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吵什么?

自媒体干货分享008 108

前言:

此刻姐妹们对“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大约比较关切,各位老铁们都想要知道一些“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对于“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的相关资讯,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行为经济学是怎么来的?

好,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就是行为经济学的由来。你可能听说过丹尼尔·卡尼曼,他2002年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且他是一个没有受过经济学训练的心理学家;2013年,罗伯特·希勒又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做行为金融学的;然后最近的2017年,理查德·泰勒也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做的是纯粹的行为经济学。

可能因为最近的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做行为经济学的,你会觉得行为经济学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但这是一个误区,其实行为经济学并不是一个新的学科,我们首先要破解这个误区。

现代经济学之父叫亚当·斯密,他在写他的《国富论》的17年前就写过一本书,叫《道德情操论》,里面就引进了很多行为的概念。当然,还有凯恩斯,他也是宏观经济学之父了,他有很多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概念,比如说他提出过动物精神、选美,说股票就像选美一样。所以早期的这些经济学的大佬,其实都是非常承认人是有感情的,不是完全理性的。

但是后来在70年代初,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和一些其他的人,比如说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和托马斯·萨金特,这些人都拿诺贝尔奖了。他们在70年代引进了理性人的概念,叫做rational expectation。而且这些模型是非常优美的。我当年转学金融其实就是被这些模型吸引。我本来是学概率统计的博士,因为学了这门课发现太优美了,所以说这些模型立马就受到很多的关注。

在这些模型里面,有几个最重要的假设:第一个就是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不光是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还假设我知道你是理性的,还知道你也知道我是理性的,所以说它是非常多层的理性的概念。

第二个假设就是这些人都能够做优化,能够最大化他们的效用函数。这些模型当时提出来之后,确实是能解决当时的一些问题。所以基本上到70年代、90年代,垄断了整个经济学,这样使得行为经济学当时比较难生存。

比如说我自己的一个亲身例子。2006年我把我和一个合作人的论文提交到一个杂志上,结果杂志的回稿是:这个论文我闻一下就不对。这是非常侮辱学术界人的事情。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早期的还有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像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违反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些极端例子,使大家意识到市场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有效,人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理性。所以说这也是后面导致大家重新重视理查德·泰勒、罗伯特·希勒那些人早期的工作,这也是他们拿诺贝尔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我是这么理解理性经济学和非理性经济学,也就是行为经济学的关系。我觉得理性经济学就像咱们中学学的物理模型,那里面没有空气阻力,一切都很理想。所以说我们能看见早期的物理模型,确实能解释现实中的很多现象,比如说两个铁球从上面扔下来,它们到达地面的时间其实是差不多的,因为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很多其他情况下,空气阻力是极其重要的,像飞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从后面推它,都飞不起来。行为经济学也是类似的,就像飞机起飞一样。

所以你看,其实行为经济学一直都在,如果你看一下曼昆经典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会发现几十章里面其实只有一小节是讲行为经济学。那个时候大家没有重视。最近由于很多人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和金融危机这些事件,导致大家对行为经济学更加重视。

但是行为经济学并不是要颠覆传统的经济学原理,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扩展补充,更结合实际,而且我们这个课会引进很多行为经济学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者是金融市场中发生的事情。

2.行为经济学和理性经济学的区别

好,光梳理了历史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理解一下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到底在争论什么,很多人可能对“非理性”这个词也理解得不够深刻。这里面我会通过两个博弈论中的例子,去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理性到底意味着什么,非理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讲第一个例子,叫做最后通牒游戏,一个非常有名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两个人A和B,给他们100块钱。A是提出分钱方案的人,B决定同不同意A提出的分钱方案。比如A说A拿90块,B拿10块,B如果不同意,大家一分钱都没有。B如果同意,B就拿10块,A就拿90块,所以它叫做最后通牒游戏。那你觉得如果大家都是理性的,应该怎么分这个钱?

你想一想,如果B是理性的,而且A知道B是理性的,那A就给B一块钱,A自己拿99块钱就行了。如果他拒绝这个分钱方案,他一分钱都拿不到,所以他肯定会接受这个分钱方案。

现实中大家是怎么分钱的呢?如果让你去提出分钱方案,你会怎么分?我觉得你可能就会50:50这么分,很多人也都会这么分。后来有个做研究的人把最后通牒游戏用在商学院的教授身上,很多教授参加了这个实验。谁分的钱最多或者谁分的钱最少?结果是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这些教授们分的钱最少,那些市场营销的教授反而表现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的这些教授,他们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他们提出的方案可能就是他们拿99块,别人拿1块钱,那别人肯定把他们拒绝了,因为别人觉得不公平,公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回头我们会细讲。

同一个实验也在学生中去做。结果发现考试拿A的学生就像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的教授一样,表现很差;那些考试拿C的学生反而直接上来说五五分吧,所以他们反而分的钱最多。这个结果告诉了我们,不能像理性模型里面一样假设别人是理性的,而且假设别人知道你知道别人是理性的。

当然上面讲的这个博弈是两个人之间的博弈,你不能假设对方是理性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很多人之间的博弈,像股票市场就是很多参与者互相博弈。

下面讲一个例子,就是理查德·泰勒很早的时候在《金融时报》上,让大家做一个猜数游戏,《金融时报》的读者选一个数字,0到100的整数,选这个数字的目的是要赢这个游戏。谁能赢这个游戏呢?就是谁的数字离所有人的平均数的2/3最近。

这有点抽象,我讲一下理性均衡是怎么回事。你想要离所有人平均数的2/3最近,如果你假设大家都是乱来的,0到100随便选,均值就是50,那你应该选多少?你应该选33。但是如果你假设别人会觉得其他的人都是乱选的,所以别人都会选33,那你就应该选22,所以选22是第二层理性。但是,你可能又会继续往前想,万一别人知道,别人会选22,你应该选多少?所以说你一直往下走,最后真的均衡只有0或者是1,就是说你一直得往小的数字走。所以,0或者1才是真的均衡,这是理性均衡。

现实中《金融时报》的那些读者,选的数字是多少呢?有一个奇怪的分布。很多人选99和100,这就是瞎搞了。选99、100是不可能赢这个游戏的,因为哪怕大家都选100,平均数的2/3也是66,但是就是有很多调皮捣蛋的人。更多的人选33,确实这些人是第一层理性的人,他们假设大家都是乱选的,均值是50,所以他们选了33。但是更多的人选22,也就是第二层理性的人更多,可能是他们没有很多时间去思考,觉得大家会选33,所以他们选22。然后还有一拨人选0和1,选0和1的人就是那些理性经济学学得特别好的人,可能是太好了。

那真的赢了这个游戏的人是选了多少呢?是13,因为均值是18.91。这个游戏给的奖金还挺多的,是两张纽约到伦敦商务舱的往返机票,所以大家还是很认真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最后选13的赢了。

所以这里面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0和1虽然是理性的,但是你不能假设别人是理性的。市场上也是这样的。你不能假设别人是理性的,你得去猜别人不理性的程度,这是非常难的。像这个例子里面赢的人是选13,但选13肯定是有运气的成分,因为这个游戏非常难赢,你要猜别人非理性的程度,这是非常难猜到的。但是你至少要意识到这个市场上存在一些调皮捣蛋的,选99、100的人,然后你去猜大家非理性的程度大约是什么样。

其实我经常在班上跟很多学生玩这个游戏。经过多次玩这个游戏之后,我发现时间越长大家越理性,时间越短的话就越不理性,越不理性的话,你猜的数字大一点,就能赢。

你可能会说刚刚这两个例子都是实验室里面的例子,离现实生活太远,下面我给你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人也会有一些偏差。假设你现在去沃尔玛买鞋,这双鞋是200块钱,但是你在买之前突然发现,隔壁家乐福只要100块钱,你这个时候会不会不买这双200块钱的鞋,而去家乐福买100块钱的鞋?比如说你去家乐福要10分钟的时间。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家乐福买这双100块钱的鞋,省下100块钱。

下面再看第二个例子,同样你在沃尔玛买一台电脑,这台电脑是20500块钱,就在你要付钱的时候,你突然知道隔壁的家乐福只要2万块钱,少了500块钱,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花10多分钟的时间去隔壁家乐福买这台电脑?很多人这个时候会选择算了,就500块钱。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时候500块钱相对于2万显得特别少,但是第一个例子虽然只省下100块钱,但是显得特别多,省了50%。

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但是在传统的理性经济学里面研究的都是绝对的,没有研究相对的东西,相对的东西对你的影响比绝对的东西会更大,回头我们会细讲。

标签: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