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羽毛球多一个手法多一份自信-击球三法

龚伟杰 4903

前言:

现时我们对“弹力球的打法”大致比较讲究,小伙伴们都需要学习一些“弹力球的打法”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有关“弹力球的打法””的相关资讯,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兄弟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第三部分 击球三法

羽毛球拍的中杆、拍框以及拍线都是柔性材质的,如果你应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初学者经常会发现击球不受控制,这就需要先了解一下球拍的特性以及这种特性赋予的几种击球方法。

1)球拍的特性

反弹性:

球拍的中杆和拍线都具有反弹性,大家在观看职业比赛时经常能看到运动员在发力击球的时候拍杆产生了型变,并利用变形后的反弹击球,拍线在击球过程中同样也会发生型变,让球拍具有更大的反弹力,反弹性的容错率也是检验球拍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这种型变会让实际的击球点发生微妙的变化,试想一下如果来球是电梯球,那很有可能会因为击球点的改变而打空。

摩擦性:

拍线在击球时会一定程度的陷入球头,这可以让球产生翻转或者旋转,这是拍线的摩擦性,球头的外层皮质更增加了这一特性。

延迟性:

同样是因为球拍的型变,使得球不会在接触拍面的第一时间反弹出去,这是一种弹性势能,使球拍具有延迟性。

这种特性也会使得击球点变成一个过程而不是单一的点,磅数越高中杆越硬延迟性也就越小,需要更快的速度去完成击球过程,也越难判断落点。

(注:这个过程很短暂以至于摄像机很难捕捉到,但却真实存在)

偏心性:

拍框内各线的张力值不同,在受到外力(球头撞击)作用的时候还会发生改变,总体上来说,拍框的中间部位(甜区)张力分布均匀、张力适中,周边张力分布不均、张力有大有小(多线区张力大、单线区张力小)

这是拍线的偏心性,这种差异会导致球头撞击后受力方向发生改变,所以初学者要尽量击打甜区以保证回球的线路不会被拍线干扰。

上图的情况正好反映了当球接分别接触到甜区和高张区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弹方向。

2)击球三法

基于球拍的这几种特点,在击球时就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弹射球、切击球、包击球。

(注:为方便后文的理解,本文仅为击球三法的引文,详细内容会在之后逐一进行分析)

弹射球:主要依赖于球拍的反弹性而产生的一种击球方式,发力基于手指的顶压和扣压,弹射球是最初级的击球方式,属于正拍面击球,是业余爱好者最常用的,是最简单也是最难掌握的击球方法。

主要代表技术:扑球、点杀。

这类技术适用高弹力球线如:BG66U、AB、AS等等

切击球:主要依赖于球拍的摩擦性而产生的一种击球方式,是通过倾斜拍面击打球头的一种击球方式,不同的切击技术对于球拍的特性要求会有不同,对发力的要求也不同,是进阶的击球方式,是最复杂、技术种类最多的击球方法。

主要代表技术:搓球、劈吊

这类技术适用软弹力球线如:BG68Ti、BG66F、99等等

(注:不知什么原因很多人反映66U和66F的实际性能刚好相反)

包击球:主要依赖于球拍的延迟性而产生的一种击球方式,在拍线反弹的过程中,旋转拍面包裹球头,最大程度的将能量传递给球头,发力基于手指的捻转和小臂的旋转,属于转拍击球,是切击球的一种极端方式,也是球速最大的击球方式。

主要代表技术:重杀

这类技术适用偏硬的球线如:BG80P等等

击球三法对比表

3)多一个手法多一份自信

羽毛球切击技术的复杂性丝毫不亚于乒乓的旋转球!

举个网前勾对角的例子:初学和常规的击球一般是沉肘立拍面将球弹出去(弹射球);在较为主动的情况会在高点翻拍切击(上旋球),力求过网后快速下坠;在较为被动的情况会在低点横向切击(下旋球),力求线路更为刁钻。

(注:受空气阻力的作用,球的自转方向一般不会改变,但飞行弧线会因为切击的方式不同而发生变化,详见后文)

对于单向技术而言,很难明确具体是哪种击球法,大多情况下是同时存在的,各项技术会根据需求的不同而侧重点不同,比如重杀虽是以包击形式存在,但如果没有球拍的反弹性,那包击也就不存在了。

古语有云:技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通往高手之路不仅要有良好的基本功,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掌握更多的击球方法能更好的了解对手,也能让对手无从适应。

就杀球来说,同样的驾拍引拍动作可以打出弹射球(点杀),也可以打出切击球(劈杀),更可以打出包击球(重杀),落点和速度上的变化不仅可以迷惑对手,更可以帮助你打乱对方的节奏,掌控主动权。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盲目追求多种技术是不可取的,先把基本技术练好才是正道,才会拥有更多未来!来源:冰王说球

标签: #弹力球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