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朋友们对“检测跟踪器”可能比较讲究,你们都想要剖析一些“检测跟踪器”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对于“检测跟踪器””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近年来,关于“定位器”相关话题多次引发公众热议。5月22日,男子黄某南当街杀害女子案将开庭审理,有媒体根据起诉书披露,该男子多次使用“定位器”监控被害人,引起诸多网友担忧,有网友发出疑问:“定位器这么好买吗?”南都记者注意到,此类微型定位装置目前在网上均可购买,但有的涉嫌缺少3C强制认证等资质。
有法律人士认为,定位器应取得相关认证资质才能允许上市销售,消费者可以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使用,但不得用于非法或违反公序良俗的用途,否则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情节严重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非法使用定位器曾多次见诸报端
记者检索发现,近年常有非法使用定位器的新闻见诸报端,非法使用场景多出现在粉丝跟踪明星艺人、夫妻监控对方行迹等情形中。
2021年,艺人王某的经纪公司发布声明称,王某使用的车辆中再次发现疑似跟踪定位器。警方在随后的通报中称,两名女性粉丝为追星,在王某租用的车辆上非法安装定位装置,掌握艺人行程信息后用于炫耀或售卖牟利,涉案两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民事判决书显示,路女士在丈夫刘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轿车中安装定位器,之后被丈夫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尽管二人是夫妻,但不意味着可在未获对方许可的情况下,任意实施侵犯对方私密空间的行为,刺探、获取对方的私密信息,因此路女士的行为已侵犯刘先生的隐私权,判定其赔偿刘先生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调查:少数商家鼓吹“可抓小三”甚至催生检拆定位器服务
在多个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定位器”都可搜到大量公开销售的产品,这些定位器体积小至一块橡皮,大到烟盒大小,价格从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还提供对应的APP以及网络流量套餐服务。有的定位器还能进一步实现录音、超长续航、记录行动轨迹等功能,月销量好的定位器甚至能卖出20000件以上。
在电商平台上可搜到大量定位器商品。
实际上,和部分网友对“定位器”的理解不同,此类微型定位装置也有着合法合规的使用场景。在商品宣传中,定位器通常用于汽车防盗、老人小孩走失以及宠物防丢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场景,仅在每个商品详情页的末尾,有一行细小的文字提醒消费者:“禁止将定位器用于非法途径。”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部分商家,对方均表示所销售的定位器为合法产品。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也有个别卖家在商品名里打出“抓小三”等字眼,其咨询页面甚至有消费者留言询问:“抓老公出轨用的,电量可以用多久?”
短视频平台和社交网站上,也有不少视频和推文给定位器引流带货,同样主打汽车防盗和防止人、宠走失。有意思的是,定位器热销之下,也催生了出检测、拆除定位器的服务,在一些平台上,不少商家自称“专业检测拆除定位器”,为消费者提供排查定位跟踪设备的服务,对此打出的宣传关键词则是“车辆防跟踪窃听”“个人隐私保护”等。
律师观点:销售定位器应取得合法资质合格产品销售后被用于非法生产销售者不承担责任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徐嵩认为,定位器需要插入电话卡实现联网和定位功能,应属于具备通信功能的电信终端设备,要取得3C认证才能上市销售。但记者在电商平台调查发现,部分定位器商品没有展示3C认证等相关资质,客服对“定位器是否经过3C认证”的问题也顾左右而言他。“如果是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取得认证的定位器可以生产销售,消费者当然也可以使用。但生产、销售没有取得认证的定位器,或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承担行政责任。”徐嵩称。
对于商家宣称定位器可以用在定位自己的车辆、自己的宠物乃至老人孩子等“合法场景”,徐嵩认为,如果是物权所有人对自己所有财物实施定位管理,是一种合理合法的占有方式。监护人对于被监护人实施定位,也是履行监护职责的一种方式,但是被监护人应当可以主动选择是否接受行踪轨迹被定位的管理方式。
有网友认为,如果不法分子使用定位器行凶、谋害他人,销售定位器的商家也应当追究责任。徐嵩分析称,对于合格的定位器产品,销售后被用于非法用途,生产销售者不承担责任。“类似于买菜刀用于行凶杀人的逻辑。需要强调的是,不合格的定位器不允许生产和销售,否则不排除商家和生产者被追究责任的可能。”
徐嵩建议,消费者当然也可以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使用,但不得用于非法或违反公序良俗的用途,否则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如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甚至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第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出品:南都记者帮
采写:南都记者 魏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