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空调不制冷需“加氟”?专家支招破解小病大修套路

新华网 497

前言:

此刻同学们对“空调加氟的电话”可能比较珍视,兄弟们都需要知道一些“空调加氟的电话”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空调加氟的电话””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喜欢,朋友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是大暑节气,被认为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全国各地近期屡屡遭遇高温天气,不少网友都戏称“靠空调续命”;而在炎炎夏日里,最让人抓狂的事情大概是“空调不冷”。

最近,空调维修的生意因为高温天气越来越火,但上海消保委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空调维修中“小病大修”的问题严重,诸如“空调不冷是缺氟”的说法套路了不少消费者。

北京市民嘉禾最近发现家中使用三年的空调制冷效果没有之前好,在网上搜索几家空调维修公司,电话询问后都被告知可能是制冷剂缺损,即空调该加氟了。嘉禾说:“我之前查询了一下,说空调并不容易缺氟,有的朋友说加了反而没之前制冷好,所以觉得这个说法不是非常靠谱,可能还要等维修师傅上门看了之后,再沟通一下具体问题。”

嘉禾很可能正在遭遇一个空调维修的套路。根据此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的《2018空调维修体察报告》,在其进行的11次暗访式体察中,空调维修中“谎称机器缺少制冷剂”,虚假“加液”收取消费者高昂维修费用的情况较为常见。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胜说:“空调小病大修的手法不同,比较常见的是空调冷冻液没了需要加,或者电容或电阻坏了需要更换。”

消费者在空调维修中容易陷入消费陷阱,一定程度上与其对空调及其运行情况存在认识误区有关。事实上,空调制冷剂——氟利昂,一般以高压气体的状态存在于空调设备的密闭管道内,在运行工作状态下,它在系统内通过气态与液态转换,循环实现制冷或者制热模式,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损耗。

上海市消保委家电办专家任超英说,对比家中的冰箱,就能明白氟利昂并不是空调维修“必加”选项。有的消费者在维修工人去的时候,会主动讲多少年没有加制冷剂。消费者认为制冷剂像汽车烧油一样地消耗掉了,而实际上不存在制冷剂消耗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新安装的空调可能会因为安装不当导致制冷剂泄露,但多发于使用半年至一年的新安装空调机上;正常使用一年后,五年内出现缺氟的可能性都不大。

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如果空调出现管道泄漏、接头松动等问题,确实会导致制冷剂泄漏,但维修重点也应是先找泄漏点。这意味着,没有检查或者维修过程的“加氟”,不可信。

任超英说:“封闭系统连接处泄漏或者某个管路磨破泄漏,不管用不用空调,它都在泄漏。如果有泄漏点,必须要找到并消除,再去补充制冷剂,它是在封闭系统里一直保存的。”

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些小窍门:空调室外机有两根管道,如果其中的细管阀门出现结霜,可能意味着空调缺少制冷剂,而这只是空调制冷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空调散热不好、有遮挡或者空调外机灰尘太多等,恐怕更容易造成空调不制冷。

不过,消费者毕竟不是专家,不可能对于空调故障一一详细了解,即便认清了制冷剂的套路,还可能遭遇其他的小病大修。如何规范良莠不齐的家电维修市场,才是根源所在。

唐健胜说,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空调维修领域猫腻多,但真正会投诉的消费者并不多,原因在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唐健胜说:“空调维修作为一种服务,即便怀疑他小病大修,消费者也很难去检测或进行过程的回溯,所以这方面的投诉总体不高,但消费者的不满意度很高。”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海消保委暗访体察中,不少存在问题的维修企业都挂着正规经营资质,一些企业在大的电商平台上搜索排名非常靠前,这无疑更增加了消费者辨伪防骗的难度。有专家提出,在出台科学、透明的价格体系和维修标准的基础上,应确保维修行业的“散兵游勇”加强诚信自律;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应对维修商户的资质加强审查。

唐健胜认为,大平台通过大数据筛选,足以分辨维修企业的资质水平。无论互联网平台还是行业组织都有很多方法可以把诚信落到实处,比如查看这家企业前三年维修空调的收费。因为空调漏液的情况是小概率事件,如果通过大数据发现,对每一户的维修都加了制冷剂,这个企业的诚信如何,自然可以分辨。同理,维修行业也完全可以依据掌握的数据,对维修商的诚信度作出科学的评判。(记者杜希萌)

标签: #空调加氟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