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不懵圈,一篇教你看懂尿常规

新华网 15991

前言:

如今同学们对“尿液检验实验原理”大体比较珍视,小伙伴们都需要学习一些“尿液检验实验原理”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对于“尿液检验实验原理””的相关资讯,希望你们能喜欢,朋友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来源:扬子晚报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就医经历:到医院看病,医生经常会开出血常规、尿常规的检查单。很多人能理解血常规可以反映人体炎症、感染等问题,因此一定要查,但却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查尿常规,对尿常规检查结果中高高低低的箭头也不甚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请教一下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何伟明,谈一谈如何看尿常规以及了解肾脏健康的相关知识。

1.尿液的一般性状:主要是尿色和透明度。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可以从无色到深琥珀色不等,变化较大,其颜色主要来自于尿色素,同时与尿液的酸碱度、尿量、天气及饮食有关。尿色过浅、尿色过深,棕色、棕黑色、红色、乳白色等颜色的尿液都要引起注意。

2.尿酸碱度: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正常尿液PH值为4.5~7.9。PH降低为酸性尿,主要见于酸中毒、高热、脱水、痛风及服用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者;PH增加为碱性尿,主要见于碱中毒、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使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者。

3.尿比重: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正常人尿比重可因饮食和饮水、出汗和排尿等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波动,参考值是1.015~1.025。尿比重增高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衰和失水等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以及尿中含较多蛋白质、葡萄糖等情况;尿比重降低见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崩症、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影响尿浓缩功能的疾病。

4.尿红细胞:健康成人24小时尿中红细胞不超过100万个,随机一次尿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离心浓缩后高倍镜视野下偶见。因此,尿液离心沉淀后每个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即为镜下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肾结核、肾结石、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血友病及泌尿系肿瘤等,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红细胞来源。

5.尿白细胞:正常尿中白细胞参考范围是0~5个/高倍镜。尿白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或尿道炎等。但尿白细胞增多并不一定是尿路感染,标本留取时白带污染、泌尿生殖系统非感染性炎症、全身炎症反应状态等均可出现尿检白细胞增多,此时结合尿常规中亚硝酸盐检测可提高细菌性感染诊断的特异性。

6.尿蛋白: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情况尿液中蛋白含量极其微量,尿常规中定性试验呈阴性。尿蛋白阳性时,一般+~++++蛋白含量逐渐增多。临床上尿蛋白阳性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继发性损害肾小球的病症。有些就诊者会出现生理性蛋白尿,如因剧烈运动、发热、紧张等应激状态所致的一过性蛋白尿;瘦高体型青少年自立体位时出现的体位性蛋白尿。这类就诊者经全面检查后无器质性病变。

7.尿糖: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超过了肾脏重吸收的能力时,尿中就会出现大量葡萄糖,见于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胰腺癌、胰腺炎等。慢性肾小管肾炎、肾间质性疾病及药物所致肾损伤等肾小管病变,可导致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阈值下降出现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称肾性糖尿。

8.鳞状上皮细胞:尿中鳞状上皮细胞主要来自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形状不规则,多边多角。正常尿中可见少量鳞状上皮细胞,如大量增多并伴有白细胞增多,则提示有炎症。女性患者则应排除阴道分泌物混入的位于阴道表层的扁平上皮细胞。

9.管型尿: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集体,是尿沉渣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成分,可分为透明管型、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型。正常人晨尿中可见;剧烈运动、发热、心脏功能不全时可见略增多。明显增加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淤血、肾淀粉样变性、感染、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异反应等疾病。

10.维生素C:主要受饮食中维生素C的摄入影响。尿常规中检查维生素C的意义主要是在于借此判断其他一些相关结果的准确与否。因为维生素C是具有还原性的,而尿常规中有些项目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检测原理的项目,如果尿常规中维生素C阳性,那么相关项目的结果可信性就应受到置疑,可控制维生素C摄入后再留取标本检测。(通讯员 倪杰 颜英杰 记者 杨彦)

标签: #尿液检验实验原理 #尿液检验的临床意义 #尿液检验项目有哪些 #尿液检测的意义 #尿液检验项目有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