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眼前你们对“祖冲之的人生经历”大体比较珍视,大家都想要知道一些“祖冲之的人生经历”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关于“祖冲之的人生经历””的相关资讯,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姐妹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浙江衢州90岁的黄锦云老爷子,历时40年研究数学,得出了两套完整、严谨的数学公式。随后,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给很多教育机构,希望可以得到认可。然而,专家却回复他:“类似祖冲之,只可惜,当代社会已经不适用,若生在古代,他或许就是祖冲之。”
一、学到老,活到老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年龄不是问题,问题是人未老心已老。
从小老师告诉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能把自己学的东西,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才是实现了知识的价值。黄锦云老爷子能够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用在为其他人带来实际效益上,这也许就是我们学习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从三岁上幼儿园到二十多岁大学毕业,二十多年的求学之路,不仅能让我们获得知识,还能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有理性的解决方法,运用智慧将我们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今社会,想要在社会中生存,如果一无是处的话很难。只有通过学习,了解到各种生存的技能,我们才能够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至于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像个“小白”一样没有头绪,到处乱撞,也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找到通向成功的钥匙,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扇大门。
在衢州市龙游县庙下乡庙上新村,已经90岁的黄锦云,是村里有名的“大数学家”。他的出名,是因为他帮助乡亲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不仅解决了大家长期以来的困惑,还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
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百业待兴的历史背景之下,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地贫瘠,农村文化建设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里也迫切需要知识的引领,带领农民加快发展的进程。1930年出生的黄锦云,1949年高中毕业,这时候一个高中生在村子里就是知识分子的象征,于是,他担任了村里的会计一职。
在职期间,黄锦云发现,很多乡亲到水田里插秧还是沿用祖辈的经验,完全是采用“估计”的方式,对于一亩水田栽种多少秧苗,没有具体的概念,如果出现秧苗太稀疏的情况,事后还要第二次补栽。也就是说,农民要花费双倍的工作量,才能够确保这亩水田最大化地利用。
这样的“估计”对于农民来说,并不合适,很容易造成秧苗间距太近影响生长,最终一亩水田的亩产量很低;或者秧苗距离太远,浪费土地,过后补栽又耗时费力。
那么,如何合理安排一亩水田里秧苗的数量,才能够达到既不浪费人力,又能提高亩产量的效果呢?黄锦云开始琢磨,怎样才能合理利用土地,又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此后,他开始拿着米尺到田地里一遍遍地测量,在得出一亩水田的长度和宽度之后,再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出这亩水田里需要的秧苗数量。在计算出结果之后,他先到自己的水田里试验,结果很喜人。不仅水田土地得到最大化地利用,还不用二次补栽。
乡亲们对于黄锦云的计算结果都感到不可思议,他们都没有发现自己的身边原来藏着这样一位“能人”。习惯了以经验来种田的他们,在黄锦云的指导下,在水田里精准地插秧,相应的收成也有所提高。
从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呼黄锦云是“大数学家”,感叹他学识渊博,也感谢他为乡亲们解决了大难题。
黄锦云从小就喜欢数学,遇到难解的数学题,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解开它。在其他同学眼中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在他眼里反而都是有趣好玩的东西。
成年后,黄锦云对于数学的热情,一直延续到了生活中。在帮助乡亲们计算出了一亩水田,种多少秧苗之后,他深感知识对于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劳动是多么地重要。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数学知识,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
二、务实求真的演算
关于民间“科学家”,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之前的一则新闻中,江苏省的一个少年天才刘汉清,曾经红极一时。他十六岁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大学里年龄最小的“神童”。他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导师对于这个特别聪明的学生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用所学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
谁都没有想到,他会在大学二年级执意退学,回到家里潜心研究数论。数论是一门高深的数学理论,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是无法在这个领域有所造诣。
但是,他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和其他人不同,一定可以在数论的研究中做出一番大事业。从此他与世隔绝,沉浸在数论的世界里。有专家对于他的论文提出异议,他拒绝不接受,认为是专家不懂他的研究内容。
在研究数论期间,刘汉青生活完全依赖年迈的父母照顾,而立之年,父母离世之后的他,生活一塌糊涂,靠着政府的救济金度日。
做学问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以基础知识为支撑。就像我们平地起高楼,没有地下牢固的地基,就无法实现这样的愿景。
一切没有理论基础关起门来,闭门造车的研究,都是空中楼阁,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是比较生硬的一门,可以说,数学领域中强调丁是丁、卯是卯,没有中间地带。这个得数是多少,就是多少,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水分。这就要求我们,秉承严谨的态度,把握较高的精准度。
庙上新村与庙下村相邻,地处龙南山区,这里的耕地面积不足一千公顷,山林却有几千公顷,山林面积是耕地面积的几倍。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年代里,这里有很多的木匠手艺人,以雕刻木头工艺品为生。
黄锦云观察到,木匠到山林获取原材料,只是简单粗暴地把整棵树砍掉搬回去,之后在制作成品中,极其容易造成浪费。
本着合理利用原材料,在制作成品过程中不浪费木料的原则,他开始在农闲之外,反复计算,研究木材测算公式。他说:“山上的树好多年才长成,不能太浪费。”
四十多年间,他带着尺子和笔纸到山上测量树木的周长;到木匠家,测量各种木料的尺寸。在一次次的演算中,2017年,他终于得出了两套完整的数学计算公式。
黄锦云对自己的数学公式很有信心,这是他联系实际,且反复论证的结果。于是,他把自己的心血寄给很多教育机构,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认可,将他的数学公式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帮助到更多的人。
几经周转,黄锦云的计算公式和运算过程,得到了当地数学领域专家的关注。
在经过多位专家的共同研讨之后得出,黄老先生的数学公式,无论是从演算过程,还是数学公式本身来看,思路都没有问题。
唯一不合时宜的地方就是,就目前科学发展的速度而言,黄老先生的数学公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现在已经有了更快捷、更简单的计算公式。
其实,四十年的坚守,无论结果怎样,对于黄锦云来说,都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常说,教育孩子,言传不如身教,黄老爷子好学务实的学习态度,对于他的后辈子孙影响很大,他的孙子都学习成绩不错,考上了很好的大学。
三、认真严谨的精神
实际上,除了黄锦云,还有很多这样求真务实的“科学家”农民。
吴吉昌,1910年生人,曾经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在周总理的嘱托下,搞棉花种植试验。
吴吉昌原本就是山西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心细胆大,在种田上,其他人不敢尝试的方法,他都敢。其他人不敢去的地方,他也大胆闯一闯。
在他看来,只要是和棉花种植有关的消息,他都愿意去采纳、尝试。从培育种子,到记录棉花每个生长周期不同的变化,他把自己的家安在了棉花田里。
一个科研成果从无到有,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吴吉昌先后尝试过很多的培育办法,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才终于创造了“芽苗移栽”等新的培育方法。
他没日没夜地在棉花田里,无数次地论证自己的猜想,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每一项试验,都需要论证、推翻、再论证,从中比较,才能够得到最终的结论。
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他吃饭都在地头上吃,乡亲们都开玩笑地说:他看到棉花地,比看到肉包子还馋。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在“文化大革命”中,面对其他人的误解,他从来没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告诉所有人,他不是为了名利,他的执着是因为他肩负着周总理的重托。无论如何恶劣的生活环境,都不能阻挡他研究棉花的决心。
直到有一天农科院的学者走进他的棉花试验田,看着眼前繁盛的棉桃,大家赞叹不已。吴吉昌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坚持,再多坚持一下,就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他首次开创了“一株双秆”,棉桃的增多,相应地提高了整亩棉田的产量。
吴吉昌始终牢记周总理的重托,将棉花种植的研究成果在各地推广,受到大家的喜爱。
在无利不起早的今天,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显得弥足珍贵。他们为了帮助乡亲们,为了造福人民群众,不计付出,克服重重困难的无私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标签: #祖冲之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