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记者观察 | 400年的扬州毛笔,不能只剩下“标准”

江都发布 385

前言:

目前小伙伴们对“扬州哪里学毛笔字最好”大约比较讲究,我们都想要学习一些“扬州哪里学毛笔字最好”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对于“扬州哪里学毛笔字最好””的相关文章,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七月的一天,骄阳似火,记者来到大桥镇花荡村的江都国画笔厂,一进厂区就看到老式的二层厂房和金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招牌,历史沧桑感与文化厚重感扑面而来。

今年74岁的石庆鹏是江都国画笔厂的负责人,17岁开始学习制笔,如今是扬州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制笔艺术大师。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毛笔陈列室,一支支倒悬笔架上的生花毛笔,书写了扬州毛笔曾经的辉煌。中国毛笔制作技艺有宣笔、湖笔、水笔、李福寿毛笔“四大流派”。扬州毛笔(亦称“扬州水笔”)以其麻胎作衬而独树一帜,享誉400余年。2011年5月,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式现代化的书写工具不断涌现,更趋向于轻盈、便捷,符合现代审美取向,毛笔已不再是唯一的书写工具,其市场份额日渐减少,严重影响到生存环境。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学制笔,太苦,又挣不到钱。”跟着石老走进车间,在各道工序忙碌的10多位工人中,没见一张年轻面孔。

石庆鹏告诉记者,扬州毛笔制作技艺十分繁难,分水盆、装套、旱作三个环节,共一百多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严谨。关键工序全凭艺人的手感、舌感和目测。笔尖粗细、长短、老嫩以及锋状均有讲究,工艺精致而富有韵味。“一个制笔师傅起码要历经十年打磨,才能上手、出作品,年轻人谁愿吃这个苦?”

如今,他厂里的工人平均年龄60出头,“现在全江都制笔师傅不足300人,上个世纪60年代,那是制笔的黄金时代,江都制笔的有5000多人。”抚今追昔,石庆鹏不胜感慨。

人才的“青黄不接”,是毛笔制作面临的第一道“尴尬”。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笔的原材料越来越少,这又让扬州毛笔越来越“秃”。

制作扬州毛笔的“毛”,主要取材长江中下游的山羊毛。一只20公斤的羊,只能取半斤毛,而上品只有一两多。此外,黄鼠狼、松鼠、獾子等30多种动物的毛,也都是理想的制笔原材料,但现在都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想都不敢想。

“现在制笔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疫情影响毛笔出口,订单拿不到,生意难做。”石庆鹏忧心忡忡,江都国画笔厂95%的产品出口日本,去年出口200多万支,产值超500万元。今年因为疫情影响,生意一落千丈,预计全年只能生产70万支左右。

“再难,也要坚持做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丢弃了。”石庆鹏说,毛笔制作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让他欣慰的是,国画笔厂上报的市级地方标准——《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获批立项,这意味着江都非遗保护标准化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

然而让我们困惑的是:400年的扬州毛笔,不能只剩下“标准”啊!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 任飞 融媒记者 郜粉定

标签: #扬州哪里学毛笔字最好 #扬州毛笔制作技艺 #扬州毛笔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