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香港-CSDN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应用发展论坛-暨CSDN区块链技术沙龙

中本HK 90

前言:

此时小伙伴们对“oracle香港”可能比较讲究,各位老铁们都想要学习一些“oracle香港”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关于“oracle香港””的相关资讯,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看官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2018年11月30日,由中国专业IT社区CSDN、香港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所、Virgo Network联合主办的“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应用发展论坛·香港站——暨CSDN区块链技术沙龙(17期)”在香港科技大学如期举行。

本次论坛围绕区块链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研究新进展、区块链+金融应用与挑战、可信空间数据、未来行业发展等内容,邀请了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及科研领域众多技术与金融专家,以主题演讲、圆桌讨论和Workshop等形式,为区块链领域的技术开发者、爱好者进行深度剖析,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趋势。

论坛在亮点方面,除了有香港顶级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家助阵以外,还汇聚了国内外一线技术大咖。环节上也增加了多人圆桌讨论,不同领域嘉宾进行思想碰撞与深刻交流,氛围十分活跃。最后还增加了Workshop动手实操,手把手指导观众完成区块链技术开发。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全天的论坛中,众位技术大咖带来了哪些精彩分享和哪些印象深刻的内容观点。

陈雷:区块链研究和未来金融(Blockchain Research and the future of finance)

作为今天演讲的第一位嘉宾,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终身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陈雷(Lei Chen)主要从4方面进行了介绍: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块链、区块链的主要特征、区块链的研究以及区块链的实践应用。

陈雷教授首先分析了比特币的特征及其交易过程,通过对比传统的中心化机构与分布式系统介绍了点对点的分布式系统的特征,并详解了区块链特殊的数据结构。关于区块链的主要特征,陈雷教授表示,区块链中的每个参与者可以保留账本中相同的副本,数据不会被任何单一机构所控制,即具有分布式的数据特性,任何修改都将更改Merkle树根的哈希值,并且修改也会很容易被检测到,而分布式的数据管理确保了账本的不可篡改性,同时还具有拜占庭式容错的共识(BFT),它建立了没有第三方机构的信任体系。

对于区块链存在挑战和问题。陈雷教授提到,区块链存在诸多问题,如可扩展性、安全性、隐私性等问题。另外,陈雷教授也分析了区块链未来的研究方向,详细解析了区块链的存储问题以及目前的解决方案 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 (SPV)和Consensus Unit (CU)

,并介绍其团队在区块链存储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区块链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存储方案,设计并实施了适合智能手机和PC的平台。

最后,对于区块链的理解,陈雷教授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区块链可以提供一种解决信任问题并提高效率而无需受信任的第三方的方法,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雷志斌:区块链技术、应用、挑战和未来方向(Blockchai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第二位演讲的嘉宾是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智能软件和系统技术部署理总监雷志斌(James Lei),他主要聚焦于区块链的区中心化实现的核心,即共识算法的形成及原理。

首先,雷志斌以生物的算力作为对比,对比中昆虫的算力相当于10的8次方每秒,老鼠为10的1次方每秒,而人类的算力则达到10的16次方每秒,由此推断出区块链作为“一群人”组成的去中心化算法,其算力则是无穷的。

此外,雷志斌详细梳理了算法的演进,从最早的挖矿到以太坊的状态机,从共识协议到PBFT(拜赞庭容错)。在谈到接下来区块链的应用方向时,雷志斌认为区块链的应用有很广的空间,再创同行业上,区块链无疑会推进能源、自动化、健康、生产等行业的改变;而在互联网行业,区块链则需要与AI&ML、大数据分析等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Gareth Hayes:How Conway's Law is Eating Your Job

Emurgo IT总监Gareth Hayes在上午的场次中压轴出场,虽然他的分享并没有直接跟区块链技术相关,但分享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研发思想,即康威定律正在影响区块链项目的研发。读过《架构之美》的朋友都对康威定律不陌生,即团队的组织方式必然会对它产生的代码有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架构也会影响到团队的协作的好坏。当团队瓦解时,代码的交互就很糟糕。当团队协作时,架构就会集成的很好。

结合帕累托分布原则,80%的开发者都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在价值只有20%的事情上,由于现在的网络资源每两年就会翻一倍,去中心化系统占比会越来越高,因此那些不能及决问题的代码都是浪费时间。

刘宇翔:Hyperledger Fabric多合约分层结构设计(Hyperledger Fabric Chaincode Architecture Design in Production)

下午场第一位演讲的嘉宾是Mediconcen CTO刘宇翔(David),他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1. 联盟链的智能合约的必要性,与传统法律合约,透明化数字平台,公链合约的对比;2. Fabric联盟链多合约的分层设计方案与其蕴含理念。

对于智能合约与合约的对比,刘宇翔表示,智能合约可以确保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不再依赖第三方,具有多方可审阅特性,可用于交易和编程资产。

关于Fabric联盟链多合约的分层设计方案,刘宇翔详细介绍了每一层的设计原理。

公共合约Layer 1,安装在所有现有节点和未来新增节点,仅存储最小交易审计数据,如资产流向记录,Corsortium节点组织背书,保证合约版本一致,合约代码以及逻辑本身开源或联盟内开源,更新维护频率最低。

交易合约Layer 2,只安装在交易的双方所拥有的节点,合约代码由交易双方协同维护,更新维护频率中等,合约内可跨合约调用公共合约,需要交易双方同时背书,还允许加入其他审计方,使用Side db特性来存储隐私数据,否则一般账本数据会暴露给没有安装合约的其他节点。

私有合约Layer 3,原则上并不是合约,一般用于特殊用途,如组织内部部门之间、将来有提升成交易合约的可能、测试用合约等,其更新频率最高,仅由一个组织维护,因此组织可以完全掌控其开发生命周期。

李东:空间可信数据源与近场分布式协同计算(Trusted Spatical Data Source and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Calculation Map Platform)

下一个出场的是GoWithMi CEO李东(Oliver Li),本次演讲李东详细介绍如何从共识博弈、经济激励设计,来创造高覆盖、不可欺骗、持续更新的空间可信数据,并分享了GoWithMi如何进一步发展以太坊分片设计思想(Sharding)并升级EOS系统架构,从而整合创新打造一种去中心的、全数据上链的近场分布式协同计算(Space Shard Chain)网络,让空间可信数据及基于其上的智能合约拥有不可劫持、永不停止的执行载体。

李东表示,随着区块链技术向落地应用发展,行业日益认识到打造空间可信数据源(Oracle)的重要性,当区块链技术服务于现实世界,作用于金融、游戏、社交、O2O商业、共享出行和共享空间等多种分布式商业时,均需要可用稳定的可信数据源。

张弛:浅谈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应用(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inancial Transaction)

接下来演讲的嘉宾是FinFabrik加密资产技术总监张弛(Chi Zhang),他通过对包括通证、证券型通证、公有链、联盟链和私链等一系列概念的介绍,并结合传统的金融交易技术,与观众探讨了区块链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变革。

首先,张弛向大家解释了什么是通证,他表示,通证本质上是区块链内定义的状态变量,有社会经济属性、有拥有者、可以转移,它与智能合约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合约的操作对象,而代币是一种通证,一种支付手段。通证也具有其它用途,比如溯源、身份、票据、权益。同时,张弛还介绍了ERC20通证标准、智能合约、区块链的基本架构等知识系统。

对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张弛介绍了其主要的应该场景:数字货币、支付清算、数字票据、资产证券化、保险理赔、供应链金融、银行征信、资产转让及股权交易等。同时,张弛还讲解了信用证与区块链的关系,用详细的结构流程图展示了股票如何在证券结算系统中转移,列举了包括美国、香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等地利用区块链在证券领域的应用实践。

最后,张弛也分析了最近热议的证券类通证,详细介绍了其概念和优势所在。证券类通证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市场,永远开放;拥有资产的部分所有权,为单个高价值资产的分解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更多资产被分化,可以在零售层面实现更优化的资产配置,使我们更接近于能够构建真正的“市场组合”;快速结算,通过可互换的智能合约来实现即时的交易清算流程。买卖双方在区块链上直接交换资产,减少中介费用,降低成本;通证发行的标准化,促进全球资产的全面互操作性,从而进一步实现可编程资产管理。

姚兆明:区块链的局限性:安全性和新兴应用(Limitations of blockchains: security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

香港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姚兆明(S. M. Yiu)指出,有很多ICO项目和初创公司以区块链应用作为主要业务,演讲报告也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全球市场将以42.8%的年增长率扩大。 虽然区块链技术有很多潜在的应用是正确的,包括金融科技领域及其他领域,但区块链仍存在一定的的局限性,特别是现有区块链系统的安全问题以及现有平台是否足以应对新出现的应用,这些问题不应被忽视。

姚兆明老师介绍了区块链的这两个主要局限性, 区块链系统的安全问题(例如基于智能合约的DOS攻击、Mt. Gox事件)以及现有区块链平台的可能增强,以适应新兴的应用程序。他还提出现有平台可能存在诸多问题,如数据交易平台存在服务费高昂、安全域隐私问题、数据售卖困难等,通过列举简要说明了交易可变性攻击,并分析了什么样的典型应用适用于区块链技术。

最后,姚兆明老师在总结中指出,通过增强区块链平台,我们可以产生出的新的、更吸引人的应用程序,当然我们必须要解决区块链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

彭靖姝:信任机器——区块链,如何改变金融和世界(Building The Trust Machine - How Blockchain Could Transform Finance and The World)

最后进行分享嘉宾是Virgo Network CEO彭靖姝(Jingshu Peng),也是本次论坛唯一的女性演讲嘉宾。彭靖姝首先结合WEB 3.0时代区块链与金融的发展指出,当中本聪在2008年向全世界介绍比特币时,这种新的加密货币本意是为了实现不经过任何银行的,直接进行点对点的电子交易而诞生,但十年后区块链却正在受到银行的拥护,进而从根本上改善金融体系。区块链并没有使银行变得多余,而是让银行可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本次演讲,彭靖姝从可信协议、可信元素、可信基础、可信应用(APP)、可信平台、未来信任6个维度进行分享。关于可信协议,彭靖姝分析了区块链诞生之前银行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而区块链的出现可以极大程度地解决现有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比特币的诞生实现了点对点的直接在线支付,而无须通过中间的金融机构。

关于可信元素,彭靖姝主要介绍了5点:分布式账本(The distributed ledger)、数字价值(Digital value)、数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数字来源(Digital provenance)、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

在可信应用方面,彭靖姝表示,设想我们可以随时在手机上下载个人银行APP,它能够使个人与全球的金融机构直接连接,而智能钱包则如同我们口袋中的个人银行一样实现此功能。进而,她介绍Virgo Network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在移动设备提供安全、强健、灵活和高效的网络,保证每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移动银行应用。

彭靖姝认为,在未来,我们将能够在区块链、货币、证券、基金甚至实物资产上交易多种资产组合,随着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的日益普及,智能钱包将能够自动分析和处理投资建议,并主动浏览市场和其他信息来源,以制定自己的投资决策。而Virgo Network可以帮助实现这些愿景, 它支持定制的智能合约,可以集成AI、大数据和市场信息分析等,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编写和发送智能合约来实现这些功能。

标签: #oracle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