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古代我们的祖先怎么劝酒的呢?

小力史 48

前言:

现时同学们对“李白打酒的算法”可能比较着重,朋友们都想要分析一些“李白打酒的算法”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李白打酒的算法””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喜欢,看官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自古我国就是一个酒文化大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酿酒工艺和赋予酒的美好文字,使酒成为国人宴请宾朋正常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酒文化中,劝酒算的上一支久开不蔫的奇葩。现代人劝酒都会说“酒逢自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我喝完你随意随意”“心儿颠,手儿抖,我给诸位敬杯酒,大家喝了俺高兴,要是不喝俺就走。”等。那在古时候我们的前辈们都是怎么劝酒的呢?

在劝酒时,古人讲究文雅和风度,而且常常玩点小游戏:“曲水流觞”、“击鼓传花”、猜灯谜、行酒令或者赛诗词,花样翻新,异彩纷呈。那一年,我去滁州琅玡山游玩,醉翁亭附近还保留着欧阳修做太守时曲水流觞的场地,遥想词人当年,虽说政治上不得意,但能和三五知己一起开怀畅饮,偶尔也会拼酒划拳,吆五喝六,打酒官司,该是何等的轻松和惬意啊。

李白的《将进酒》当属扛鼎之作。这一曲 “劝酒歌”, 全篇既激情起伏、一波三折,又激情燃烧、惊心动魄。李白无愧于“酒仙”的称号,不仅善饮,而且会劝,劝酒都劝出了高水平。后来很多酒店,都在酒帘或灯笼上打出“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字样,就是因为李白能喝会劝,以此招揽生意。

古人劝酒还充满着真诚和激情,影响较大的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殷殷祝愿,依依惜别,一往情深,千言万语都在临行的酒里。

白居易与刘禹锡既是心心相印的诗友,又同在政治上失意,有《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佐证:“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音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两位老友推心置腹,相聚恨少却肝胆相照,劝酒劝出了深情与友谊。

劝酒包含着敬酒、敬人,是沟通感情、加深友谊的助力器。于武陵在《劝酒》一诗中写道:“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句子虽短,却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被人广为传诵。

在我的印象里,诗人杜甫仕途坎坷,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他的《醉时歌》记载着与郑虔相聚:“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两位挚友推杯换盏,可见诗人的真性情,生活中需要偶尔的忘形与放纵。

以上都是优雅的劝酒方式,当然也有比较强横恐怖的劝酒方式。比如西晋的石崇每次请客饮酒,常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让侍卫把美人杀掉。堪称史上最恐怖的美女劝酒法。一次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导向来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杀人,当美女行酒时只好勉强饮下。王敦却不买账,他原本倒是能喝酒,却硬拗着偏不喝。结果石崇斩了三个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导责备王敦,王敦说:“他自己杀他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石崇认为美女是活的玩物,玩得不如意,不过瘾,就可以随意地打碎、废弃或是扔掉。这是富人最卑劣的一种根性,比兽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劝酒了就有喝多的,题外话:古代也有酒驾致死的。秃发乌孤,生年不详,河西(今甘肃西北)鲜卑人,是十六国时期南凉政权的建立者。他是怎么死的呢?《晋书》称“是岁,乌孤因酒坠马伤胁,……俄而患甚……而死”;《魏书》称“乌孤因酒走马,马倒伤胁,……既而遂死”;《资治通鉴》称“武威王秃发乌孤醉,走马伤胁而卒”;《十六国春秋》也称“八月,孤因酒走马,马倒伤胁。……俄而患甚……而薨”。可以说,秃发乌孤酒后从马背上坠落,致使“胁”部遭遇重创,于当日不治而亡这一史实,是毋庸置疑的。坠马后,由于酒精的麻醉,秃发乌孤并没有感觉出痛苦,而是自我幽默了一下,“几使吕光父子大喜”,从其“笑曰”(见《晋书》)的表情来看,当时他还没有醒过酒来。然而,秃发乌孤摔得不轻。一个“患甚”,一个“俄而”,交代了秃发乌孤病势之猛,死亡之快。无论是呼吸衰竭,还是肝脾大出血,哪一种伤情对秃发乌孤来说都非常凶险。在没有现代医学技术的十六国时期,神仙也救不了秃发乌孤的命。一代非常有潜质的帝王,因为“酒驾”,最终只能带着深深地遗憾闭上了眼睛。

标签: #李白打酒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