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远航:一次特殊的毕业之旅

中国军号 148

前言:

目前大家对“win10屏幕偶尔闪烁”大约比较看重,兄弟们都想要了解一些“win10屏幕偶尔闪烁”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对于“win10屏幕偶尔闪烁””的相关文章,希望你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作者:刘金桥、黎明宇

航迹·足迹

向海求知的路,走过的每一步都很坚实

“铺开海图,分规取点,相连成线……”这天晚上,学员杨文钰又梦到了海图作业。

近段时间来的高强度训练,让他形成了“肌肉记忆”,就算在梦里标绘航线依旧步骤清晰,有板有眼。

“滴——”不远处,湄南河上传来的汽笛声把杨文钰吵醒。

此刻的他,身处泰国皇家海军学院,距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3500余公里。看着曾经在海图上标绘过的遥远点位就在眼前,一切显得有些梦幻。

戚继光舰到访泰国后,杨文钰和其他7名学员获得前往泰国皇家海军学院驻训3天的机会。

到他国军队驻训是国际军事交流的方式之一,一般在部队执行海外任务时,安排官兵到对方部队“沉浸式体验”,加深相互了解。

校园中,舰艇、船锚等模型散发着浓郁的海军文化气息。“宿舍楼分左舷和右舷,每侧有3个区队,实行值更制。”泰方领队介绍,他们注重引导学员熟悉和热爱舰艇生活,学员大队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舰艇一日生活制度执行。

泰方领队说,每一名学员在校期间,都要接受潜水、跳伞、拳击训练,这次他们也为驻训学员安排了泰拳课程。

那天,杨文钰和同学们刚走进体育馆,就听到现场响起了欢呼声。原来这位泰拳教员不一般,他是泰国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宋拉,曾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男子组54公斤级拳击冠军,还因此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

“目光要集中坚定!”宋拉边演示边讲解。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刚才还在试探周旋的宋拉迅速出拳,一记勾拳便将对手打倒在地。在冠军教员的指导下,大家进行一对一训练,不到半个小时,杨文钰就汗流浃背。

流汗是驻训的常态。每天早上5点半,学员们就要起床环绕校园跑步。清晨的校园热得就像蒸笼,学员们还没开跑就已经大汗淋漓。这里气候常年湿热,泰方学员克服炎热天气影响,保持高强度体能训练。

“战场没有固定环境,必须学会接受各种气候挑战。”杨文钰和同学们相互鼓励,向泰方学员学习,调整呼吸,迎着晨光奋力向前。

回望4年军校学习生活,“奔跑”是杨文钰和同学们的成长关键词。他不仅在体育场上奋力向前,还在英语学习上激励自己争当“领跑者”。

杨文钰深知,海军作为国际化军种,在走向深蓝的使命征程中,语言能力对于展示人民海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不可或缺。

出发前3个月,杨文钰便开始加强口语练习,根据到访国情况,多次与教员探讨整理军事英语习惯用法,和小组成员一起用汉英双语整理资料……只为在出访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信息,拓宽国际化视野。

从参观到访国军事设施到两军联合训练、从舰艇开放活动到甲板招待会,杨文钰和同学们深度参与了远航中的各项外事活动。

汗水,滴入脚踏实地的泥土,自会开出绚烂的鲜花。4年所学终未辜负青春,一幅幅清晨诵读、深夜加班的画面,在这次实习任务中凝结成学员们自信阳光的笑脸。

00后都喜欢“打卡”,杨文钰和同学们也不例外。出发前,他们把计划航线标绘在海图上。看到墨色的铅笔细线变成壮美的蓝色航迹,大家相互约定:要在向海求知的路上,“打卡”更多奋斗航线。

考场·战场

向战而行的靶标,牢牢地立在心中

晚霞散去,夜幕降临。从戚继光舰驾驶室向外眺望,几盏船灯散落在墨蓝色的海面上。

“我舰遭‘敌’电子干扰,无法接收卫星信号,开始陆标定位作业。”起航不久,一场夜间临机训练悄然展开。

学员尹孟娇一路小跑来到1号海图作业室,边穿救生衣边熟悉当前舰位,在心里默记周围海域物标的典型特征。

陆标定位是地文航海的一项基础课目,考虑到安全、效果等因素,通常在白天开展。尹孟娇作为《航海基础》的课代表,日间标绘总是又快又准。

准备就绪,尹孟娇立即跑向罗经观测平台进行观测。让她没想到的是,刚出水密门就“两眼一抹黑”,很多白天可选物标在夜晚统统“隐身”。

最终,她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勉强测量出一组灯标方位数据后悻悻地返回标绘舰位。

“误差较小的,请举手。”面对教员张勇的提问,学员们纷纷低下了头。看着海图上的偏差,尹孟娇知道第一次测量宣告“失败”。

“打仗不会预先设定时间,只有练在全时,才能全时能战,眼前的黑夜,同样是未来战场的考验。”张勇的一番话,令尹孟娇打起精神,她再次来到方位仪前观察。

“静下心,仔细观测灯桩闪烁周期,再对照航标表确认灯桩名称。”教员王旭曾任郑和舰航海长,他结合以往实践经验,为学员们讲解观测要点。

记录、标绘、改正、复盘……经过10多次尝试,尹孟娇终于测量出第一个满意的舰位。填写完航海日志后,她长舒了一口气。

远航中,戚继光舰结合计划航线,充分考虑航经海区特点,针对性开展适宜的教学训练,最大程度提升学员实战本领。

“参加态势会商人员,会议室集合。”每天下午4时,戚继光舰广播准时响起。

指挥组组长由飞介绍,态势会商是军情研究的重要手段,将其纳入此次海上实习训练内容,就是要培养学员作战指挥思维、提高情况判断能力,强化学员枕戈待旦、全时待战的备战意识。

“态势会商!”学员张盼豪走到台前,一声响亮的报告将会场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屏幕上。

虽然汇报只有短短2分钟,张盼豪和组员却为此做了扎实的准备工作。汇报前一周,他们利用值更和休息时间,收集当前海空态势资料,分析研判海区局势,还试着制订应对策略,获得指挥组一致好评。

张盼豪坦言,现在能够较为得心应手地分析当面海空态势,离不开之前的积累。

在校期间,张盼豪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公认的“学霸”,但他知道,真正的考场,是未来的战场。

张盼豪经常自学国内外各型舰艇知识,了解各国主战舰艇的技战术性能,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军事素养。作为学员队军事兴趣小组组长,他还定期组织组员开展战法战例学习,研究总结外军舰船活动规律。

深夜,海上教室内仍亮着灯光,张盼豪和次日要汇报的组员一起准备方案,意气风发的学员们丝毫不觉疲累,对着态势信息图“挥斥方遒”。

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挺进深蓝的号角就要吹响,张盼豪和同学们渐渐褪去青涩,心中那个向战而行的靶标愈发清晰。

归来·未来

向海图强的梦,要用拼搏去实现

远航接近尾声,戚继光舰即将抵达南沙海域。天还没亮,飞行甲板上就聚满了学员,大家满怀欣喜地举目远望。

不多时,朝阳从海平面喷薄而出,在墨蓝色的海面上洒满金光。近了,更近了。当礁盘上白色的信号塔出现在视野中,戚继光舰的飞行甲板沸腾了——“快看,那里就是永暑礁!”

学员朱昊不禁思绪万千,联想起前一晚教员带领大家重温的海战史,仿佛感受到眼前的这片壮阔海天间,还回荡着当年海战场的隆隆炮声。

“战火还未完全平息,我就接到命令,赴南沙建设海洋观测站,就这样,我和战友们在那里战斗和生活了422天。”气象教员孙成志的讲述将朱昊和学员们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南沙礁盘上。

大家在甲板上席地而坐,一场现地强军故事会就此展开。

“上礁前,我们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当时我写下了4封信:一封感谢组织的培养,一封叮嘱弟弟替我尽孝……”孙成志讲述着守礁生活的艰险与困苦,学员们听到这里既感动又震撼。

“最终,我们不辱使命,圆满地完成了气象测报任务。同学们,希望你们能传承南沙精神,未来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讲述最后,孙成志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一个南沙老兵的殷切期望,也是一名教员的谆谆嘱托。

“我想奔赴南沙一线,走一走教员走过的路,斗一斗汹涌的波涛,守好每一寸海疆!”原本就决定赴艰苦边远地区任职的朱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强军故事会结束,全体学员整齐列队,集体重温军人誓词。

任务指挥员向全体学员发出号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交到了我们这代人手中。同学们,再过一个月,你们即将奔赴战位,有没有信心捍卫祖国的每一粒砂、每一滴水!”

“有!”学员们铿锵有力的回答直冲云霄,久久回荡在海天间。

宣誓结束,学员毕桓毓带着高昂的情绪投入一天的学习训练和见习值更中。

大二那年,毕桓毓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为期两天两夜的野外生存训练,全程只能携带两块压缩饼干和一壶水,同时还要背负30公斤的背包。他和同学们翻山越岭,在经历了泥滩遇险、深夜暴雨、饥饿疲劳之后,顺利完成战伤救护、牵引横渡等任务。

经受过极限条件的磨炼,毕桓毓在校期间倍加珍惜学习时光,始终严格自律、勤奋学习。

落日没入大洋,大家准备熄灯就寝时,毕桓毓来到了自习室。与以往不同的是,他没有翻开教材,而是打开了《远航日记》,记录下所思所想——

“远航时光如白驹过隙,这一路,我有满满的收获,也有本领恐慌的遗憾,我想这遗憾将会成为下一段航程中,指引我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动力。”

数天后,圆满完成实习访问任务的戚继光舰回到大连某军港。白玉山下,战舰巍巍,凯旋的训练舰与即将出港执行任务的某驱逐舰隔舷相遇。

毕业实习不是最终章,而是书写深蓝梦想篇章的楔子。旭日东升,归航的学员们站在码头,面向军旗郑重行礼,向戚继光舰告别,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报到!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

标签: #win10屏幕偶尔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