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兄弟们对“linux测试io工具”大致比较关怀,朋友们都需要剖析一些“linux测试io工具”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对于“linux测试io工具””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一 、简介
一款Linux下的io性能监控软件,用于统计CPU使用情况和块设备I/O情况,统计时间为上次执行到目前。iostat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IO状态数据
没有这个命令的话,先安装
sudo apt install sysstat二 、命令参数
iostat [选项] [<时间间隔>] [<次数>]-c: 显示CPU使用情况-d: 显示磁盘使用情况-N: 显示磁盘阵列(LVM) 信息-n: 显示NFS 使用情况-k: 以 KB 为单位显示-m: 以 M 为单位显示-t: 报告每秒向终端读取和写入的字符数和CPU的信息-V: 显示版本信息-x: 显示详细信息-p:[磁盘] 显示磁盘和分区的情况
三 、信息指标详解
常用命令:
iostat -x 1#或者iostat -x 1 10
显示详细信息,每1秒采集一次。10采集10次
系统信息:
内核版本、当前日期、CPU架构、CPU核数目;
CPU使用统计信息:用户进程使用率、系统使用率、空闲率等;且以下指标加起来和为1
%user: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nice: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tem: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iowait: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如果%iowait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 %steal: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 %idle:CPU空闲时间百分比。%idle值高,表示CPU较空闲,如果%idle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CPU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idle值如果持续低于10,那么系统的CPU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CPU。
块设备I/O统计信息:每秒读写的数据量、总读写数据量等。
读指标:
r/s: 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rio/s,这个大可能说明很多随机IO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rmerge/s %rrqm:在发送到设备之前合并到一起的读请求的百分比。 r_await:每个读操作平均所需的时间,重点关注,对于HDD,高于20ms可能就请求太多,导致排队了,因为正常一次寻道也就10ms。 rareq-sz:向设备发出的读请求的平均大小(单位为 k)
写指标:
w/s: 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wio/s wkB/s: 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 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wmerge/s %wrqm:在发送到设备之前合并到一起的写请求的百分比。 w_await:平均每次写请求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这包括请求在队列中花费的时间和执行它们所花费的时间。重点关注,对于HDD,高于20ms可能就请求太多,导致排队了,因为正常一次寻道也就10ms。 wareq-sz:向设备发出的写请求的平均大小(单位为 k)。
抛弃指标:
d/s:每秒设备完成的抛弃请求数(合并后)。 dkB/s:从设备中每秒抛弃的kB数量 drqm/s: 每秒排队到设备中的合并抛弃请求的数量 %drqm:抛弃请求在发送到设备之前已合并在一起的百分比。 d_await: 发出要服务的设备的抛弃请求的平均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这包括队列中的请求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为请求服务所花费的时间。 dareq-sz: 发出给设备的抛弃请求的平均大小(以千字节为单位)。
其它指标:
aqu-sz: 发出到设备的请求的平均队列长度。 注意:在以前的版本中,此字段称为avgqu-sz。这个指标高需要重点关注,可能IO太多,需要等待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即被io消耗的cpu百分比,向设备发出I/O请求的经过时间百分比(设备的带宽利用率)。 当串行服务请求的设备的该值接近100%时,将发生设备饱和。 但是对于并行处理请求的设备(例如RAID阵列和现代SSD),此数字并不反映其性能限制。这个指标高说明IO基本上就到瓶颈了,但是低也不一定IO就不是瓶颈。一般%util大于70%,I/O压力就比较大.
同时可以结合vmstat查看查看b参数(等待资源的进程数)和wa参数(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高过30%时I/O压力高)
其它版本可能出现的指标: (系统版本不同,可能出现以下相关参数)
avgrq-sz: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 avgqu-sz: 平均I/O队列长度。如果avgqu-sz比较大,也表示有当量io在等待。 rsec/s: 每秒读扇区数。即 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wsect/s, r_await:每个读操作平均所需的时间,不仅包括硬盘设备读操作的时间,还包括了在kernel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w_await:每个写操作平均所需的时间,不仅包括硬盘设备写操作的时间,还包括了在kernel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如果 await 远大于 svctm,说明I/O 队列太长,io响应太慢,则需要进行必要优化。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如果 svctm 比较接近 await,说明 I/O 几乎没有等待时间四 、iotop监控磁盘I/O相关进程
iotop 是一个类似 top 的工具,用来显示实时的磁盘活动。
iotop 监控 Linux 内核输出的 I/O 使用信息,并且显示一个系统中进程或线程的当前 I/O 使用情况。
没有的话先安装
sudo apt install iotop
命令参数使用
-o, --only只显示正在产生I/O的进程或线程。除了传参,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按o生效。-b, --batch非交互模式,一般用来记录日志。-n NUM, --iter=NUM设置监测的次数,默认无限。在非交互模式下很有用。-d SEC, --delay=SEC设置每次监测的间隔,默认1秒,接受非整形数据例如1.1。-p PID, --pid=PID指定监测的进程/线程。-u USER, --user=USER指定监测某个用户产生的I/O。-P, --processes仅显示进程,默认iotop显示所有线程。-a, --accumulated显示累积的I/O,而不是带宽。-k, --kilobytes使用kB单位,而不是对人友好的单位。在非交互模式下,脚本编程有用。-t, --time 加上时间戳,非交互非模式。-q, --quiet 禁止头几行,非交互模式。有三种指定方式。-q 只在第一次监测时显示列名-qq 永远不显示列名。-qqq 永远不显示I/O汇总。#交互按键,和top命令类似,iotop也支持以下几个交互按键。left和right方向键:改变排序。 r:反向排序。o:切换至选项--only。p:切换至--processes选项。a:切换至--accumulated选项。q:退出。i:改变线程的优先级。
命令例子:
iotop -d 2 -n 5#时间刷新间隔2秒,输出5次iotop -botq -p 713848#非交互式,输出pid为713848的进程信息,这里示例713848为nginx进程
标签: #linux测试io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