有优势,人才、资金乃至科研成果的流通将进一步带动大湾区内各区域实现互补发展。


“我是2007年先去深圳创业的,2015年来到惠州。目前整个集团公司每年营收约达25个亿,预计年纳税额过亿。”在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的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内,香港企业家、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简称“惠州聚飞”)总经理宋东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享起创业历程。


宋东透露,惠州聚飞在2018年6月顺利投产,目前已通过国家级发光二极管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建设,成为国家CNAS实验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惠州市企业技术中心、惠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回到内地创业发展这几年,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宋东表示,香港有很好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经济、金融、法律、医疗、科研等方面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内地则有着强大的应用市场和良好的产业化基础,将香港人才优势带到内地,能够有力推动技术创新,推动整体产业发展。


“特别是消费电子领域,大湾区电子产品、科技产品的迭代率是很高的,未来消费电子产品的迭代率还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研发一定要跟得上市场需求变化。”宋东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背靠全国的市场优势能够让企业充分贴近市场、贴近消费端需求。


仲恺高新区官网信息显示,惠州聚飞主要从事SMD LED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规划申报科技创新专利超100项,预计2021年可实现40亿元营业收入,人员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


作为常年来往粤港等地的企业家,宋东也担任惠州仲恺高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会长,“联合会现在已经集聚超百名来自香港和澳门的青年人,他们在各自行业领域内都是非常优秀的。未来如能进一步加强宣传,并早日实现粤港澳各区域便利通关,特别是给予已经接种疫苗的人群一定的支持,相信能够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到大湾区创业发展。”


图 / 图虫



“立足湾区,辐射全球”



2019年初,《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影响力在全球四大湾区中排名第三,已赶超东京湾区。


2020年底,《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指出,在世界前100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扩大。


“我们自主研发的可折叠蜂巢一体箱获得2017年国际红点奖,目前已取得中国发明专利,正在申请美国和越南专利。”香港创业青年、惠州盒音绿色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盒音科技”)创始人王柏东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公司未来将立足湾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把中国设计专利推向世界。


“我基本上都是在香港土生土长,机缘巧合之下发现内地工作机会比较多,所以2007年就开始到内地工作,2020年正式带着项目入驻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王柏东表示,目前盒音科技已在香港、上海及东莞设立办事处及联营战略工厂,并设有ISTA认证实验室,2020年营收约达180万元。


在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内,港籍青年、妙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简称“妙智科技”)创始人谢智衡也表示,得益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深圳和东莞的多地布局,妙智科技具备触达国内外市场的发展优势。


“我们的目标市场包括国内和国外,因为自己本身有国际优势,我们的产品通常也都持有美国、欧盟以及中国的市场许可证照。”谢智衡透露,妙智科技旗下手术机器人产品全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部分产品已落地60多家医院。


同样来自香港的青年创业者丁克也将目光瞄准全球。


2018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丁克来到深圳创立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显扬科技”),主营三维机器视觉设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的研发与销售。入驻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近三年,显扬科技团队由2人发展成50人,其中20%成员来自香港,并在佛山和苏州开设分公司,年营收已超千万。


“我们创业的目标很清晰,争做全球人工智能3D机器视觉技术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丁克说。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 李立原

标签: #香港c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