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中华武术元素贯穿始终,带有美国血统的“混血儿”,《功夫熊猫》

喵喵趣看剧 86

前言:

今天我们对“功夫熊猫是什么剧”大体比较看重,小伙伴们都想要学习一些“功夫熊猫是什么剧”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有关“功夫熊猫是什么剧””的相关知识,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中华武术元素贯穿始终,带有美国血统的“混血儿”,《功夫熊猫》

2008年,将中华武术元素贯穿始终的《功夫熊猫1》在美国、中国先后上映,在海内外备受观众喜爱,凭借其精湛的动漫技术及独特的中华武术元素,加之主角阿宝呆萌可爱的形象,令观众深入人心。

《功夫熊猫》系列的第二、三部在2011年、2016年上映。

截至目前,动漫电影《功夫熊猫》系列在内地分别赚取1.52亿(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电影)、6.12亿(2011年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和10.01亿(内地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的高票房。

与此同时豆瓣评分分别是7.9分、8.0分和7.7分,票房与口碑均大获成功印证了《功夫熊猫》系列在全球范围内的魅力与影响力

一、视听层解读:中华武术符号的显性传播

根据传播学研究,图像是最直接的交流符号,加之视觉语言若拥有较强的艺术性则可以加速信息传达的速度,更易于被受众理解。《功夫熊猫》中的武术元素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的。

首先,影片科学合理地设计了一个武侠动物世界。

影片中,若想构建一个全新的动物武侠世界,最难的当属如何在异质文化电影观众范围内建立起一个武学体系。

对此,《功夫熊猫》在华佗模仿熊、虎、鹿、鸟、猴五种动物的“五禽戏”基础之上,选择了更易于直观感受的五种动物,虎、螳螂、蛇、鹤、猴,使得观众在欣赏武术套路之时,可以轻松地从动物身上找到原型。

这种形象生动的讨巧方式既让异质文化国家的观众一目了然,快速掌握中国功夫的概念,也使得中国观众产生文化认同感。

其次,《功夫熊猫》的剧情、动作设计等并非百分之百的原创,该部电影的主创团队十分巧妙地偷师中国以往武术影视的经典桥段。

许多中国武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动作设计、江湖恩怨等在《功夫熊猫》中都有所展现。是一部“高仿”中国功夫片的好莱坞电影。

二、故事层解读:延续美式幽默+线性叙事

《功夫熊猫》作为一部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动漫,影片中这只憨厚可爱的“熊猫”一出场便是带有美国血统的“混血儿”,不难想象,影片必然会带有观众所熟知的美式喜剧风格其故事情节也必将带有美式幽默,拥有一批固定受众。

而武术+喜剧的模式,也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中国武打喜剧明星,于是在《功夫熊猫》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汇集了周星驰、成龙等独特风格的喜剧设计,如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成龙丰富到位的表情、夸张表演的肢体动作和随时随地就打的幽默风格的片段。

这就为《功夫熊猫》收获了一批喜爱武术喜剧的固定受众。

此外,三部影片的剧情是有前后联系的,运用清晰并富有逻辑的线性叙事方式推动剧情的发展,即将主角设置于一种困境,制造冲突,最后解决问题的叙事模式。

将《功夫熊猫》三部曲串联在一起,就是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好莱坞故事。《功夫熊猫1》中,喜爱功夫的面条店伙计“阿宝”,幸运地遇到师傅,便拜师学武功,最终成为武功高手,此时剧情加入矛盾情景,反面人物“泰狼”出现,而阿宝最终成功战胜邪恶力量。

《功夫熊猫2》,已练就一身功夫的阿宝被师傅派去击退狡猾的“沈王爷”,成功击败后,得知有关自己身世的信息。

在《功夫熊猫3》中,阿宝根据线索寻找亲生父母,途中得知要毁灭熊猫家园的“天煞”,坚强勇敢的阿宝并未退缩,在他人的帮助下最终将“天煞”击败。

由此可以看出好莱坞在讲述这部影片时采用了贴合大众接受习惯的直线式叙事风格,这种简洁明了的叙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扩大受众范围的制胜法宝。

三、文化层解读:中华武术精神的隐性传播

纵观这部武术动漫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从上映至今已过去多年,但电影中所体现的中华武术精神令观众难以忘却。

影片对武术元素的运用不是浅尝而止,而是由浅入深地注入中华武术精神,影片能够经久不衰也得益于此。

中华武术,注重武德。

所谓武德,即一种被习武之人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孕育出中华武术之道,其思想内涵可以追溯到儒家的仁学。

“仁”既包含孝悌之义,也蕴含着勇敢质朴。儒家的“仁”、“义”思想,影响着一代代侠士。

习武者练武,是为了扶弱济贫,除奸去恶,而非报私仇泄私愤,这是中国武术伦理的最高表现。

在《功夫熊猫》中,便处处体现了除霸安良的武侠精神。影片中的黑豹太郎就是邪恶的化身,他的出现,是整个平谷(片中场景)的噩梦。为了安良除暴,乌龟仙人敢于力排众议,老虎、仙鹤等五徒弟在大是大非面前,亦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它们之间没有相互斗争,而是义无反顾地支持熊猫阿宝,坚决同影片中的邪恶势力作斗争。

其次,在影片中崇尚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精神。

就价值取向而言,以静制动就是要遏制恃强凌弱和以众暴寡的行为,摒弃先下手为强的主观武断,崇尚以智取胜智慧而非蛮力,强调自力更生并有理有节的从容应对。

将以理服人的思想与击技技巧相结合,在被动中实现主动。从物理原理来讲,它把力量本身与力量的运用区别开来,坚持虚实结合的原则。《功夫熊猫》中体现为熊猫在师傅的“食物教学法”引导下,在武功技术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并且摸索出“巫师指”这一独门绝技,采用“巫师指”这一招式实现以静制动,最终在激烈的大战之中力挽狂澜战胜了凶残的泰狼。

片中熊猫阿宝的武术风格多是模仿动物,圆环形、球形、向心形是其主要的动作风格。

道法自然的精神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

所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一思想。

武术套路的精髓即避实就虚,这也是老子“贵无”思想的集中体现。“贵无”精神体现在武术文化中即是尊崇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以不作为达到有为治世的境界。

《功夫熊猫》中对于这一思想的遵循体现在师傅对熊猫的教育方式上,面对毫无武术基础,动作笨拙、反应缓慢的熊猫,师傅一度想放弃。直到师傅偶然看到阿宝能将放在高处的食物通过一个腾空起跳,再来个“一字马”而顺利落入手中,师傅看到了熊猫在面对食物诱惑时可以发挥巨大能量的这一特质。

因此,师傅制定了适合熊猫的训练模式,即根据熊猫贪吃的特性,研究出“筷子抢包子”这一方法调动熊猫的训练积极性,提高练习速度,最终达到了战胜泰狼的水平。

此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蕴含在《功夫熊猫》中。

《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就是永不屈服,面对内忧外患,都迎难而上,坚决克服,面对机会奋力争取、永不停息前进的步伐。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屈服、顽强拼搏的的民族,这一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武术精神的内核。

这种不屈不挠的中华武术精神在《功夫熊猫》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该影片最具意义的不是那些激烈刺激的打斗场面,而是熊猫阿宝从一个武术零基础的面条店伙计,为了铲除凶恶的泰狼,为了和平谷百姓的安宁,愤然起身。

勇于面对困难,并勤于苦练。影片中老虎、猴子等五徒弟,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愈战愈勇。

如果师父等人面对的是外界的艰难险阻,那么阿宝则是克服了自身零基础的弱势。

这正是中华武术精神所倡导的为国为民的自强不息精神之所在。

《功夫熊猫》在文化上的深层次的体现得益于该影片导演历时十五年对中华传统哲学文化的潜心研究。

将中华优秀哲学文化与好莱坞故事融会贯通,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大智慧讲述给每一位海外观众,使得《功夫熊猫》的海外观众不仅感受到中华武术“形”的魅力,而且领悟到中华武术文化的“魂”之所在。

《功夫熊猫》系列的视觉层面、叙事层面、文化层面的分层解读,探寻出其在东西方电影市场均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层次原因,而这恰恰是我国武术动漫电影在民族化传承及跨文化传播上的缺失。

具体呈现以下几点。

其一,原创性内容的缺失。

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孕育了许多经典作品,但这也为中国创作者无形中增加了难以挣脱的固定思维。

如2015年的《大圣归来》、《我是哪吒》等电影,虽然就其传播效果而言,达到了致敬经典作品、满足受众回忆性需求的层面,但作为21世纪的新作,依旧离不开悟空、哪吒等经典元素,其本质表现即缺乏原创性内容和创造性思维。

其二,武术内核诠释的缺乏。

《功夫熊猫》在运用中华武术元素时,做到了由表及里的诠释武术精神,提升了动漫作品的文化深度,反观我国本土化的武术动漫,虽在场面布局、造型设计封面着实有细节的勾勒,但溯其文化内涵却略显单薄。

其三,异质文化契合点的弱化。

《功夫熊猫》善长发现中西文化间的相似指之处,使得电影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认同,这种既能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又能体验异质文化带来的新鲜感,是该影片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在中国武术动漫中被忽视的一点。

标签: #功夫熊猫是什么剧 #功夫熊猫是什么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