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邮政编码?中年以上都熟悉,不到40年被手机赶出视野,时代太快

东大囯 85

前言:

而今看官们对“中国邮编前面加什么”大体比较讲究,我们都需要知道一些“中国邮编前面加什么”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上网罗了一些有关“中国邮编前面加什么””的相关资讯,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我到海淀区紫竹院邮局寄挂号印刷品,写完地址,上面红红的6个大方框,空着,总觉得缺点什么。

“咱邮局有邮政编码地图吗?”

“没事,这个不用填,你只要把手机号写清楚,那个有没有无所谓。”

咱不是为了收件那个城市的人们方便嘛,能根据邮政编码,找到管片儿,再找路名字,省心呗。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根据“寄信路名和门牌号地址”+“邮编”,手机查询半天也没找到,三五年前,百度很容易查到,说明现在连查询都少。再往前推,邮局都有大部头的邮政编码大全。根据汉字拼音与笔画,检索到那条路名字下的邮政编码。

见字如面,此致敬礼,尊敬的某某,,,写信,这种沟通方式淡出人们的生活,“邮编“自然就远离。寄送衣物和食品等“大件”,似乎与“信件”对应,被速递公司抢夺了市场,曾经风靡20年的邮政特快专递,只有国家高大上的部门涉及严肃的行政事务时,才使用。

手机才是秒杀“邮编”的原因,手机是表,技术是里。我记得,10年前,主流传播媒体还登过不少文章,质疑“邮政编码”这四个字,根据简称的规律,应该是“邮码”,而不是“邮编”,现在都成为鸟儿飞过天空,了无痕迹,唏嘘不已。

邮政编码的英语来源,意思是把城市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个号码。说不清是哪个国家最先采用,英德美在上个世纪40年代--60年代分别推行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1974年开始研究邮编系统,1978年在辽宁上海和江苏等省进行试点,然后经历了一次起落,1980年7月1日邮政系统向全国推行邮政编码,进展并不顺利,1986年才再次推行。

我记得1980年前后,当时《中国少年报》宣传的邮政编码是5个数字,童年的记忆中,到1988年我在北京使用的邮编6个数字,根本不一回事。

如果没有旁人印证我的记忆,要么就是“孤证“,要么就是“谣言”。《中国邮政编码图集》是不争的事实,一本长条状的地图册,我曾经想收藏过。

那个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专业信息集中在少数人范围,比如邮政编码在一个城市分区,有没有规律?只能凭人们用多了,得出一些常识,不是有心人还不行。

就拿紫竹院邮局100044来说,前两位10,确定是“北京”代号无疑,中间00确定是城区,44是城区划片后的数字,那么43是不是就意味着紫竹院片区周围的区域呢,前边一个4是不是“海淀区”呢,这空间的跳跃性,很难说清。反正,郊区的编码,中间00换成了其他数字,比较确定。

当时,对于占地面积很大的大学,机构,大院,一般有专用邮政编码,即最后三位是百位数,人们当成牛逼的单位,如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都是100871、872等。算是常识,也算是规律。

2008年后,城市化速度更快,小区社区变化更大,手机使用率更高,社会不再“传统”,使用邮局寄信日益减少,我记得紫竹院邮局宣传改为“100048”而周围大邮局和大单位也改了,这是分区更细还是合并,是邮编要有规律还是更无规律?总之引不起舆论的关注了。

曾经的,网站地址,名片地址,都赫然写上“邮编:”如今,网站都纷纷变成公众号,名片变成互相扫码加朋友,地址都显得不重要了,邮编淡出普通人视野。

曾经那么重要,只有中年人才有共鸣。算是“文化考古”的有,信件,电报挂号,邮编,明信片,邮票,纪念戳,电话磁卡,与交流有关的历史标志,磁带、软盘、优盘,硬盘都在衰落中。对了,连纸,和笔,都远离大众了。

标签: #中国邮编前面加什么 #邮政编码缩写是什么意思 #邮政编码的缩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