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我们对“学完c语言能做些什么赚钱”大约比较关心,姐妹们都需要学习一些“学完c语言能做些什么赚钱”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对于“学完c语言能做些什么赚钱””的相关资讯,希望你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了解一下吧!过去半年来,顾小九(化名)赶上了小程序短剧这波风口。2023年1月,经导演朋友介绍,拥有了第一部小程序短剧剧本作品后,她就再也没有闲过。彼时,她刚带着迷茫和疲惫结束北漂,甚至没来得及过多陷入“失败者”的情绪里,转眼就成了站在风口上的人。
顾小九十分清醒自己正站在风口上。过去的一个月,她几乎天天连轴转,手里同时写着三个剧本,月入3-4万,收入比刚毕业时翻了10倍。有好几次,她忙到眼前一花,担心自己猝死,但她说,“死了就死了,能让我抓住一波机遇太难了”。
小程序短剧的掘金能力,让业内兴奋,让圈外眼红。据报道,短剧《无双》上线24小时充值高达5500万元,8天破亿;《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单日充值额超2000万元;《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24小时内用户充值金额超过1200万元。据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充值金额的不同,编剧能拿到0.5%-2%不等的充值流水分成。
相比传统长剧,小程序短剧的制作周期被压缩到极致。编剧用10天左右写完剧本,拍摄7到8天,后期剪辑再花上10天左右,前后一个月左右,花费几十万,剧集就可以推向市场,通过进行信息流投放(相当于电影宣发),被观众所知。观众则通过充值会员或付费收看,通常一部100集的小程序短剧看下来,需要花费数十元至上百元不等。如果运气好,几十万的成本,甚至能带来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回报。
正因为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小程序短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方入场,小程序短剧成了热门赛道。但同时,小程序短剧因其内容低俗、题材猎奇也受到了诸多批评。
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共上线微短剧(即小程序短剧)481部,1~7月主流视频平台首播重点微短剧数量达297部,均已超去年全年数量。行业数据预测,2023年小程序短剧市场规模约200亿-300亿元。
以下是小程序短剧编剧顾小九的自述:
#1 朋友圈的人,几乎都来做小程序短剧了
我是怎么感觉到这一行变火了呢?
说实在的,年初的时候,我知道有小程序短剧的存在,但如果想赚钱,我第一个念头还是去做直播。今年10月,我突然想找个班上,就去刷招聘APP,发现跳出来的多数职位都是与小程序短剧相关。当时有家公司愿意跟我聊一聊,我们在线上简单沟通后,对方就让我过去上班,太顺利了,我甚至担心对方只是想蹭风口,还主动提出做一个编剧测试。
再到最近一个月,感受更明显了。朋友圈里认识的导演、编剧,之前多从事抖音内容相关,发的内容要么是直播,要么是带货,现在都是和短剧相关,要么是哪部剧火了,要么是找人写剧,再就是(说)海外市场的剧。
我第一次接触到小程序短剧,是2023年1月。我结束5年北漂回到老家,处于无业状态。在那之前,我做过网络电影编剧,还在教育机构、短剧平台等做过短视频编剧。当时,我做抖音短剧时认识的一个导演朋友找到我,希望我能救急,帮忙改写一份小程序短剧剧本。他们原本都准备开拍了,但资方对本子不满意,无奈之下,只得重新找人写。他能找到我,我也觉得很意外,2020年离职后,我们只是偶有联系。
20天,110集,12000元,我没工作,就接了下来。这是一个女频定制短剧,主要讲的是灰姑娘“逆袭”高富帅的故事。我写得还算顺利,之前的工作经验也能完全用上。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
顾小九的小程序剧本开发协议
第一个剧本目前已经播出,虽然流量一般,但这成了我在小程序短剧市场的敲门砖。
今年1月,我接到第一个本子,3月完成;5月接到第二个本子,6月完成;7月接到第三个本子,这是一个抓鬼题材的本子,大纲和人物小传都过了,但因为题材被砍,就没继续写下去。到了10月,手里的活多了起来。最近一个月,我手里已经有三个活在忙,但还有人找上来,我是真的接不过来。
我的本子都是靠朋友之间互相推荐来的。朋友A把我推荐给了B,接着B又推荐给了C,C又推荐给了D。从今年年初至今,我已经完成了4个小程序短剧剧本。
目前我月入3万元左右,但不稳定。我的报价还比较低,12000元/本(注:据业内人士透露,头部小程序编剧报价在8-10万/本),属于入门级别,还没涨过价,也没主动提过要拿提成。我希望先有稳定的客户和口碑后,再去谈涨价和提成分红。
#2 “造梦”
什么样的人在看小程序短剧?我再清楚不过了。
受众主要是偏“底层”的人群,我不知道用小镇青年来概括对不对。你现在问起,我才想起来,我其实对这个群体并不太熟悉,至少我生活中与这样的群体接触不多。
除了小镇青年,还有一些所谓的中产或者小康人群也会去看。我个人认为,受众缺少释放情绪的渠道,而短剧的存在能刺激到他们这部分情绪,也不需要太过动脑子,又利用的是碎片化的时间。
不管是小程序短剧,还是抖音、网络电影,我觉得都在围绕“造梦”这个词(展开)。女的,幻想有一天被又高又帅的高富帅相中;男的,幻想被千金大小姐相中,要不就是突然得到武功秘籍,掌握了某种本领,都是想要“逆袭”的心态——而且是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
你说真正月入四五万、十几万的人,他们会看这种剧吗?可能有些片段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但不会每天去追,因为他们知道这种东西太虚幻了,在现实中不成立。
除非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自己是不会去看小程序短剧的,因为从一个编剧的角度来看,大概能猜到会有哪些套路,就会少了很多新鲜感。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像《哈利波特》这样的奇幻片。自己也很喜欢创作奇幻剧本,在这种片子里,可以凭想象去构建一个世界,而不拘泥于现实世界,而且这个想象的世界里,我是主导者。除此之外,我是一个末日爱好者,喜欢末日灾难电影,比如《行尸走肉》这种。
都说小程序短剧又土又low,为什么那么多人还爱看?我们国人性格里是有被压抑的部分,这些又土又low的剧,把这些情绪给放大了,让它外显出来。
前段时间,行业内出现一波整治。整治带来的明显变化是,短剧内容方面质的提升。这种质的提升,包括一些大佬纷纷下场,比如导演王晶,包括一些大厂也参与进来,因为这块蛋糕确实很好吃。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良币淘汰劣币的过程。
对我而言,我面临的压力可能就在于,之前随便写写就OK了,现在就不太行。因为标准在提高,再加上题材的限制,对编剧行业功底的要求也在增加。比如,之前只会写穿越、复仇等题材,或是一些老套狗血的剧情,比如下药、擦边,现在给你限制了,你还能不能玩出新花样?
不久前我有个复仇的本子,写到30集的时候,都准备开拍了,对方突然说不让写了,过几天又有人找来说可以重新写,但要规避一些剧情内容。给我带来的影响就是,原本的节奏乱套了。好在我看的东西比较杂,穿越的,现代的,复仇的,悬疑的,甜宠的,科幻的,我几乎都能写。
顾小九和她的猫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更多还是以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做片子,不会考虑太多道德或者其他的东西。首先反应是揣摩角色可能会说出什么三观不正的话,其次再去考虑需要规避的东西。可能在一些细节上,会进行一些规避。比如我之前写一部剧的时候,当写到女主受到歧视侮辱的时候,可能从爽感的角度来写,就是被扇巴掌,被踹一脚,但我会在本子上备注,女性已经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不需要靠肉体来换取职位。
#3 做短剧也不是拿个手机瞎拍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任何自己带入不进去的剧本都不是好剧本。
写小程序短剧也是这样,我希望能把每一个剧本当成我的作品去对待。我会花时间去琢磨本子。有一次,我写一个角色被打 ,我想知道真实反应是什么,我就让我对象扇我嘴巴子,当他拿我手扇我的那一刻,我的真实反应是愤怒,而不是想着对方为什么打我。
很多编剧不会去剧组盯拍摄,但我会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拍摄现场。这也让我学会了从导演视角去看整个剧本,会在写作的时候让画面感更强一些。比如,写作的时候,我写一个人坐在一个地方,可能就是比较死板地坐着说话,但导演会有构图的结构,可能会从栏杆或者门缝去拍,就会有一种偷窥的感觉,这种感觉立马就会不一样。也有的时候,剧本内容在写作的时候是ok的,但在现场读出来就是觉得别扭,不对劲。很多时候只有到落地的时候才会发现到底可不可行。
做短剧的,也不是拿个手机瞎拍,它只是剧情夸张了一点,相比传统拍摄,配置上差了一点,质量上要求没那么高——院线电影可能拍摄100遍才会过,但短剧可能就10遍。但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不能太较真,否则就不要来做短剧了。从我的角度来讲,不是说做短剧的,就可以不敬业了,这是不对的。
以我现在的经验来看,爆款内容是有技巧的,总体上大差不差。拿我熟悉的玛丽苏短剧来讲,第一是强冲突,女主要么被男主虐,要么被反派虐;第二是情节转折;第三是男女主的情感纠葛;第四部分是男女主如何去对付反派,对前面的伏笔进行收尾,最后是一个大团圆。我自己会去参考韩剧和泰剧,因为它们足够狗血,足够反转,而且题材经常会有一些创新的点在。
顾小九的小程序短剧第一次上热搜
不过,现在也没有几个人敢说,只要你按照这些模式去走,一定会爆。因为爆不爆有时候不是编剧能掌握的,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现在小程序短剧市场有两个明星演员,徐艺真和孙樾,已搭档出演多部短剧,只要是他们的戏,基本上都能爆。有时候观众吃的不是剧本,而是他俩的表演。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我现在很在意数据好不好,虽然也曾因为数据感到迷茫过,但现在需要数据来证明自己。我第三份工作是做抖音运营,当时流量考核压力太大,每周一例会时,都会因为数据不好被拉出来批斗,导致我很崩溃。那时候常常为数据发愁,有一种被数据裹挟的感觉,好像我写的一切东西都是为了流量,为了考核。这些流量跟我自身又没太大关系,我拿的还是死工资。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我的剧本火了、爆了,就意味着能被更多人看见。这个行业衡量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数据,这个数据和我的利益是紧密相关的,(数据好)意味着我能拿到更多的资源,背后就是名与利,还有话语权。
说白了,流量是什么?流量不还是观众吗?所以,我现在想通了这一点。
做短剧和长剧是两套逻辑,长剧或电影还是会有一些艺术追求,短剧主要迎合市场。当我还无力改变什么的时候,只能做好自己。
#4 入行
我进入编剧这一行,纯属误打误撞。
2017年,大专护理专业毕业后,如果不能从事喜欢的文字创作工作的话,我准备去西部做护士。碰巧,我收到北京一家网络电影工作室编剧岗位的面试。当时已经是网络电影的末班车,面试的人跟我说,你要是想冒险就来面试,成功了就留下,没面上,你就按照原来的计划,该干嘛干嘛。
我从济南去了北京,没成想,就留了下来。一个月后,西部计划也出来了,但我没有丝毫犹豫,我肯定99%会选择做文字工作,剩下的1%纠结的是,去西部也是一个不错的经历。
在旅游途中的顾小九
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手机,疯狂迷恋上看小说,以至于成绩一落千丈。刚开始,我还学习,当我发现我可以花3分钟抄别人的作业,剩下20多分钟看小说时,我就不怎么学习了。那时候,我已经开始自己写小说了,写完会在班级里传阅。我还会在宿舍里给大家讲我写的故事,很受欢迎,我觉得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
不过由于一直看小说,功课落下了,中考没考好,没能上高中,去了一所中专,在幼师、厨师、护士这些里面,我挑了护士。这个学校都是不爱学习的人,一开始班上40多个人,学着学着不停有人出去打工,到最后参加考试只剩下十几个人,后来只有4个人考上大专。大专快毕业的时候,我考上了护士资格证,但我当时已经有了北京编剧的offer,班主任在群里让我去拿证,我直接回复说我不要了,然后就退了班级群。我和同学现在都没了联系。
相当于在初中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要干嘛了,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如果当时有人能点拨我一下,告诉我,你要考上高中,目标可以是北京电影学院或者是文学系,才能把我的优势发挥出来,我可能会更有动力。
事实上,正式工作前,我对编剧一窍不通,也很快发现写小说和写剧本,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比如,写小说会有很多描述性的语言,可以写“眼里发出一道寒光”,但在剧本创作时,会更注重语气,比如,“xx冰冷地说:‘你要干什么?’”小说可以写“千军万马狂奔而来”,但在写剧本时,千军万马那可是大制作。
工作一个月后,觉得这个行业顶端就是能写院线电影剧本,然后能有自己的署名,这就跟跑龙套的想当大明星是一个道理。我也给自己定了目标——写院线电影剧本。
跟我同一批进去的新人,有北影和中传毕业的,作为大专生,我很是自卑。阅片量跟科班出身的,根本比不了,一有空我就恶补,最高记录一天看了六七部电影。那时候刚毕业,自己也没经历什么狗血的东西,仅凭自身很难去想象出什么新花样,只能通过看电视或小说,来了解别人的经历。
这家公司是靠玛丽苏网络电影起家的,所以我也主要写玛丽苏网剧。这种剧本就是给三四线小女生一个造梦厂,诸如灰姑娘被王子看上的情节。当时主要恶补韩剧和泰剧,恶补之后对我写作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写一个男女碰面的场景,我可能就想到男女主没注意撞上了,咖啡洒在了身上。但韩剧或泰剧就会有比较有意思的桥段,男女主同时进入电梯,出来的时候,女主头发缠绕在男主的袖扣上。看剧学习对我写作的提升,就好比,一个人一开始在我面前是一张白纸,折叠后变成了两面,再然后变成一个正方体,人物的面会越来越多。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都不再单一,而变得越来越精彩。
这份工作持续了一年的时间。我写了2个剧本,到离开前,一个都没有拍成,当时整个行业确实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促使我离职的原因是,我们几个新人接手了一个院线项目,本来不坐班的我,每天坐车一个小时去磨本子——主要是磨剧情——3个月后,终于磨出来了,结果公司交给老人接手了。
离职后,我进入一家K12教育公司,工资一开始是7000块/月,一年后,老板给我涨薪到9000元/月,还升职为小组长。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将教材改编成偏奇幻或科幻的内容,后期制作成音频或图册,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公司给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去打磨内容,虽然内容并不是对外展现,但让我拥有了打磨故事的成功经验,职场上与人共事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些是我第一份工作没能拥有的。
在教育公司时,顾小九编剧的教材被制作成漫画图册
在教育机构工作近2年后,我去了一家短剧平台做编剧,负责做抖音短视频剧情账号。当时抖音的剧情号几乎都在一分钟左右,我们出了一个5分钟的片子,最后爆了,有接近100万的点赞。我现在都记得很清楚,还上了当天的热搜第三,前两名是明星视频。剧本是我杂糅了韩剧《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国产剧《分手合约》,突出冲击点,几秒就设一个钩子,重新包装成了一个单元小故事。这是我独立创作的,也是第一次得到大众最直接的反馈,很受鼓舞。第一个视频爆了之后,在等待第二个视频上传的晚上,我都紧张到失眠,半夜还在盯着数据。
比较遗憾的是,这家公司仅维持几个月,总部就要求撤销,不愿意离开北京的,只能选择离职。
这之后,我去了一家mcn机构,也是做剧情向短视频,内容也是我擅长的玛丽苏方向。第一年,我主要做内容创作,到第二年,老板让我去做代运营。虽然一个月工资到手最多能到一万七八,但甲方无时无刻不在提需求,有时候凌晨一两点还会收到消息,人际关系也复杂了很多,再加上老加班,让我感到心累。更重要的是,流量考核的压力。当时,做抖音视频已经很难爆了,但老板就希望你写一个本子就能爆。如果我随便写一个都能爆,我直接去创业就好了。压力之下,于是决定离职。
这份工作之后,我有点排斥与流量数据相关的工作,就去了一家游戏公司。他们想让我设计一个神魔游戏故事背景,还要我画出来,我真的做不了,一直被骂,一个月后,人家主动说不合适,我就走了。之后,我接了某大平台的长剧剧本,导演是星二代,我花了一个月左右写前5集,结果对方拖着合同,答应的稿酬连几千块的预付金都没收到,去闹了也没拿到钱。
那段时间,我陷入一片混沌当中,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了。在经历抖音这种快节奏的短视频后,我发现整个人变得特别浮躁,没办法沉下来写长剧情,那些娓娓道来的东西,我觉得我做不了,甚至连看剧,都老想着去快进。另一方面,虽然我想做网络电影,但是这个行业不景气,我又没有署名作品,人家不会要我,让我再回去从一个月六七千开始做起,我也不愿意。
#5 电影梦又燃了起来
2023年年初,我决定离开北京,休息一段时间。打包行李时,生活了5年的行李装了9个大塑料盒。我还有4只猫,花了1500元叫来一辆货拉拉,全装了进去,我们一起离开北京。离开的时候,我一身疲惫,早已没有当初刚到北京时的朝气蓬勃。那段时间,我陷在一股迷茫和抑郁的情绪之中,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也没赚到什么钱。
直到今年年初接触到小程序短剧,我觉得我又有机会了。
就在上一周,我的电影梦又燃了起来。我现在已经有本子被拍出来了,会重新去幻想(未来)。当我在给观众造梦的时候,也好像在给自己造梦。
我现在写剧本的时候,又找回了去设计剧情的快感。我会去幻想观众看到后的反应,这会让我有成就感。比如,之前一个剧本是复仇类型的,女主为双胞胎姐姐复仇时,利用敌人a去反杀敌人b,我设计的剧情是,a和b开车相撞,b求a救他,但a担心会暴露自己的秘密,就没有去施救。这时候女主出现了,拿着一束白菊花,一边走向b,一边摘花瓣,嘴里说着救还是不救,虽然花瓣显示是救,但她给拧碎了,也没有救。我会去想象观众的反应,他们肯定会觉得好“疯批”。剧播出后,我会去看评论,当有观众懂我的时候,我会觉得好开心。
我觉得短剧是长剧的跳板,如果我能把短剧做好,长剧的梦想不会那么遥不可及。打个比喻,以前的时候,我会想要成为亿万富翁,但我只是一个月入4500的小垃圾,这种幻想被打击之后,我就慢慢接受了现实,因为我知道我的目标太大了,我根本接触不到。但现在,我好像突然中了彩票,有一条隐隐约约的线,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了。
现在的一些短剧从业者,之前也是做长剧的,我就在想,说不定未来有一天,我也可以写出能上院线的作品。我不会担心从事短剧后,就做不了长剧和院线电影,我觉得这是能力的问题,我相信自己学习的东西能用上,我可能需要时间去适应,但不会说没办法做长剧和院线电影。
我经常会幻想自己的作品被拍摄成电影,然后观众在电影院看到我的作品。如果我有一部作品做到了,相当于半只脚迈进了电影圈。现在有人会问我是做什么,我说编剧的时候,会觉得没有底气,还担不起编剧二字。虽然小程序编剧也是编剧,但始终不是我心目中向往的编剧。
顾小九买了大量的书来学习
从一个编剧的视角来看,真的好的内容,应该是可以给真实的世界带来一些影响或改变,无论是好是坏,比如一部宠物片能让大家更关注宠物,母爱片能让大家更关注亲情,社会片能让大家更关注法律,或者是一部关注抑郁症的片子,哪怕观众在看完之后心里有被小小地感动到,哪怕是一瞬间。或者一部片子激发了人性的恶,让人变得更暴躁了,让世界变得混乱了。我觉得一个好的片子,不能用三观道德去框死它。
我现在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除了睡觉就是赶稿,有时候也会有眼前一花的感觉,也怕自己猝死,但我觉得死了就死了,能让我抓住一波机遇太难了。之前,我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还会去买点好吃的,奖励自己,我现在只觉得时间不够,得赶紧进行下一个。
我将这一行现在的状况称之为“乱时代”,只想趁“乱”多赚点钱,多接本子。更重要的是,这背后的资源和人脉,我希望被更多人看到,能得到更多的赏识。我现在也有自己在剧本中塑造的角色那种逆袭的感觉。但可能只是在开端,我希望自己不要被闷死。如果不能一直逆袭下去,或者说这次没有逆袭成功也没关系,那就再等下一个风口。在这一行要火,能力、机遇、运气缺一不可,我(之前)什么都缺,但最近运气还不错(笑)。
(本文所涉及的相关观点为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标签: #学完c语言能做些什么赚钱 #学完c语言能做些什么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