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时各位老铁们对“带9的生日不可以过是吗”大约比较注重,你们都想要剖析一些“带9的生日不可以过是吗”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对于“带9的生日不可以过是吗””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文 | 读书君
“过寿”和“过生日”是同一个意思吗?严格来说,其实是有差别的。虽然两者都有表示庆生的意思,但是“过寿”具有更明显的年龄限制和条件要求。
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也就是60岁以上的才叫过寿,小于60岁的叫“过生”。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说的过寿,是给老人庆生,过生日。
从概念来说,“寿”一般指六十岁开始逢十的寿辰,即从六十开始是大寿。
中国人不管是过生日还是过寿,都是有讲究的。
给小孩过生日,忌讳提前过,民间认为提前过有“短寿”的意思,这是不吉利的。
给中年人过生日,讲究过“三十六,四十九”,俗称“门槛儿”。在过生日这一天,当事人要系上亲人用红布做成的红裤带在腰间,或者穿上用红布做成的内衣,寄托人们希望趋吉避凶,消灾免祸的心愿。这个说法其实和本命年穿红色一样,红色在中国代表吉祥如意,喜庆美好的寓意,在容易“犯太岁”的本命年里,穿红色寄托着人们期盼能够辟邪,消除霉运的美好愿望。
而给老人过寿,讲究更多。具体来说,都有哪些讲究呢?一起来看看,别弄错了,不仅出洋相,还会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01“庆九不庆十”
在过去,基本上60岁以下的都不过寿,老人过寿的下限年龄是60岁,正所谓“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老祖宗认为,人在未过60岁的时候,享受的还是“人命”,给人过寿、祝寿是一种不好的祝福,不吉利,有让人折寿的意思。到了60,人生走完了一个轮回,正所谓“六十一甲子”。人到花甲之年,人生的各种风雨基本都已经经历过,都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半个“智者”,集成熟、沉稳、淡然为一身。为此,民间有习俗,人到六十才过寿。
从年龄来说,逢十的整数过的生日叫“大生日”,其余的称为“小生日”。而人到60岁后过生日,往后每逢十年过的生日,称为“大寿”,每逢5年过的生日称为“小寿”。
(小知识延伸:民间还有七十岁为「大寿」,八十为「上寿」,九十岁为「老寿」,百岁为「期颐」的说法。)
子女给老人过寿,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不过,在民间给老人过寿也是有一些年龄禁忌的,比如老话说“庆九不庆十”。什么意思呢?
“庆九不庆十”,就是说到了准备过60岁、70岁、80岁、90岁等逢整10岁的寿诞时,要提前在59岁、69岁、79岁、89岁时举行隆重的过大寿的仪式活动,到了60岁、70岁、80岁等整10岁的寿辰时,就不再举行隆重热闹的庆寿仪式了,这就是所谓的“庆九”“不庆十”。
为何如此呢?
原来,这和汉字发音有关。老祖宗认为,“十”和“死”发音相近,“死”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词汇,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更是忌讳。给老人过寿,目的就是让老人开心,期望老人身体健康,过得幸福长寿。一个“死”字,听了就非常不吉利。放在过寿这样的大喜事上,更是犯了大忌。
而“九”和“久”同音,“久”有“天长地久”“长长久久”“永远”“长寿”等美好的寓意,鉴于“9”和“10”相近相邻,所以人们将逢整10岁的大寿往前挪了一年过。这不仅表达了人们希望老人长寿健康的祝福,也体现了人们对给老人过大寿的重视,且也体现了中国人“宁亏勿满”,切勿过满的思想文化理念,这也是“实九虚十”的道理。
02 “73、84也不过”
在民间,“73、84”被视为年龄忌讳,民间有句俗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73岁,84岁是一个极为避讳的年龄,活到了这两个年龄,即便阎王不来请自己也会去。
为何这样说呢?
这主要与中国古代的两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有关。大家都知道,孔子享年73岁,孟子享年84岁,古人认为那么伟大的圣人也逃不过73岁、84岁的死亡关卡,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是难以熬过去。
所以,73岁、84岁被视为老年人要面对的两道坎,是两个不吉利的年龄,需要避讳。为此,民间讲究老人过寿不过73岁、84岁。
此外,在过去还有不过百岁大寿的说法,因为古人认为百岁容易招损,所以不过寿。
当然,抛开封建迷信不说,这主要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祝福和期望。如今,人们将百岁过寿看得可是十分重要的。
03 “66岁”是最为隆重的寿辰之一
如果说逢十岁过的大寿是隆重的,那么还有一个年纪是特别值得一提的,那就是66岁。古人将60岁称为“花甲之年”“还乡之年”“耳顺之年”等。
“花甲之年”:即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花甲,一轮回。
“还乡之年”:是因为在古代当官者到了60岁就可以退休告老还乡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令致仕。”这里的“致仕”,即退休。
(当然,60岁就可以退休是从明朝开始的,早在这之前,官员几乎是做到70岁才能退休,明朝开始将退休年龄提前了10年,只要年满60岁就能退休。)
“耳顺之年”:这个成语主要出自孔子的《论语》,孔子曰:“六十而耳顺。”也就是说活到了这个年纪,应该听得进他人的各种不同意见了,即“言至心通,无所违逆”,什么都能够接受,活得通透,不再常常发怒。而66岁,恰好和中国人讲究的“六六大顺”不谋而合,为此,从多方面看,66岁也就成为了人们非常重视的一个过寿年龄。
除了66岁过大寿,还有七十七“喜寿”、八十八“米寿”、九十九“白寿”等说法。
04 家有“两寿”只过大
尊师重孝,爱戴老人,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不过,在中国,并不是所有过了60岁的老人都要过寿,一些地方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一个家庭里,上有老,父母还尚在,那么晚辈即便是过了60岁,也不给自己过寿。没有听过家里有老人还给孩子过寿的,即便子女已经过了60岁。古人认为,这样做会折了自己的寿。当然,这些都是传统的封建迷信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主要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追求。
此外,“两寿”还有表示师父师娘的寿辰以及自己父母的寿辰的说法,而这里的“两寿”都是必须要办的。中国有句古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古代师父是有极高的地位的人,人们将师父师娘看得和自己的父母一样重要,这里的“家有一寿,外有一寿”,两寿都得过。
05 寿礼禁忌讲究多
在过去,一般贫穷人家是不过寿的,往往只有大富大贵的家庭,才会给老人过寿。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给老人过寿自然是少不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当然,给老人过寿,礼仪讲究并不少,千万不要别搞错了,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家里要为老人祝寿,事先应该向亲朋好友发出请帖,请帖一般采用红色纸来书写,上面写有祝寿的时间、地点等。亲朋好友收到请帖后,往往会提前做好准备,待老人过寿当天,送去礼品。在礼品选择上,常见的寿礼有寿桃、寿面、寿糕、寿酒、寿鱼、寿果等等。
当然,别乱送衣服,毕竟“寿衣”“寿衣”,听起来就是欠打的。
给老人祝寿,需要说一些祝福的吉祥话,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身体健康”等。而如果是年幼的小孩给老人拜寿,小后辈在给老人磕头拜寿之后,往往还会得到老人赠予的红包一个,这算是老人对孩子拜寿的一种回礼赏赐。
在过去,有钱人家过大寿,还会请戏班子到家中唱戏表演,表示庆祝,助兴,让老人过得开心。比如《红楼梦》中写到给80岁的老太太贾母祝寿时,请戏班子来表演祝寿的情景,府里开宴席,一搞就是七八天的时间,热闹无比,从上寿礼、唱戏、僧人念经、焚天地寿星纸、放生等,仪式繁杂。
在祝寿之后,还有吃寿面的传统习俗。吃寿面也有讲究,一碗长寿面,面越长越好,忌讳将面条折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筷条将面条从碗中挑起,挑到最高点一口吃。其他亲人们在给老人祝寿时,每个人从自己碗中夹几根长面条添加到老人的碗里,并同时说祝寿的吉祥话,如“添福添寿”的话语,表示祝福。
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习俗讲究恰到好处,给老人过寿盛面条时,切记不要盛太满,所谓“物极必反”,中国人认为“满寿”是不吉利的。
祝寿结束后,过寿的老人也要给大家回礼表示吉祥如意,如寿桃、寿面要分给大家带回去,寓意是希望将自己的长寿福气也分给后辈,大家都能够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06 读书君说
总而言之,过寿不能随便过,民间禁忌讲究多,我们应该了解一些传统的习俗文化,这不仅利于自己,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以免在礼仪交往中犯糊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标签: #带9的生日不可以过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