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看官们对“dijkstra算法的基本步骤 流程图”大致比较关注,你们都需要了解一些“dijkstra算法的基本步骤 流程图”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对于“dijkstra算法的基本步骤 流程图””的相关资讯,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咱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摘要
理解 Dijkstra 算法,可以想象将石头依次从桌子上提起来的场景,绷直的边就是最短的路径。比较难理解就是松弛操作,需要多思考一些。看来算法也是源于自然和生活啊(没有根据的猜测)!!!
Dijkstra 是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可以用于计算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它有一个局限性,就是不能有负权边。其时间复杂度可以优化到 O(ElogV),E 是边的数量,V 是顶点的数量。
Dijkstra 算法是由荷兰科学家 Edsger Wybe Dijkstra 发明,曾在1972年获得图灵奖。
在学习 Dijkstra 算法之前,先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将顶点想象成石头,边想象成连接石头之间的绳子,边的权值对应到绳子的长度,权值越大,绳子越长。
现在将这些用绳子连接的石头放在桌子上,选择其中一个石头,逐渐向上提起来,直到让所有石头都离开桌子。最后绷直的绳子就是这个石头到其他石头的最短路径。
这里有一个特别留意的点,就是后离开的石头都是被先离开的石头拉起来的。如下图所示(红色的线表示没有绷直的线):
左侧图中,拿石头 A 往上提,一次离开桌子的是,E、C、D、B(E 和 C 是同时起来),所以最短路径上,比如顶点 A 到顶点 B 的路径是 A -> E(或者C) -> D -> B,而不是顶点 A 直接到 B。
Dijkstra 算法就和提石头的操作非常一致。在代码实现上,需要添加松弛操作,松弛操作就是更新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通过松弛操作,尝试找出最终的最短路径。
先上代码,通过代码重新来梳理一下 Dijkstra 算法:
Map<V, PathInfo<V, E>> dijkstra(V begin) { Vertex<V, E> beginVertex = vertices.get(begin); if (beginVertex == null) return null; Map<V, PathInfo<V, E>> selectedPaths = new HashMap<>(); Map<Vertex<V, E>, PathInfo<V, E>> paths = new HashMap<>(); // 把起点也当作松弛操作的点处理 paths.put(beginVertex, new PathInfo<>(weightManager.zero())); while (!paths.isEmpty()) { Map.Entry<Vertex<V, E>, PathInfo<V, E>> minEntry = getMinPath(paths); // minEntry 离开桌面 Vertex<V, E> minVertex = minEntry.getKey(); PathInfo<V, E> minPath = minEntry.getValue(); selectedPaths.put(minEntry.getKey().value, minPath); paths.remove(minVertex); // 对它的 minVertex 的 outEdges 进行松弛操作 for (Edge<V, E> edge : minVertex.outEdges) { // 如果 edge.to 已经离开桌面,就没有必要进行松弛操作 if (selectedPaths.containsKey(edge.to.value)) continue; relaxForDijkstra(edge, minPath, paths); } } selectedPaths.remove(begin); return selectedPaths;}
函数中的前两行代码是获取 begin 的顶点,作为开始顶点,并保证 begin 顶点不是 null。
接下来创建两个 HashMap 类型的容器(可以认为是容器),先将 begin 顶点放在 paths 中。到这里会看到 weightManager 对象,它是处理边权值操作,这里的 zero() 表示权值为 0。
遍历 paths 集合,逐个从中找出最小的路径出来,实现的函数是 getMinPath 函数,具体实现如下所示:
Map.Entry<Vertex<V, E>, PathInfo<V, E>> getMinPath(Map<Vertex<V, E>, PathInfo<V, E>> paths) { Iterator<Map.Entry<Vertex<V, E>, PathInfo<V, E>>> it = paths.entrySet().iterator(); Map.Entry<Vertex<V, E>, PathInfo<V, E>> minEntry = it.next(); while (it.hasNext()) { Map.Entry<Vertex<V, E>, PathInfo<V, E>> entry = it.next(); if (weightManager.compare(entry.getValue().weight, minEntry.getValue().weight) < 0) { minEntry = entry; } } return minEntry;}
代码中实现的逻辑大致是这样,首先使用迭代器拿出 paths 中的元素,然后遍历元素,找出其中权值最小的元素返回。这里的 weightManager.compare() 函数就是比较两个权值的大小。
当拿出最小路径的元素之后,就将其赋值到 selectedPaths 集合中,并将该元素从 paths 集合中移除。此时也要记录最小权值时的顶点和最小权值的边。
再接下来,就是遍历这个顶点的边,如果边的另外一个顶点已经在 selectedPaths 集合中,就不做处理,然后做松弛操作。
松弛操作定义的函数是 relaxForDijkstra,还是先上代码:
private void relaxForDijkstra(Edge<V, E> edge, PathInfo<V, E> fromPath, Map<Vertex<V, E>, PathInfo<V, E>> paths) { // 新的可选择最短路径:beginVertex 到 dege.from 的最短路径 + edge.weight E newWeight = weightManager.add(fromPath.weight, edge.weight); // 以前的最短路径: beginVertex 到 edge.to 的最短路径 PathInfo<V, E> oldPath = paths.get(edge.to); if (oldPath != null && weightManager.compare(newWeight, oldPath.weight) >= 0) return; if (oldPath == null) { oldPath = new PathInfo<>(); paths.put(edge.to, oldPath); } else { oldPath.edgeInfos.clear(); } oldPath.weight = newWeight; oldPath.edgeInfos.addAll(fromPath.edgeInfos); oldPath.edgeInfos.add(edge.info());}
relaxForDijkstra 函数中要传入的参数分别是:
edge:需要进行松弛的边fromPath:edge 的 from 的最短路径信息paths:存放着其他顶点(没有提起来)的最短路径信息
首先将已经确定的最短路径权值加上要松弛边的权值,作为新的权值。然后从 paths 集合中拿到边的另外一个顶点信息,比较这两者的权值大小,如果新的权值比另外一个顶点信息的权值小时,就将另外一个顶点信息更改为新权值的信息。即可以看到 oldPath 移除 edgeInfos ,然后添加新的权值,边信息等(最后三行代码)。
这个需要想象一下从桌子上提起石头的案例,来理解松弛操作。就是比如你已经有开始顶点到另外一个顶点的边(或者路径),之后发现了一个新的到这个顶点的边(或者逻辑),你就比较这个边(或者路径)的权值,留下权值最小的,即替换处理。
当遍历循环和松弛操作处理完之后,就可以做最后一步了,就是移除开始的顶点,然后返回 selectedPaths 集合。
总结Dijkstra 算法可以想象为将石头依次从桌子上提起来,绷直的边就是最短路径了;代码实现上要理解松弛操作,就是出现顶点到另外一个边的路径(大于两条),就比较,保留权值最小的边,路径;理解代码时,要时刻想象将石头依次从桌子上提起来的场景。
标签: #dijkstra算法的基本步骤 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