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朋友们对“判断是否是完数”可能比较注意,看官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判断是否是完数”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判断是否是完数””的相关知识,希望我们能喜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新华社哈尔滨10月14日电(记者金地、徐凯鑫)70年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居住在黑龙江省的鄂伦春族猎民告别游猎的生活,走出深山、下山定居。近日,记者来到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听八旬鄂伦春族老人孟淑卿讲起一家三代人的住房之变。从“撮罗子”到“木刻楞”再到砖瓦房、楼房,一个家庭的变迁折射了鄂伦春族人下山定居70年的生活巨变。
行走在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宽敞整洁的马路旁,一座座白墙红顶、绘制着鄂伦春族特色图案的小房子格外醒目,周围圆锥形的“撮罗子”造型仓库彰显着鄂伦春族特色,不远处还有6栋楼房静静矗立。这是当地鄂伦春族群众的新居,其中一栋小房子门前的牌子上写着“鄂伦春族撮罗子搭建传承人”,这便是孟淑卿老人的家。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的鄂伦春族人新居。(受访者供图)
记者走进屋内,仿佛走进了一座鄂伦春族的民俗博物馆:客厅中间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座用桦树和兽皮搭建而成的鄂伦春族传统房屋“撮罗子”的模型,墙上挂着样式各异的狍皮衣、兽皮袋,桌上摆着各类桦树皮手工制品……“这里的东西基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展现了鄂伦春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孟淑卿说。
孟淑卿在介绍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制品。新华社记者 金地 摄
“我就是在‘撮罗子’里出生的。”孟淑卿说。鄂伦春人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数个世纪里,他们在原始森林中过着异常艰苦的游猎生活。“那时穿的是兽皮衣,吃的是打猎得来的肉类和山上摘的野菜野果,一家六七口人住在一个‘撮罗子’里。”孟淑卿回忆着山上的生活,“‘撮罗子’正中间会支起一口铁锅,既能煮饭也能取暖。即便如此,到了严冬时节也不太暖和,经常胸前是暖的,背后却很冷。”
70年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居住在黑龙江省的鄂伦春人走出深山,开始定居生活。也是在那一年,10岁的孟淑卿和其他鄂伦春人一起,搬进了政府为鄂伦春人建造的“木刻楞”房子。
“‘木刻楞’是一种用圆木垒在一起建造的房子。”孟淑卿解释,搬进了新房子,从此下雨淋不着,风也进不来,生活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她告诉记者,在山上缺医少药,生病了只能采一些野生的草药,下山后有了卫生所,看病、取药都很方便。她还和小伙伴一起背上书包走进了课堂,“能去上学,当时感觉特别幸福。”孟淑卿说。
孟淑卿的两个女儿都在“木刻楞”里出生。二女儿关爱华回忆,在她5岁时,全家的住房又一次发生变化——搬进了砖瓦平房。“房子有48平方米,进屋后是长长的火炕,比‘木刻楞’更暖和。”关爱华说,她的孩子就是在那栋房子里出生。
关爱华的孩子上五年级时,一家人搬进了县城里的楼房。“有了集中供暖,不用再自己烧柴火。也有了上下水,再也不用打井水了。”关爱华说,如今,她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从“撮罗子”到“木刻楞”再到砖瓦平房、楼房,孟淑卿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是鄂伦春族人下山定居70年的变迁缩影。
2013年,当地对鄂伦春族人的住房进行“升级改造”,建造了如今的鄂伦春族新居。孟淑卿将房子的客厅改造成家庭博物馆,希望借此传播鄂伦春族文化。“‘撮罗子’已经成为鄂伦春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展示‘撮罗子’和其他鄂伦春族的传统技艺、展品,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我们的风俗习惯。”她说。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的鄂伦春族人新居。(受访者供图)
大兴安岭地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全超介绍,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聚居村已全部建成通村公路,鄂伦春族村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100%。鄂伦春族聚居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讯、通有线电视,村村设有文化室、卫生室。
标签: #判断是否是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