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这短短25字的书法,价值却高达46亿,险些被日本抢走

知止书画网 19382

前言:

今天各位老铁们对“张晏书法家”大致比较关切,你们都需要学习一些“张晏书法家”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关于“张晏书法家””的相关文章,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你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这是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全篇仅25个字。这就是著名的《上阳台帖》。

短短的25字四言诗句就价值46亿人民币,李白不仅诗作得好,其书法也是苍劲雄浑,气势飘逸。据《石渠宝笈》记载:唐李太白《上阳台帖》。帖高:八寸八分,横一尺一寸九分。全篇一共五行二十五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阳台帖》全文25字: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帖是李白当年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有感而发所作诗词而写的,笔画粗拙有力,墨色浑厚如漆,寥寥数字间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中可以看出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简短的几句诗,在诗句的两边或者诗句上面不仅有着历朝历代名家的章印。还有着皇帝盖上的印玺和撰写的跋文,其中诗句边上的这几个字就是宋徽宗赵佶写上的。

虽然此帖字数很少,但我们也可以从这幅字中感受到李白诗仙的笔墨情怀。据记载李白是学张旭的草书,但他的行书给人有一种颜体的感觉。

唐代是书法史上草书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李世民可以说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所以在皇帝的倡导下全民学王羲之,开清亲爱活泼书风,也是因为如此才将王羲之一步一步推上了书圣的地位。在之后孙过庭等书家通过二王书法,加以创新,笔法丰富而多变,发展完善了二王草书的技法系统。

在之后草书一路高展,可谓是大唐草书之盛世,李白也是在当时涉草并取得一定成就,其草书来自张旭一脉,且风格飘然有仙气。

上阳台帖有多惹人喜爱,从最初的长约38厘米到今天加上历朝历代收藏者的印玺和题跋全长3米多长。

全卷引首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的乾隆题字“青莲逸翰”四个大字及两个大印,网友直呼:要不是盖多这两个印,价值就不止46亿了,真掉价。李白要是活过来都得抽乾隆两个大嘴巴子。

在乾隆两个大印下还有一个小印,是张伯驹的印。谈到张伯驹就不得不谈一下历朝历代皇家珍藏的作品,怎么会到张伯驹手上。

当年要不是张伯驹,可能这件李白存世的唯一真迹就被日本人抢走了,他在民国时期从一个准备卖给日本人的收藏家手里花了6万大洋买下。在民国时期,6万大洋的价值是相当可观的。但实际是20万,6万只是订金。20万大洋可以买数万吨粮食,在那时候可以买下北京461座四合院,所以说如今李白的这幅唯一存世真迹留传到现在价值46亿一点也不为过。

张伯驹的家族在民国时期是开银行的,在那个乱世国宝时常外流的年代,他为了挽救国宝不惜散尽家产,他曾经还从日本人手里花高价买下不少被他们掠夺占有的文物。

建国后他连同这件李白的真迹全部捐给了故宫博物馆,如今上阳台帖经国家文物局筛选后,评为了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种豪放的气势和自如的书写,主要来源于李白对大小和粗细变化的巧妙处理。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最大的一个字是第2行最后一个字“老”,而最小的一个字则是第4行最后一个字“书”。这个“老”字的大小几乎是“书”字的5倍,这种强烈的大小对比,恐怕只有李白才敢于如此大胆地运用。

除此之外,还有“清、台、万”这三个字也写得非常大,大小之间的穿插和对比处理得十分合理。例如,“清”字之后的“壮可穷”三个字形成了一个连贯的书写,既保持了整体的美感,又突显了李白书法的独特魅力。

在整体都是行草书的情况下,李白使用了几个行楷书,这种使用毫无违和感,不仅使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稳重,还增强了行书的表现力。

元张晏

杜本观款

欧阳玄与危素

李白的书法风格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字形如行云流水,变化莫测,既有诗人的豪放,又有书家的细腻。在布局上,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对称等手法,使得整体看起来既和谐又生动。

但文物是不能用于金钱来衡量的,《上阳台帖》历史价值是无价的,这幅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其历史意义。它见证了李白作为诗人和书法家的才华和成就,也为我们了解唐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标签: #张晏书法家 #南通张晏书法卖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