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何为大智慧?——浅析《中庸》第六章

一团金蕊向阳开 276

前言:

如今各位老铁们对“大智慧是干啥的”可能比较讲究,你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大智慧是干啥的”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在网上网罗了一些关于“大智慧是干啥的””的相关知识,希望姐妹们能喜欢,我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大知,就是大智慧。为什么说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呢?因为:

其一,“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喜欢向人家问问题,并通过分析别人回答的浅近的话,从而了解一个人。知人善任,是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和用人原则。何以知人?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换句话说,“知言,才能知人”。孔子又说:“巧言令色鲜于仁。”说话花言巧语,眉飞色舞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舜喜欢向别人问问题,通过与人交谈,分析人家说的话,知言而后知人,知人而后用人。

美国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在中国各地为其国际特训班招生,其中出现了一位奥数尖子,然而因为一段平常的对话,宾大十分干脆地拒绝了这位尖子生。(A:宾大教授,B:奥数高手)

A:“你读书读得那么好,是为了什么?”

B:“为了挣钱。”

A:“那挣钱又是为了什么?”

B:“为了周游世界。”

A:“除了周游世界还想干什么?”

B:“还可以买房子。”

A:“买了房子还想干嘛?”

B:“让父母一起住·····”

宾大为何对这个尖子说“No”呢?因为,这个学生没有远大的志向和伟大的使命。学习为了孝敬父母,无可厚非的。但一个世界著名学府培养出一个仅仅为了自己和父母过上好生活的学生,显然是不够的。名校出贤达。名校的培养目标更注重能否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大贡献。宾大就是通过“察迩言”,知其人,从而果断了拒绝了这个中国学生。

其二,“隐恶而扬善”。舜善于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对待人。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世上没有一个人完全没有缺点,也就是世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上也没有一个人完全没有优点,也就是一无是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舜善于用“两只眼睛”去看待人,睁一只眼看人家的长处;眯一只眼眼看人家的短处。这不是说对人家的短处熟视无睹,放任自流,而是要多发现人家的闪光点,不是老是抓住人家的尾巴不放。对于普通的人,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很不错了。若能隐你的“恶”,扬你是“善”,就是大慈大悲,菩萨心肠。大慈悲,即大智慧。

其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就是对“过”和“不及”两方面都看得清清楚楚;用其中,就是“致中和”,做事不偏不倚,刚刚好,也即达到中庸。一个人若能做到“执两端,用其中”,就是君子。《中庸》说“君子中庸。”为父母,若溺爱,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祸害无穷。孩子要吃雪糕,要一个给一个;要十个给十个……孩子不拉肚子才怪。对孩子,若缺爱,孩子从小不能得到正确的良好的教育,孩子不会健康成长,甚至会走上邪路。过犹不及,对孩子溺爱和缺爱,同样后患无穷,正是“执其两端”。给孩子适当的爱,就是“中庸之爱”,就是“用其中于民”。这样的爱才能为孩子的人生航行保驾护航。

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说: “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境界了吧!普通人很少能长久做到中庸的!”为人处世,能“中庸”,便是大智慧。

标签: #大智慧是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