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时间贫困》1:你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

小谦writing 299

前言:

现在大家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感受50字”大体比较珍视,大家都需要学习一些“合理安排时间的感受50字”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感受50字””的相关资讯,希望兄弟们能喜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小谦聊好书》,今天我们要聊的书是《时间贫困》,作者是凯茜·霍姆斯,她是一名老师,而且也是一位母亲,可想而知,她的生活是很忙碌的,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她就给我们详细描述了她的生活,她忙碌的一天从晨跑开始,回来后就抓紧时间抱抱她刚四个月大的小儿子利奥,紧接着收拾出门,冲向办公室。在沃顿商学院繁忙的办公楼里,她见缝插针,抓住讲座和会议的间隙完成工作。下班后,她又火速往家里赶,好让保姆在18点按时下班。到家后,她要收拾杂物、准备晚餐、打扫卫生,一直忙到利奥睡觉前,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什么空闲时间了。

而且,这些还只是日常事务,除此之外她还有很多无法提前预料但又必须应对的附加“日程”,比如理发、看牙、带利奥看病、买礼物、保养汽车以及担任陪审员等等,这些杂事时不时就会积攒到一起。但她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在忙碌的生活之外,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不用管家庭和事业,而是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参加朋友的生日晚宴等等,可是这好像只能是一个愿望,她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工作,也不可能不管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这个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陷入时间贫困中了,然后她就在想一个问题,假如我拥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比如说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家人一起住在一个小岛上,过着悠闲的生活,这样的话,自己真的会更开心,更幸福吗?自己真的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十分满意吗?

当然光想肯定想不出答案,所以她决定借助数据来解答问题,于是她找了两位同事,三个人一起建了一个数据库,记录了数万美国人一天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他们之中有的人工作,有的人待业。她们分析这些数据,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有的可支配时间与总体幸福感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里的可支配时间就是花在想做之事上的时间。这类事情包括放空、放松、看电视,以及运动、看电影或参加体育赛事等更积极的休闲活动,还包括和家人、朋友散步这样的纯社交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可支配时间剔除了花在必要事务上的时间,例如接踵而至的工作、家务、看牙、就诊、跑腿等杂事,因为这些事非做不可,为此消耗的时间也就算不上可支配时间。

她们将分析的结果绘制成了一个图像,这个图像是倒U型的,这个图像告诉我们,日均可支配时间少于两小时或超过五小时时,人们的幸福感就会降低。

日均可支配时间少于两小时幸福感降低很好理解,这就说明你每天的时间几乎都用来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了,所以你就会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变成机器,没有自我了,所以自然不会幸福。那为什么日均可支配时间超过五小时幸福感也会降低呢?

作者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当我们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之后,我们会失去目标感和成就感。我们是特别讨厌无所事事的,我们受不了无聊,我们特别渴望追求成就感,但同样是追求成就感,不同的人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最后成就感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时效也不一样,有的时效很短,当下很爽,但过后是无尽的空虚,比如玩手机游戏,有的时效很长,多年以后仍回味无穷,这种时效的长短取决于我们做的事情与生活,与他人的联系有多紧密。

事实上,些许的忙碌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目标感。

当然,目标感并不一定要从带薪工作中获得,志愿服务(无报酬的工作)通常也会给人目标感。此外,培养优秀的孩子、经营和睦的家庭同样可以让人获得成就感,一些明显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追求爱好和参加体育运动)在许多人眼中既能带来成就感又能带来目标感。

总之,如果你在某段时间突然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幸福感降低,你就要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如果你把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培养社会联系(如与朋友或家人一起出去玩)或有效地使用它(如爱好、锻炼),你就不会因为时间太多而感到不快乐。

不过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每天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应该是在2-5小时之内的,如果我们想在这段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我们就需要利用这些时间有意识地去做一些能够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目标感的事情,所以我一下明白了,为什么我这个节目能够一直更新到现在。

就是因为我每天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在2-5小时之内,而且我通过做《小谦聊好书》这个专辑也确实给自己带来了目标感和成就感。我要每周都聊一本书,这就带来了目标感;我每周都可以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书用自己的方式在一周的时间内分享给所有人,并且能够收到各种各样的反馈,这就带来了成就感,所以虽然创作节目的过程很苦,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的幸福感也是实实在在的,只不过别人感受不到罢了!

所以我想说,如果你经常感到无聊,不知道做什么,这其实是对你的一种提醒,就是你需要做一些改变了,因为之前你做的那些事情现在已经满足不了你的目标感和成就感了,你需要找到新的事情去满足自己的目标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但我在这里并不是让你去特别精细地去记录和安排自己的所有时间,甚至精确到分钟,那意义就不大了,也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了,我们首先需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对每个人都一样,就是一天24个小时,这是客观规律,但是我们每个人对时间长短的感知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在做的事情不同,即便事情相同,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对,我们对时间的感受非常主观,这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带给我们的感受,感受如果很好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感受如果很差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所以时间贫困指的是“感觉”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需要做和想要做的事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定义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具有主观性:一是你想要做的,以及你认为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二是在已有的时间内,你完成所有事情的信心。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时间贫困,可能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我们真的时间少到没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是我们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值得的事情上,说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科技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智能手机今天已经非常普及了,我们对它的依赖性很强,以至于手机几乎都快成为我们的一个“器官”了,按理说手机应该是为我们服务的,可是很多人却已经成为了手机的奴隶,作者给我们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就是社交媒体。研究表明,当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维系已有的人际关系时,幸福感会增加。这个当然很好理解,之前我讲诗词的时候,我就说古人写离别诗之所以写得很深情,就是因为离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了,而且那个时候科技不发达,寄信的效率很低下,而且对方也未必能收得到,可是现在有了社交媒体,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联络到我们的亲友,这自然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但是你仔细想一想,今天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它们真的在用这些时间去维系自己与亲友之间的关系吗?

好像不是吧,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绝大多数时间不是用来给亲人或好友发信息或语音聊天,而是用来观看那些远亲或者名人在网络上精心编织的美好生活。而你要知道,很多人在网上晒自己的生活,那都是精心编织的,他只会进一步放大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但我们不知道啊,所以看到人家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再看看自己的生活如此不值一提,就会感到孤独、抑郁,生怕错过什么,于是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中,但这不但没能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反而加剧了时间贫困,让我们没有时间去做那些真正能够提高我们幸福感的事情。

第二个就是万事按需。手机一开始的功能主要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可是现在我们用手机,好像很少用这两项功能,今天的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比如说新闻报道、电视节目、歌曲、TED演讲、音乐课、演出、教育研讨会、博物馆参观……每个App都在想法设法地留住我们,我们也会变得很贪心,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于是我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根本抵制不了这些诱人的活动,但我们需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一天的时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我们都不足以完成智能手机提供给我们的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管理自己的期望,这有助于从主观上增加我们的时间。

第三是琐碎家务。技术带来的高效率除了让我们过度关注“能做”和“想做”的事情,还增加了我们对“应做”之事的期望。你会发现,随身携带智能手机会让我们一直保持忙碌。即使是在处理一项任务时,或者在放松时,也有一种持续不断的压力催促着我们打开手机,在这关键的几分钟里核对家里的其他待办事项。手机的确会提高我们的做事效率,但是否也会让我们疲于奔命呢?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手机对我们这三方面的影响,并做出改变的话,我们就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自由可支配时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利用这多出来的时间去做能够提高幸福感的事情,那做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下期节目要聊的内容。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听了以后对你有所启发,下期节目我们接着聊。

本期书单:

1.《时间贫困》,凯茜·霍姆斯著;

2.《我们何以不同》,王芳著;

3.《人类动物园》,德斯蒙德·莫利斯著;

4.《唐诗的真相》,黄理兵著;

5.《昨夜星辰》,高盛元著;

6.《诗的味道》,高盛元著.

撰稿:小谦

讲述:小谦

标签: #合理安排时间的感受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