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兄弟们对“tika解析进度”都比较关心,兄弟们都需要剖析一些“tika解析进度”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tika解析进度””的相关资讯,希望兄弟们能喜欢,兄弟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证券之星编者按】11月9日,在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召开的船舶动力研讨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透露,“两机专项”已经过国务院常务会和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正在准备实施,有些工作已经启动。此外,国家正在准备启动一个低速柴油机发展专项,目前正在论证中。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做买卖建议。
“两机专项”启动 海工装备迎发展机遇
“两机专项”将启动
2011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开展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重大专项调研和论证,但一直没有真正实施。业内人士预计,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的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的水平。
张相木表示,国家高度重视动力发展问题。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首先就要解决动力问题。目前,“两机专项”已经过国务院常务会和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正在准备实施,有些工作已经启动。“两机专项”的重点有两个,分别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国家在这一块的决心很大,一定要突破航空发动机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中航动力 、中航动控等4家上市公司同时公告,目前正制定中航工业下属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重组整合方案。市场预测,中航工业的航空发动机板块将另立门户,成立一家新的国字头公司。“两机专项”启动后,国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张相木透露,在海洋装备动力板块,国家正在准备启动一个低速柴油机发展专项,目前正在论证中。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列入其中,作为制造业中须率先突破的行业和领域。高技术船舶上下游的衔接,以及船舶动力和海洋工程装备,都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防科工局系统四司司长艾廷元表示,海洋强国战略对船舶动力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中,对船舶动力发展高度重视,将进行重点安排。此外,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中将重点推进强基工程和军民融合两大战略,提高科研实力和军民融合水平。
船舶动力成瓶颈
作为船舶核心设备,船舶动力系统的价值占船舶总价的15%-25%。此外,动力系统将直接影响船舶的可靠性、节能环保及经济性等,因此动力系统一直是全球造船业关注的重点,也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竞争的关键。
船舶动力系统的研发、设计方面,目前欧美国家居领先和垄断地位。近年来,我国船舶动力行业取得了快速进步。在船舶动力系统中占比最大的柴油机动力已经基本转移至中、日、韩三国手中。中船工业集团规划部主任马云翔表示,中国船舶动力产业已经进入自主研制、转型升级、规模发展的关键时刻,产业界和金融界合作将推动其快速良性发展。
不过,海军装备研究所舰船所高级工程师刘祥源认为,我国船舶动力系统仍相对落后,国产化率不高,制约装备发展的局面仍然没有太大改观。各个行业动力系统研制力量比较分散,应该组成动力系统“国家队”,并完善金融、财政等配套措施。此外,还应该改革船舶动力科研体制,对重点动力系统如舰用燃气轮机进行重点研制。
张相木表示,动力问题一直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软肋。无论是航空领域、海洋装备领域,还是汽车、工程机械领域,动力方面基本都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系统。
目前工信部正在深化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求,就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做具体的部署,除了在中央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外,金融政策支持也很大。
船用动力市场大
近年来,国家对海洋战略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为海洋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泰君安军工首席分析师原丁预计,202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从2014年的6万亿元增加到11万亿元左右,2015年-2020年复合增速达11%,在GDP中的占比提升至12.5%。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表示,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将重点推动8个方面重大工程,包括优化深水装备设计,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推进LNG装备技术发展。此外,还将推进核能在海洋能源开发的应用,以及大型浮式核动力平台建设。这方面中海油已经和中船重工集团进行合作。海上浮式核动力平台未来可应用于渤海油田开发、南海岛礁和深海空间站等。
原丁预计,2020年我国海军装备投资约2300亿元,用于造船费用约为1200亿元。其中,舰船动力推进系统约占船舶造价的20%左右,预计2020年军用舰船动力推进系统的市场规模达240亿元左右。从军品民品综合来看,船用动力系统市场规模将达720亿元以上。
未来我国海军装备将重点发展两个方向,一是提高综合电子信息化,提高体系化作战能力;二是聚焦远洋作战大型平台,提高力量远程投送能力。(中国证券报)
中集集团:汇率波动影响短期业绩,向上逻辑仍然清晰
中集集团 000039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刘芷君,罗立波 撰写日期:2015-10-28
中集集团2015年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271百万元,同比减少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25百万元,同比增长6.4%,EPS为0.64元。其中,3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7.9%,净利润同比减少64.8%,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仅减少4.0%。
汇率波动冲击3季度利润:公司因业务需求目前持有美元负债和外汇合约,3季度因人民币兑美元出现贬值,根据我们的测算形成单季度的损失约为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汇率波动形成收益)的利润贡献差异达到3~4亿元,是造成公司3季度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集装箱需求有冷有热:进入3季度,受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集运市场不及预期的影响,公司集装箱业务的销量有所回落;1-9月,公司干货箱累计销量为98.6万TEU,较上年同期减少9.0%,但冷藏集装箱累计销量为12.6万TEU,同比增长31.8%。在当前全球集运贸易回落至接近零增长的状况下,旧箱更替已成为集装箱需求的主要来源,其表现好于其他周期品。
向上逻辑仍然清晰:尽管3季度业绩下滑幅度较大,今年公司的表现在机械板块大企业中仍然属于较好水平,其核心因素包括集装箱进入更新周期、车辆业务通过全球化布局和成本有效控制实现内涵式增长、服务业等新业务向前推进。以中集电商为例,其智能快递柜已完成对深圳3000多个小区的覆盖,近期已与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形成对接服务。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359、72,012和81,040百万元,EPS分别为1.030、1.360和1.720元。基于公司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我们继续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状况导致集装箱需求波动的风险;电商等创新业务扩展和盈利模式形成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前海项目的实施进度具有不确定性。
海油工程:油气投资低迷拖累业绩,积极参与海外项目竞标
海油工程 600583
研究机构:中投证券 分析师:李凡 撰写日期:2015-10-28
事件:公司发布201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9亿元,同比减少33.8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86亿元,同比减少23.40%;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投资要点:
工作量下滑导致营收减少,成本管控取得成效盈利能力小幅提升。受低油价影响油气公司投资依然低迷,整体的工作量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升值以及净利息支出减少使得公司财务费用大幅下降;成本管控和项目管理有所成效,使得净利润降幅小于收入降幅。具体从工作量来看,前三季度设计工时下滑幅度较小,同比减少14%j钢材加工量和投入船天下滑较大,同比分别减少35%和40%。另一方面,通过紧控预算以及在船舶上大力使用国产配件等控制成本的方式;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7%小幅提升至28%。
新签订单额大幅下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平滑业绩波动。由于石油公司缩减投资以及去年同期签订了俄罗斯亚马尔以及缅甸Zawtika项目大单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额41.35亿元与去年的238.94亿元相比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目前低油价局面下行业景气度较低,且因为处于“十二五”规划末期,国内海上油气项目较高峰时出现了T降。为了平滑业绩波动,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投标38个国际项目且正在组织20余个国际项目投标。
海工行业政策近来频吹暖风。除了发改委在7月份发布的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将海工行业列为重点领域之外,工信部也正在结合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制定《制造业“走出去”战略规划》作为高端制造业的海工行业首当其冲。此外,据悉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编制的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思路初稿已经完成,提出了重点扶持高端海工装备,到2020年进入世界海工装备制造先进国家的目标。
维持“推荐”评级。我们预计2015-2017年EPS分别为0.62元、0.51元、1.17元。基于未来公司海工业务将在立足浅海及陆地市场的同时,通过合作等方式储备深水技术,进军深水领域,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我们给予2016年25倍PE,目标价12.75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企稳慢于预期导致中海油投资开发波动的风险;深水开发受制于地缘、政治、技术等因素而进度放缓或出现重大事故的风险;国际市场份额拓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对项目运营产生影响的风险。
中国重工:军贸、海工船订单大增
中国重工 601989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高晓春 撰写日期:2015-09-01
中报业绩大幅下滑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3.95亿元、同比增长7.74%,实现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大降85.94%,摊薄每股收益0.01元,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毛利率下滑、期间费用率提升等原因。
毛利率大幅下降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6.61%、同比下降5.65个百分点;四大主营毛利率全部下降,其中船舶造修毛利率4.66%、下降9.17个百分点、幅度最大。上半年毛利率大降主要是由于:2012-2014年低价订单陆续交付,原材料人工成本刚性上升,完工交付下降、产能利用不足等。同时,由于职工薪酬和研发费用增加,上半年管理费用增长11.21%,期间费用率8.21%、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
军贸、海工船订单大增
上半年,公司承接订单金额585.49亿元、同比增长18.26%;但除了军工军贸和海洋经济订单大幅增长外,船舶造修、舰船装备和能源交通装备订单都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军工军贸和海洋经济订单333.49亿元、增长115.11%,主要有出口巴基斯坦常规元级潜艇订单8艘、海工辅助船15艘、海洋工程平台2座、重型浮船坞1座等;船舶造修订单97.65亿元、下降18.49%,其中承接新船订单39艘、318.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9.6%。
风帆停牌加快科研院所资产注入
5月28日,风帆股份停牌,拟打造为七大动力平台,将中国重工旗下船用低速、中速柴油机和集团科研院所相关动力资产注入风帆股份。我们预计,风帆重大资产重组加快了其他科研院所资产注入中国重工的预期;和海军密切相关的科研院所如701、719等、核潜艇总装、海洋工程装备等军民资产将陆续注入中国重工。
先整后合,双重机遇
领导变更后,预计北船整体上市的方案有变,从“一大一小”到“分业务板块”;虽然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有分流,看好体系外收购和未来南北船整合的主导地位。预计南北船合并会以分业务板块、合并同类项的方式进行。暂维持20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中国船舶:业绩实现难得的正增长
中国船舶 600150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高晓春 撰写日期:2015-08-31
简评
中报业绩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41亿元、增长3.02%,实现净利润17169.73万元、增长43.41%,摊薄每股收益0.12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和中船防务上半年亏损加大、中国重工大幅下滑86%相比,中国船舶中报业绩实现较大幅度正增长实属难能可贵。
订单承接大幅下降
上半年,公司承接新船订单9艘、98.2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3%;承接柴油机订单134台、292.17万马力,同比下降11.6%;海工装备由于油价下跌,上半年订单零承接。同时,船舶完工交付也有所下滑,上半年完工交船28艘、294.67万载重吨,下降9.6%;柴油机完工交付122台、256.85万马力,增长33.44%。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船东下单意愿不强,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费用控制和减值转回保证业绩增长
上半年,在收入仅微增3%情况下、净利润却实现了40%以上增长,主要是由于费用控制和减值转回。上半年,毛利率下滑2.19个百分点,但期间费用率也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在减值转回的情况下,营业利润还是下降约80%;在营业外收入增长、支出下降和少数股东损益亏损增加背景下,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从具体子公司来看,外高桥造船净利润18852万元、增长18%,沪东重机净利4644万元、增加约5600万元;而长兴重工大亏1.22亿元、中船圣汇亏损8461万元、同比多亏5740万元。
风帆、钢构停牌强化南船整合预期
5月28日,北船旗下风帆股份停牌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打造为七大动力平台;8月10日下午,南船旗下钢构工程停牌,预计注入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资产。相对资产证券化率较高的北船,南船军船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广船收购黄埔文冲只是第一步。我们预计,年底前中船或防务会有资本运作,实现军船资产证券化。
我们坚定看好南、北船合并,在合并前会基本完成南、北船内部的资产证券化;预计合并会以同一个业务板块、南北整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上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我们认为,中船、防务、重工、风帆和钢构都面临着“先整后合、双重机遇”。维持中船弹性最大的判断,维持80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中船防务:期待后续进展,维持增持评级
中船防务 600685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赵隆隆 撰写日期:2015-08-28
事件:中船防务发布2015年中报,公司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10亿元,同比增长28.6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5亿元。
协同效应尚待体现。报告期内公司共交船23艘,今年全球航运市场仍持续低迷,船市复苏未见好转。上半年公司完成收购黄埔文冲100%股权,通过此次整合,公司既涵盖了中船集团华南区域的资产也涵盖了华东的体外资产。中船集团华南最大的民船企业龙穴造船的低价注入,加上中船集团核心军工资产黄埔文冲船厂的注入,使得公司在作为全球领先的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和最大的军辅船生产商的基础上,提升了军船和海工装备的建造实力,实现了军船、军辅船、民船和海工业务的优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和地位,但由于时间尚短协同效应还未体现。
主营业务稳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6.98亿元,同比增长29.91%,主营毛利2.83亿元,同比增长15.03%;其中造船、海工产品收入100.65亿元,同比增长29.94%,毛利率2.45%,同比减少14.82%,收入主要增长点在于产能提升、在建船同比增加以及海工业务增加了9万吨半潜船、2艘极地甲板运输船,收入大幅增长;修船收入0.66亿元,同比减少3.74%,毛利率3.68%,同比减少162.93%;非船业务钢结构工程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107.95%,毛利率6.68%,同比下降28.67%,主要原因在于新增梦幻城项目增加了收入,但毛利率因新接项目工艺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有所下滑。今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140.17亿元,完工船舶50艘,剪压床销售241台,电梯完工524台,钢结构产量2.17万吨。
投资评级与估值。中船集团未来核心军船类资产整合值得期待,维持2015、2016、2017年EPS 为0.20元、0.32元、0.45元,考虑到公司未来体外资产注入的可能,维持增持评级。
风帆股份:打造船舶动力平台,新能源电池业务锦上添花
风帆股份 600482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 分析师:李良,鞠厚林,傅楚雄 撰写日期:2015-10-30
1.事件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50亿元,同比增长0.0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9.70%;扣非后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4.27%。基本EPS为0.28元/股。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业绩符合预期,主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持平,但归属净利润增长19.70%,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增长34.27%;公司综合毛利率和ROE水平分别同比增加近1%,显示其主业盈利能力有明显提升。公司在新能源电池布局较早,主营的电池业务中,AGM电池具有寿命长、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优势,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启动,公司未来几年将步入高成长阶段。
(二)船舶动力平台整合开启,受益于海军大发展
公司近期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继航空发动机平台落地之后,船舶动力平台的初步整合方案也宣告完成。
此次收购交易,公司将整合中船重工集团几乎全部的动力相关资产,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民用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等七大动力,基本实现了集团动力板块的整体上市。虽然当前民船行业萎靡不振,但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有效的保护海洋、管控海洋都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做后盾。
军船行业的高景气度或将持续。因此,公司未来将显著受益于海军装备的大发展。此外,根据GLOBALFIREPOWER统计数据,中国拥有约600余艘各类舰艇,多于美国的470余艘,但在总吨位和战斗力上还远不及后者。海军现代化程度亟待增强,动力系统尤为关键,未来不排除有专项资金支持的可能。
3.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新能源电池和未来军民用船舶动力业务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几年有望实现20%-30%的复合增速。若本次收购交易顺利完成,预计公司2015至2017年的备考净利润约为10.87亿(+20%)、14.13亿(+30%)和17.66亿(+25%),以备考股本18.44亿股计算,预计公司2015至2017年的备考EPS分别为0.60元、0.77元和0.96元,当前股价38.93元对应市盈率约65x、50x和41x,维持推荐评级。
润邦股份:行业偏弱专注提升竞争力,只待风起时厚积薄发
润邦股份 002483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军 撰写日期:2015-04-29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润邦股份公告 2014年年报及2015年一季报:2014年全年实现营收22.1亿元,同比下降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8.8%。
201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6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59.9%。
事件评论
行业需求较弱,起重机业务小幅下滑 3.8%;随着新产品推出和加强新市场开拓,预计2015年将实现小幅增长。起重机业务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给卡哥特科做配套,近年来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经过充分调研和产品开发,针对规模较小的港口码头开发出“杰马”品牌移动式港口起重机(MHC);同时在香港、新加坡分别设立合资公司和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助力起重机业务在东南亚市场的推广。
润邦卡哥产品毛利较高,结构优化导致起重机业务毛利率大幅上升6.5个百分点。起重机板块整体毛利率提升较大,后续或略有下降。由于合资公司刚起步,整体项目采购和交付经验不是很丰富,担心成本控制问题,所以报价时偏高,以后实现常态化交付后,会适当降低些以争取更多订单。毛利率改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合资公司经过2年业务梳理后,整体管控成本下降。
低油价制约海工市场需求,海工业务营收未达年初经营计划,同比增长355%,净利润仍然亏损3986万元,预计2015年海工业务经营形势将得到好转。
影响油价的国际政治风险和供需因素若无法再恶化,那么油价有望筑底回升,利好海工市场需求复苏。
加强拓展特种工程船舶市场,设立子公司南通润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还成立设计公司—上海欧蔚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极大提升对外承接海工船、工程船订单的能力。
应对行业需求较弱,加强市场拓展力度,优化资源配置。a)围绕主营业务继续新产品研发;b)在新加坡和香港设立子公司,加强国际市场布局、扩大外部资源合作;c)推进集团化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d)实施股权激励提高核心员工凝聚力。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15-16年收入分别约为25.2、30.9亿元,EPS分别约为0.34、0.41元/股,对应PE 分别为53、43倍。首次“推荐”。
中海达:专注空间信息产业,维持增持评级
中海达 300177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李晓光 撰写日期:2015-04-21
致力成为全球优秀空间信息产业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深耕“测绘勘探、海洋探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四大业务领域,产品围绕空间信息产业链分为数据采集装备、数据提供和数据应用及解决方案, 其中数据采集装备包括高精度卫星定位产品、光电测绘产品、声纳技术产品、三维激光产品等。201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良好,净利润微有下滑主要是由于新业务市场和研发投入较大,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多款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声纳技术等为核心的新产品,并进入了三维城管街景、O2O 等新领域,我们认为公司针对空间信息产业链的布局日趋完善,未来仍将不断推出新产品并开拓新领域。
成立产业并购基金专注空间信息产业。公司2014年先后投资并购了海洋公司、联睿电子、声宏毅霆和浙江中海达,参股新三板公司雅达股份,分别在声纳技术、室内定位、空间数据应用等领域有所助益。此次公司公告设立全资子公司及成立产业并购基金,意于在卫星导航、地理信息、海洋探测设备、智慧城市等领域挖掘有潜在并购和整合价值的未上市企业、有快速增长潜力的拟上市企业,并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含配套融资)等。我们认为这显示了公司积极布局空间信息产业全领域覆盖的决心,看好公司未来在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潜力。
募集资金实现产业链多方位覆盖。公司重点发展的地理信息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均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未来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结合进一步增强,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到的5.25亿元将用于推进在高端海洋装备、机械精密控制系统、高精度卫星导航核心模块等领域的研发项目,可有效提升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抓住相关产业大力发展契机的同时,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产业链多方位覆盖。
投资评级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6、2017年 EPS 分别为0.32元、0.46元、0.67元。我们看好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完善空间信息产业链布局的能力,公司作为我国国内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领域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行业利好作用显著,成长速度较快,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标签: #tika解析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