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搞研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学习时报 440

前言:

今天小伙伴们对“解析错误是怎么回事儿”大约比较着重,看官们都想要知道一些“解析错误是怎么回事儿”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汇集了一些对于“解析错误是怎么回事儿””的相关知识,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咱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胡乔木(1912—1992年),本名胡鼎新,江苏盐城人,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党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胡乔木为我国党史学科建设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始终践行着为党和人民治学的原则。

“一件事完成了,接着又是一件”。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被邓小平誉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这样的赞誉与他认真好学、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正如胡乔木在自己的诗词中所言:几番霜雪几番霖,一寸春光一寸心。

胡乔木严于律己,对文章的要求极高。他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要仔细反复修改,“把一切不必要的东西都删去”“把每篇稿子一字一句地去推敲,删到无可再删的地步”。1951年,胡乔木因胃穿孔导致大出血,住院动手术,可在出院后不久,大病初愈的胡乔木就起草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的文稿。为了这篇重要的文稿,他废寝忘食地写作,由于当时室温较高,胡乔木还让自己的夫人在澡盆里装满凉水,在澡盆上搁一块木板,他则坐在水里趴在木板上完成文稿。邓力群高度评价胡乔木勤于治学的精神:“他从不停步,一件事完成了,接着又是一件,永无止境地做下去。在他来讲这样做是义不容辞、理所当然的。”

研究历史“必须狠下功夫”。注重夯实基础是胡乔木在治学上的重要特点。1980年4月8日,胡乔木在中国史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研究历史是一件艰苦的工作,这方面的基本功,是不能排除、不能贬低、不能忽视的,必须狠下功夫。”

胡乔木强调“论”从“史”出,主张“用历史研究历史”。他认为,任何科学研究都不能满足于第二手、第三手的资料,必须掌握原始资料,在这个方面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同时,胡乔木反对堆砌材料,强调要在重视史料的基础上着力体现出理论的力量。他深刻指出,“要讲理论,不要陷到一件一件历史事件里面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说了许多历史,反而看不到历史”。

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胡乔木认为历史研究还需要做到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辩证分析问题,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绝不能将历史简单化。1980年7月7日,胡乔木在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成员谈话时指出,“要对历史负责,把历史描述得很公正、很准确”“历史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不在研究的时候保持客观态度,就不能正确地解释历史”。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中坚持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做党和政府的忠实的、得力的助手并不意味着做应声虫”。胡乔木是最早洞悉中共党史学科特点的党史学家之一,在党史治学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认为党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学是为着支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胡乔木指出,党史研究应实现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一方面,党史研究应当以科学性为基础。他提出,“如果借口有政治需要,就要求历史科学违背历史科学的真实,那样将不仅破坏历史科学,也将破坏社会主义政治”。另一方面,党史研究要强调政治性。历史学家是历史的研究者,同时也应当是历史的促进者,“做党和政府的忠实的、得力的助手并不意味着做应声虫”。1990年3月,在全国党史工作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上,胡乔木明确指出,“党史工作是研究党的历史的,但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并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面向将来”,因此,不能把党史工作看成是平静的、书斋中的事业,它是思想斗争最前线的一项战斗性的工作。他认为,“历史科学满足政治需要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历史向社会也向政治提供新的科学研究的成果,而社会和政治则利用这种成果作为自己活动的向导”。这种做法能够同时完成科学和政治赋予的双重任务,在维护科学尊严的同时,增添社会主义荣誉。

用党史“教育人民、教育青年、教育全党”。胡乔木的《七律·有思》中有这样的诗句,“铺路许输头作石,攀天甘献骨为梯。风波莫问蓬莱远,海上愚公到有期”,抒发了他读书报国、治学为民的情怀。胡乔木强调党史治学的目的是资政育人,要发挥三重作用,解决现实问题。一是发挥宣传作用。党史研究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要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批判针对党史的种种错误观点。二是发挥资政作用。应充分发掘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从而用来指导实践和现实工作。三是发挥育人作用。胡乔木指出:“我们研究党史,不是为研究而研究。我们是为了对我们党的历史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论述和解释,并用它来教育人民、教育青年、教育全党。”

为了实现治学目标,胡乔木要求全面系统地对待党史研究。他在与有关地方党史工委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搞党史视野要放宽一点,要从四面八方来反映。”一是要注重写人民群众。“党史是人民构成的历史,跟人民斗争的历史分不开,我们要在人民斗争历史的背景下写党史”“在研究、著述我们党的历史时,必须时刻牢记着,党是在人民群众的斗争中,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才取得胜利的”。二是要注重分析与党合作的进步人士。胡乔木认为,“共产党所进行的革命斗争从来不是孤立的,党的历史不仅仅是党的领导者、干部、党员斗争的历史,同时也是党的一切合作者、支持者的历史,这两者是无法分开的”。与此同时,胡乔木还努力创新党史研究方法,提倡用访谈的方法整理口述历史,提出“要对一些老同志采访,记下来。要赶快做。过些年,这些同志去世了,很多材料就很难调查了”。

胡乔木一生为党和人民治学,对党史学科及治学方法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理想、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治学理念,以及勤奋好学、坚韧不拔、公正客观的治学态度,已经化成精神财富,留给后学传承弘扬。

标签: #解析错误是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