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阿里云:降价后,更多场景用上了大模型

澎湃新闻 721

前言:

此刻大家对“阿里云小视频”大约比较注意,小伙伴们都需要了解一些“阿里云小视频”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关于“阿里云小视频””的相关知识,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阿里云推出“AI程序员”。

大模型降价带来哪些市场变化?模型降价狂欢是营销还是真正降低使用门槛?6月21日,在阿里云上海AI峰会期间,阿里云通义大模型业务总经理徐栋对澎湃科技()表示,最近一个月的明显变化是,模型降价后可用、可不用的场景基本用上了大模型。模型降价进一步刺激聊天场景,壮大信息抽取场景,但大语言模型的原生应用产品还在发展早期。模型精度是应用关键,精度提升推进模型落地。

大模型改变了游戏、社交、短视频、直播、手机、个人电脑等行业的模式。“一个模型的精度能达到85分,基本上打败了绝大部分人。人脸识别、语音转文本的精度都超过了95分,如果模型精度进一步提升到95分,基本上不需要人的操作了。”徐栋表示,随着大模型精度进一步提升,大模型商业化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

“不同场景对模型精度的需求不同,闲聊的精度要求不高,但绝大部分场景要求高精度,所以我们过去降价的都是主力模型。”大模型降价潮袭来,徐栋感受到了明显的市场变化,过去,大模型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聊天和编程,而模型降价进一步刺激了聊天场景,壮大了新生的信息抽取场景。企业拥有大量沉淀的数据,降价后,客户开始应用大模型的泛化性特征,对存量或新增数据信息抽取,并做标签化处理。“这些应用四五年前已经有了,只是精度不够,泛化性不强。这次降价后,本来可用、可不用的场景基本都用了大模型。”

垂类模型公司擅长数据集理解,开始找到差异化路线,有的专门做医疗,有的专门做闲聊,有的专门做个人助手,徐栋表示,模型与应用一体化、模型与硬件一体化将越来越普遍。“未来可能会看到有些公司专门做消费电子,做陪伴类硬件,它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垂直模型公司。”

“对于云平台来说,我们考虑AI基础设施一体化,要降低模型应用门槛,把应用规模做大,做到开放性,让每个人都能用起来。云厂商通过推理框架、合理任务调度、无损的量化方法,进一步在大规模硬件基础设施之上实现软硬一体的推理效率,一般会比用户自己搭建性价比和易用性更高。”

当天,阿里云推出首个“AI程序员”,具备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岗位技能,可一站式自主完成任务分解、代码编写、测试、问题修复、代码提交,最快分钟级即可完成应用开发。该AI程序员是基于通义大模型构建的多智能体,每个智能体分别负责具体的软件开发任务并互相协作,可端到端实现一个产品功能的研发,简化软件开发的流程。

标签: #阿里云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