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你们对“模态定义”可能比较珍视,朋友们都需要学习一些“模态定义”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上网罗了一些有关“模态定义””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兄弟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康德有个词:模态,在日常用语中不怎么常见,简单的说就是描述判断的程度。
任何知识都是一种判断,就是把概念A与概念B进行联结,类似A是(或者不是)B。而在判断中,除了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程度问题。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可能的、现实的、还是必然的?这就是模态。
对于可能的、现实的、还是必然的,简单的定义就是,凡是符合理性的就是可能的,凡是符合经验的就是现实的,凡是既符合经验又被理性所规定的就是必然的。
比如说法国国王是男的,这句话就符合理性,也就是说这是可能的。但是,法国没有国王,所以这句话并不现实。比如说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符合经验的,所以是现实的。但是,究竟是不是必然的呢?那要看你是不是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这一现象是被理性所规定的。如果你知道这既是经验,又被理性所规定,那么这就从现实的变成了必然的。
康德对于模态的解释依然延续着他对认识论的看法,即人的认识来自理性与经验,两者缺一不可。他既不同意理性派,认为人的理性可以认识一切;也不同意经验派,认为人所有的知识都只能来自经验。康德认为,理性能获得知识,但有界限,界限就是在经验世界之中才能获得知识。
比如实体,实体是变化着的现象背后不变的本质。也就是说,实体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康德认可并使用实体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符合理性、符合逻辑,甚至是必须使用的、类似几何学中的辅助线,来帮助人类进行思考的概念。实体这个概念符合理性,因此可能存在。
但是,实体这个概念却不符合经验。在经验中,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不变的。在经验中,一切都必须遵循某些不变的经验规律,万物都会变就是这样一条经验规律。而实体概念的定义不符合这样的经验规律,因此永远不变的实体是不现实的。
因此,康德通过对模态的解释又一次表明了,实体或者说自在之物不可知。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是通过理性和经验,理性作用很大,但作用有限、有范围,经验世界就是理性的范围。
在经验世界之中,理性可以尽可能的驰骋,完全可以认识和理解世界,从而获得知识并改造世界。但对于经验之外的世界,比如自在之物的世界,那样的世界可能存在,但是理性只能对那样的世界表示,我不知道。
理性一旦超越了经验的范围,就只能作为空想、假设、幻相对待。当然,这些超越经验的思维是可能的,甚至是对人类理解世界有帮助的,但是,理性需要时刻记得,这只是幻相而非现实。
标签: #模态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