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网友用被执行人信息还原杨洋身份证 专家建议去除号码中隐私信息

南方都市报 62866

前言:

如今小伙伴们对“身份证号脱敏后怎么还原”大体比较关怀,咱们都想要剖析一些“身份证号脱敏后怎么还原”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对于“身份证号脱敏后怎么还原””的相关内容,希望姐妹们能喜欢,看官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3月9日,杨洋委托律师发布声明称,有用户利用杨洋作为公众人物已被社会大众知晓的个人信息,还原其个人隐私信息(身份证号)并进行传播,涉嫌侵权。有专家表示,这起事件凸显应去除身份证号中的生日等隐私信息。

网友是否担责 专家说法不一

隐私护卫队发现,网上有一些打码的图片中可能包含杨洋的身份证号。图片内容显示,微博用户“码农”(化名)发文称:已知法院公布被执行人(杨洋)的身份证信息,加上他的生日信息,可得出杨洋完整的身份证号。

用户“栀香”(化名)转发该微博并拼出完整身份证号。

网友的微博。

杨洋方在声明中表示,杨洋先生的个人信息在披露前已经经过国家司法机关的脱敏处理,非属国家司法机关主要披露内容,其完整的个人隐私信息亦不属于对外公开事项,任何未经授权擅自散布、传播杨洋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均涉嫌构成侵权。

对于网友是否需要担责,专家持不同的看法。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认为,杨洋作为公众人物应尽容忍义务。现代法理与判例显示,公众人物对于公众和媒体行使言论自由及舆论监督等权利时妨害其名誉权、隐私权及个人信息权等人格权益的行为负有一定限度的容忍义务。杨洋先生自不例外。

但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蒋洁看来,身份证号码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都是唯一的,能够关联到个人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和个人自由。网民若是有偿销售或无偿传播艺人的身份证号码,是侵害其隐私权的。

蒋洁还表示,娱乐明星将自己的生日披露给大众,就意味着放弃对“生日”的合理隐私期待,也意味着对于由此引起的隐私风险有所认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机关在进行类似上述信息脱敏处理时,对任何人都不应当区别对待。”她说。

专家:建议去除身份证号中的生日等隐私信息

尽管胡钢认为公众人物在上述事件中负有一定的容忍义务,但他指出,这凸显我国身份证号码应该“去隐私化”。

胡钢表示,我国现行的《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相关国家标准规定身份号码是由地域代码、出生日期及性别等信息组成。所以,我国现行身份号码可直接显示公民重要个人信息或隐私,易被反演,且号码冗长。

蒋洁也表示,在个人信息碎片化散布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今天,简单的身份证号脱敏方式,很容易通过解读号码构成规则、使用身份证号计算程序、或是写成爆破字典等等,轻易地挖掘出来。

“此种编码规则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而现在已经逐渐不适应日益强劲的个人信息保护潮流,也与国际惯例相悖。”胡钢表示,相比于身份证号码式的“强隐私”模式,我国护照的编码采用的是“弱隐私”模式,码长也更为简洁。

他建议,我国未来可以研究推进身份证号“弱隐私”模式,可以在公民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时,基于自愿原则予以变更身份号码,并提供公民自主且自助的新旧号码对应关系的信息查询系统。

文/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尤一炜

标签: #身份证号脱敏后怎么还原 #身份证号脱敏后怎么还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