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段永平博客选摘(1)

复利的乐趣 1453

前言:

现时朋友们对“段永平网易博客”大概比较关注,兄弟们都需要学习一些“段永平网易博客”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段永平网易博客””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部分:信仰(经营、投资与慈善)

一、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01)

一)定义与内涵

A.定义

B.概述

C.投资的信仰

二)做对的事情 (02)

A.原则性东西

B.“做对的事情”内涵

三)把事情做对

A.“把事情做对”内涵

B.“把事做对”的方法

一、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一)定义与内涵

A.定义

01. 2012年4月5日 (博文时间)

段: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投资是什么?

基本版:

投资就是买未来现金流。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做对的事情)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

02. 说明版(博文时间:2012-04-05)

段: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投资是什么?

说明版: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

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做对的事情)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

03. 啰嗦版(博文时间:2012-04-06)

段: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投资是什么?

啰嗦版: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是3年,也不是5年。

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有些人把自己生意中有限的资金投到股市里实际上往往是不合算的,因为其自己的生意获利往往比股市里的平均回报高。当然,多余资金投入无可非议(听说国内某网络公司买了很多苹果的股票,这属于无可非议型的)。可我确实看到不少公司贷着款还要买股票,看不懂啊。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做对的事情)

所谓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只是个思维方式,千万不要去套公式,因为没人可以真的确定公式中的变量,所有假设可能都是不靠谱的。

个人观点:其实区分所谓是不是'价值投资'的最重要,也许是唯一的点就是在'投资者'是不是在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时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和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比如呵呵,电视里那些个分析员天天在讲的那些东西。我有时会面带微笑看看cnbc的节目,那些主持人经常说着满嘴的专业名词,但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啥。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

在巴菲特这里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意模式。以前虽然也知道生意模式重要,但往往是和其他很多重要的东西混在一起看的。当年老巴特别提醒我,应该首先看生意模式,这几年下来慢慢觉得确实应该如此。

护城河实际上我觉得是生意模式中的一部分,好的生意模式往往具有很宽的护城河。

好的生意模式往往是好的未来现金流的保障。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

我觉得margin of safety 实际上应该指的是能力圈而不仅仅是价格。

在自己能力圈内的生意自己往往容易懂的多,对别人的不确定性往往对自己是很确定的。比如当年我投网易时,市场不看好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游戏这个市场不是很大。而我自己由于在这个行业里时间很长,所以很确定这个市场非常大(但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事实上最后的结果比我看到的还要大)。

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比如有的朋友跳进印度市场,有的朋友跳进日本市场。

我总是假设市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聪明的,除非我发现市场确实错了。(这句话是针对'逆向操作'说的。逆向思维很重要,但逆向操作和随波逐流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人说很难看懂未来现金流。其实绝大多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我也是看不懂的。看不懂的就不碰。一年两年或许更久的时间里总会有目标出现的。有些公司的生意模式很好,但股价有时候太贵,那就只能等了。好在这些年来一直如此,每隔些年就来个股灾,往往那时好公司也会跟着唏哩哗啦的。

对于大多数不太了解生意的人而言,千万不要以为股市是个可以赚快钱的地方。长期来讲,股市上亏钱的人总是多过赚钱的人的。想赌运气的人还不如去买彩票,起码自己知道中的机会小,不会下重注。

也有人说股场就是赌场。事实上,对把股场当赌场的人们而言,股场确实就是赌场,常赌必输!

用我这个办法投资一生可能会失去无数机会,但犯大错的机会也很少(但依然没办法避免犯错)。

我经常听见有人在讲哪只哪只股票赚了几倍的故事,可他们就是不说总的成绩,你懂的。

顺便感谢一下自助餐先生。凡是觉得我写的这点东西有帮助的人都应该多看看他老人家的东西,我能讲的他都讲过好多次了。

想到哪写到哪,主要是为了能随时提醒自己。

有人问如何避免以为看懂实际又错了的问题,个人观点: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呆在能力圈内以及专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减少犯错的机会。

段:再更正 (博文时间:2012-04-11)

上篇啰嗦版里忘了在未来现金流后面加折现了。折现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不懂不行。

有些公司拿着很多现金却无法有效利用的话,实际上这些现金是在贬值的。最好的状况是在不用分红的前提下可以维持资产回报率。

“另外上一篇我说的最小机会成本是无风险国债回报,后来想了想,觉得也有问题。实际的最小机会成本应该是通胀率。也就是说,如果手里的钱的回报率赶不上通胀率的话,实际上是在亏钱。” 这一段改成下面的意思了:

通胀率其实不是机会成本而应该是“基本回报率”,在投资时其实无法考虑通胀率,但可以比较利率。也就是说,最小机会成本还是无风险国债回报。

B.概述

01. 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博文时间:2010-03-14)

段:以下这段引自博友,我觉得是个很好的问题,故说说自己的看法。

网友:《怎样看待犯错》

今天重新看了一遍赢在中国,听到了马云的一句话很矛盾,他说如果不犯错将是最大的错,而巴菲特先生的原则却是不要犯错,这要怎么理解怎么把握呢?初步的理解是小错是为大的成功做准备,但是是你必须要付出学费的。马云的这种创业模式是需要不断的进步,如果不去犯错无法进步则一定会被超越;而巴菲特的模式是单一的,几十年来所做的几乎就是同一件事,对他来说就只有两种状态,这种技能掌握还是没掌握,并不需要去对未知的事物去做不断的尝试,与时俱进。所以他只需要提醒自己别马虎,别犯错,做好这件我擅长的事,将自己理解的正确概念不断迁移到新的形式上即可。对于我个人来说,在成长时,应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去多尝试,不要怕犯错(当然要注意不能明知有更好的或明知是错还硬要去犯,那是追求形式)。在使用已有技能,或在那种如果再进一步自己的能力无法掌控的时候,就不要再犯错误,小心,保证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

段:我不知道这里所提巴菲特的原话是什么,我只记得巴菲特说过大概这样的话:第一,不要亏钱,第二,不要忘记第一条。我个人理解他老人家在这里讲的是投资安全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投资到他不懂的东西里就有可能亏钱,所以要避免。这里并不意味着巴菲特就不会亏钱,事实上他亏过的钱的总额比我们谁都多,因为他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呵呵,光是他投在康菲石油上亏的钱就有几十个亿美金啊。我一直没看明白他为什么要投康菲石油,也许他也犯了以为看懂却实际没看懂的错误?但是,巴菲特有今天,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他很少犯“原则性错误”,也就是说,他认为他能力以外的事他坚决不碰。几十年下来,他犯的错远远少于同行,仅此而已。

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坚持做正确的事,也就是原则性错误的事不做。比如:他认为他“不懂的事就坚决不做”。我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这个。

马云讲的是另外的一面,就是如何把事情做对的问题。无论是谁,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都是有可能犯错的,好像也没听说哪个所谓成功人士没犯过错。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犯错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犯错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有时可能就是最大的错。

呵呵,不知道这么解释是否能明白?有时想想中文真是很有意思。一会儿说“慈不带兵”,一会儿说“爱兵如子”;一会说要“三思而后行”,一会又说要“当机立断”。呵呵,好像并不矛盾啊。他们说的都是事物的不同面而已吧?

02. 有所不为(博文时间:2011-07-25)

段:这次回中国还去了一趟浙大,正好赶上毕业典礼。校友会的老师让我也上去讲2-3分钟。为这2-3分钟的讲话,我还真是费劲想了好多天,最后把我自己毕业近30年的体会总结了自认为最重要的3点。把这3点简化如下:

1. 胸无大志:大概就是踏踏实实的态度。我们文化里有很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东西,胸无大志的“大”就是好“大”喜功的“大”。

2. 有所不为:大概就是“作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的另一种说法。做对的事情的意思就是错的事情不要做,就是有所不为的意思。

3. 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是最简单但也可能最难的一点。做一个正直的人会有什么回报我不知道,但正直的人可以一生坦然。

03. 苹果CEO库克高盛大会实录(博文时间:2013-02-13)

段:说一点我特别喜欢苹果的地方:苹果是非常难见到的能够长期focus在“做对的事情”的企业。

多数人在投资时很习惯去看有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点,从而会很容易掉进短期表现当中。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当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因为“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所谓“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

04. 网友:对企业来说,“作对的事情”是如何判断的?譬如,吉利收购沃尔沃,联想收购ibm pc部门等。是否回过头来,还是依据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相当于自己在做企业?

段:简单的东西不容易啊。

“作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就是简单不容易的典型代表。

其实从外人的角度来看,我无法判断吉利的收购案或联想的收购案对他们来讲是否是件对的事情,但他们最后自己都会知道的。

巴菲特说“不做不懂的东西”,同时他认为自己不懂高科技的东西,尤其是不懂高科技的“变化”,所以他就不太愿意投资高科技的东西。而且他如果投的话,就会变成在做一件他自己“不懂”的事情,也就是“不对”的事情。

所以说对巴菲特而言“不对”的事情并不是对所有人都不对,如果那些人是属于确实懂的那些人的话。巴菲特也讲过:如果你能看懂这些变化的话,那你就发达了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慈善”(01)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巴菲特还讲过,不要用margin去投资股票,这条大概是适合所有人的,因为巴菲特的那些曾经也“很厉害”的但同时又用margin的“朋友们”最后都破产了。

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坚持不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

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把事情做对”是会犯很多错误的,这是学习的过程,一定要和做不对的事情分开来。

关于并购,我可以讲一个我的简单理解。如果当有人本着“大不一定强,不大则一定不强。所以要做强则先做大。”的想法去并购的话,那结局一定是很难看的。韦尔奇的自传里写过一些关于并购的原则,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05. 网友:段总:我今天的问题是关于我创立的企业的。现在是100%控股,但每天的时间被各类管理的事占满了,想在未来能够省下时间来精心做投资,想向段总请教,如何既能控制公司发展又不用事无巨细都要我拍板?通过分股份来提升团队凝聚力还是高工资?谢谢!

段:关于授权的问题,能比我理解得更好或做的更好的人确实不多。授权的过程一般是: 指示、指导、协商、授权、放权,最后一条是never out of control(只有好的文化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在能够把握“做对的事情”的前提下,容忍“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这一点是大多数人做不到而且是很难学会的。呵呵,就像投资一样,授权也是简单但很难的事情。

06. 马云首谈卫哲离职事件:我是在治疗“癌症” (博文时间:2011-03-25)

段: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发现错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这是我喜欢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原因。

有强大的企业文化不等于不会做错事。强大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在做错的事情的概率相对低、发现得早、改得快。

07. 网友:“做对的事情”大概是最高管理层的事,公司目标及策略确定后只需把握大方向;“把事情做对”大概是管理层的事,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2010-06-17)

段:做对的事情必须要贯彻到每个细胞,尤其是知道错的事情不去做,发现错了要马上改。(博文:《500亿的猜想》2010-02-09)

08. 网友:假如某个企业预测2年大概每年有20%的增长,但突然有一年增长了80%,而行业也就20%不到的增长,大概增长的原因是因为降价打压对手,同时对手这一年也做的确实不好,那么此时是否可以认为企业有些急功近利了,而这个增长如果不可持续,而市场却认为可持续,那这个价格看起来就高估了不少,这个时候这个企业是不是该不管继续持有,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卖出点先卖出看看再说呢。(2011-01-05)

段:我认为,一般来讲,对企业而言降价就有点像核武器,能不用就别用,最后对谁都没好处。主动用核武的属于……根据你说的资料没法判断该不该卖。好企业也可能会犯错的。我一般看到企业犯错时,主要判断这个错是“做了错的事情”还是在想“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犯的错。任何人在“做对的事情”的前提下,为了“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都是会犯错的,这种错误也可能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短期损失,但长期而言却可能微不足道。而另一种错误的损失却可以是致命的。(博文:《转自朋友的Email》2011-01-03)

09. 我有一个博友问您两个问题:

问题1:《好公司为什么会失败》中列了几条加以论述:

1、错误数字 2、遗忘股东

3、人才代价 4、滥用激励

5、广告崇拜 6、抄捷径

7、错误预测的风险 8、迷信大型IT工程

9、大做表现文章 10、萧条恐惧症

不知段总对其中的哪几条认同?

问题2:《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与《追求卓越》(汤姆·彼得斯)相比,段总更倾向于谁的理念?(2011-09-27)

段:1.“好公司”的定义是什么?“失败”的定义是什么?没定义怎么讨论?如果“好公司”的定义是那些做事“成功率”远高于一般公司的公司的话,那么”失败“的定义就该是那些高“成功率”外“失败”的那些个案。

所谓的“好公司”我觉得应该是有原则的公司,不是单纯利润导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然后去追求高效率把事情做对的公司。

事情做对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谁都会犯错误,好公司也不例外。有时候这些错误也是会致命的,如果你把这些叫失败的话。

你说的那本书里论述的那10条大部分都不应该是“好公司”会犯的错,倒像是一般甚至烂公司会犯的错。但错误预测的风险对谁都会存在,有时候也会要命,但“好公司”犯这种错误的概率比一般公司要低。

知道“概率”的意思吗?真的知道吗?巴菲特买错过很多只股票,每一只错误的股票都可以被称为“失败”,巴菲特“失败”吗?

2. 他们一个讲的是要做对的事情,一个讲的是如何高效率把事情做对,你更倾向于谁的理念?(博文:《2011年09月23日》)

10. 网友:段总:快鱼吃慢鱼,慢即是快,中间的尺度该如何衡量?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比如张裕,洋河蓝色经典,该怎么衡量呢?(2010-08-31)

段:其实前面类似的东西从不同角度说过若干次了。快鱼吃慢鱼指的是效率问题,也就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问题。但做对的事情总是要放在前面的,两者并不矛盾。在自然界里,好像“快”的动物的生存能力也是比“慢”的动物的生存能力弱的。(博文:《巴菲特:我为什么捐掉99%的财富》2010-08-31)

C.投资的信仰

01. 我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博文时间:2010-03-25)

段:记得以前翻过一本书叫《穷爸爸和富爸爸》,初学投资的人如果觉得巴菲特的东西一时不好懂,可以看看这本书。我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好像和这本书差不多。

假设我有10000块闲钱,也就是一时半会用不着的钱,应该怎么办呢?我可能有以下的一些选择:

1)在床底下挖个洞埋起来。----20年后还是10000.

2)存在银行或买国债。假设平均利息是6%---20年后是大概是32000多。

3)投资在S&P500。近100年的平均年回报大约是9%---20年后是56000左右。

所以只要能找到任何年回报大于等于9%的投资我就可以考虑投。

问题是,拿利息绝对无风险,而投资则有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风险是决定是否投资的第一考量。

在自己懂的东西上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风险在哪。

不同的人由于懂的东西不一样而投资在不同的投资标的上是很正常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短期甚至长期回报有可能会不一样。如果对企业和投资都不了解的人,当S&P500低的时候买指数也是个很好的投资办法。A股情况我不了解。

其他如房地产的投资的道理也一样。房地产价格是否贵可以看看《穷爸爸和富爸爸》,我记得里面说的挺好。

无论如何,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在教育上。

父母的教育,小时候的经历和苦难,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学到的东西对我经营企业和现在的投资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下次我会举一两个我成功的例子,也说说现在在投的一些东西的想法。

02. 投资的信仰(博文时间:2012-06-24)

段:这里说的信仰不是形而上的东西。

我理解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句号!

这就是我说的所谓的信仰的意思,或者说我是从骨子里相信,不会因为任何影响而动摇。

很多人一讲到投资就会马上冒出很多大家都似懂非懂的术语,大概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这个信仰。

其实投资就是价值投资的意思,不然投资投的是啥?

公司价值是什么? 就是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啊。

未来是多久?就是直到永远的意思。

永远是多久?就是到公司结束为止。

公司结束是什么意思?就是包括卖掉在内的所有可能。

记得马克思说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买股票花的是价格,买的是价值。其实我对投资的理解就这些,其他都是这几句话衍生出来的。

简单不?对,简单但绝不容易!不懂企业的人绝对没办法看懂未来现金流。所谓懂的人往往也只能看懂自己能力圈内的很少很少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而且还一定是毛估估滴。

学会简单其实就不简单----微博里看到的一句话,和我的简单但绝不容易的意思差不多。

未来现金流折现的公式?未来现金流折现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投资人才能毛估估看明白。没人真用公式的,至少剩者都是不用公式的。(说自己有公式还有参数的都是不懂甚至可能是骗人的,别理他们)

很难吗?还好吧。我自己从事企业经营只有10多年,之后开始投资到现在也差不多10年。在这10年里在有兴趣的企业里我大致看懂了不到10家企业(被排除的不算,投错的不算)重手投了5家,差不多两年一家,没想象的那么难吧?

什么,你投的企业比我多多了?那你要小心了,一般而言,超出一定量以后,投的企业越多赚的越少。

怎么才能看懂企业或者叫看懂企业的未来现金流?

有句话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我喜欢巴菲特说的那个办法,从来没看过别人的,也没有兴趣看。我觉得真看懂了老巴的东西的人大概是不会对别的人的投资办法感兴趣的,觉得我武断的人请先看懂巴菲特的东西哈。

说自己一半巴菲特一半索罗斯的意思实际上是说自己既不懂巴菲特也不懂索罗斯。(这句话和老巴说的多少费雪多少格拉汉姆的意思不同)

投钱(我觉得这里不叫投资的好)的办法有很多,一般而言,知道的越多,赚的越少。不然大学教这个的就应该赚的最多。

老巴童鞋说生意模式最重要。我自己大概对这句话想了好几年了,还在继续想,但确实越来越感觉到老巴这个说法有道理。和老巴吃顿饭没白吃,这句话就已经值个100顿饭了吧(其实远远不止哈)?

什么是生意模式?我也说不清楚,也许大学里的教授能给个文点的定义吧。但是,我觉得我大致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还不明白什么叫生意模式的话,那就看看老巴的那几篇在几个大学的演讲。

还没懂?那看看喜诗糖果,看看可口可乐、看看比亚迪、看看苹果、看看航空公司、看看那些做太阳能晶片的“光伏企业”......

还没懂?那重头来,接着再看。10-20年之内看不懂都可以用这个办法,就是“重头来,接着再看”。

20年以后还是看不懂怎么办?那20年以后再说了。

03. You Must Believe! (博文时间:2012-04-26)

段:这里表达的东西其实和苹果无关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慈善”(01)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昨天下午和一个朋友打球时,他告诉我他上午“又”买苹果了,大概$560/股。记得上一次他买苹果是当苹果$360的时候,结果买了以后就设了个$399的卖单。我劝他别卖,因为这价太便宜,可他最后还是卖了。今天,其实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但市场价到过600多以后,似乎在500多下买单就容易多了,呵呵。

其实,卖股票和成本无关,买股票和其到过多少价也无关。最重要其实也是唯一重要的是公司本身。

什么时候确实可以完全忽略市场的影响的时候,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就算是很到位了。

当然理解价值投资不等于就能在股市上赚到钱,就像知道要“做对的事情”的人不一定具备“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一样。

“把事情做对”需要有很多年的辛苦积累,不是看一两本书或者上几个“高手”的博客就能学会的。

大概由于这些天苹果掉得很厉害,昨天上午有个朋友打电话问我苹果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我不知道,但我重复了《功夫熊猫》里Master XiFu(就是广东话里师傅的意思,好莱坞的人大概以为中国人讲的都是广东话)的那句话:“You Must Believe!"

很多人读过很多书,知道很多投资的教条,but they just don't believe. Maybe, they don't believe because they don't really understand. Who knows.

这里的“believe”千万不要理解成简单的自信,这个“believe”的建立是需要很多年的经验和理解的,但不是有很多年就一定可以理解的意思。我见过很多有很多年“经验”的人,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花时间去“理解”过。

04. 网友:you must believe!(2013-02-02)

段:要相信的是:做对的事情最后会有好结果,或者说做错的事情最后会有大麻烦。至于把事情做对则是个过程,有时候快有时候慢,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博文:【转载】段永平投资思想---雪球小摘2013-02-01)

05. 网友:段大哥:我没看出来创维,跟段大哥比起来总觉得价值投资都懂,但做起来时就是不自然.我其实看巴菲特的书有15年了,还是没有您的理解深。该在哪个方面努力才能做更好?谢谢(2010-04-07)

段:呵呵,不知道怎么才能理解。我确实很相信我看到的价值,就像相信太阳每天会从东边出来一样。不知道你信不信?

(博文:《恭喜梁文冲》2010-04-07)

06. 网友:个人觉得说不定大哥的某些看法和观点也会慢慢有变化,就像十年前也许大哥还不怎么信巴菲特,现在就比较相信,不知将来大哥会怎样(2010-07-03)

段: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慈善”(01)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我从看到“巴菲特”第一分钟就开始相信巴菲特了,从来没动摇过。心中没有“巴菲特”的人是很难相信“巴菲特”的,而且谁说都没用。(博文:《关于个股和博友》2010-07-03)

二)做对的事情

A.原则性东西

01. 网友:您有自己不应该干的事情清单吗?能讲吗(2010-06-07)

段:有些可以讲,比如:不做空,不用margin(保证金杠杆交易),不做不懂的东西。(博文:《几本价值投资必读之书》2010-06-06)

02. 网友:在美国诚信是大概率事件,在中国诚信是小概率事件。这也许就是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吧。比较了才能理解段总您的话。呵呵(2011-05-20)

段:这也是由文化和机制造成的。(博文:《inexplicable and inexcusable》2011-05-19)

03. 网友: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正应了巴菲特的那句话,一个人的信誉要一生来建立,而毁掉它只需要5分钟(2011-05-21)

段:很多很成功的人有时会陷入一种无所不能的陷阱,从而干出一些很愚蠢的事。这些人包括索科尔,也可能包括你我。(博文:《inexplicable and inexcusable》2011-05-19)

04. 网友:请问段老师,怎么才能知道什么事,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呢,有些事只能事后知道,另请教现金流,应关注哪些方面,才能看出这个公司在作假呢?谢谢(2010-03-14)

段:呵呵,非常好的问题

我对做对的事情的看法是:发现错了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经常会明知不对,但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肯改,结果错误变得更大,呵呵,我肯定犯过这种错误。

没人不犯错,但知道这个原则的人犯错概率低,改得快,最后哪个啥了...... 。

假的真不了,时间会告诉你,但好像没有公式,否则就没人能作假了。不过,了解其产品,市场,竞争对手以及熟悉财务报表可能都能帮你发现可能的作假。(博文:《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2010-03-14)

05. 网友:段学长好~我是浙大电机系毕业的,现在在读工程科的PhD。课余我看了一些价值投资方面的书,Graham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和《Security Analysis》之类的,也看了巴菲特的传记《Snow Ball》,对价值投资的兴趣越来越浓,很想以此为终身事业,您觉得直接投身到投资领域好吗?还是应该先有自己经营企业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企业?(博文:《什么人适合做股票投资?》2010-02-04)

段: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才行。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

06. 网友:段兄:我的本意是,大家要学习你做事的方式和精髓,而不能完全从表面上模仿你来做投资。造成的错误理解,表示歉意。(2011-06-03)

段: 。我总是觉得很多时候人们太注意所谓成功人士都干了啥,但就是不注意他们不干啥,而往往不干什么是决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当然是在也干点什么的前提下)。

也许当年多注意点baidu也会有些收获的。虽然百度有些东西我不喜欢,但李彦宏的专注精神确实很厉害。

网友:很多年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才体会到知道“不干啥”的重要意义。

段:我想大概所有人都是很多年以后才明白的(明白不干啥),能真正明白就是福气或者叫造化。(博文:《2011年05月30日》)

B.“做对的事情”内涵

01. 什么是对的事情(博文时间:2010-03-16)

段:这是个很容易困惑人的问题。

我的理解是对的事情一般来讲是指原则性的东西,而且往往是用什么是不对的事情来表述的。比如,骗人是不对的等等。

所以说,作对的事情在实际中往往就变成不对的事情不要做。比如,不做自己不懂得东西等等。

所谓的“伟大的公司”里往往有一个“stop doing list“ 指的大概就是这个了。

有兴趣可以看看两本书:《优秀到卓越》和《基业长青》(《Good to Great》 and 《Built to Last》)。

我觉得《Good to Great》和《Built to Last》确实是经营企业者该读的书,我第一次看这两本书的时候有很兴奋的感觉,很多年的体会和心得都被人写出来了。

我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和事对我都有影响啊。呵呵,怎么有种要被盖棺定论的感觉呢?我还可以成长的吧?

02. 网友:段大哥:可否这样理解:您的意思是否在讲,做对的事情是指战略或是大方向不能搞错,把事情做对了是指在执行战略时要把细节的东西操作好?(2010-03-16)

段:对的事情还包括原则。用战略的说法也可以接受,但有点不够。

我们的文化里有个很大的缺陷,就是重利益轻原则。什么事只要有钱赚就行了。如果整个文化能明白有些钱是不能赚的时候,整个社会将会有很大的进步。可能需要100年以上,希望不要用一万年 。(博文:《什么是对的事情》2010-03-16)

03. 网友Y: 段总:你好,第一次上你的博客很高兴。你有一句话“把事情做对并相对的方向去做。”我体会很难。(2010-05-24)

段:这句话是有点难,但我没这么说过。

我说的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作对”,当然这句话也不是我说的,是我引用的。做到这句话当然难,不然为什么所谓成功人士总是少数呢?

网友A:问题是开始怎么知道是对的事情呢?

段:但你肯定知道有些事情是错的。做对的事情的意思是,如果错了就改,马上改的代价最小。很多人是明知是错还要做的,但错的事情往往有眼前利益,有诱惑。比如:骗人的生意、抽烟、赌博(小赌不算,因为小赌怡情)等等。(博文:《I have nothing more to add》2010-05-23)

04. 网友:段总, 我忘了在哪看到说步步高的生活电器被爱仕达接盘了, 文中说道步步生活电器三年亏损3个亿, 想问段总, 您觉得步步高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2011-04-20)

段: 假新闻。

前面说过n次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们的文化。

比如决定退出生活电器领域就是一个例子:从长期来看,这个领域不适合我们,也就是说对我们而言就是个错误的方向。错了就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就这么简单,但能做到的人很少。(博文:《Change the word - change the world》2011-04-18)

05. 网友W:段总,如果一家公司出现了危机,比如为了上市融资获得高估值而财务造假,虚增收入虚增利润而导致该公司董事长辞职,后又被捕入狱。但这家公司所处行业毛利率普遍在30%以上,尤其是这家公司刚刚签了一个城市的5亿人民币园林绿化工程的合约。在这家公司出现大跌的时候,我耐心买入长期持有,并打电话询问公司主营业务的进展,公司新董事长会在公司管理上做出如何的调整来防范再次出现危机。我这样做算不算一个投机者? (2011-03-22)

段:如果你真打算持有10年的话就不算,希望你能睡好觉。

网友Z:段大哥,我感觉这家公司是“做了错的事情”,而不只是“把事情做错了”。如果我持有他们的股票,估计总会做噩梦。

段:

网友W:回复网友Z:呵呵,这次公司出了事,曝光的越多越好,矫枉过正希望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段:我发现“做错的事情”的人和公司往往在侥幸活过来后还会继续“做错的事情”,就有点像骗子被抓以后往往会认为是骗术不够好而总结如何提高骗术一样。(博文:《什么样公司才是好公司?保守主义的视角(转)》2011-03-16)

三)把事情做对

A.“把事情做对”内涵

01. 网友:段总,今天知道波特(美国管理大师)开办的公司倒闭了,挺有意思的!你怎么看?(2013-01-26)

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很好用啊。波特的企业倒闭未必就是他的东西都有问题。波特的东西多是如何把事情做对的范畴的,如果这么有本事的人做起不对的事情来,出问题的效率肯定也比别人高。(博文:《关于加博友》2013-01-21)

02. 网友:平常心也就是平和吧!好像最早是诸葛亮说的,和段总的胸无大志一个意思?(2011-03-26)

段:平常心指的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态。

“胸无大志”指的是要一心一意做好该做的事而不是好高骛远。

“胸无大志”和“志存高远”并不矛盾。

就企业而言,“胸无大志”多用在“如何把事情做对”上面,而“志存高远”则指的是“愿景”。有很多话看起来很相反,其实并不一定矛盾,关键是你如何理解他,比如“慈不带兵”和“爱兵如子”,又比如“三思后行”和“当机立断”等等。(博文:【引用】平常心是道 2011-03-25)

03. 网友:最想学的就是您的,把事情做对,并坚持下去,这句对我太重了,学生我最害怕的事,就是自己做事做错,更怕自己知道错了,还不及时改正,甚至找借口,或者妄望有什么。(2010-03-27)

段:把事情做对是要靠学习的,在实践中学习,在犯错误中学习。不做永远都不犯错,但永远学不会。(博文:《我对投资的基本理解》2010-03-25)

04. 网友:段总你好!受博友委托,他向你提问以下的问题,你可有时间解惑一下吗?韦尔奇自身受德鲁克的影响比较大,是不是可以说德鲁克是管理学的理论大师,而韦尔奇是最优秀的实践者?

段:我知道德鲁克,但从来没看过他的东西;补充一点,从书名上看,德鲁克的东西主要是教大家如何把事情做对的。如果我现在20来岁,我觉得我会好好看看他的东西。

05. 网友:之前我分不清作对的事情和把事情作对的,因此企业发生了变化我都认为有问题,现在如果再遇到变化,我会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这个是大方向的问题还是枝节。对我的帮助很大,谢谢。

段:呵呵。当好企业因为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中,为了“把事情做对”而犯错误的时候,往往是我们买进的机会。不过,进入之前一定要看明白。

06. 网友:谢谢段兄,您觉得企业所有制性质(国有、合资、家族)、行业性质(强周期性、弱周期性)等因素和企业文化的好不好之间是否会有必然的联系或者冲突?还问个奇怪的问题,您的那一套关于企业经营的知识是如何获取的?(2011-01-24)

段:要搞清这个问题,你要回到什么是企业文化就明白了。

我没有一套自己的关于企业经营的知识(我认为叫理解可能更合适些),所有我对企业的理解,这本书或那本书里都有,但没有体会的人一般不会去体会而已。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原则:作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在如何“把事情做对”上犯的错往往是不可避免且都还是有机会纠正的。

B.“把事做对”的方法

01. 网友T:国人更喜欢榜样,马云就是榜样,但实际上最好的榜样是优秀的品质,只要拥有诚实,善良,坚定,耐心,理智等很传统的东西,加上一点好的运气,每个人都能成就一个事业,包括我自己这十年天天无所事事,我认为我都过的还不错。

几千年我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榜样,结果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陷阱,没有榜样的世界才是最好的世界,我们的榜样是一切优秀的品质,我们的榜样是遵守自然的规律,但绝不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2011-10-01)

段:马云是我最欣赏的企业家。或许是我自己觉得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在很多地方高度相似吧,但他的实施和表达在很多方面确实要强很多。我不知道“榜样”的定义是什么,好像心里也没有个榜样。

学习某个人并不是想要成为某个人,因为谁也不可能成为某个别人。我觉得其实也没有谁比谁更值得学习的说法,因为每个人从别人那里学到的应该是能够提高自己的东西。我其实也有一些比马云强的东西,比如乒乓球或golf,呵呵。所谓学习并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式的学习,那样的学法只能让自己在自己原来的圈子里打转转,因为人们往往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精华。

补充一点,如果让马云从头再来一次,他依然有很大的概率再成功,我也差不多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好好看看马云,你也许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网友W:段总,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的学法!

段:不知道,这都是猿粪的事(编者注:缘分)。有点像学价值投资,其实是学不会的,但有悟性的人可以提高而已。反正每次和马云聊天我都有不少收获,他看问题的角度经常确实很独到,确实思考的很深入。人们(经常包括本人在内)一般很难open自己去学习别人,即使对方做的很好也老是想办法给自己找个不用学他的借口,有趣的很。(博文:《2011年10月01日》)

02. 网友:很好奇学长您这么多管理学的东西包括韦尔奇和柯林斯的书,都是什么时候看的呢?是原来在一线的时候看的还是到美国以后看的?还是在搞小霸王之前就开始看了?我身边做企业的亲戚朋友都没什么时间看书(可能主要是没什么精力和兴趣)。(2010-05-22)

段: 柯林斯是谁? 好像在机场老看见他的书在卖,一直以为是骗钱的书呢 。

我看书真的不多,有时翻书,很少有看完的 ,可能是小时候没养成看书的好习惯。有很多好书翻一下其实收获也可以很大。有些观点(论点)吸收了就行,不一定非要看完论据和论证方法。尤其是本来就有想法,看到好书里也这么说那就印象深了。比如,我记得很久以前(可能有20年了)翻过一本书叫《焦点法则》,整本书讲的都是那些大公司不聚焦时犯的错误。由于我一直就觉得应该聚焦,所以这本书大概不到20分钟就翻完了。不记得作者,案例,就记住个观点 。

其实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我自己好像一本都没看完,但肯定都翻过了。最近在看查理宝典,快粗粗看完了。查理的东西有点难,以后还要慢慢看,但挺有帮助的。呵呵,我要是做学问就死定了 。

03. 网友S:段先生以下这段场景是否如实?

段永平接着解释为什么“中国巴菲特”是可为的呢,他说,研究巴菲特其实就一件事:不懂不做,只要你这么做,就叫价值投资。

刚刚提出巴菲特三个关键词的赵炳贤立即反对:“你这是把巴菲特思想片面化。”段不觉得。他说,这就跟参佛一样,有时参透了就一句话。“巴菲特跟我(吃饭时)也是这样说的,价值投资的根本准则就是don’t do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我个人悟的也是这样:不懂不做,当懂一些特定的事物时其它东西自然云开雾散。 芒格说选股是普世智惠的一个分支,能力圈通过学习、阅人、阅物是能够不断扩展的。赵炳贤先生总结的巴菲特投资思维有三个关键词: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界。也很到位。 (2010-06-06)

段:呵呵,一般人学习理解是总是觉得做什么是最重要的,其实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网友K:回复 网友T: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段总的这个理解,确实是很深刻的!闭上眼睛冥思一下。。。。

段:回复 网友K: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的差异会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博文:《几本价值投资必读之书》2010-06-06)

04. 网友:段总,我是步步高手机江苏下面一个市的业务员,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一直本分诚信的做事,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知识方面的不足,段总你可以给我一点建议吗?或者看什么方面的书补充知识。或者年轻人要注意什么事项。谢谢您!(2010-03-26)

段: 呵呵,这问题大,不知道从何说起

不过,我了解你的感觉。我想你比我大学毕业时已经好多了。

补充知识的角度而言,我觉得主要取决于你自己。自己觉得缺什么补什么。

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和健康,不要仗着年轻而不小心。呵呵,我知道说了一般也是白说的 ,我年轻时也听不进去 。(博文:《本分和平常心(1) 》2010-03-24)

标签: #段永平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