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眼前各位老铁们对“神经网络实验报告心得”大致比较关注,大家都需要知道一些“神经网络实验报告心得”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关于“神经网络实验报告心得””的相关知识,希望姐妹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前言
本人作为一名单片机工程师,近期对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人工智能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我相信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希望涉足这个领域,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旨在详细记录我学习人工智能的每一个步骤和心得,希望能为想要入门人工智能的朋友们提供一份入门的指南。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我将直接从卷积神经网络这一热门话题入手,带大家领略人工智能的魅力和乐趣。
我们不去深入探讨卷积神经网络底层是如何工作的,而是选择直接通过实践来体验人工智能是如何进行学习和训练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种“先上车,再买票”的学习策略,通过这种策略,我们能够通过实践快速上手,然后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开发环境
本代码是在2024年基于当前的编程环境写的,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官方API函数的不断更新,后期可能会出现因API函数修改而导致部分代码编译不通过的情况。
笔者也是借鉴了一位前辈的代码,由于技术的更新,即使是经过验证的代码也可能因为API函数的变化而出现报错。当我们遇到此类问题时,请保持冷静!首先我们可以阅读官方文档,了解API函数的最新变动和更新内容;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解决方案和修改建议。
我提供了当前代码的开发环境信息,开发环境如下:
python 3.12.2ancand 2.5.2jupyter 7.0.8pandas 2.2.1numpy 1.26.4 keras 3.3.33.准备工作
我们的目标是: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图片进行识别分类。本代码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对猫和狗这两类图片的识别分类。为了识别这两类图片,我们需要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用若干张不同的猫和狗的图片训练模型。
在开始构建模型之前,我们需要一定的图片数据集来训练我们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了识别猫和狗这两类图片,我们需要在网络上下载并整理这些图片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下载猫和狗图片各35张,保存为JGP格式,我们将这些图片按照特定的组织方式存放到Jupyter工程对应的路径中
upyter 的默认工作目录为:C:\Users\Administrator
在“工程目录”文件夹内我们创建了一个dataset的文件夹,在dataset文件夹中有三个子文件夹:cats、dogs和test。cats文件夹中存放了30张猫的图片,dogs文件夹中存放了30张狗的图片,这些图片将作为训练数据用于模型的学习。而test文件夹则用于存放测试数据,我们存放了5张猫的图片和5张狗的图片,用于评估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
4.代码实现流程
本代码的核心任务是利用VGG16(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图片进行特征提取和转换,并将这些转换后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我们将使用测试图片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本代码有4个主要步骤:测试VGG16输出数据类型,批量数据预处理,建立模型及训练,测试模型。
4.1.测试VGG16输出数据类型
我们要用VGG16(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图片进行特征提取和数据转换,随后将得到的转换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既然要把VGG16转换后的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那么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VGG16预处理后的数据格式是什么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定义数据接口匹配的神经网络模型。
首先加载一张训练图片,并对其进行缩放和归一化,以适应VGG16模型的输入要求。然后使用VGG16模型对图片进行特征提取,最终输出一个包含丰富特征信息的数据,我们查看这个预处理数据类型和大小,方便我们后面构建神经网络模型。
4.2.批量数据预处理
使用VGG16模型对保存不同路径下用于训练的猫和狗的图片进行预处理,并定义一个缓存储存预处理后的数据。
4.3.建立模型及训练
基于VGG16提取的特征向量构建一个神经网络模型,这个模型是一个的全连接网络。我们使用VGG16转换后的数据集来训练这个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模型会学习从特征向量中识别出图片所属类别。训练完成后,我们会计算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性,以评估其性能。
4.4.测试模型
我们准备了9张独立的测试图片,这些图片在训练过程中是未被使用过的的。使用这些测试图片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模型在新数据上的表现。
将测试图片通过相同的VGG16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流程,得到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这些特征向量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模型对每个测试图片的预测结果。
5.代码讲解
将测试我们使用jupyter编程工具,这个工具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分段运行,下面的代码讲解也是分段描述的,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源码。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from keras.preprocessing.image import load_img,img_to_array%matplotlib inline#加载图片 转换图片成数组 img_path = 'dataset/test/1.jpg'debug_img = load_img(img_path,target_size=(224,224))debug_img = img_to_array(debug_img)print(debug_img.shape)#显示图片 fig = plt.figure(figsize=(3,3))show_img = load_img(img_path,target_size=(224,224))plt.imshow(show_img)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加载一张训练图片,将图片转换成一个数组,然后显示图片大小和内容,以下是程序运行结果,根据结果我们可知图片数据是一个2242243的三维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from keras.applications.vgg16 import preprocess_input#在数组的指定位置插入新的维度 ,使得数据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兼容debug_data = np.expand_dims(debug_img ,axis=0)debug_data = preprocess_input(debug_data)print(debug_data.shape)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将图片数据增加一个维度与后面的VGG16模型数据匹配,程序运行结果如下,有结果可知图片转换为一个1224224*3 的四维数组
from keras.applications.vgg16 import VGG16from keras.applications.vgg16 import preprocess_inputmodel_vgg = VGG16(weights='imagenet' ,include_top=False) # 加载 VGG16 模型 vgg16_out = model_vgg.predict(debug_data) # 使用VGG16 模型转换 debug_data ,得到 vgg16_outprint(vgg16_out.shape) # 显示 vgg16_out大小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使用VGG16模型对图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操作,运行结果如下,根据结果可知VGG16转换后得到的数据是一个1*7*7*512的四维数组
vgg16_out = vgg16_out.reshape(1,7*7*512) #将vgg16_out 转换成一维向量 (1,7*7*512)print(vgg16_out.shape)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将VGG16处理得到的数据转换成一个 二维数组格式,因为只有这种数据格式才能匹配全连接神经网络输入,代码运行结果如下,根据运行结果可知输入神经网络的数据类型为125088(25088=77*512)。
至此我们终于搞清楚了经过VGG16模型处理后的图片数据是什么类型,神经网络输入的数据是什么类型,至此我们完成了四大步骤中的步骤一。
# 使用VGG16提取全部的猫和狗训练图片的特性数据model_vgg = VGG16(weights='imagenet', include_top=False)def model_process(img_path,model): # 使用模型数据处理函数 img = load_img(img_path, target_size=(224, 224)) #加载路径 img = img_to_array(img) x = np.expand_dims(img,axis=0) #在数组的指定位置插入新的维度 x = preprocess_input(x) x_vgg = model_vgg.predict(x) #使用 VGG16 卷积层特征提取器 x_vgg = x_vgg.reshape(1,7*7*512) #将数据转换成一维向量 (1,7*7*512) return x_vgg import osfolder_path = "dataset/cats"folder_name = os.listdir(folder_path) #listdir 返回一个列表,包含路径path下所有文件的名字img_path = []for i in folder_name: #splitext返回一个包含两个元素的元组,第一个元素是文件名(不包括扩展名),第二个元素是扩展名(如果有的话,包含前面的点) if os.path.splitext(i)[1] == ".jpg": img_path.append(i) # 图片的名字加入到img_path中 img_path = [folder_path + "//" + i for i in img_path] #img_path转变为一个包含路径的图片名称#定义1个保存个样本1图片*7*7*512的数组 ,用于存储N个样本1图片经过VGG16转换后的所有数据features_cats = np.zeros([len(img_path),7*7*512])for i in range(len(img_path)): #使用 VGG16 卷积层特征提取器 feature_i = model_process(img_path[i],model_vgg) print('preprocessed:',img_path[i]) features_cats[i] = feature_i folder_path = "dataset/dogs"folder_name = os.listdir(folder_path)img_path = []for i in folder_name: if os.path.splitext(i)[1] == ".jpg": img_path.append(i) # 图片的名字加入到img_path中img_path = [folder_path + "//" + i for i in img_path] #img_path转变为一个包含路径的图片名称#定义1个保存个样本2图片*7*7*512的数组 ,用于存储N个样本2图片经过VGG16转换后的所有数据features_dogs = np.zeros([len(img_path),7*7*512])for i in range(len(img_path)): #使用 VGG16 卷积层特征提取器 feature_i = model_process(img_path[i],model_vgg) print('preprocessed:',img_path[i]) features_dogs[i] = feature_i#建立标签 这里数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的样本数量来确定label_cat = np.zeros(30) #y1 猫的额标签值 0label_dog = np.ones(30) #y2 狗的额标签值 1#concatenate 将多个数组“拼接”成一个更大的数组 data_set = np.concatenate((features_cats ,features_dogs) ,axis=0) #将猫和狗的特征数据合并label = np.concatenate((label_cat ,label_dog) ,axis=0) #将猫和狗的标签数据合并label = label.reshape(-1,1) #将一个一维数组y转换为一个二维数组#l显示数据的大小print(features_cats.shape,features_dogs.shape)print(data_set.shape,label.shape)
这段代码的的作用是搜素dataset/cats和dataset/dogs这两个文件夹中的所有图片,并使用VGG16模型对这些图片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features_cats和features_dogs中,同时我们建立猫和狗的标签label_cat和label_dog。这里我们注意一个关键点,在代码中已经将猫和狗的图片与0和1两个标签进行了绑定。程序运行后对数据进行处理,整个过程持续约30秒,运行结果如下。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划分测试集,将data_set 和 label 划分成一个训练数据集和一个数据测试集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 = train_test_split(data_set ,label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5)print(X_train.shape ,X_test.shape ,y_train.shape ,y_test.shape) #查看训练集和测试集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划分测试集,将data_set 和 label 划分成一个训练数据集和一个数据测试集,运行结果如下。
我们使用VGG16模型将所有训练图片进行了批量处理,至此我们完成了四大步骤中的步骤二。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构建神经网络模型 两个全连接层 model = Sequential()model.add(Dense(units=10,activation='relu',input_dim=7*7*512)) # 输入层 大小 7*7*512model.add(Dense(units=1,activation='sigmoid')) # 输出层 1 ,二分类model.summary()#定义loss opt acc基本参数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建立一个全连接的二层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大小为77512,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使用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model.fit(X_train,y_train,epochs=50)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使用X_train和y_train数据训练模型,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import numpy as np#测试模型准确率def predict_data(train): predict_ret = model.predict(train) predict_ret=np.argmax(predict_ret,axis=1) return predict_ret#使用测试数据集测试模型准确性y_test_predict = predict_data(X_test)accuracy_test = accuracy_score(y_test,y_test_predict)print(accuracy_test)
这段代码的额作用是使用测试数据集测试模型准确性,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我们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了VGG16处理的数据作为输入,最终组成了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完成模型训练后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测试,至此我们完成了四大步骤中的步骤三。
# 在模型未接触的TEST数据集中,找一个图片进行测试# 加载图片img_path = 'dataset/test/3.jpg'img = load_img(img_path,target_size=(224,224))img_show = load_img(img_path,target_size=(224,224))# VGG16对图片进行转换img = img_to_array(img)x = np.expand_dims(img,axis=0)x = preprocess_input(x)features = model_vgg.predict(x)features = features.reshape(1,7*7*512)# 使用模型对图片进行测试result = model.predict(features)#本模型是一个二分类模型,因此预测返回值result是一个概率值,,概率接近0说明是猫 概率接近1说明是狗print(result) #显示预测值#用图片名称显示预测值if result >0.5 : plt.title("dog")else : plt.title("cat") plt.imshow(img_show)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在全新的测试图片中加载一张图片,先用VGG16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然后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数据预测,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使用test测试图片对模型进行批量测试test_path = 'dataset/test/'a = [i for i in range(1,10)]fig = plt.figure(figsize=(10,10))#依次加载处理所有图片for i in a: #加载图片 img_name = test_path + str(i) +'.jpg' img_path = img_name img = load_img(img_path, target_size=(224, 224)) img = img_to_array(img) #增加数据维度 预处理数据 使用 VGG16 卷积层特征提取器 x = np.expand_dims(img,axis=0) x = preprocess_input(x) x_vgg = model_vgg.predict(x) x_vgg = x_vgg.reshape(1,7*7*512) #使用模型进行数据结果预测 result = model.predict(x_vgg) print(result) #加载图片用于显示 img_ori = load_img(img_name, target_size=(250, 250)) plt.subplot(3,3,i) plt.imshow(img_ori) if result >0.5 : plt.title('dog' ,fontdict={ 'size': '10'}) else : plt.title('cat' ,fontdict={ 'size': '10'})plt.tight_layout() #调整图片大小 防止重叠plt.show()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使用test测试图片对模型进行批量测试,注意这里的图片命名必须为1,2,3…10,运行结果如下。
我们用9张全新的图片对模型进行了测试,其中9张图片预测对了8张,准确率相当不错,要知道这只是用30张图片进行了训练,如果我们加大图片数量模型的准确性还将大幅提高,至此我们完成了四大步骤中的步骤四。
5.改变训练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了一个别人的代码,当我们想进行一定的修改的时候,发现修改一处就到处报错,修改已至无从下手。接下来我在教大家如何修改训练目标,比如我们想识别卡车和轿车这两种图片,步骤如下:
步骤1
下载图片。在“工程目录”文件夹内我们创建了一个dataset的文件夹,在dataset文件夹中有三个子文件夹:cars、trunks和test。cars文件夹中存放了30张轿车的图片,trunks文件夹中存放了30张卡车的图片,test文件夹存放5张轿车的图片和5张卡车的图片片,用于评估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
步骤2
修改路径。修改VGG16数据处理代码中的图片加载路径。
folder_path = "dataset/cars" folder_path = "dataset/trunks"步骤3
修改图片批量测试中的图片显示代码。
if result >0.5 : plt.title('car' ,fontdict={ 'size': '10'})else : plt.title('trunk' ,fontdict={ 'size': '10'})
标签: #神经网络实验报告心得 #神经网络实验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