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姐妹们对“多光谱相机成像原理图片”可能比较注意,看官们都需要知道一些“多光谱相机成像原理图片”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有关“多光谱相机成像原理图片””的相关内容,希望我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天文学家都是PS高手
我们常常为浩瀚壮美的宇宙而赞叹倾倒。透过哈勃太空望远镜传回的图像,那一个个遥远的星系、一簇簇奇幻的星云,无不散发出迷人的色彩。
比如,在距离我们4000光年外,有一个大小约4光年的泻湖星云,由于其中正在孕育着众多新恒星而被称为恒星的摇篮。我们看到科学家公布的照片是这样的:
但是你知道吗?科学家们用哈勃望远镜拍不出这样的美丽图片,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图像传感器是黑白的,并且它上面只有黑白传感器,压根儿没有彩色图像传感器!上面这张照片实际上是由一组黑白照片组合、叠加、PS而成的:
把黑白照片PS成彩色照片,原来天文学家“骗”了我们几十年!不可思议吧?
其实除了这些照片外,哈勃还拍下了这个星云中一些特别的东西,天文学家们没有将它们公开,所以我们也无法一窥究竟,比如下面这张泻湖星云的红外图片(注意,这张也是PS过的,加上了彩色):
将这张图片与可见光照片放在一起对比,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异?不说这就是泻湖星云,或许你会以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重新认识哈勃太空望远镜
为了搞清楚天文学家们到底是不是一群骗子,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哈勃——这台史上最昂贵的空间望远镜。
最早的天文学家们拿一支细小的单筒望远镜来看星星,随着科技的进步,望远镜越造越大,架设得越来越高,但始终跳不出厚重的大气层,天文观测数百年来大多处于雾里观花的状态。
为了避免不良天气、光污染、空气对光波的吸收,以及大气湍流对太空观测带来的不利影响,美国航天局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合作研制了哈勃空间望远镜HST(Hubble Space Telescope)。在1990年发射升空以来的29年里,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宇宙的面纱。
从主镜面直径来看,哈勃并不是地球上最大的望远镜,它的镜面直径只有2.4米,但却是有史以来“站”的最高、最精密的太空观测设备。
哈勃搭载了先进的测量相机(ACS)、宇宙起源光谱仪(COS)、太空望远镜成像光谱仪(STIS)、广角相机3(WFC3)、精细引导传感器(FGS)、近红外照相机和多目标光谱仪(NICMOS)、广角/行星摄像机(WF / PC1)、微弱物体光谱仪(FOS)、戈达德高分辨率光谱仪(GHRS)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光谱分析测量设备。这些设备与地面设备一起,足以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天文台。
但哈勃所有收集到的光线统统汇聚到一个巴掌大小的图像感应器上,这个传感器是黑白组件:
对光谱的分析
你肯定感到好奇,为什么如此先进的空间望远镜不用彩色相机而用黑白图像传感器,难道是当时造不出好的彩色传感器吗?
并非如此。事实上,对于天文观测来说,黑白图像比彩色更好用。我们接下来为你分析哈勃的工作原理。
与我们普罗大众不同,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和天体化学家们希望揭示遥远天体的运行规律、它们的元素组成以及化学成分、寻找氧气、水、有机化合物甚至外星生命存在的依据。科学家们掌握的一个有力工具就是光谱。
原子中的电子只能以一定的能级存在。当电子从原子能级的一个梯级下降到另一梯级时,会发射出一个光子,其能量与电子能量的变化相匹配。不同的元素在其能量阶梯上的不同位置具有横档,它反映出来的就是这种元素的光谱。
由于每一层电子在不同的能级上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因此不同元素会有各自特定的光谱,我们通过对光谱线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发光的是哪一种元素。比如太空中最常见的碳、氧、氮和铁元素,它们所发出的光谱就各不相同。
与之相对应,每一种元素也有它的吸收光谱,比如当恒星的光从一团富含氢元素的云团中穿过时,其中一部分光会被氢吸收,科学家通过分析接收到的光谱信号,就可以判断某个位置有大量的氢。
哈勃为什么用黑白相机?
鉴于哈勃望远镜主要是通过接收光谱线来分析遥远天体的组成,而光谱的本射就反映出色彩,因此彩色传感器对于哈勃来说就显得多余。另外,哈勃上搭载的光谱分析设备远远超出了我们人眼所能看到的色域范围,它涵盖了从极紫外线到远红外线波段在内的广阔频谱。有许多光肉眼看不见,但设备可以精确地分辨出来。
为了将复杂的光谱从图像上区分开来,科学家在图像传感器前面加上了许多复杂的滤镜,这些滤镜可以分别过滤掉不需要的光线,只让某一个波段频率的光投射到CCD传感器上形成图像。
然后再换另一个滤镜拍摄一张,如此循环,这样就能得到不同光谱在同一个区域所形成的图像光谱。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与公众不同,当天文学家拿到一组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黑白图片,他只需要知道这是用了哪一种滤镜和光栅,就可以分析出遥远天体发出光线中包含的具体信息,从而知道这些天体中有些什么元素、天体的变化趋势以及天体的运动方向。
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下面这张图说明了科学家如何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光谱观测来研究南部蟹状星云的化学组成:一对衰老恒星强烈爆发产生了沙漏状的星云,其中包含了中央恒星内部锻造的元素,这些元素被强烈的爆炸抛洒到太空并被明亮恒星发出的辐射激发,发出特定颜色(或波长)的光。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像光谱仪(STIS)将来自星云的光分开,记录到氧、氢、氮和硫的发射光谱和它们在星云中的分布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星云中心的两颗恒星的性质,还可以据此分析星云中后代的恒星、行星元素组成,以及是否有可能产生生命。
同样地,当系外行星穿过其母恒星光线时,恒星的一部分光会被行星的大气层吸收。通过分析被吸收的光谱,我们可以得到行星大气层中可能含有的化学物质及其所占的比例,这为判断行星上是否存在可能支持生命的元素提供了可靠依据。
例如,科学家通过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系外行星WASP-39b的大气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后发现,这颗被称为“热土星”的行星含有的水是土星的三倍。它说明WASP-39b不仅远离恒星形成,还有可能受到大量含水物质的轰炸。
为什么公开的都是彩色照片?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黑白照片对于天文学家来说更有价值。事实上,天文学、天体物理学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浪漫。科学家们看星星与公众的视角显然有巨大的差异,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他们需要长年与单调的图像和枯燥的图表打交道,星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黑白的本色。
彩色的星空照片对于公众更有吸引力,哪怕它展现出来的颜色并不完全真实,也总比单调的黑白图像带来更多震撼与向往。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太空探索事业、让孩子们热爱科学迷上科学,也为项目争取到更多的投资支持,科学家们会将这些黑白照片加以处理,叠加上相应波长的颜色,再将不同颜色的图片用计算机进行合并,于是生成了我们常见的绚丽的宇宙图像。
写在最后: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全是黑白图像,因为它的图像传感器ACS WFC CCD就是黑白的。这并不表示ACS WFC CCD很落后,恰恰相反,这是一台极为先进的光学传感器,它接收的频谱范围覆盖了从远红外线到极紫外线在内的所有波段,这为天文分析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学家通过滤镜和光栅将望远镜接收到的星光区分开来,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成像,从而得出遥远天体的化学组成信息,同时对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对于科学家而言,代表不同波长的黑白图像更加有用。
公众看不懂黑白图像和大量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他们更喜欢彩色图片,因此科学家利用PS技术为不同波长的光加上颜色,更将图片进行叠加,从而生成彩色图像,这就是你看到的灿烂星空。
标签: #多光谱相机成像原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