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K-近邻算法(一)

数据万花筒 164

前言:

今天你们对“k最邻近算法的讲解”大约比较重视,你们都想要学习一些“k最邻近算法的讲解”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对于“k最邻近算法的讲解””的相关资讯,希望你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k-近邻算法是采用不同特征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k-近邻算法的一般流程

(1)收集数据集: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2)准备数据集:距离计算所需要的数值,最好是结构化的数据格式

(3)分析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4)训练数据集:此步骤不适用k-近邻算法

(5)测试算法:计算错误率

(6)使用算法:首先需要输入样本数据和结构化输出结果,然后运行k-近邻算法判断输入数据分别属于那个分类,最后应用对计算出的分类执行后续的处理。

2.1.1 准备:使用Python导入数据

#createDataSet()from numpy import *import operatordef createDataSet():    group=array([[1.0,1.1],[1.0,1.0],[0,0],[0,0.1]])    labels=['A','A','B','B']    return group,labels

2.1.2 实施K-近邻算法

K-近邻算法的伪代码:

对未知属性集中的每个点依次执行以下操作: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中心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当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K-近邻算法def 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    dataSetSize=dataSet.shape[0]#计算有多少个点    diffMat=tile(inX,(dataSetSize,1))-dataSet #计算欧氏距离    sqDiffMat=diffMat**2    sqDistance=sqDiffMat.sum(axis=1)    distances=sqDistance**0.5    sortedDistIndicies=distance.argsort()    classCount={}    for i in range(k):    #选择距离最小的k个点        voteIlabel=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classCount[voteIlabel]=classCount.get(voteIlabel,0)+1    sortedClassCount=sorted(classCount.iteritems(), #排序                           key=operator.itemgetter(1),reverse=True)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2.1.3 通过学习函数理解K-近邻算法

看了上述KNN的实现,可能大家还是一头雾水,因为其中用到了很多内嵌函数,所以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内嵌函数。

1.tile函数

函数形式是tile(A,reps)

A的类型几乎所有类型都可以:array,list,tuple,dict,matrix以及基本的数据类型int,string,float,bool等。

reps的类型可以使tuple,list,dict,array,int,bool但不可以是float,string,matrix。

import numpynumpy.tile(1,(5,1))    array([[1],           [1],           [1],           [1],           [1]])numpy.tile(2,(5,2))array([[2, 2],           [2, 2],           [2, 2],           [2, 2],           [2, 2]])numpy.tile((3,2),(5,2)) array([[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2.shape函数

功能是读取矩阵的长度,输入参数可以是一个整数表示维度,也可以是一个矩阵。

举例说明:

import numpyarray1 = numpy.tile(1,(3,2))array1    array([[1, 1],           [1, 1],           [1, 1]]) array1.shape    (3L, 2L) array1.shape[0]       #shape[0]表示第一维的长度 3Larray1.shape[1]        #shape[1]表示第二维的长度2L

3.sum函数

sum(a,axis=0)或者sum(axis=1)

axis=0就是普通的相加,axis=1则是将一个矩阵的每一行向量相加

举例说明:

import numpyarray1 = numpy.tile(1,(3,2))array1array([[1, 1],           [1, 1],           [1, 1]]) array1.sum()array1.sum(axis=1) array([2, 2, 2])

4.argsort函数

返回数组值从小到大的索引值

举例说明:

import numpy as npx = np.array([3, 1, 2])np.argsort(x)    array([1, 2, 0], dtype=int64)x = np.array([[0, 3], [2, 2]])x    array([[0, 3],           [2, 2]])np.argsort(x, axis=0) #按列排序   array([[0, 1],           [1, 0]], dtype=int64)np.argsort(x, axis=1) #按行排序 array([[0, 1],           [0, 1]], dtype=int64)x = np.array([3, 1, 2])np.argsort(x) #按升序排列array([1, 2, 0], dtype=int64)np.argsort(-x) #按降序排array([0, 2, 1], dtype=int64)

参考链接

《机器学习实战》

Python中的tile函数,shape函数,sum函数,argsort函数,Python交流,技术交流区,鱼C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出处: 鱼C论坛)

标签: #k最邻近算法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