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必修1新教材中的三处问题

生物君PNoI 101

前言:

现在朋友们对“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是什么条件”大体比较珍视,姐妹们都想要了解一些“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是什么条件”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对于“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是什么条件””的相关文章,希望同学们能喜欢,我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教材中的几处问题都是原教材中存在的,一直没有修改,本以为换用新教材了,这些问题应该解决了,但发现还是老样子,再次提出了,希望引起大家关注,在教学中酌情修改或借鉴使用。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知识,能够为大家释疑解惑。

1必修1教材第3章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思考讨论栏目“细胞核有什么功能”资料1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缺少对照实验,因此说服力不够。因此,在讨论1中应该增加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提高该实验的说服力?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资料4伞藻核移植实验中。

2必修1教材第4章第1节被动运输“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示意图”中,将动物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提到“当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是,细胞吸水膨胀”,这里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显然是氯化钠溶液的浓度,那么细胞质的浓度是谁的浓度呢?是血红蛋白的浓度,还是细胞质中各种物质的浓度之和?后面讲失水皱缩和细胞形态不变时也是同样的问题。显然这里使用浓度的概念不能够说明问题,况且浓度还有质量百分比浓度和摩尔浓度等,到底使用哪个浓度呢?

建议使用水势的概念。首先,因为学生学过物理,对重力势能、功等概念比较清晰,所以理解这一概念没有问题,而且我们发现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中也使用了“转移势能”的说法;二是我们讲到被动运输时,水自由扩散时是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这与被动运输的概念相反,因为我们所说的浓度是溶质的浓度,不是水的浓度,学生往往会出现混乱现象,如果改用水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三,使用水势概念后,对后面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模块中内环境的稳态的学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们也进行了一定尝试,学生理解得还是比较好的。

3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中,讲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时,有两张示意图,一是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另一张是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

第一张图存在问题,因为在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升高酶的催化活性提高,其原理是分子运动加快,酶和底物结合的概率增大,导致催化作用增强,而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与底物结合能力下降,甚至无法结合(酶活性下降),最终导致酶失活。而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无论强酸或强碱都会导致酶空间结构改变,最终导致酶失活,这与高温的作用是一样的,所以酶受酸碱度影响的曲线是倒钟型(或正态分布)。正确的画法如下图:

标签: #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是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