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李氏,是同一个祖先吗?下篇

无脚鸟0706 756

前言:

现在各位老铁们对“李氏二合一吉利”大约比较注重,咱们都需要了解一些“李氏二合一吉利”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汇集了一些对于“李氏二合一吉利””的相关资讯,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五、论李姓的渊源与流变

一 在考证本论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白“姓”与“氏”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流变过程。关于“姓”,《说文解字》释曰:“因生以为姓。”

关于“氏”,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归纳为九个来源,即“或传本姓,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而关于“姓”与“氏”二者的关系及其流变过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指出:“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概括为:“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名贵贱。”顾炎武在《原姓》中也明确指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转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他又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年之间有男子称姓者乎?无有也。”“自秦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基于这个原则,顾炎武考得古姓22个。而钱大昕更指出:“三代以上,男子未有系姓于名者,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封姬嘉为周子南君,此为男子冠姓于名之始。”

由上所论,可知姓氏发展的规律:即先秦时期,姓、氏有别,男子只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秦汉以降,姓氏混同为一。此规律正是我们探讨本课题的理论前提。

二老是赖(厉)的一声之转,老子为他称

李氏的起源离不开老子,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根据先秦男子的称名习惯,古今学者主要就老子之“老”的真实含义展开探讨。不过,学界的观点歧异颇大,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一)认为“老”为老子的氏号,老子不氏李。唐兰先生即认为:“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又言:“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唐氏的观点得到了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高亨等人的支持,这些学者都全然否定了老子为李氏的传统说法。对于老为何又变为李,高亨先生从音韵学的角度论证道:“余谓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并从《老子》一书中引大量语句,证幽部、之部音韵通谐,并进一步指出:“老、李二字其声皆属来纽,其韵又属一部,然则其音相同甚明,唯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李”。此种观点从学术的视角对老子的姓氏展开探讨,高亨并从音韵的角度对老子的氏号转换作了分析,可以说,为解决李氏的起源迈出了重要一步。不过,他们并没有对老子的氏号转换为李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所以,问题解决得并不彻底,理由也不全面。

(二)认为老子氏李,老子之“老”是尊称。陈景超先生认为“老子既不姓老,何得称老子?这是儒家给他的尊称。因为孔子重礼,于诸多场合中不便直呼其师长姓名,故曰:吾闻诸老聃云云。老者,实属其尊称也。后来儒门弟子因孔子称师为老,遂不敢改称,由是相传,久而久之,相因成习。至于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道家一派,他们本是老聃的信徒,当然不会反对儒家‘册封’的尊号,改称老子为李子的。”其实,“尊称”说根据不足。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曾问学的人除老子(老聃)外,还有卫国的蘧伯玉、齐国的晏仲平、楚国的老莱子、郑国的子产、鲁国的孟公绰、鲁乐官师襄子、郯子和苌弘,但是也没有见到孔丘及其弟子以“老”尊称他们的记载,甚至有的还直呼其名。故而,以“老”为尊称说不足为信。

(三)认为老是他称,李是自称。古棣即认为:“‘老’是他称,‘李’是自称,上古音‘李’字入之部,‘老’字入幽部,二字元音相同,可以通假(王力拟音:之部ə、幽部əu),异地人把‘李子’写成‘老子’,并且扬了名(大概同宋国人庄子屡称‘老子’、韩国人韩非著有《解老》、《喻老》有关)。”古棣并举出了陈恒,他称为“田常”(上古音‘陈’、‘田’皆入真部,‘恒’、‘常’皆入阳部),陈氏,他称为田氏,而其自称均为陈氏,这由《春秋》、《左传》与齐国陈氏的青铜器为证。持此说者,还有李水海等学者。这种解释对第一、二种观点进行了折中,似乎解决了问题。但春秋时期,文献中并没有见到有老子称李的记载,当然,也没有其它人称“李”的记载,这就同样让人怀疑其说的可靠性了。

(四)、认为老子为殷人的后裔,老为其氏。姚鼐在《老子章义序》云:“《庄子》载孔子、阳子居南之沛见老聃。沛者,宋地,而宋有老氏。老子者宋人,子姓,老其氏,子为李,语转而然。”孙以楷说“老聃是宋国老氏的后代,往上追寻,老聃又是殷商的诸侯国——彭祖国——的后裔,所以又被人称为‘老彭’。”对于此说,实际上,姚鼐曲解了《庄子》的文义。居沛地难道必为宋人吗?显然不一定。《老子列传》清楚地告诉我们老子是楚国苦县人。至于姚氏说的老子“子姓”,不知何据。很可能是受了宋为殷人后裔,宋为子姓的影响。而孙氏的观点,显然也很牵强,有望文生义之嫌。把老子与老彭视为一人,证据明显不足。

(五)、老子称“老”,源于神仙家说。葛玄《道德经·序》言道:“生而皓首,故称老子。”李零亦依据《列仙传》与《神仙传》中记有老子,且《老子列传》有“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的记载。认定老乃寿考之义。其实,《列仙传》应为汉魏文人所作而托为刘向。而《神仙传》为东晋葛洪所撰,二者成书都较晚,而老子(老聃)之名早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诸多记载。故此说不足为信。

以上诸观点,虽对李氏的得姓作了有益探讨,但总的来看,问题并没有得以解决。下面,笔者愿再作考证。

其实,老子故里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老子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县曲仁里人也。”其中,“厉”,在其中文献中或写作“赖”、“濑”。如班固《汉书·地理志·淮阳国》“淮阳国”所辖九县包括陈、苦(王莽曰赖陵)、阳夏、宁平、扶沟、固始、圉、新平、柘。郦道元《水经注》卷23,对涡水谷水流向载道:“涡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谷也”。“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涡水又东迳赖乡城南。……”裴骃《史记集解》引《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七:“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唐僧道宣在《广弘明集·辨惑篇·序》中说:“李叟生于厉乡,死于槐里,庄生可为实录,秦失诚非妄说。”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河南道》曰:“老子祠,崔元山《濑乡记》:‘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谷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灵溪之元北’。‘李母庙在老子祠北3里。’《舆地志》:‘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载曰:“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另《左传》昭公四年楚灵王灭赖,《公羊传》、《谷梁传》均作“灭厉”。《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随县”条下注曰:“厉乡,故厉国也。”师古云:“厉,读曰赖。厉与赖之通用,征之《左传》、《汉书》,历有明据矣。”由此可知,厉、赖、濑音同通用。

此处之“厉乡”,在商代,应是一个厉国。顾颉刚先生曾引沈延国《逸周书古集释》,定“韦命伐厉,告以馘、俘”之“厉”,即苦县东老子所生的“厉乡”,表明此处的厉国至迟在商末已经立国,与商为盟,因而受到周武王的征伐灭亡了。其部分民众很可能迁徙他处,但仍有部分人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仍以“厉(赖)”为氏。所以,老子的真实名字应称为“厉(或赖)子”。那么为何被称为了“老子”呢?“老子”一名确实是他称,而且这应该起于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求教,由于老为古韵来纽幽部,与厉(或赖)音同,且又因孔子是“述而不作”,故其在教授学生时,只是口头传授。而《论语》虽主要是记录孔子的言论的,但却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结集而成的。那么,这些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追记孔子的言论时,把孔子所说的“赖子(或厉子)”写成了“老子”就很正常了。这样的例子在上古时期就相当多的。如齐国的陈氏被称作田氏,又如战国著名学者“荀子”,《史记·孟荀列传》称之为“荀卿”,今其书亦名为《荀子》;《汉书·艺文志》称为“孙卿”,其书中如《儒效》篇、《义兵》篇皆自称“孙卿”,而无一处称“荀卿”的。可见“孙卿”乃本人自称,“荀卿”、“荀子”乃是他称(“孙”、“荀”可以通假,上古二字皆入文部)。

据此,我们可得出结论:“老子”其真实的氏应为“赖(或厉)”。老子只是他称。

三《老子列传》中的老子世系实为周太史儋的世系

《老子列传》中除“老聃”、“老莱子”外,还有一位太史儋,也被时人称为“老子”。同时,司马迁还记载了老子的世系。“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仕于汉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太傅,因家于齐焉。”自古以来,大家都对此为老聃(李耳)的世系深信不疑。但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老子早于孔子,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那么老子去世的时间应该早于孔子。但《老子列传》中载老子的儿子宗为魏将,魏列为侯是公元前403年,若此老子为老聃的话,那父子的差距太大,根本不合常理,这一定不是老聃的世系。梁启超曾说:“魏列为诸国,在孔子卒后六十七年(应为七十六年),老子既是孔子先辈,他的世兄,还挨得到做魏将,已是奇事;再查《孔子世家》,孔子十代孙为汉高祖将,封蓼侯;十三代孙安国,当汉景武时;前辈的老子八代孙和后辈的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未免不合情理。”而《史记》中有多处记载的太史儋却是战国时期人。《老子列传》载:“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澹见秦献公……。”如《周本纪》载:“烈王二年(前374),周太史澹见秦献公……。”《秦本纪》也载:“献王……十一年,周太史澹见献公……。”《封禅书》载:“后四十八年,周太史澹见秦献公……。”可见,太史儋是生活在战国中期的人。故此老子世系一定是太史儋之世系。并且,我们还可反推出这位太史儋正是李氏。

那么老聃怎么又姓李?并成为李姓的祖先了呢?

四老子(老聃)成为李姓始祖缘于西汉前期的社会背景

老聃第一次被记载“姓李氏”,始于《史记·老子列传》。出现这样的情况,应与西汉前期推行的黄老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无为而治”黄老思想是西汉的统治思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聃)自然被提高到一个极高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了老子的神化现象。同时,经过春秋战国各族群的大融合、人口的大流动,世袭贵族的消失,新兴阶层的兴起,整个社会正在进行新的变革,而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需要建构。原先的祖先记忆消失了,急需建构一个新的祖先记忆。而在建构新的祖先记忆的过程中,利益是各个家族、族群的最大考量,故“攀附”之风非常盛兴。我们可以看一下《史记》的记载:如“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氏少康之庶子也。”“赵氏之先与秦共祖。”“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所以,这一时期,李姓把老子这个当时红极一时的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的始祖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当然,认人作祖先,也是要有点证据的。其证据大概就是借助老、李二字音同这个条件,把老子拉入到李姓的队伍当中,并成了李姓的祖先,写进了宗谱,在社会上流传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司马迁之所以如此记载,决不会是信口雌黄,他一定有这方面的材料作为依据。

老子姓李并成为李姓的祖先这个问题解决了,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说明,即李姓源于嬴姓,以官为氏的说法。

五李源于嬴姓理(里)氏,以官为氏的原因分析

关于李姓源于嬴姓理氏,以官为氏的说法,如《北史·序传》载:“李氏之先,出自颛顼高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唐林宝撰《元和姓纂》记载李姓之源起,即依《北史·序传》之说。北宋《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又依据林宝的说法,并加以充实,又在全文之前,附加了“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一语。关于李姓“以官为氏”,《通志·氏族略》:“相里氏,咎繇之后为理氏,商末理征孙仲师遭难,去王为理。至晋大夫里克为惠王所戮,克妻司城氏携季子少连逃至相城,因为相里氏。”又载:“理氏,晷繇为尧理官,子孙遂为理氏。商末有理征改姓李。”《广韵》引《风俗通》曰:“理氏,皋陶为里,因以官为氏。”《世本辑补)引《姓纂》:“里氏,咎繇之后为理,殷末理征孙仲师遭难,去王姓里。”李姓源于嬴姓,以官为氏的说法出现时代虽较晚,但对后世的影响却最大,现在学界以及李姓宗谱里均采用此种说法。

其实,这是李姓在西汉时期老子成为其祖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更远祖先世系的建构。随着中华诸民族、诸姓氏的融合,黄帝逐步成为了诸族群、诸姓氏的共同祖先。那么,如果本族群、本姓氏的祖先与黄帝存在世系的断代,就有必要重新建构。老子虽在西汉时期被建构为李姓的祖先,但其生活在春秋晚期,离黄帝时代太远,中间存在断层。所以,以老子为起点,通过各种看似有理的方式向上重构本姓氏的世系。这正应了顾颉刚先生当年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说法。

这次李姓的世系建构,仍然从音韵的角度来进行。“里”、“理”、“李”三者音同字通。段玉裁《说文解字·木部》曰:“古李、理同音通用,故行李与行理并见,大李与大理不分。”朱起凤《辞通》卷二十四云:“里字古通作理,亦与李通。‘大理’作‘大李’,”另外,从字义讲理(里)氏、李氏与古代刑狱有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孟秋》高诱注:“理,狱官也。”《管子·大匡》注:“李,狱官也。李、理同。”《管子·法法》注:“古治狱之官作此李字。”《史记·天官书》索引:“李即理,法官也。”《姓氏考略》:“理、李古字通。”春秋时期已有里氏,见于《左传》记载的即有晋献公的重臣里克、鲁国太史里革、郑国大夫里析等人。战国时期出现李悝、李冰、李牧、李斯等,踪迹遍及列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李悝、李斯曾相继执法,与李氏的含义相吻合。

因理、里、李音同义通,而皋陶曾任尧大理,故以此为依据,李姓又把自己的祖先延伸及皋陶。皋陶是颛顼的曾孙,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这样,李姓就与黄帝拉上了关系,成了黄帝的子孙了。

对于李姓是“食木子得全,遂改氏为李”和“老子生而指李树为李姓”、李树说以及源于方言和虎图腾说等都是后世的荒诞之词,不足为信。囿于篇幅,不再论述。

寻根问祖话共识——兼谈颛顼、皋陶、李利贞、老子与李姓起源

根据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公布的研究成果,现代中国人中,李姓人口近一亿,为中华第一大姓。对这个庞大群体起源中涉及的颛顼、皋陶、李利贞、老子几个历史人物在李姓起源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摆布,学术界有争议。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寻根问祖不能离“谱”,这个谱就是李姓家族的“族谱”,因为那是他们家族内部的信史,是族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专家学者争论的个人意见,即学术见解,不能强加给他们。那样做他们不会接受,更不利于团结。下面谈谈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一、图腾崇拜与以官职为姓

如果从中国姓氏起源的总情况来讨论,先秦时期的姓可分为原生姓、衍生姓等数种类型。由图腾崇拜以图腾为姓的属于原生姓,而以官职为氏的只能是后起的衍生姓。作为中国第一大姓的李姓,也是这样。中国南北不同来历的李姓,从崇拜李树(果)和虎图腾,获得李姓的原始氏族社会,经数千年的发展,繁衍到今天近亿人口。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李姓族群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变迁?史学界出现了哪些争论?这是一个很难梳理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关于李姓起源,较早见于记载的唐人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该书将皇姓李放在卷首,叙述了李姓的来历和渊源:

李,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理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徵得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变姓李氏。

这篇文字中“昝繇,为尧理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徵得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变姓李氏”,是引起争论的焦点。

简单说,前者,尧时无理官之称,当时的治狱之官称作“士”,周代以后治狱之官称作“理”;后者,应是对图腾李树的崇拜的“李”为姓的演绎故事,缺乏史实根据。二者的时序颠倒了,根据是图腾崇拜产生的“李”姓为原生姓,在前,以官职“理”为氏,后改“理”为“李”在后。二者融合为一统称“李”姓更在后。

林宝《元和姓纂》中说尧时皋陶任理官,也是有根据的,根据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原文为:

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

这一小段这样叙述,并不是司马迁的本意,是后人断句标点的错误。

古代注疏家对这段文字,特别是对“大理”一词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说法。先秦时的理官,职司治狱。但在建立国家以前的尧舜传说时代,是没有理这种官名的。当时的狱官,在传说中称作士。所以,皋陶在尧时担任的是士,主司刑狱,并不称作理。据此,唐人张守节对《史记》的这段文字作了修正,他的《正义》云:“皋陶作士,正平天下罪恶也。”近人泷川资言(日)《考证》说:“大,当作士字之讹也。故《正义》以作士解之。”他还引用了两条材料来证实张守节的正确,“《戴记·五帝德》:皋陶作士,忠信疏通。本书《史记·夏本纪》亦云:皋陶作士以理民。”那么,根据这些注疏家的精详考证,《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大理”,并非职官名。而且“大”与“理”是应分析开来理解的:大,应为士字,传说时代的刑狱官名;理,与平相连用,为“理平”,不是名词,更不是职官名,而是动词。那么,《史记·五帝本纪》原文的正确标点断句应是,“皋陶为(大)士,理平,民各伏得其实。”这样就与《史记·夏本纪》和《戴纪·五帝德》记载的材料相一致了。唐林宝作《姓纂》,不察“理”的原义,妄定为职官名,视作李姓最早的来源,以讹传讹,造成了很大的混乱。那么,唐宋以来盛传的皋陶为理官,子孙以职官为氏的说法,显然是不可信的。

不过,治狱之官称作“理”,在周代,特别战国时期是非常普遍的。战国各国,除秦国称狱官为廷尉外,其余各国都用“理”作狱官称谓,有“大理”、“廷理”等多种名称。所以,先秦时的理、里氏,来自以理官为氏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现象是后起的,不可牵强附会到传说中尧舜时代的皋陶头上去,从而看作是李姓得姓的起始。事实上,李姓的发源并非以官为氏,而是另有更原始的渊源,然后改理为李。

宋代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欧阳修、宋祁撰写《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几乎全部收录了《元和姓纂》的这段文字,唯有在全文之前,又附加了“李氏出自嬴姓”一语,可见欧阳修、宋祁是相信林氏的说法,并把这段材料作为信史来使用和处理的。

但是,宋代另一位著名的史学家郑樵又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编著的《通志•氏族略》中,只记载了皋陶(《姓纂》中的咎繇)为尧大理,以官为氏的材料。对于殷末利贞食木子得全,改姓李氏的说法,郑樵删略不引,只说“理徵改为李氏”。郑樵这样处理的原因,他在《氏族略》中发表意见:“臣谨按:李氏……以理官为氏,以食木子为李氏,此何理也!以官为氏,容有此理。以食木子为氏而取李同音者,无是理也。”他认为,以官命族为理氏的说法,是合理的。至于理氏避难食木子(李果)改李氏的说法,不可信。那么,以官为氏就是李姓最早的来历吗?郑樵也感到很难成立,所以,他最后又说:“今不得其始,故从理说。”李姓最早的原始发源无从探寻,暂且依从以理官为氏的说法吧。这就是郑樵对宋代以前,有关李姓来源的材料反复推敲以后得出的结论。

唐代以后的姓氏学书籍,大多沿袭了唐《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的说法。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甚至还记录了“老聃生而指李树,因以为氏”的离奇传说。

但在宋元以后的一些家乘(即家谱)之作中,则接受了郑樵的说法。如清代学者陶澍在《板溪李氏族谱序》中,旁征博引,对理氏后代“食木子得全,遂改氏为李”和“老子生而指李树为李姓”的观点进行了批驳。认为皋陶后裔理氏,改成李氏。

那么,对唐宋以来的各种姓氏、谱牒著作关于李姓来源的这两种说法,到底应怎样认识和把握呢?

我们先看看唐宋以来的人们认为来源最早,也最为可靠的,以大理职官为理氏的说法。

如果从中国姓氏起源的总体情况来讨论,先秦时期的姓可分为原生姓、衍生姓等数种类型。以职官为氏,只能是后起的衍生姓,不可能是原始的,起源阶段的原生姓。因为以职官为氏,是贵族的特权,是国家政治机构和等级社会产生以后的现象。没有国家,没有各级各类职官构成的官僚政治体制,也就不可能有以职官为氏文化现象。但是,姓的起源,可上溯至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在这时产生的姓,大多是原生姓,是中国姓的最早发源。所以,唐宋以来流行的,以职官为理氏反而早于李姓的来源,李姓来自理氏的说法,是不符合中国姓氏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实际。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华夏姓氏丛书《李》的作者黎小龙先生对多元复合的李姓深入民间做过调查。

1987年夏秋,黎小龙先生参加“西南丝绸之路”考察的途中,曾在四川德昌县傈僳族聚居的金沙乡作数天的考察。该地每个傈僳人都有乳名、婚名,也有姓。所有的姓,都是一种原始图腾的名称和标志。图腾有动物,也有植物。植物图腾中,他们主要崇拜李、梨、黄几种树木。于是,崇拜李树的氏族,就姓李。崇拜梨树黄树的氏族,就姓黎、黄。一个姓,就是一个血缘族团,奉行同姓不婚的族外婚制。姓,成为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李、黎两姓的区别,起初非常明确,彼此通婚。由于汉语中李、黎同音,后来就出现李、黎二姓合一,黎姓都改姓李,也就不通婚了。那么,李姓,作为原始血缘关系的标志,在黎改李姓后,又附加上了社会文化的关系。由同音产生的改姓现象,直接导致了氏族、家族组织和婚姻制度的一系列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后起的,若要追寻傈僳族李姓的最早来历,仍须上溯到奉李树图腾为氏族保护神的原始文化的根由上去。所以,华夏先民最原始的原生姓,由图腾标志和名称演变而来,是姓来源的一个主要部分。

奉颛顼帝为始祖的北方李姓,最早的来源,仍应是崇拜李树,奉李树为图腾。利贞食李果获救,改姓李的传说,正是李树为氏族保护神,庇佑子孙的原始图腾文化在神话传说中的反映。至于传说中的时代(殷末)、地点(伊侯之墟)、人物(利贞、理氏)等是不可那么认真的。不过,唐林宝《姓纂》中,把以职官为理氏的后起现象,推前到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而把本属于原始传说时代的食李果得到李姓的早期文化现象,后移到殷末,可谓本末倒置。所以宋郑樵《氏族略》和以后的李姓家乘著作中都不信李姓来历与李树的关系,对神话传说材料持完全否定态度,也失之偏颇。

北方李姓,发源自原始氏族的奉李树为图腾。李,是原生姓。殷代以后,李姓有所发展,其中以职官为氏的理氏改从李姓尤为重要。理,是后起的衍生姓。李姓源自图腾。

通过以上的叙述和论证,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李姓是奉李树图腾为氏族保护神的原始文化的反映,理氏改李在后,颛顼是李姓共认的先祖,李利贞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史海中难探其踪迹,多数族谱不认帐。老子李耳,我们放在后面来谈。

二、多元融合的发展轨迹

(一)南方李姓的多元融合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国姓氏文化来源,也是以多元融合为其主流。居住在南方的李姓在其发展、演变、融合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多元异流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不少古姓丧失了它的原始意义,我们已无从考察它的来历。对于部分古姓,也只能知道它一个最原始的来历。但是,少数古姓意义并非一个,而是多种来源并存。这种文化现象透示,即使是最为古老的原生姓,有相当部分的来源与原始意义也应是多源的,李姓为其中之一。以李姓的来历为例,大致可分两种不同的类型:

①姓的来历与原始意义相同,但不同地区的不同氏族在各自的环境中不约而同的获得了同一姓。比如,北方以颛顼为先祖的李姓,和南方傈僳族的李姓,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属不同的民族。但他们的原始文化都与李树有关,把李树奉为氏族图腾,以图腾为姓,同姓一个李。然而,李姓来源的文化意义相同,但南北李姓之间并无血缘关系,甚至缺乏文化和社会交往的联系。于是,中华大地上繁衍的李姓,出现了血缘关系和李姓来历的多源。也就是说,即便是最古老的原生姓,作为氏族或早期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也只能局限于获姓的同一氏族或家族之内。正是这些获得同一姓的多个氏族和家族,构成了原始李姓的多种来源。

②是同为李姓,获得李姓的来历不同。李姓的原始文化意义不同,血缘关系也不相同。崇拜李树的北方李姓后裔,在公元七世纪初建立起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另一支渊源古老的南方李姓,则早在西晋末年就在南方登基称帝,建立起成汉政权。这一支李姓的来源,尽管也来自图腾徽号,但获得李姓的原始意义是虎图腾,而不是李树或李果图腾。

成汉王国李氏追尊开国之祖李特为景皇帝,庙号始祖。《晋书·李特载记》称李氏为“廪君的苗裔”。在传说中,廪君是南方古代巴族尊奉的先祖。出自巴氏的务相智谋与技艺超群,成为部落首领,号廪君。廪君死,魂魄化为虎。所以巴人尊虎为祖,奉虎为氏族的图腾保护神。唐樊绰《蛮书》也明确记载说:巴氏,是“白虎”的后裔。在近几十年发掘的巴蜀青铜器上,也常铸有虎符,而且虎符处显要位置,甚至出现用人手去饲虎的图象。这些现象,都是古代巴人原始图腾文化的反映。

在巴语方言中,称虎为“李”。西汉末的杨雄在《方言》(第八)中记载:虎,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称虎为“李”的巴语方言,随着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已在荆楚、江淮之间流传开来,直至唐宋以后才在汉文化区域内基本消失。但在偏远地区,特别是古代巴族后裔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称虎为“李”的古语,世代流传下来。据调查,现代土家方言中,仍称虎为“李”。公老虎,称作“李爸”(Li—Pa);母老虎,称“李你卡”(Li—ni—Ka)。有人认为,土家语中的“李爸”,就是古代方言中的“李父”,“李你卡”则是古语中的“李耳”。那么,巴人称虎为“李”,也就是称虎图腾为“李”。以图腾为姓,就获得李姓。

数千年来,中华大地的南北各族和各姓经历了无数次的迁徙、融合与分化。源自不同原始氏族和古代民族,来自南北不同地区的李姓中人,已很难明辨各自的渊源和区分了。

汉代以后的李姓后裔,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非常活跃,使李姓族群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吸引力,历代外族异姓的众多人,在李姓标识的吸引下滚雪球似地加入到李姓中来。天下第一姓的李,不仅来自多源复合,而且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层累堆积和沉淀。

(二)北方李姓的多元融合

北方李姓的发展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阶段,汉代以前为缓慢发展阶段,史书记载不全,资料空缺的地方多;汉晋至唐为快速发展阶段,脉络清晰,资料较完整,特别是唐朝达到鼎盛;唐宋以后,进入了辗转流徙阶段,因避战乱和自然灾害,流迁到祖国各地及海外,资料缺失不少。以传说的世系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1.先秦至汉的缓慢发展阶段

李姓追认传说时代的颛顼帝高阳氏为文化初祖(或叫太始祖),至西汉初年的陇西房始祖李崇、赵郡房始祖李璣止,跨越了传说中的尧、舜、虞三代,及夏、商、周、秦四朝。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在世系表中有名可考的仅21世。明确世系,无名可续的为6世(彤德至硕宗二世,硕宗至乾四世)。总共27世。从尧舜时的恩成至殷末的理徵,历虞、夏、商三代,无一世接续。这样的世系,实在是挂一漏万,缺失太多

再如仔细推敲,这个如此疏漏的李姓先祖世系表,仍有不少问题,存在的问题是:1.大业与女华在传说中是夫妻关系,但在世系表上成上下代关系;2.老子李耳在《史记·老子列传》这些早期的文献典籍中,只言其籍贯、事迹,对他的身世、来历并无明确记载。但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这样较晚的著作中,则说周御史大夫李乾娶益寿氏女婴敷,生下李耳。李乾与李耳,有无嫡亲血缘关系,是无法确定的,更不要说世系表所说的父子上下代关系了。与史有据,可以确定的是《史记·老子列传》一文中,对周代老子至汉孝文帝时的李假之间的世系,老子——李宗(仕于魏国)——李注——李宫——李假(宫玄孙,仕于汉文帝)——李解。这就是南北李姓重要根据。

以老子为始祖的西汉时的李解任膠西王太傅,举家迁徙齐地,这是山东李姓较早的一部分。

先秦时期的李姓族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不仅相对沉寂,其早期世系也是如此的渺茫无绪。但是,作为中国最古老姓氏族群之一的李姓,在先秦历史上也不乏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的杰出人才,诸如李耳、李悝、李斯等人,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这些哲人智士,在李姓族群整体状况还处于沉寂的缓慢发展时期,率先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2.汉晋至唐的快速发展阶段

南北李姓,进入汉晋时期以后,日益活跃起来。在汉晋迄周隋的800余年间,是李姓族群快速发展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崭露头角,逐渐兴旺。

南方巴人后裔的略阳李氏,世为酋帅。略阳李氏,原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于汉末迁往汉中。曹魏克汉中,李氏率五百余户降魏,受封将军,北迁略阳。西晋时,李氏为略阳、天水六郡大姓之一。晋末饥荒,略阳、天水六郡人民数万家,十余万口流徙梁、益(今巴蜀地区)谋生。在流徙过程中,李氏兄弟李库、李特被推举为流民领袖。入巴蜀后,李氏兄弟先后与西晋王朝和益州地方政权对峙,终于在公元303年由李特子李雄攻下成都。李雄先称王,后称帝,国号大成,后改为汉,史称“成汉政权”。从西晋李雄称王,至东晋李势降晋,成汉政权立国凡44年。这是李姓族群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北方李姓的发展,基本上处于持续,渐进的状态。

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门阀大族逐渐形成,姓氏以贵贱分等为一时之风尚。东晋时,排定天下士人姓氏等差,以原来中原地区的士族大姓为“郡姓”,著名的有王、崔、卢、李、郑。这五姓中的李,就是赵郡李姓。在魏晋南北朝,乃至唐朝前期,山东士族著姓的社会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唐代以前,陇西李姓的地位始终赶不上山东士族的赵郡李姓。

陇西李氏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日趋活跃起来。北方十六国中的西凉,就是陇西李姓的李暠所建。西凉建国时间不长,立国仅21年,其地域也主要局限于西北甘肃数县。但是,陇西李氏在西北地方的实力,和在中国政治中的作用,已开始凸显了出来。

李暠后裔,北魏时的李熙,任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就出身于武川镇军官,后来任贺拔岳军团的将领,助宇文泰建立关中政权,仕西魏,受封为八柱国之一,史称八柱国家。由宇文泰开始组成的关陇集团,在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治中都处于支配的地位。而该集团的领导核心,就是由八柱国、十二将军的家族组成。所以,陇西李氏从李虎起,在中国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极大的提高。

北周王朝建立时,李虎已先逝。宇文氏追封李虎为唐国公,由其子李昺袭封。隋朝时,李昺官至柱国大将军、安州总管。李昺妻,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第四女。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后,第七女为隋文帝杨坚后。因此,李昺与周、隋两朝皇帝都是姻戚。陇西李氏在周、隋两代的地位,也荣盛贵显,长久不衰。李昺长子李渊,七岁时就袭爵唐国公。因为他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姨侄,受到重用,历任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职。所以,李渊从祖上三代以来,长期是西魏、周、隋的显贵豪族。

陇西李氏在关陇集团中的作用,李渊祖上数代在西魏、周、隋的特殊政治地位,都成为李氏取代杨氏,倾覆隋朝,建立唐王朝的有利重要条件。所以,陇西李氏在唐代登上中国封建政治权力的最高峰,是与汉晋以来陇西李姓持续发展、逐渐兴旺的历史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

李姓在秦汉以降逐渐发展、兴旺的历史,使得李姓历史人物在《史记》、《汉书》至新、旧《唐书》的十余部正史中有了日趋增多和翔实的记录。各地区的李姓家族,特别是北方陇西、赵郡两地李姓发展演变的线索也清晰起来。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的记载,特将陇西、赵郡两房李姓由秦汉迄隋唐的世系图示如下:

陇西李姓,在唐代为皇室之姓。其政治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是魏晋以来旧有的五大地域性贵族集团社会影响仍然超过陇西李姓。唐高祖李渊对这种情况十分不满,就对尚书右仆射裴寂说:我陇西李氏自来就是很高贵的,与周、隋数朝帝王通婚,为皇室姻戚。所以,李姓一举兵,四海云集,数月间,就上升为唐室天子。这正是李唐王室对魏晋以来陇西李氏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敏感心理反映。

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个问题的反映更为强烈。他即位之初,就命大臣高士亷、韦挺、岑文本等搜集全国世族谱牒,刊正族姓,撰为《氏族志》。书初成,仍以山东世族黄门侍郎崔干为第一等。太宗看后,大为不满,对高士廉等说:我陇西李氏平定四海,天下一家,现在仍要以崔、卢、王、谢为重,就不合适了。我现在要重新确定各族姓等级,目的是要提高当朝官宦的社会地位,为何还要把崔氏列为第一等呢!现在确定等级,不必考虑各族姓数世前的门第,只取现在官职的高下作为定级的根据。于是,皇族李姓列为第一等,外戚列为第二等,山东世族崔氏列为第三等。

唐高宗时,由于庶出的皇后武氏的郡望未能在贞观时的《氏族志》中记录,加上与出自寒门的宰相李义府儿子的通婚,受到赵魏世家大族的歧视,又引发了唐代再一次的大规模评定姓氏等级,和有关大姓通婚的诏令。高宗显庆四年(659),中书令许敬宗请求改撰贞观《氏族志》,数月后,改撰完成,称为《姓氏录》。这一次的判定姓氏等级,完全根据官品高下,分为九等。由此引起世家大族的强烈不满,诋毁这部《姓氏录》为“勋格”。《姓氏录》修成后,因门第低下受到世家大族羞辱的宰相李义府又上奏高宗,通过唐高宗下诏令,规定当时的七姓十家士族“不得自为婚”、限制他们通过互相通婚来保持旧有的社会等级地位。

所以,唐太宗贞观年间的《氏族志》与唐高宗时的《姓氏录》,实际上是唐代中前期统治集团内部,关于社会等级地位争斗和调整的集中反映。

随着李姓政治地位的至高无上,使李姓成为具有极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种标识。大量异族外姓改从李姓,加入到李姓族群之中。带来了李姓数量的大增和李姓族群急剧膨胀。

魏晋以来几百年的民族大融合,迎来了唐王朝和唐文化的兴盛、繁荣。在这段时期内,进入内地的各少数民族,都先后改从汉姓。

唐王朝的赐姓,延续时期较长,从唐初至中后期,绵延不断。是皇朝天子对归附臣下安抚的一种特殊表示。如:据新旧《唐书》记载,有四种类型的赐姓。

①对归附有功之臣的赐姓

李勣,本姓徐氏,曹州人。隋末起兵,武德二年(619),隋李密率军20万降唐。高祖赐姓李,附宗正属籍。尽忠李唐王室,太宗云:可托大事。

李元紘,本姓丙氏,其先为滑州人。元紘曾祖丙灿,隋朝时任屯卫大将军,与高祖李渊关系甚好。唐兵入关,丙灿率众归唐,授宗正卿、应国公,赐姓李。

李宝臣,本奚族。内附后,先后为范阳节度使张锁高和安禄山的“假子”。安史之乱时,为史思明部属,归降唐王朝。安史之乱平授礼部尚书,封赵国公,拜节度使,赐姓名李宝臣。

李忠臣,本姓董,幽州蓟人。安史之乱时,率500人冒险突围,归附唐王朝。诏加殿中监,召至京师赐姓李,名忠臣。

②因功受封拜爵赐姓

因功赐姓,具有褒扬嘉奖的意义,是唐王室给予臣下宠荣的特殊表示方式。大量的少数民族首酋,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官爵和姓氏,并举族姓李。如:

李怀光,本姓茹,渤海靺鞨人。父茹常徙幽州,为朔方部将。因战多有功,赐姓李,更名嘉庆。

李抱玉,本姓安,名重璋,安息人,世居河西。少从军。天宝末年,因战河西有功,赐姓李,改名抱玉。徙籍京兆,举族以李为姓。

李国臣,本姓安,河西人。因功迁中郎将、朔方将。积劳擢云麾大将军,赐姓李。

李光进,其先为河曲诸部之一,姓阿跌氏。贞观年间内属。后随马燧战洹水有功,历任前、后军牙门将,兼御史大夫、代州剌史。元和年间,为振武节度使,赐姓李,名光进。其弟李光颜拜洛州剌史,弟兄荣冠当时。

李茂勋,本回鹘阿布思后裔。张仲武破回鹘,茂勋与本部侯王降唐。为人沉毅,善骑射,受张仲武器重。常派遣他去开拓边地。因军功封郡王,赐姓李,名茂勋。

李谨行,本靺鞨人,其父为突地稽部酋长。隋末内属。唐武德初,以战功封耆国公。贞观初,进升右卫将军,赐姓李。

李子和,本姓郭,同州蒲城人。隋末起兵唐初归属。平刘黑闼有功,拜右武威将军,赐姓李。

③对权臣和地方藩镇的赐姓

唐代中、后期,中央王朝势力减弱,朝中权臣和地方藩镇节度使权势上升,成尾大不掉之势。唐中央王朝以封爵、拜官、赐姓的方式,对一些手握重兵的权臣、藩镇进行安抚和怀柔,也通过这种特殊方式扶持一些势力,与某些专横跋扈的藩镇节度使相对抗。如:

李正己,高丽人。初为李希逸节度使部属,讨伐史义。后取代希逸为节度使,赐名正己。有淄青15州,封饶阳郡王。请附属籍,获允。

李元谅,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唐德宗时,出奉天迁镇国军节度使,封武康郡王。善用兵,时人认为有古良将风范。帝嘉叹,赐姓李,名元谅,为陇右节度使。

李叔明,本姓鲜于氏,也为鲜卑豪族。历任剑南节度使,司门郎中、京兆少尹、东川节度、遂川剌史等职。唐代宗时,上表请赐唐宗姓李。帝以戎镇寄重,许真请。

④因某种具体原因或措施的赐姓

李全略,本姓王,名日简。曾任王武俊部属。后任代州剌史。田弘正遇害,穆宗因王日简曾任田弘正遇害处镇将,召问详情。于是,封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赐姓名李全略。

李俨,本为唐宰相张濬之子。初名张休,又名张播仕。曾任校书郎、左金吾将军。唐昭宗任为江淮宣谕使,赐姓名李俨。

国姓李氏,是唐代社会尊贵、荣宠的象征和标志。对于获得李姓的人而言,失去这个标志,也就意味着社会地位的下降和灾祸的来临。比如,唐玄宗时,新兴郡王李德良,参与太平公主的谋乱,事泄被诛,改姓厉。武则天即位,唐宗室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起兵复唐,事败被杀,李唐诸王和连坐的一些皇族、大臣均被改姓虺氏。厉、虺两姓,成为耻辱与罪过的象征,剥压反乱者本人和家族的李姓标志,也成为一种严厉的惩罚手段。所以,凡在唐代获得国姓的人,多数是一人获赠,举族姓李,并倍加珍视这个标志,并以姓李为荣自安。其中不少人也都写入了李姓的族谱中,融合为一个整体。

所以,唐代李姓的发展史,也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正是各少数民族新鲜血液注入华夏民族躯体,华夏民族和中华文化繁荣兴旺的象征。

3.唐宋以后为李姓的辗转流徙阶段

唐代以前,李姓的流动,数量甚微。唐代和唐代以后数量大增。具体情况如下:

①惩罚性的贬谪南迁。

“牛李党争”为唐代政坛斗争中的一大事件,李党首领李德裕在党争中失败后,即被贬崖州(今广东琼山东南)司户而死。海南有一数百户人家的“李家村”,相传就是唐宰相李德裕的后裔。武则天即位,打击唐宗室子弟,许多皇室李姓中人被贬逐闽粤。这些人到南方后,子孙繁衍,定居南土。

②封爵拜官而南迁

据汪道昆《湖茫李氏三宗谱序》,江西豫章“著姓以百数”,其中最兴旺的就是湖茫李姓。这支李姓原为唐宗室曹王后裔,奉唐曹王为鼻祖。曹王之后一人,任江西豫章剌史,于是由北方河南迁至长江下游的豫章。从此子孙繁衍,为湖茫李氏。

李光弼,父为契丹酋长后裔,附唐改姓李,居营城柳州,为柳州李氏。光弼尽忠唐室,谋勇能战,与郭子仪齐名。平“安史之战”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封临淮王后,李光弼始居金陵,他的后裔在唐以后,“由金陵而徙洪,徙闽,徙粤,生齿愈蕃,流远愈长,声名文物愈倍。”广泛散布到南方各省。

③因战乱和灾荒南迁

前两种形式的迁徙,属于零散、持续的人口流移。唐代以后,比较集中,大量的移民,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造成的北人南迁。在这次较大规模的移民中,北方李姓的许多家族曾举族南迁。据重庆江北县清道光《李氏族谱·序》云:该支李氏原居北土,宋末“金人蹂躏中原,由豫从楚”。第一代的李雄公,率族人由河南迁至南方楚地,子孙繁衍,辗转迁徙,散布在楚、蜀数省,族谱也先后撰有“楚省谱”和“蜀省谱”。

以宋元为限,中国人口流动的趋向发生很大的变化。两宋及宋以前,由北向南的流移趋向退居次要,取而代之的是由东向西的人口流动。在“湖广填四川”这场浩大的移民运动中,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南方数省的李姓,有不少的人先后移民到了长江上游的四川。而且,元明清三代东南李姓的西迁,往往与唐迄宋北方李姓的南下相持续。例如,清乾隆年间,四川成都大街太平巷新建有“李氏祠”。祠堂大门两旁挂对联一副,联云:

自唐及周理官柱史遗恩运;

由粤而蜀祖德宗功沛泽长。

上联言李姓光辉的早期历史,下联云本族李姓移民的来历。所谓“由粤而蜀”,就是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由广东辗转迁徙来川的。如要追溯这一支李姓更早的经历,足以反映唐以来北方李姓南下西迁的一部艰辛的移民史。

据民国35年《李氏族谱》载,成都东大街建有“李氏祠”的这支李姓,本为唐王朝临淮王李光弼后裔,出自金陵李氏。唐以后,金陵李氏中的一支迁至广东,子孙繁衍。若干代之后,时值“湖广填四川”移民高潮,广东李氏中的一支又在雍正年间开始西迁,至乾隆三年才辗转迁至蜀地,定居成都,建立起李氏祠堂,追念和祭奉李氏先祖。

李光弼本为北方契丹人,归附唐王朝改从李姓,后定居金陵。在唐代就由北方迁居南方长江下游。此后,金陵李氏向南方数省迁徙、散布。广东、福建、湖南在唐以后都有金陵李氏的支系分房。可见,北方李姓的南迁,不仅断断续续绵延很长,而且南迁的过程也是步步南下,辗转流徙。至元明以后,这些经历了南下迁徙的李姓家族,又有相当的部分转而西迁,再度加入到长途流徙的移民洪流之中。又经历了由东南向西南的迁徙历程。

再如宋末南下的一支北方李姓的家族移民史。据道光《李氏族谱》载,宋末金兵南下,该支李姓由北方南下,定居江西豫章,后衍分为三房。其中的一房在元代由江西迁至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浪潮中,李雄公携族人西迁入蜀,定居川东巴渝。明末张献忠起义,为避兵乱迁居贵州思南府安化县。乱平后,复归巴渝。子孙繁衍,遍布川东长江、嘉陵江沿岸,由元末始祖李雄公为入蜀始祖的各地李族,均视重庆江北县富家冲李家湾为“祖宗缔造,子孙发派之所”。

在由东向西的移民过程中,金陵李氏与豫章李氏在迁徙的方式和时间上又与他们南下过程中的表现,截然相反。经历了唐迄宋数百年辗转南迁全过程的金陵李氏,在西迁过程中,忽然明快起来,由广东至西蜀的漫长旅途,在清初的十数年间,就很快完成。与之相反,宋末南下的豫章李氏,在由江西向巴渝的西迁过程中,则缓慢起来。

④移居海外

为了寻找谋生的新出路,一部分人移居海外。在海外华人中的佼佼者,李姓人才当是一个可观的数目。政界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美国第一位华裔副州长李察臣、美国第一位华裔女市长李琬若等;科技界有: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李政道、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人李远哲、病毒学专家美籍华人李振翩等;实业界有:香港风云人物、长江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嘉诚,新加坡大企业家李光前等。这些人,有的是移民后裔,数代定居海外,有的则是近几十年才移居国外的新移民。无论新、旧移民,遍布海外各国的中国李姓的移民史,实际上也就是明代以来几百年的海外华人移民史的一个缩影。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清王朝紧闭的大门。中国大陆居民开始向海外移民。中国李姓中的一部分,也加入到了清代以来下“南洋”的华工队伍之中。

闽、粤沿海居民到南洋佣工,约始于明代。但作为契约华工出国,则是18世纪以后的事。到19世纪50年代达到高潮,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告结束。有人粗略估计,这前后200多年出国的华工约有1000万人次。华工踪迹,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东南亚尤为集中。

李姓华工赴“南洋”,同那时期的所有契约华工同样,都经历了悲惨的境遇和艰难曲折的历程。清光绪三十三年,新加坡代理总领事孙士鼎向清廷外务部呈报了“文岛华工被虐事”、并附有“华工禀文”。在孙领事的这一呈文中,谈到华工贩运至文岛的“惨酷情形”。经他的努力,从文岛赎出八名华工回新加坡,其籍贯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省。其中有二名姓李,广东文童李星、湖南跟丁李吉卿。孙领事赎回这八人,与他们本人和家属的“禀文”(求救文书)及某些热心人的调查有关。其中粤籍文童李星父亲李崇贵的“禀文”尤为感人:

具呈广东高州信宜县铜锣村民李崇贵,年六十九岁,为失子知踪,恳恩救援回家,以全安老怀幼事。

缘民有一子,名李星,年三十二岁,自幼读书,嗣后课蒙为业,因在东安。于二月十八日期到香港合安栈,于三月过番到新加坡,寓广福泰安栈,查知被栈主卖至文岛双溪烈港广兴公司内做吧力。乡民夫妻年迈无能……专靠此子赡养……李星一妻二子,更是伤悲。闻大人领事星洲……哀恳救援回家……则感戴大德无涯矣。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P322)

李崇贵“禀文”中提到的香港合安栈、新加坡广福泰栈,就是当时专门从事华工拐卖贩运的“猪仔馆”。“猪仔”,是对出洋华工的一种贬称。据孙士鼎总领事给清廷外务部的另一份报告,东南亚华工的来历,主要是“粤之广、惠、潮、嘉、琼,闽之漳、泉、福各属。”粤、闽两省李姓中的许多青壮男人,就是通过香港、澳门、厦门、汕头等口岸的“猪仔馆”,以契约华工的身份运往各地。而新加坡,则是转贩华工的最大中心。

清代以来,以华工为主流,并伴以出洋经商等其它因素的移民,汇合为远赴南洋的移民浪潮。数百年的持续移民和移民在东南亚的繁衍、发展,使华人在东南亚国家的人口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数目。例如,新加坡总人口中,华人约占75%,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约450万人;菲律宾华人约为100多万人。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是华人聚居的主要国家。李姓移民的数量和他们在海外的详细分布状况,很难统计和了解。不过,凡是东南亚各国华人分布的主要地区,都必定有李姓移民的踪迹。

美洲华人,以美国为主要分布区,迄今已逾百万。华人移民美国,是在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大批招募华工,形成高潮。至1882年,在美华人已达30余万人。东南沿海,特别闽、粤两省的李姓子弟,有不少人远涉重洋,移民到了“西洋”欧美各地,美国仍是美洲李姓族人的主要分布地。

200多年的移民史,也是海外华人中的李姓移民艰苦创业,顽强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他们参与了东南亚各国殖民时代的早期垦殖,也与中国移民的各姓氏族群一同,成为美国西部早期开发的主力军,为横贯大陆东西的太平洋铁路的修筑流下了无数的血汗,甚至在美国早期排华狂潮中尤为严重的“倒路粉坑”案中,移民商人李驹地成为主要受害人而闻名于世。遍布世界各大洲的李姓移民,伴随着各国开发、建设的历程,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在今日的美籍华人中,李姓华裔不仅数量多,而且人才辈出,在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四名华裔中,李姓华人即占其二(李政道、李远哲)。在东南亚、南亚,华裔为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菲律宾华侨商界巨子,中华商会会长李清泉,在20世纪初曾是东南亚华人社会的中坚人物。他不仅为维护菲律宾人的利益和华裔社会的团结,作了不懈的努力,而且与东南亚侨领陈嘉庚一同,为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作了极大的贡献。祖籍福建的新加坡移民李光泉,是东南亚家喻户晓,备受尊敬的华裔大企业家。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李成义、二子李成智和三子李威伟合力管理着李氏家族庞大的企业王国。李光前家族的发展史,正是海外华人奋斗、成功的一部辉煌的移民史。

三、寻根溯源话共识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简称华夏。在5000年发展演变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共识:以龙文化为标识,尊炎黄为人文初祖。占中国人口十三分之一的李姓,如同中华民族的形成一样,是一个多元的融合体。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浓郁的祖先观念:以李树为图腾,尊颛顼为初祖(即谱中说的先祖或太始祖),尊老子李耳为得姓开山祖(即谱中说的始祖)。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明代李善长,出自定远李氏,为明太祖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授太师,中书丞相,封韩国公。他为当时新修的《李氏宗谱》撰写了一篇叙文,文中说:

余族太古莫究,颛顼是开始于君,而继于相。两汉皆相,唐则复君。宋后,先为相,其间擅德业而名当世者,不可计数矣。前者既以代兴,后者何难踵美。余世居定远。本氏之族满天下,大约祖轩辕軿辂者,十当七、八。……今值我皇上定鼎以来求人资治,吾族必多英贤之士出其文经武纬,以佐国翊运,岂不伟哉!余以布衣从帝东渡,得承殊渥,位列公辅,尝以不克任荷为惧。帝之命余曰:以仁义忠孝训及嗣人。余敬奉以示子孙,爰为之序。

叙文开宗明义地提出尊颛顼为先祖,然后从颛顼一直叙述到宋明,所列举的李姓先祖,除了君王,就是宰(丞)相。对于这些李姓祖先,李善长是甚为钦佩的,而且以有这样的渊源为荣。如此夸耀先祖的目的是什么呢?作为明王朝太师、丞相的李善长,已把自己看作是当时李姓族群政治上的代表人物,传达明太祖对李姓提出的,以仁义忠孝治家的训诫。并向满布天下的李姓中人发出了参与明朝政治,继承先祖伟业,光大李姓荣耀的号召。

例二、南北李姓同奉老子

中国李姓,无论南方或是北方,都奉先秦道家的创造人李耳(字聃,亦名老聃)为祖先。晋唐的官修谱书,宋明以来的私撰家谱,乃至唐宋以降的姓氏书籍,也都把李耳与颛顼、皋陶建立起直系的血缘关系,视李耳为中国以李为姓的始祖。南北李姓都奉李耳为先祖,这不是血缘关系的原故,是中国社会的政治、历史对姓氏文化产生直接影响,是李姓族人的共识。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晋阳,进军关中,道士岐平定向李渊陈说符瑞,说他圣德感天,谋无不胜,此乃上天所命,圣祖垂祐。另一些道士如张实、焦子顺之流又说李渊,公当为天子。武德三年(620)正月,有一个叫吉善行的人上奏,说他在浮山县(今山西浮山县南)东南羊角山见到一位骑着白马穿着素衣的白胡子老叟,说自己是当今皇帝的祖先太上老君,叫他转告皇帝,今年可平王世充,李姓子孙从此长有天下。于是,李渊改浮山县为神山县,羊角山为神角山,在山上修建了兴唐观,塑太上老君像。从此,唐王室成为老子的后裔,称李耳为祖宗了。老子在唐代与陇西李氏建立起血缘关系,并列入经颛顼帝启始的李姓早期谱系中,李耳也就成为颛顼、皋陶后裔。

由于李姓在唐代的独尊地位,经有唐一代300年的发展繁衍,李姓族群急剧膨胀。唐代以后,凡李姓中人只要祖述老聃,也就与李唐王室和先帝颛顼建立起血缘关系,乃帝王后裔。所以,经宋元明清数朝,不奉老子李耳为祖的李姓,已很少见。以光绪年间修成的《陇西李氏族谱》为例,该支李氏,为唐太宗李世民后裔,由唐迄清近四十代世系明晰。这支李氏,奉老子李耳为鼻祖,已不再去追述传说中的颛顼帝了。

中国人尊崇的先祖主要重视的是同姓,不一定是同源,也不必一定要有直系的血缘关系。只要是同姓,就可以根据现实政治和文化的需要,把古代的帝王和古圣先贤尊奉为先祖。时至今天,海内外华人都称是炎黄子孙,而且许多的姓氏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炎帝黄帝那里去。这种现象,也是中国寻根文化求大同,尊古圣先贤的反映。中华文化多源合流,中华民族多族融合,这是根本。在这一前提下,一姓,一族是否来自同一祖先,古代祖先的早期世系,谁又能说清呢,不必过于认真。所以,千百年来,中国各姓氏在追溯本族古代先祖和早期世系时,基本上都持这一态度。尽管有些人是那么的认真虔诚,勾稽古籍,苦苦搜寻,最后也无可奈何,只能是这样处理。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没法说清的问题。

那么,李姓族群奉颛顼、皋陶、李耳为先祖,实际也是李姓文化多源合流的反映。颛顼、皋陶、李耳和李姓,同成为这一族群认同的标识,无论是哪一时代获得李姓的异族外姓,只要姓李,后来都祖述颛顼、皋陶和李耳,接受了李姓家族文化,融合到李姓族群中来,这就是有近一亿人口的李姓族众的共识。

中华李姓的四大文化特征

1、文化特征之一:族姓整合“深”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民族,汉民族的前身是华夏民族,自上古时期炎黄两大部族大联合开始,以中原大地为核心的民族融合便已拉开了序幕。经过东周列国华夏与各少数族群之间的战争、婚配等形式的融合,在汉王朝建立之后,形成了汉族。在其后的数百年间,经过南北对峙及民族迁徙,使汉民族在由李姓建立的代表中国历史上最高文化水平的唐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族姓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峰。

一是唐王朝时期的少数民族被赐为李姓。唐朝时对他族赐姓,已形成了大的浪潮。如突厥颉利可汗族的阿史那思摩,被太宗赐姓改名为李思摩;渤海靺鞨族的茹常,因战功赐姓改名李嘉庆;靺鞨酋长内附后,改名李多祚;靺鞨突地稽部酋长之子,因击突厥有功而赐姓改名为李谨行;契丹酋长之子,武后时因功赐姓改名为李光弼;高丽人怀玉因镇边有功,赐姓改名为李正已;吐蕃苏毗王子悉诺逻,玄宗时内附后封王赐姓,名李忠信;沙陀人朱邪进忠归顺后,赐姓改名为李尽忠;党项酋长拓拔赤辞归附后,赐姓为李姓;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来朝,玄宗时赐姓改名为李献诚;鲜卑尚可孤有功,被代宗赐姓改名为李嘉勋等,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五代时后唐、十国中的南唐,也效仿先辈,而进行大量的赐姓,使诸多少数族裔,融入到李姓这一大家庭来。此外,唐代外籍人中,也有赐为李姓者。如安息(伊郎)人在北朝时已汉化为安姓,到唐代因战功而改赐李姓,如李友谅;波斯(西亚)人,改赐李姓后,名人有李苏沙、李珣等。唐宋时流寓开封的犹太人,汉化后,也有改为李姓者。少数族裔融入到李姓大家庭,不仅充实了李氏大姓的队伍,也使整个族群的体质、智商有了新的提升。

二是唐王朝时期的他姓名人也有被赐以李姓。如曹州徐世勣,因战功赐姓后叫李勣;滑州人邴元紘,被唐高祖赐姓改名为李粲;齐州人杜伏威,唐初为行台尚书令,也被赐为李姓。此外,有胡大恩、弘播,郭子和、麻延昌、董秦等功臣,被赐为李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罗等姓,均有名人被赐为李姓。以唐朝为代表的大规模的赐姓活动,为我们理出了除战争及通婚之外的族姓融合的路径,也从一个方面找到了,中国大姓形成的原因。实际上,李姓族姓融合的特点,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具体案例,是汉族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2、文化特征之二:祖根认同“纯”

李姓的来源到底有几支?最主要的说法为嬴姓李氏。李姓的远古祖先是黄帝,即出自黄帝——颛顼族系。其后有帝尧,帝尧的大理官为皋陶,他的后代世袭大理一职,夏时子孙因姓理氏,商末理利贞与其母为避纣之祸,而逃难至“伊侯之墟”,因食木子得全,改为李姓,并家于母亲家族所在地苦县,因职陈大夫。因此,李姓的得姓祖为李利贞,祖地苦县即今河南鹿邑。老子李耳,则是李利贞的11世孙,在诸多李姓族谱均有明载,李耳只能说是李姓家族中最早的大名人,他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李姓,也影响到中华民族,甚或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至于巴人李姓、外族改姓等,应为李姓发展过程中融进的新鲜血液,与李姓源头无关。

李姓源头的单一姓,与其他大姓有着明显不同。如王姓,“大抵王子王孙”之后皆为王姓,但其主支来源也有子姓(比干)、姬姓(王子晋等)、妫姓(田安)等;刘姓,有祁姓(帝尧)、姬姓(周文王)等来源。其他如温、冯、孙等姓氏,均有多支源头。由姓氏起源的复杂性,我们看到这样两个趋势:一方面姓氏的来源,即每个人的血缘始祖应该是多源的,尤其是大姓表现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姓氏寻根的文化认同,却是一元的。这种情况在各个姓氏中都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尤如中华民族共认炎黄为人文始祖一样,中华姓氏祖先认同的单一性,表达的是一种文化认同。李姓祖根认同的纯正性,正是代表了中华姓氏文化认同的大趋势,这种趋势不但形成于历史时期,更在当今的文化大潮中得以强化。

3、文化特征之三:区域分布“广”

中华姓氏,早期分布主要在北方,因此姓氏分布出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如蒋姓,是典型的起源北方,分布南方的姓氏。林、陈、郑、黄、叶等也是根在中原,而盛于东南的姓氏。赵、孙、马、于等则是典型的北方姓氏。中华姓氏的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中华李姓,是中国大姓中最具代表性的姓氏,其区域分布的广阔性,最典型地展示了大姓的风采。一是李姓不仅起源于中原,而且在南方与北方有着较为均衡的分布。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李姓族群的存在。如果说中华民族远渡重洋在全球打拼,而形成“日不落”民族的话,那么“李姓”则是“日不落的姓氏”。二是在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李姓也最具代表性。如白族李姓,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人口数量在白族中也排在前三位。苗族李姓,则由名字的译音而来,也有500余年的历史。瑶族李姓,在瑶族十二姓中排在第5位,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在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满、蒙、回、藏、苗、瑶、彝、白、壮、侗、黎、土家、拉祜、哈尼、德昂、傈僳、佤、景颇、鄂伦春、裕固、畲、怒、达斡尔、京、布依、仫佬、阿昌、纳曲、保安、东乡、锡伯、朝鲜、高山等33个民族,均有李姓存在,其分布民族之多,数量之大,在少数民族汉姓中也名列前茅。三是在中国周边国家中也有李姓族群。如越南李姓,自汉代开始,越南北部与中国关系非同一般,在较长的时间里,不仅有李姓人群出入,也有李姓人群入主朝政。11世纪初,李公蕴不仅在黎朝任殿前指挥使,也在其后建立李朝即安南国,共历8帝(王)216年(1010~1225),并将中华文化在越南发扬光大。朝鲜在唐朝时已开始使用汉姓,其中李、金、朴、崔为朝鲜4大姓,公元14世纪末李成桂正式建立李氏王朝,都首尔,共历26代,建国长达500余年,可以说李姓名人在朝鲜、韩国中名人辈出,举足轻重。

4、文化特征之四:文化影响大

中华李姓作为大姓,其人才辈出,文化灿烂,由李姓名人倡导、发明或创作的作品,已成为中华文化中最灿烂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入发掘与弘扬。

一是中国历史上李姓王朝,尤其是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灿烂的时期,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中国人口最多的四大姓,王姓在历史上有14人称王称帝,但并没有建立大一统王朝。张姓称王称帝的人数极少。刘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6人,尤其是汉王朝,是李姓唐王朝之前中华文化发展的巅峰,刘姓王朝历时长达650余年。但是李姓建立了以唐王朝为代表在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王朝。李姓称王称帝者或有政权年号者有,东汉初称天子的李宪;十六国时建立大成政权(汉)的李雄,建立西凉政权的李暠;隋末称凉王的李轨,称吴的李子通,称魏的李密;李渊等20位帝王执政的唐王朝,唐朝时短时政权如称楚的李希烈;五代十国时,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建立南唐的李升;宋朝时,建立大蜀政权的李顺,建立大夏国(西夏)的李继迁,以及年号太平的李合戎、年号罗平的李接;明朝时,年号天顺的李珍、年号洪武的李新、年号武烈的李添保、年号太平王的李原、建立大顺政权的李自成;清朝时期,年号元兴的李天极,年号顺天的李永和;以及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等。据统计,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或有年号的政权建立者,共64人,历时650年。如果加上越南、朝鲜李姓王朝的立国时间,李姓在世界范围的内称王称帝或有年号的政权建立者近100位,历时长达1300余年。因此,李姓王朝不但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李姓建立王朝,成为最高统治者,在文化的光大与传承方面,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中国历史上的李姓名人,以其伟大的发明与创造,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在最灿若晨星的名流中,都不乏李姓族人的身影,甚或是最顶尖级名流的代表。例如,思想家李耳(老子),以道家思想的创立而著称于世,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巅峰级人物。战国时水利家李冰,所兴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直到现在还造福当地居民。秦王朝丞相李斯,为秦始皇的重要助手,对中国的国家统一与文字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汉代名将李广,以“飞将军”的传奇色彩而名传于世。隋代工匠李春,建造了著名的“赵州桥”,成为中国拱桥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皇帝中以“开明”而著称,由此开创了大唐近三百的盛世。诗仙李白,是唐诗这一艺术瑰宝的巅峰级人物。宋代的李诫,所撰著的《营造法式》,是揭示中国建筑奥秘的关键所在。明代李时珍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药学家,他所撰著的《本草纲目》,是中国中医药宝库中的耀眼明珠。清代李鸿章,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的。由以上李姓历史上的10大名人,我们可以看出,李姓家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于李氏的资料,暂时整理这么多。文字和图片较多,分为两篇。主要参考文献《鹿邑与中华李姓之根》。如果各位看官还不清楚目前公认的李氏始祖,请再仔细阅读这两篇文章。

标签: #李氏二合一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