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而今我们对“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可能比较着重,我们都需要剖析一些“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上网罗了一些对于“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资讯,希望朋友们能喜欢,你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视频加载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丽娜,尹琛 香港报道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大城市的创新浪潮此起彼伏,香港科创氛围也明显热了起来。
“香港现在整个的氛围变好了,我觉得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点了一把火。现在香港的创科处在一个起飞的时刻,但是还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主任陈冠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笑言。
1986年,陈冠华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随后,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李政道项目)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绩前往加州理工学院深造,于199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香港回归的前一年,陈冠华结束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后研究,加入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经过十年的沉淀和观察,2016年,陈冠华开始思考“如何为香港科创做点事儿”。
”香港的产业很单一,香港各大高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也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而且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因此,香港发展科创业已经具备了人才、资金这两大关键因素,同时又背靠内地这个大市场,我们觉得机会很大,“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言。
尽管彼时大部分人并不看好香港科创业的前景,陈冠华毅然决定“赌一把”。 2016年,他和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联合创立了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以导师创业辅导加上产业以及资本支持的方式,帮助香港青年人自主创业,探索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之路。
陈冠华坦言,最初想做一个纯公益项目,但后来意识到长期来看难以持续,最终采取了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据了解,平台旗下的“HKX基金”组建的第一期美元基金目前已投资50余家公司,成功投出具有香港基因的“思特威”和“正浩科技”两只独角兽,以及数家拥有硬科技的准独角兽企业。
过去5年,香港特区政府大力发展创科,在该领域投放资金超过1500亿港元。2022年12月,特区政府发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香港未来创科发展制定了清晰路径和系统规划。据统计,香港初创公司由2014年的约1000家增至目前的约4000家。
2022年5月,“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InnoHK)正式启动,标志着香港特区政府进一步推动创新科技发展迈向新里程。该项目致力于促进环球科研合作,有望成为香港创科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香港在全球高科技版图中占据重要席位。经过严谨的筛选和审批程序,目前共有28所研发实验室获选进驻。
陈冠华带领的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亦是其中之一。该中心由香港大学与海外合作方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 创立。中心采取“2+1”的策 略,“2”是指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材料及锂电池,而“1”则代表整合大数据╱机器学习、运算科学和实验测量等技术,用于能源材料及设备开发的科研平台。中心将建立以人工智能为本,专为OLED、固态锂电池及化学研究而设的量子模拟平台,旨在将微电子产业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材料研发上。
打造科创生态圈闭环
人才汇聚是推动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大批人才涌入香港各大高校,为“东方之珠”的科创业腾飞埋下了种子。
在陈冠华看来,尽管近年来香港的科创氛围已明显升温,科创正在成为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新引擎,但科创生态圈亟需吸纳更多的人才,尤其是中层的科技人才,“香港不缺资金,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初创企业可以在香港实现从零到1,但是公司发展到几十人规模,进入快速扩展阶段,就需要大量的中层人才。”
然而,他坦言,由于本地人才供应严重不足,很多初创企业转向内地或海外进行人才招募,但往往审批需要历时数月之久,“这导致香港难以建立科创生态圈的闭环,而很多初创企业根本等不起。”
事实上,破解香港的人才短缺已是迫在眉睫。2022年的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显示,过去两年香港流失约14万名劳动人口。据了解,这14万人当中,高技术人才占比约三分之二,达8.8万人。
为此,香港特区政府高调宣布了多项“抢人才”措施,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备受关注,自2022年12月28日“开闸”接受申请以来,因申请快捷、获批容易,迅速卷起了一阵“热潮”。根据特区政府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27日,高才通计划共接获7417宗申请,其中5799宗已获批,获批率高达78.2%。
陈冠华认为,为了尽快帮助科创企业解决人才缺口问题,特区政府需要“拆墙松绑”,以更灵活方式引入内地和海外的人才。“比如,在香港科学园或其他孵化平台的企业,可以直接招聘人才,或者在河套地区的科创企业,可以直接招聘国际人才,吸引国际的优秀人才来大湾区发展。”
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却拥有5所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高等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陈冠华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港高校人才的储备已经到了“临界点”,“由于香港所有的学校都是公立学校,80%必须招收本地学生。我觉得可以考虑把限制放宽,或者开设私立大学,同时把东南亚海外的大量年轻人也吸引过来,还要进一步扩大人才的引进。”
根据香港科技发展蓝图的规划,到2032年,香港研发支出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从目前的0.99%提升至2%、初创企业数增至约7000家、科创产业从业人员从4.5万余人增至不少于10万人、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提升至5%。
这一系列指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陈冠华直言,由于香港缺乏本地产业链,本土市场规模小,难以留住人才,“但是,国家要考虑到因为香港从0到1需要很大的投资,所以国家的科研资金要来到香港,尤其是重大项目一定要来香港。同时,北部都会区也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企业,形成良性循环。”
“学院派”创业的春天
陈冠华的另一个身份是香港X基金的投资人。他笑言,自己的投资原则是“坚决不投那些只做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只投那些有硬科技的初创企业。”
在他看来,香港X基金不仅可以为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一套快速成长的方式方法,有一个让他们可以试错的环境,“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投资的确定性会好很多,算是内行来投资,天使轮投的时候就可以知根知底。”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香港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院派”创业者,香港高校毕业生、海归毕业生结合大湾区的供应链、市场,大疆、海柔、Ecoflow等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
他坦言,“学院派”的科创团队在商品化过程中需要转变思路,“在科研背景方面,技术派是个优势。但是他们常常是有了技术才去找问题。但依照我们的经验,其实先要有问题,先要有市场痛点再去找技术找团队,是要反过来的。”
相比传统的风投基金,香港X基金的导师团队有多位来自香港各大高校的知名教授,覆盖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能源材料、微电子、医药、医学和金融科技等多个前沿学科领域。
在陈冠华的心中,深港强强联合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的潜力巨大。他曾在一次爬山郊游途中,指着深港边境向身边的朋友笑言“河套区就是未来的宇宙科创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等大湾区内地城市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可以辐射内地庞大的市场,这里很有可能是未来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创中心。”
香港是一个人口750万的小市场,对于很多初创企业而言,进入大湾区内地市场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据了解,“HKX基金”已将业务延伸至深圳前海。从挖掘高校科技进行转化,再由香港高校教授作为创业导师提供技术研发、商业化及资源对接三方面支持,帮助香港初创公司,借助内地市场的庞大需求和大湾区产业链优势,落地产品并推向市场。
在陈冠华看来,与互联网创新阶段不同,科技创新阶段的产业发展更依赖于长期的科研技术积累和资本投入,而深港合作的优势逐步在在硬科投资领域呈现。“未来大湾区将迎来硬科技投资的黄金时期,智能终端和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大健康科技这三个领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以下为21世纪经济报道与陈冠华的问答实录:
“AI for science”发展前景很大
21世纪:您1986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就去美国深造,大概有十年是在美国。这10年的海外求学经历对您的人生轨迹有什么样的影响?
陈冠华: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加州理工学院差不多6年多的时间对我影响非常大。因为那时候深深体会到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我在加州理工的时候,导师基本上不管我,让我自由探索。刚开始我觉得很奇怪,心想怎么老是不教我东西呢。那个时候我才开始学会独立,独立地找课题,独立地解决问题。那个学校很小,学生总共2,000个人,800个本科生,1,200个研究生。因为地方小,所有的院系都在一起。我本身是学物理的,后来就到化学领域做研究。不同的人聚在一次,相互之间能够学到很多,1980年代的时候我就在美国接触到了人工智能,算是非常早了。
21世纪:1996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前一年您就来到香港大学这边任教,当时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决定回到香港?
陈冠华:我在美国已经待了10年了,那时候我觉得我该学的也学了,对美国该了解的也了解了。我也特别关注香港发生的事情。那时候香港的高等教育正好有个很大的发展,以香港科技大学的成立为一个标志。
21世纪:您是把AI引入量子化学的先驱,这也是您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科研领域。那么人工智能在研发过程当中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或者是困难呢?具体会应用到哪些领域?
陈冠华:其实对于上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我是作为观察者,成功的并不多。但这一次的人工智能发展成果很多,特别是最近出现的Chat GPT,其实蛮有意思的。
现在科学领域, AI for Science很热门,就是人工智能与科学的结合,我觉得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此外,我们还比较关心AI跟量子物理、量子力学的结合,这个领域近10年发展得特别快。
量子力学有个基本方程,叫薛定谔方程。如何快速地解方程?解出来准不准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从20多年前就开始解这个方程了。最近比较火的领域是AlphaGo,比如Google研发的DeepMind,预测几年之内会有巨大突破。
21世纪:现在大家都在讨论ChatGPT, 这是不是意味着AI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会迎来较大的新浪潮?
陈冠华:其实Chat GPT这是自然语言,关系到语法还有文字,还是有限的。AI for Science的信息量更大,几乎是无穷的,所以这两者间还是有所不同。AI for Science最终会不会有新的算法出来,我觉得还是未知的;但我相信,它的规律是确定的。
公益+市场模式鼓励创业
21世纪:您除了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投资者。在2016年,您就跟沈南鹏还有李泽湘教授他们一起创办了HKXF香港创科基金。其实当时香港的创科氛围还没有这几年这么的火热,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呢?
陈冠华:正是因为当时几乎没有人敢提这个事情。
其实20多年前,香港刚刚回归的时候,董建华先生试过一次,还请了田长霖教授一起。但是那时机会不多,香港的人才储备还不够。我们从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酝酿,看能不能通过推动香港高科技发展使香港的经济更加多元化,也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这是我们当时的初心。
一开始我们想做一个纯公益的项目,但后来李泽湘教授判断,一个纯公益的项目是不可持续的,大家热情一过就过了,所以后来我们就采取公益与市场结合的模式。2016年,我们成立了HKX创科平台,里面有一个基金会,是完全公益的,主要是鼓励年轻人出来创业。还有一个孵化器,包括场地和20多位导师,以及一个纯市场运营的基金。(这个平台)现在已经孵化出了两家独角兽企业。
21世纪:与传统的PE、VC模式相比,公益与创投相结合的模式有什么好处或优势?
陈冠华:首先这是一个孵化器,可以为有兴趣的年轻人提供一套快速成长的方式方法,还有一个让他们可以试错的环境,我们对他们也能够更加了解。
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投资的确定性会好很多,天使轮投的时候就可以知根知底。对年轻人来说,他有更多的成长机会。也是因为香港这个生态圈里面真正出来创业的年轻人不多,所以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地方先聚集一批人才。
我们这几年试下来,发现挺成功的,现在在做HKX2.0,会更加系统化。我们在香港有一个创科学院,和李泽湘教授在深圳的创科学院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十分关注香港的年轻人,或者从海外回来的香港年轻人,同时也很关注教授和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美国,教授创业的路径是蛮成熟的,但在香港还不是很成熟。
21世纪:正如您所说从HKX1.0中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具体是什么,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陈冠华: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校里面直接出来的人,在科研背景、技术方面占有优势;但是他们常常是有了技术才去找问题。依照我们的经验,其实是先要有问题,先要有市场痛点再去找技术、找团队。
还有一个就是科研技术和市场有点距离。一个科研技术真正要落地变成一个产品,要跟企业有很多来回的打磨过程,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训。
另外,就是是股权上的激励机制安排。教授在公司发展初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公司在快速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其他人是更重要的。年轻人或者有产业背景的年轻人,他们会起到更大的主导作用,股权上的激励机制对于他们来说就十分重要。
此外,还需要一些支持创业的政策。刚开始香港的高校其实不太鼓励创业,但近几年已经完全变了。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都支持创业,现在香港社会整体的科创环境气氛是十分好的,但政策政策指引应该更加清晰一点,更加鼓励科研团队出来。
以市场为本,关注智能终端与制造
21世纪: HKX早期的基金主要会关注哪些细分赛道?在投资的时候,你最关注的是哪些因素?技术、团队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
陈冠华:我们现在关注的是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这里面包括AI、机器人还有芯片。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关心的是最终的产品。大健康、生物科技也是我们关注的。还有一个比较关心的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我们的判断是,现在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早期前期,所以我们十分看好的(这一领域)。李教授的松山湖机器人基地也培养了一批产业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也布局得较早,抢占先机肯定会比较好。
(投资的时候)我可能跟其他人不同。我首先问技术,技术是不是有独特性,是不是有垄断性?
早期的时候,我会看创始人,看看他有没有成长的可能性,能不能成为一个企业家。另外就是市场,市场大不大、能不能成就一个很大的企业?然后看创始人或者核心团队是否符合所需求的特质——能让你相信,他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或者是成功的创业者。这个其实和我们教授招博士生有点类似,就是看这个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整个人的素质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市场为本,要从市场出发来定义你的产品。高校里面的创业或科研团队,如果要与市场连接在一起,就要看需要克服什么样的问题或者障碍。比如我们的创科学院,先给这些创业者四个星期到六个星期的全天训练营,首先他们要做的就是做市场调研,去看看市场到底缺什么东西,找到痛点之后再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再做prototype(样板)。
从2016年到现在将近七年了,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点了一把火,我觉得香港现在整个(创科)氛围变好了,现在香港在创科方面像飞机一样已经起飞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我觉得(下一步)一定要(加强)深港合作,双城共建国际科创中心,优势互补。
21世纪:实验室这边接下来是否会有新的计划?
陈冠华:我们希望深港河套合作区尽快朝前发展。科创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流通,其实香港高校还是有优势的,但人才是会快速流动的,所以我们要有紧迫感,应该把握住现在这个非常重要的时机。
留住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
21世纪:香港的很多创业者被称为“学院派”创业,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普遍的瓶颈或者困难。从香港的科创生态圈来看,主要是上游的基础科研非常强,但中下游找产品做商品化的闭环还没能够建立起来,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好的想法?
陈冠华:现在我们投了50几个好的项目,从0到1我们做的蛮好的,但1到无穷大的时候许多项目就走掉了。大部分去了深圳,也有去了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也有去了长三角的。那些公司发展都十分好。
香港本地因为是没有产业,市场也小,留不住人才。但是,考虑到香港从0到1需要很大的投资,所以国家的科研资金要来到香港,特别是重大项目一定要来香港。从香港自身来说,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把那些好的企业,比如大疆、商汤留在香港;北部都会区或许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企业,形成良性循环。我觉得政府也意识到了,(目前)虽然科研基金过来了,但速度还不够快,规模不够大。
21世纪:对于科创企业来说,人才招聘可能是一个共通的困难,尤其是招聘一些中层的人才。近期特区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招聘政策。全球范围内,各个城市和创新中心都在抢人才,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您觉得香港怎么样去吸引和培养海外与本地的优秀人才?
陈冠华:这一届特区政府上台之前,这个问题其实挺严重的。我们很多企业从0到1、到后来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的一个困难就是招不到人,招不到中层干部。
现在特区政府十分重视人才引进,特别是“高才通”批准了许多人才进入。但目前引进的范围只局限在(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扩大到985、211学校?其实在人才培养方面,香港这几所学校做得不错,经过20多年的高校培养,人才的储备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因为香港所有的学校都是公立学校,80%是本地的学生。我觉得要么把(引进人才的)限制放宽,要么要有私立大学,同时把东南亚、海外的大量年轻人也吸引过来。
(实习生李思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策划:于晓娜
记者:朱丽娜、尹琛
编辑:李艳霞
监制:朱丽娜
设计:白宇航、黄丹虹
审校:强燕、陈晶晶
视频剪辑:袁思杰、实习生陶弘怡、实习生李雨宸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梁俊斌 曾静娇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标签: #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