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任正非的咖啡哲学

虎嗅APP 3979

前言:

眼前小伙伴们对“啥是acm”大概比较讲究,你们都想要学习一些“啥是acm”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对于“啥是acm””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兄弟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者|周超臣

头图|视觉中国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华为提交了一个名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商标申请,目前处于审核状态,该申请提交于5月18日。

随即有媒体扒出几年前任正非吐槽华为研发人员小气、挣那么多钱却不舍得出去跟人喝咖啡的一个视频,任正非说:“你看我们公司遍地都是咖啡厅啊,是因为我们研发人员很抠门、很小气,他们老是不愿意喝咖啡,嫌咖啡贵。就算不看他们不喝咖啡,就知道他们落后,因为他们挣钱多了,装在口袋里也不拿出来花。”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恰是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的口头禅,并成为其管理哲学的一部分,它的内涵是倡导开放的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

考古被称为“华为的罗马广场”的心声社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的提法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4月23日,在与上研专家座谈会上,任正非发表了题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的讲话。

在长篇大论中,任正非首次提出了“走向世界走向开放,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力量”的理念,他说要从战略格局构建我们未来基本技术理论和思想,并对在场的华为专家们说:“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你们这些fellow的技术思想为什么不能传播到博士和准博士这些未来的‘种子’里面去?你们和大师喝咖啡,现在为什么不能也和‘种子’喝咖啡?喝咖啡是可以报销的。别怕说白培养了,不来华为,他总为人类服务的吧?把能量输入到‘种子’阶段,这样就形成庞大的思想群。就像一个石头丢到水里面引起波浪一样,一波一波影响世界。你们一个fellow能交5个这样的朋友,一个人几百个的粉丝,一算就影响了多少人。交流也是在提升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真的想不清楚未来是什么。”

他继续说道:“华为公司的圈子还太小,你们这些fellow都不出去喝咖啡,只守在土围子里面,守碉堡最终也守不住的嘛。你们这些科学家受打卡的影响被锁死了,在上研所这个堡垒里面怎么去航海?去开放?航海的时候怎么打卡?发现新大陆怎么打卡?沉到海底怎么打卡?从欧洲通向亚洲的海底有350万艘沉船,那些沉到海底的人怎么打卡?所以,我们的管理要开放模式。”

任正非提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时机恰逢华为2013年的销售营收2390亿元人民币(约395亿美元)超越了爱立信(约353亿美元),坐上了全球通信设备商的老大位置。以此为契机,任正非在2014年喊出了这样一个口号,并贯穿过去的8年。

更广为人知的是任正非于2017年12月11日在喀麦隆代表处的讲话,他解释了“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内涵:“利用西方的一些习惯,表述开放、沟通与交流。你们进行的普遍客户关系,投标前的预案讨论、交付后的复盘、饭厅的交头接耳……我都认为在交流,吸收外界的能量,在优化自己。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神交。咖啡厅也只是一个交流场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交流的机会与场所,不要狭隘的理解形式”。

他强调,见识比知识还重要,“交流常常会使你获得一些启发”。所以很多年轻人到了华为,会被派驻到国外的各个代表处去锻炼。我在华为的一位朋友就曾被派驻到西非,从人生地不熟到日常跟所在国的总理、各种部长开会、交朋友,这应该就是任正非所谓的“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吧。

虎嗅曾参加过华为2019年11月举办的欧洲创新日活动,随处可见的是无论级别大小的华为员工与从欧洲各国奔赴过来的合作伙伴们谈笑风生,如同老友相见。

2018年的一次分享中,孟晚舟将华为的创新研究计划(HIRP)比作“为全世界的高校与科研机构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咖啡吧”。她说:“在这里可以思想交流,可以技术分享,也可以跟华为谈合作。在这里,可以谈理想,也可以谈现实;可以谈客户需求,也可以技术创新。HIRP计划旨在广泛吸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优秀思想,共同实现重大技术创新突破。自2010年在欧洲启动以来,通过长期开展CFP(Call for Proposal)合作模式,已与全球30多个国家合作,基本覆盖全球Top 100高校、100多位IEEE、ACMFellow及国家院士、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2014年开始,“华为创新研究计划”通过华为官网公开对全球发布,分“Exploratory、Open、Flagship”三个类别。

孟晚舟说,Exploratory就是“喝咖啡”,更多的是通过技术峰会、论坛进行创新思想交流,或者引导学者进行“无人区”、学术前沿的基础理论创新的探索研究。

“HIRP的Exploratory就是让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像灯塔一样,可以照亮我,也可以照亮别人,而且灯塔是科学家的,完全不影响科学家们去推动产业化。”孟晚舟说。

2022年5月31日,华为董事、科学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文伟在线上参加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峰会的演讲中透露,2021年华为在大学合作上投入了27亿元人民币,其中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投入约16亿元。与之对应的,2021年,华为的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比重高达22.4%。而过去十年里,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

徐文伟还透露,华为正与全球300多所高校、900多家研究机构开展合作,通过产业界参与学科设计、校企联合培养、科技竞赛等全方位、多层次发现及培养高层次人才。

我们不难发现,与全世界喝咖啡的华为,充满了对顶级科研人才的饥渴。“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从字面意思上,既可以理解为吸收全球的顶级科研人才,也可以理解为吸收别人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思想。

任正非有一次对华为的科学家、专家们说:“主动去与跨界的人喝咖啡,多喝咖啡,你不就能吸收他的思想了吗?这会对你的研究成果产生贡献。大家要去看蛭形轮虫的故事,我为什么反复说这个故事,就是希望大家要多交流,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与合作伙伴一起胜利,换来粮食,才能爬‘喜马拉雅’。”

任正非的咖啡哲学或者说咖啡主义,或许跟20多年前的一件事有着莫大的关系。据IBM顾问回忆,1997年华为邀请了首批IBM顾问进驻华为深圳基地帮助推进华为公司的管理变革,而这些顾问走遍华为园区,找不到一个咖啡机。如今,华为的园区和全球各地的办公室布满了咖啡厅。

与“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对应的,还有“一桶浆糊粘接世界智慧”,任正非自称手里拎着一桶浆糊。

他在2017年10月造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时说:“其实这桶浆糊,在西方就是胶水,这黏结人与组织的胶水本质就是哲学。前面三十年我提着这桶胶水,浇在大家脑袋上,把十八万员工团结起来了。现在我又提到这胶水到加拿大来了,也要浇到加拿大你们这些伟大人物身上,把全世界的科学家紧密连接成一个群体。这个哲学的核心就是价值创造、价值分享,共有共享,保护每一个贡献者的合理利益,形成一个集群,这个战斗力是很强的,这个就是分享的哲学!这个哲学要黏结全世界优秀的人。”

当时任正非可能没有想到,一年多之后,他的长女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扣押,华为则被美国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让这位以低调著称的70多岁老人在2019年马不停蹄地出来接受媒体采访——他一手拎着浆糊,一手端着咖啡杯,为华为,也为孟晚舟——其中就包括两场《与任正非喝咖啡》(A coffee with Ren)。两场对话吸引到了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兼执行总监乔治·吉尔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连线》杂志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教授,全球顶级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未来学家杰里·卡普兰,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英国电信前CTO彼得·柯克伦等,其中尼葛洛庞帝教授曾是乔布斯的老师。

在与任正非思想碰撞临近结束时,乔治·吉尔德说:“(这个世界)其实也就一杯咖啡这么大。当任总在谈论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他极有远见。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哪家公司的领导人能够就技术发展这一核心话题进行如此深入而全面的分析,这就是美国应该与华为达成协议的原因。华为是全世界的资源,而不是应对后门和安全问题的小角色。”

在任正非与这些顶级学者的交流中,咖啡成为一种全世界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咖啡豆曾被英国社会学家纪登斯形容为“卓越非凡的全球化形象”,在企业的全球化扮演着催化剂的作用。据悉华为员工来自160多个国家,而华为的业务几乎遍布全球,咖啡成为一种成本最低的沟通语言,也代表了华为对创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任正非在2020年与金牌员工座谈会上说:“华为文化就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有冲突来促变,心声社区、遍地的咖啡馆、AT的任职年限、专家委员会的任期制、董事会/监事会的任期制……都是改变单基因遗传,防止熵增、沉淀、内卷化。”

不知这次把任正非的名言注册成商标,会让任正非的咖啡杯子飞出什么样的黑天鹅。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标签: #啥是a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