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各位老铁们对“甲骨文公司难进吗”大概比较注意,大家都想要知道一些“甲骨文公司难进吗”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关于“甲骨文公司难进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咱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在这个“人人都知道一点点,谁也不比谁知道得更深入”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获取知识优势?
编辑 | 彭韧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经说过:“我这辈子所见过的聪明人,不管来自哪个行业,全都是每天都阅读的人,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吓死你们。我的孩子笑话我说,我就是一个长了腿的书架”。
芒格的这话放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还成立吗?现在,只要你想读,打开手机和电脑就会有读不完的文章,大部分都通过各种软件和应用推送到你的眼前,每一篇的标题看起来都非常吸引人。如果我们有心测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每天通过零散时间来阅读的文字碎片,可能在总量上已经不亚于一本书,但是我们很难沉下心来完整读完一本书,看书,似乎已经是一种过时的信息汲取方式。
但实际上,根据芒格的逻辑,他这番话在信息碎片时代会更加成立。巴菲特和芒格都不是书呆子,他们看书,是为了获取别处所无法获得的信息,得到相对于其他人的知识优势,而那些四处弥漫的碎片化信息却无助于我们获得这种优势。
大多数时候,碎片化信息只是让我们知道了一堆大多数人都已经知道的事情,让我们成为一群无所不知的无知者,我们看得越多,就会发现我们所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同质,人人都知道一点点,但谁也不比谁知道得更深入。
这对于投资来说尤其糟糕,因为投资是一件要拒绝随大流的事情,如果你想要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就要做出不同于市场平均水准的判断,而敢于逆流而上的投资判断往往是建立在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和知识优势之上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种“人人都知道一点点”的信息环境还放大了随波逐流的羊群效应,前央行官员吴晓灵在她那本反思2015年股灾的《中国A股市场异常波动报告》曾经特别指出,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也加剧了市场周期的节奏,乐观的时候普天同庆,悲观的时候彻底绝望,这让牛市和熊市都来得更快更猛烈。
这就是为什么《巴伦》中国会推出一个以读书为核心的栏目“巴伦书单”,我们希望通过每周一期的书评、荐书和书摘,来向读者持续推荐值得一读的投资类书籍。在来自出版社编辑、投资行业意见领袖和编辑部门推荐的五十多本书中,我们根据各个线上平台和线下书店的书籍销量、传播影响力和读者评价等指标,选出了2019年上半年出版的最值得一读的投资类书籍。囿于眼光所限,这些推荐难免挂一漏万,希望读者们能够跟我们一起来发掘值得推荐的投资类好书。
1、 周期
书名:《周期:投资机会、风险、态度与市场周期》
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 Getting the Odds on Your Side
作者: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作为专业投资者眼中能够与巴菲特和芒格相提并论的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的大众知名度显然远远低于股神巴菲特,但是他的投资业绩却并不逊色,极少向读者推荐其他投资者的巴菲特也非常推崇这位沉稳的晚辈投资人,他曾经说过,如果他的邮箱里有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备忘录,那么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来阅读。
霍华德•马克斯和巴菲特都是信仰纯正的价值投资者,他们俩都非常信奉格雷厄姆提出的价值投资基本原则,不过巴菲特更擅长把复杂深刻的投资哲学用简单平实的大白话给说出来,而且还夹杂着各种妙语和段子,他的读者遍布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而霍华德•马克斯则更擅长用自己的投资实践经验来阐释价值投资理念的具体应用,用词谨慎,力求精确,所以他的读者以专业投资者居多。
今年已经年过七旬的霍华德•马克斯现在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著书立说和传播自己的投资理念上,在他的第一本书《投资中最重要的事》中,马克斯论述了整整20件跟投资相关最重要的事,马克斯说,这20件事每一件都很重要,对于投资成功来说缺一不可。但是马克斯自己也觉得,这20件事总结得有些太过于面面俱到了,虽然无懈可击,但也太难实现。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在这20件最重要的事情中又找到了重中之重,那就是市场周期,于是马克斯写出了这本新书《周期:投资机会、风险、态度与市场周期》。
在这本新作中,马克斯用了一整本书来分析应该如何认识和利用周期,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马克斯这本书的主题那就是:做投资,你可以什么都不相信,但是就是不能不相信周期。那么为什么人们仍然低估市场周期,不断陷入周期轮回而不自知?霍华德•马克斯认为,这是因为市场参与者归根结底是人,人的情绪总是在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之间摆动,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马克斯希望用自己的多年投资经验让读者们相信,“这次不一样”是投资中最危险的五个字,只要还有人在参与经济,周期就永远不会发生改变,经济和市场从来不是直线运行的,过去不是,未来也肯定不是。但即便他如此苦口婆心,周期仍然会一遍一遍上演,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别人情绪摆动的时候坚持自我,那么我们就很可能从周期中获利。对投资者来说,《周期》是那种可以一直放在书架上,过一段时间就能拿来重温的经典之作。
2、 债务危机
书名: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Principles for Navigating Big Debt Crises
作者:瑞•达利欧 (Ray Dario)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跟马克斯一样,另一位投资大师瑞•达利欧也在今年推出了一本帮助我们回顾投资历史和展望未来的书《债务危机》。跟瑞·达利欧的上一本书《原则:生活和工作》相比,这本书要难读得多。这是一本严谨的剖析债务生成机制和解决方案的大部头著作,充满了模型、数据、图表和公式,达利欧先是介绍了他的债务大周期模型,然后他着重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三个最重要的债务危机案例,以及48个历史案例,最后他提出了自己归纳总结的债务危机解决之道。
跟马克斯一样,达利欧也深信周期,他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发生的,所以人们可以通过研究事物的历史规律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妥善制定应对的原则。正是凭借这些原则,他所创办的桥水基金曾经在其他机构受困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准确预见事态发展,安然度过危机,这本书就是达利欧对于债务危机生成机制和解决方案的详细剖析和解释。作为成功驾驭危机的极少数人之一,达利欧提供了他的独特视角,无论你是投资者、决策者,还是仅仅对危机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将帮助你以新的方式来理解经济与市场。
达利欧推出这本书的时间点也非常耐人寻味。2018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同时也是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扩张周期之一,开始进入晚期阶段,市场参与者已经开始思考,这一轮经济周期会以何种方式终结,又会造成怎样的冲击,达利欧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预警。
债务危机如果得到完美化解,那就是“漂亮去杠杆”,如果得不到完美化解,那就是一场灾难根据达利欧的研究,即使是在一个很平稳的去杠杆进程中,一般也需要大约十年才能使实体经济活动达到此前的峰值,而股价如果要回归到过去高点可能还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这背后暗含着达利欧对于全球经济的悲观判断和预期。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阅读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基于达利欧对于债务问题的丰富经验和他个人与中国政府管理层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在近年的去杠杆实践中也大量借鉴了达利欧债务危机四步的思路:紧缩、债务重组、货币宽松和财富再分配。所以从达利欧这本新著中,我们也能获得对于中国政府去杠杆政策路径的启发。
3、 格林斯潘传
书名:格林斯潘传
原作名:The Man Who Knew: The life and times of Alan Greenspan
作者: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谈到全球经济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都是一个难以绕过去的人物。世人对于格林斯潘的看法充满了非黑即白的感情色彩,在执掌美联储多年刚刚卸任时,格林斯潘一度被舆论推上神坛,他被认为是自由市场的忠实信徒,美国经济长期保持增长的主要推手,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跌落神坛的格林斯潘又被视为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通过操纵货币政策而导致美国经济玩火自焚的千古罪人。所以,对于格林斯潘的客观评价不仅关乎他本人,也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于金融危机和金融政策的认知。
曾经两次获得普利策奖的作者塞巴斯蒂安·马拉比花了五年时间写这本书,他深入探究了格林斯潘的成长历程,生动再现了这个出身于单亲底层家庭的犹太青年,如何凭借极强的自律性实现个人逆袭,又如何依靠出众的数据发掘能力从咨询公司进入华盛顿政界。在从政坛边缘人物走向权力中心的过程中,格林斯潘维护了央行独立性,推动金融混业经营,为衍生品松绑,成为塑造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人物。
同时,作者也没有隐讳,格林斯潘在自己信奉的自由主义市场理念和政治利益角逐之间走起了钢丝,这让他在把美国经济带入黄金时代的同时,也为后来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不过跟其他一昧指责格林斯潘的人不同的是,马拉比在梳理政治和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也详细辨析了格林斯潘在做决策时所面临的限制性条件,还原了一个更加立体的格林斯潘,也让读者更加理解格林斯潘乃至全球各国中央银行行长的两难困境,或许正如格林斯潘所说的,经济危机很可能是必然的,实图避免危机可能是徒劳的,人们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控制危机对于经济的损害程度上。
除了这本《格林斯潘》,今年上半年还有另一本美联储主席的传记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比格林斯潘更早一任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的自传《坚定不移》,91岁高龄的沃尔克在这本书中回忆了自己近70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教训,这本书也同样非常值得一读,但是从时间接近程度和对于当前全球经济的影响来说,我们更加推荐这本《格林斯潘传》。
书名:坚定不移:稳健的货币与好的政府
Keeping At It:The Quest for Sound Money and Good Government
作者:保罗•沃尔克(Paul A. Volcker),克里斯蒂娜•哈珀(Christine Harper)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4、查理·芒格的投资思想
书名:查理•芒格的投资思想
The Tao of Charlie Munger
作者:戴维•克拉克(David Clark)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对于格雷厄姆、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这几位经典投资大师投资哲学和思想和介绍和解读一直都是投资类书籍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穷查理宝典》越来越受欢迎,对于芒格的解读也越来越热门。其实,作为最重要的价值投资者代表,提倡多元化思维投资哲学的芒格比提倡大道至简价值投资的巴菲特更加难以解读和把握,如果说巴菲特代表了价值投资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面,是狐狸与刺猬里一招鲜吃遍天的刺猬,负责“守正出奇”里的守正,那么芒格的思想则更多体现了价值投资中打破常规思维的那一面,是狐狸与刺猬里诡计多端的狐狸,负责“守正出奇”里的出奇。
巴菲特和芒格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创立下了今天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自己也说,芒格改变了自己的理念,让自己快速从猩猩进化为人类。跟巴菲特比起来,芒格的思想庞杂而多元,很难通过简单的几句话概括就能弄懂。
本书作者戴维•克拉克是全球畅销投资书作者,同时也是研究巴菲特和芒格的专家,此前著有《巴菲特投资学》《巴菲特投资学实践手册》等图书,被世界各国当成投资经典,而近年克拉克更多转向研究芒格,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就是《查理•芒格之道》,也就是汉语中道术之辨里的“道”。
在这本书里,克拉克将芒格的投资核心理念体系提炼成了一百多个核心概念,同时围绕这些核心概念筛选出了芒格的经典言论和金句,对芒格的金句进行了分类解读和深入阐释,最后还附上了英文原文,详细交代了相关的投资事件。这本书既能够帮助刚刚接触芒格的初学者来快速了解芒格的投资思想,也能够帮助那些已经对芒格有所研究的投资者深入体悟,常读常新。
5、 财富与贫困(中信)
书名:财富与贫困:国民财富的创造和企业家精神
Wealth and Poverty:A New Edi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作者: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这是一本经典著作的再版。本书是供给经济学和供应学派的奠基之作,被誉为里根革命的改革圣经,作为一本严肃的学术类著作,曾经在美国销售超过100万册,并被誉为当代的《国富论》。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知名未来学家、经济学家,供应学派代表人物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
乔治•吉尔德毕业于哈佛大学,并曾服务于美国海军陆战队,20世纪80年代,他成为供应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90年代,吉尔德成为新经济的倡导者,经常与安迪•格罗夫、彼得·德鲁克等企业家和管理大师同场演讲,他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和马歇尔·麦克卢汉一起,被誉为“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他还是《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等著名杂志的撰稿人,出版过多部影响极大的著作,比如《企业之魂》、《知识与权力》和《通信革命》,这本《财富与贫困》是他的代表作。
财富与贫困是人类生活和经济的核心主题,在《财富与贫困》一书出版30年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乔治•吉尔德再次研究起了这个问题,并且用美国近20年来发生的经济事件和金融危机来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在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之后,乔治•吉尔德和他的思想又重新开始被美国人重视,不少人都认为,特朗普在经济、社会和外交等政策上将里根视为自己的偶像,所以这个时候回看这位当年深刻影响了里根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也许能够获得更多对未来的启示。中国目前也在开展一场供给侧改革,作者在书中探讨的以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对于当下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税改也能够提供借鉴。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关注这本书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在前一段时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与两位国外思想家令人瞩目的“思想咖啡”对谈中,其中一位对谈者就是吉尔德,另一位则是尼葛洛庞蒂。乔治•吉尔德到底是什么人,他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他会得到任正非的推崇?读完这本书后,读者可能能够得出自己的答案。
6、 美国陷阱(中信)
书名:美国陷阱:如何通过非商业手段瓦解他国商业巨头
原名:LE PIÈGE AMÉRICAIN
作者: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法国),马修•阿伦(法国)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这同样是一本因为华为而关注度急剧上升的书,这本书中所描绘的法国阿尔斯通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的一系列遭遇,都让国人联想起了陷入中美贸易摩擦漩涡的华为公司。比起那些中规中矩的商业传记,《美国陷阱》的内容如同一部惊险小说或一部间谍影片,全书无一处虚构,情节却跌宕起伏,悬念丛生。
2013年4月,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同时,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
在《美国陷阱》一书中,皮耶鲁齐以身陷囹圄的亲身经历披露了阿尔斯通被美国企业“强制”收购,以及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出台于1977年的《反海外腐败法》原本是为了惩罚在海外行贿的美国企业,但在2005年之后,这项法案主要针对欧洲企业,美国获取的上百亿欧元罚款中,60%都来自欧洲企业。这本书的出版引发全球媒体对于美国“长臂管辖”的热议,在中美贸易摩擦激化之后,这本书也成为了很多希望研究美国“长臂管辖”和海外法律陷阱的中国企业家的案头书。
7、 全球化逆潮(机械工业)
书名:全球化逆潮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这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在2010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全球化及其不满》的重著改版,但是这个新版本却赋予了这本书全新的生命力,因为新增加的一半篇幅讲述的都是特朗普时代在美国出现的全球化逆潮。
本书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是全球最尖端的经济学家之一,2001年,他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开创性工作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还曾经担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是一位理论和实务齐头并进的经济学家,同时,他也是全球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之一。
十年前,在斯蒂格利茨的《全球化及其不满》出版的时候,全球化的矛盾还更多聚焦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损,而在十年后《全球化逆潮》出版的时候,读者们会发现,全球化方向已经开始反噬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蓝领工人失业和社会不平等加剧等现象,让来自发达国家反对全球化的声潮比发展中国家更大,而这些反对的声音已经开始左右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
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中,斯蒂格利茨教授向我们揭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这些原本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机构是如何伤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而在新版书中,斯蒂格利茨教授则更多聚焦在全球化如何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带来了不平等,并引发了剧烈的政治动荡。在斯蒂格利茨看来,十多年后,全球化仍然在被导向错误的方向,无论是特朗普的当选,还是“黄马甲”走上法国巴黎街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错误的全球化都要负很大责任。
在这本书中,斯蒂格利茨教授以犀利的笔触指出当下的问题,并且指出了全球化的正确方向,那些希望理解贸易摩擦深层逻辑的读者非常值得读读这本书,因为想要理解贸易战的深层逻辑,就要先看懂其背后的全球化逆潮。关于中美贸易摩擦,还有一本值得推荐的大部头著作,这就是中信出版社刚刚出版的《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
书名: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
Clashing over Commerce: A History of US Trade Policy
作者:道格拉斯·欧文(Douglas A.Irwin)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8、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中信)
书名: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原书名:A Man For All Markets
作者:爱德华•O•索普(Edward O.Thorp)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2019年4月
这是一本另类的投资者传记。纯粹从投资业绩上来说,索普也许未必能进入投资大师之列,但是他的投资经历却比大部分投资者都更有意思:他是一个从赌场进入股市的投资人,而且凭借数学思维,在21点他找到了破解庄家优势的策略,在股市中他找到赚取超额收益的对冲投资,在各个市场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在他的投资生涯中,索普彻底实践了那种将抽象思维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很多人都曾经发问,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索普用他的人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赌博和投资,并且赚大钱。
无论是面对赌博,还是股市投资,索普都是在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把过程简化成为数学模型,然后形成相应的对策和答案,这其实就是我们在数学中都碰到过的“应用题”,只不过像索普这样真正运用到实践中的人少之又少。索普甚至把数学思维应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在一个看上去并不理性的世界里,索普自始至终坚持用理性来制定自己的生存策略,并且获得了丰厚的人生复利。
9、坏血
书名: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
Bad Blood: 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
作者:约翰•卡雷鲁(John Carreyrou)
出版社: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硅谷最为耸人听闻的创业公司丑闻:一个被认为是乔布斯接班人的创业明星所所创办的估值上百亿美元的高科技公司,竟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2014年,斯坦福大学辍学生伊丽莎白•霍姆斯创办了一家名为希拉洛斯(Theranos)的企业,这家公司号称发明了革命性的血液检测技术,能够通过从用户身上无痛抽取的一滴血进行两百多项专业检测,这将给体检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很快,希拉洛斯就成为了硅谷最具商业价值的独角兽公司之一,最高估值接近百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伊丽莎白·霍姆斯身上的一切都符合人们心目中对硅谷天才的想象:名校辍学生,高智商,美貌,充满偶像魅力和领导者气质……她登上了几乎所有科技和创业杂志封面,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亨利•基辛格,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利森,传奇创投家唐纳德•卢卡斯等纷纷加入希拉洛斯超级豪华的明星董事会。
看起来,希拉洛斯即将成为下一个苹果或者特斯拉,以至于人们忽视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希拉洛斯的领先技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此前毫无医学背景的伊丽莎白•霍姆斯又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真相就是希拉洛斯所声称的革命技术都是假的,这个商业神话内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谎言。
两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翰•卡雷鲁不畏威胁,以丰满的细节揭露了这个自安然公司之后规模最大的企业诈骗案内幕。
几乎所有读者在看完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都会提出一个问题:难道如此聪明的伊丽莎白•霍姆斯从来就没有想过谎言败露的那一天吗?也许伊丽莎白•霍姆斯真的相信,就像很多硅谷创业神话所宣传的那样,成功的企业在熬过了常人所无法度过的炼狱之后,就能够获得神迹一般的技术突破。无独有偶,今年出版的另一本书《硅谷帝国》也反思了硅谷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硅谷帝国:商业巨头如何掌控经济与社会
Silicon States
作者:露西•格林(Lucie Greene)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10、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
书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和人类行为
The Nobel Factor:The Prize in Economics, Social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Turn
作者:阿夫纳•奥弗尔(Avner Offer),加布里埃尔•索德伯格(Gabriel Söderberg)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然是经济学中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这个奖项并不在诺贝尔本人的遗愿之中,奖金也并非来自于诺贝尔基金会,而是瑞典国家银行为了纪念诺贝尔而设立的奖项,奖金也来自瑞典国家银行,实际上,它更应该被称为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人选也一直存在争议,很多批评者指出,它给立场截然对立的经济学家都颁过奖,这让经济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的地位更加被质疑。那么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和颁发的逻辑到底是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正是从这个问题出发,聚焦于阐述和反思这一奖项的起源与影响力。在撰写过程中,作者阿夫纳•奥弗尔和加布里埃尔•索德伯格参阅了之前从未公开过的瑞典国家银行档案,考察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剖析了自该奖项颁发以来的经济学学说发展历程,尤其是蕴含在其中的社会民主主义与市场自由主义之间的博弈。
根据这些分析,这本书尖锐的指出,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目的是试图利用“诺贝尔”的品牌光环来提升银行的以及市场友好型经济理论的威望,并以此来影响瑞典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无论如何,诺贝尔经济学奖都是一个通过经济学理论来改变现实世界的绝佳范例。
标签: #甲骨文公司难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