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1361”:一座大城市的“数治”之路

新华社 58

前言:

今天我们对“关于大数据时代的质量描述不正确的是”大概比较看重,咱们都想要剖析一些“关于大数据时代的质量描述不正确的是”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关于大数据时代的质量描述不正确的是””的相关文章,希望看官们能喜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华网重庆4月11日电(韩梦霖)“18:46,车牌号为渝DC6XXX的渣土车在通过渝南大道(莲花小学)朝箭合路方向行驶时,存在冒装行为……”几天前,一辆渣土车因冒装未封闭的违规行为被智能感知设备自动抓拍,预警信息通过“渣土车监管一件事”系统推送至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中心立即按照智能预案,自动分派任务至相关部门和属地镇街,迅速开展现场核实和处置工作,并依据相关法规对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理。

如今,在数字化的助力下,九龙坡区对于区内渣土车辆的监管,已实现高效协同的闭环处置流程。

算力换人力、智能增效能

“数脑”驱动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跃升

走进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点开大屏幕上的“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模块,车辆号牌、事发地点、所属企业、违规照片、违规类型、处置流程等信息一目了然。

“以前通过设点拦停方式检查渣土车辆,不仅效率较低,监管也存在漏洞。”九龙坡区大数据局副局长潘晓雪介绍。2023年9月,由该区城管局、大数据管理局等部门牵头开发建设的“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开始上线运营。通过推动渣土车监管数字化改革,该区渣土车冒装违规事件实现了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高效协同监管处置,处置率由20%提升至90%,处置时长从按周计降至按小时计,渣土车违规行为也大幅减少。

图为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新华网发(邓佳星 摄)

2023年4月,重庆这座人口规模超过3000万的大城市,全面启动数字重庆建设。按照“1361”整体架构,重庆以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为抓手载体,推动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变革重塑,提升党政机关整体智治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服务群众美好生活能力和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数字文明市域范例。

一年来,重庆已全面实现“一年形成重点能力”的目标,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中共重庆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黄朝永介绍,重庆已建成全国首个“一体建设、三级贯通”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目前,1个市级治理中心、41个区县治理中心和1031个镇街治理中心已实体化运行,构建了设施运行、社会治理等板块,初步形成市带区县、区县带镇街工作格局,22个应用实现三级贯通。

九龙坡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是重庆市首批试点的区县治理中心。作为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的“实战枢纽”,中心内设置了联合指挥厅、事件研判室等功能区,承接“八张问题清单”“突发事件直报快响”“民呼我为”等市级中心应用,具备了运行感知、风险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等能力,可实现对公共安全、生产事故等应急突发事件的高效协同处置。

“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打造了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的协同工作场景,全区各部门、镇街数字化协同实战能力基本形成,数字服务高效能治理效果逐步显现。”潘晓雪表示。

“通过数字化应用,重庆初步建立了现代政府整体智治新机制,推动政府各部门由条条管理变成协同治理。”黄朝永表示。

南岸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办理窗口。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便捷高效办好“一件事”

数字化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群众有感

“1361”整体构架中的第一个“1”,是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代小红介绍,这是全国唯一的省域一体建设、全市共同使用的城市治理数据资源底座,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基石。

经过一年建设,平台归集数据已达10万余类,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0%。随着部门间的数据壁垒被打破,数据实现了跨部门高效流动,也为重庆运用数字技术打造一批多跨协同的典型数字化场景应用,加速推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支撑。

其中,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统筹推动政务服务APP“渝快办”上线“一件事”服务集成办理专区,将企业、群众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多个部门相互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及群众视角下的“一件事”,持续推出一系列主题式、套餐式场景应用,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来回跑、办事繁”的问题,深入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体系重构、履职能力提升。

目前,重庆已上线“一件事”集成服务80件,集成了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286项高频服务,日均办理群众诉求2000余件。相较改革前,平均减环节74.6%、减材料60.1%、减时间72.3%、减跑动91.5%。

“以新生儿‘一件事’集成服务为例,从小孩出生后办理的出生医学证明开始,所有政府部门为其办理的证照将全部归集,形成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今后再到政府部门办理事项时,就不需要拎着一大堆证照来回跑,直接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所有证照、材料免提交。”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数字政务专题组副组长邓远峰介绍。

图为重庆城市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在社会领域,重庆不断丰富“数字+ 生活”服务,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开发了一批重点应用,着力提升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

针对不同医疗机构检验检测结果不能互认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情况,重庆市卫健委开发了“渝悦·医检互认”应用,搭建统一数据库,建成互认共享平台,建立了112项跨层级、跨机构互认医疗检测项目。在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求的前提下,医生在该平台上遵照互认项目和适用范围的原则,就可以对其他医院的检验检测结果予以认可,减少了重复检验检查。

“全市已有1151家医疗机构接入应用,汇集各类检查检验资料1.3亿份,该应用上线以来,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超过3900万元,群众就医便利度和获得感明显。”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数字社会专题组副组长李坚平表示。

高空作业人员攀爬崖壁,安装地灾防治监测设备。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为库区危岩装上“千里眼”

实用实战数字化能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数字重庆建设中,重庆还聚焦城市治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突出实用实战,提升城市建设中的安全和韧性,构建风险隐患监管闭环。

据介绍,重庆从“九小场所”安全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餐馆明厨亮灶等“小切口”入手,上线了安全生产智管、巴渝治水等16个典型应用,推动各类风险隐患防控从不确定向确定转变,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重点预防监管”。

三峡库区山高岩陡,危岩地灾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以往,仅靠人力勘察危岩的裂缝、变形情况,勘察效率低、存在滞后性。

为此,重庆应用数字化思维建设了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系统,给三峡库区危岩地质灾害防治装上数字“千里眼”。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李少荣介绍,该系统融合了全市2068个雨量站实时数据和4208个小流域、66077个地质斜坡单元矢量数据等14个行业部门数据,初步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危岩地灾精准预报预警和高效协同处置能力。

这一数字化成果也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2023年10月9日,巫山县铜鼓镇水流村兑窝子坪发生一起特大型滑坡灾情,滑坡体积达850万立方米。由于成功预警、处置及时,避险转移受威胁群众103户196人。

接下来,重庆将纵深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加快重点能力向基本能力深化拓展,努力提升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海报设计:王可)

标签: #关于大数据时代的质量描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