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而今大家对“分辨率r公式”大概比较看重,各位老铁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分辨率r公式”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对于“分辨率r公式””的相关内容,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GRR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设计一个过程来“生产”数据,再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判断测量系统的优劣。
如果你的目的是如何做GRR,那么你只需要两点即可: 1)了解如何设计测量过程;2)会使用专门的Excel表或者Minitab 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当然,本文还会介绍一个在线GRR的工具)
如果你的目的是理解GRR背后的理论,那么你还必须得具备一些统计学知识,如Xbar-R 控制图,方差分析ANOVA,甚至实验设计DOE;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的确是难点。
一、“生产”数据
要对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进行分析,需要精心设计一个过程;参考AIAG MSA手册,推荐按以下步骤进行:
Step 1:召集团队,介绍GageR&R
Step 2:选择分布在公差范围内的10个零件(零件间差异要代表过程正常的波动)
Step 3:确定三个测量人员A/B/C:一般需要由日常测量人员组成 (至少需要2个人)
Step 4:确认作GRR的量检具是校准过的(偏差/线性/稳定性)
Step 5:测量者A/B/C分别对上述10个零件分别测一次,获取并记录30个数据;重复此步骤共3次;三次下来获取一共90个数据(10*3*3)
注意:
为了保证盲测,除了零件的顺序打乱外(测量者测量时不知道那是哪一个件),同一个人对同一个零件的测量不要连续测三次(避免受到前一次测量的影响)。
二、数据处理
按以上步骤完成测量之后,下一步我们需要对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用得比较多的工具是方差分析法ANOVA、均值-极差法 X-bar/R。如果你没有专门用于GRR的手工表格,或者类似Minitab的分析软件。 (上传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红色区域将会变成可编辑状态,这时你就可以把收集的10*3*3=90个数据上传。
Appraiser:测量者 A/B/C
Trail:测量次数 3次
Part:1-10共10个件
Average:均值
Range:极差
三、GRR结果读取及分析
接着上述步骤,完成90个数据录入后,基于此数据的GRR结果就实时显示如下表。
我们可以看到GRR一栏的输出结果为:
%study variation=31.4% (>30% ,NOK)
%contribution=9.8% (>9% ,NOK)
备注:此计算器没有显示 % tolerance,如需要,可以按文章后面提供的公式简单计算即可得出。
Number of distinct categories 一栏结果为:
NDC=4 (<5,分辨率不足)
按AIAG MSA mannual 的标准,此测量系统分析是有问题的。那么下一步需要分析原因并进行改善;通过检查发现,GRR不合格的是数据输入有误导致:第一个测量者在对Part2 进行第一次测量的数据“0.56”输入时漏了一个负号。更正后GRR结果就OK了,你可以试试看。
四、GRR指标计算公式及接受标准
GRR一般会涉及4个指标:
% study variation,与“区分零件间的不同”的能力有关,常用于过程控制;% tolerance,与“判断一个零件合格与否”的能力有关,常用于产品检验;% contribution,上面第一项的平方;Number of distinct categories,与分辨率有关
简单介绍计算公式和标准如下,这里主要介绍计算逻辑,至于R&R这个标准差具体是如何计算的,这里请允许我跳过。(涉及一系列数字计算)
五、GRR背后的数字逻辑
死记硬背很费脑细胞。
要想把GRR的一些知识记得牢靠,还得把它吃透了。
下面通过几个图形(用 Minitab作GRR都会有这几个图)来帮助理解GRR的计算逻辑。
1、极差图--重复性(设备误差 Equipment variation)
接前文10*3*3的例子,我们知道每个人对每个件都作了3次测量,那么每完成这样一个3次测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极差值(最大减最小,下图一个点代表这样一个极差值),如此一来我们一共会得到30个极差值。把30个极差看作样本,我们可以算出极差的极差(R-bar) , 这样我们就可以估算测量系统的重复性西格玛值的。
具体公式会涉及一些常数的引用,不具体展开,回忆下SPC中极差控制图是如何通过极差来计算控制线的?(+/-3个西格玛中的西格玛,跟这里的重复性标有何关系?)
By the way, 下图中点不能落处控制限以外,否则说明有特殊原因导致测量系统的测量变差,需要纠正,统计受控是GRR的前提。
2、按测量者A/B/C整理的测量值分布--再现性(操作者误差 AV-Appraiser variation)
如下,三串“糖葫芦”代表了三个人的90次测量,每串30个值看作一组,一共三组,我们就可以计算“组间差”。上面关于重复性,其实是计算“组内差”。具体计算公式在此略过。
3、按零件1-10整理的测量值分布--零件间的差异 ( 零件间误差Part Variation)
如下,同样逻辑我们可以计算出代表零件之间差异的标准差。
4、变差的柱状图分析
一个好的GRR分析结果,我们希望看到总的测量变差中,大部分是零件之间的变差,只能少部分是重复性和再现性(GRR)造成的误差, 最理想的情况是:% study variation<10%; % tolerance<10%; % contribution<1%.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ANOVA方法与 X-bar/Rsnge方法得出的GRR结果可能会不同,因后者没有考虑操作者与零件间的交互作用。当然,下图中显示的ANOVA方法与 X-bar/Rsnge方法得出GRR结果看不出明显差异。
如对方差分析感兴趣,推荐 “可汗学院公开课” 中《统计学》75、76集。相信对理解GRR也有帮助。
六、写在最后
关于破坏性测试的GRR,特性数据的GRR,我们择日再作总结。
以上,希望对大家理解GRR有所帮助。
限于能力和时间,如有不准确之处,欢迎提出指正。
参考资料:
AIAG_MSA_Reference_Manual_4th_Edition
标签: #分辨率r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