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刚刚揭晓!华中大又创新高,再次大满贯!

华中科技大学 5240

前言:

今天看官们对“华中科技大学低调奋进吧 冯光”可能比较珍视,我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华中科技大学低调奋进吧 冯光”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对于“华中科技大学低调奋进吧 冯光””的相关资讯,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3月16日

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会上传来喜讯

华中科技大学共获奖41项

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一

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

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共24项

一等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再次实现省奖大满贯

华中大获奖情况一览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共有41个项目获得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总数位列全省第一。熊有伦院士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由物理学院罗俊院士牵头完成的成果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此外学校还获得一等奖22项(自然科学奖6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11项、科技成果推广奖1项),二等奖11项(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5项),三等奖6项(自然科学奖2项、科技进步奖4项)。

获奖简介

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熊有伦院士

熊有伦,1939年4月生于湖北枣阳,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在湖北从教56年,是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知名专家,在精密测量、数字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建立了国际首个精密测量的评定判别理论,设计的换刀机械手在国际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发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填补了国内机器人研发空白,创立的发动机类零件快速测量、数字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动机类零件技术质的飞跃。熊有伦先后编写了机器人领域的系列教材,出版了我国该领域第一本专著《机器人操作》,被誉为“当前机器人学科领域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之作”,极大地推动了机器人学科发展和机器人高精尖人才培养,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学者和工程师。熊有伦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等,曾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和荆楚好老师特别奖等荣誉,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获奖项目

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

完成人

物理学院引力中心罗俊院士团队

引力相互作用基本性质和规律的深入研究是物理学中最基础、最重大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其引力常数G值的精确测量更被公认为世界级难题。团队历时三十余年的探索和积累,攻克了高精度扭秤测量、引力场构建、环境扰动抑制等三项技术难题,最终测量出了迄今为止国际最高精度的G值,被国际同行赞誉为“精密测量领域杰出工艺的典范”,成果写入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成果中的引力精密测量技术及方法已获得广泛应用,引领空间加速度计、原子重力仪等一批高精尖仪器和装备的自主研发,打破国际封锁和垄断。支撑湖北省获批建设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推动我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意义重大。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原子分子量子瞬态过程的阿秒操控与超高时空分辨测量

完成人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物理学院陆培祥教授团队

在原子、分子及电子层面揭示物性结构及运动规律对基础能源科学、光电信息科学等领域至关重要,这依赖超高时间、空间分辨的精密测量与操控。项目团队围绕阿秒激光和原子分子量子瞬态过程的高精密测量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提出中红外双色光等操控阿秒激光的新方法,已被国际同行采用,产生了目前脉冲功率最大、脉冲宽度最短的阿秒激光;建立阿秒光电子全息理论框架,实现了阿秒-亚埃超高时空分辨精密测量。成果得到诺贝尔奖得主、沃尔夫奖得主等国内外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士1人、基金委杰青2人、优青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项目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信息物理系统混合动力学演化机理与调控优化

完成人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袁烨教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丁汉院士团队

信息物理系统结合了信息虚体和物理实体,集成了计算、通讯、控制等功能,是实现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新一代工程系统,其科学内涵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物理系统进行必要的信息认知、分析、决策,实现物理实体性能提升。团队的研究结果初步构建了信息物理系统混合动力学机理建模-演化分析-调控优化的理论体系,在动态耦合机理建模、切换系统演化分析、极限工况调控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代表作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等,得到50余位国内外院士、IEEE Fellow团队的肯定。项目成果为信息物理系统性能提升夯实了机理建模、分析与调控的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一维链状半导体的物理性质和光电器件研究

完成人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唐江教授团队

半导体材料是光电器件的基石,材料原始创新是实现半导体器件性能突破的关键。一维链状半导体在两个方向上通过弱范德华力相连,具有强各向异性和优异柔韧性,势必在柔性电子、高性能光电器件等方面实现重要应用。但由于其结构特殊,基于传统三维材料建立的薄膜生长、半导体材料物理等理论难以完全指导此类材料的研究。近十年来,研究团队聚焦该特色方向,从物理-材料-器件方面开展从0到1的基础研究,建立一维链状半导体薄膜生长理论,揭示了其取向合适时晶界本征良性新物理,开辟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新体系,4次获得此类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持续引领该领域发展。5篇代表作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在WOS数据库被引用1500多次,相关研究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近百个研究组跟进研究。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超级电容器储能界面调控理论与方法

完成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冯光教授团队

针对超级电容器的高性能需求,团队提出了等电势分子模拟新算法,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准确刻画超级电容器储能界面的分子模拟技术。团队揭示了储能界面微观结构形成机理,提出了定向调控界面结构以提高能量密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电解液含水导致电压降低与容量衰减的难题。团队还发现了特定纳米孔强化离子传输的新规律,构建了超级电容器新体系,强化了界面离子传输以降低内阻,实现了纳米多孔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的同时提升。代表作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得到了20余位中外院士等众多学者的正面评价,被认为是“第一个计算研究”“首次提出”和“开创性工作”;成果为研发高性能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面向语义理解的复杂图像表征与计算理论及方法研究

完成人

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尤新革教授团队

围绕图像语义理解中复杂图像表征和计算等关键问题,项目突破了复杂纹理、复杂结构、弱小目标的表征与计算关键理论与技术,相关工作在IEEE汇刊发表论文23篇,在Pattern Recognition发表论文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5篇代表性论文在WOS数据库他引630余次。成果被国际上260余家研究机构的学者广泛引用,得到了包括6位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18位欧美等国院士及斯隆研究奖、新西兰科技最高奖等6位国际重要科技奖励获得者高度评价。成果在医学图像分割、生物特征识别和工业检测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 被写入国家标准,并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大兴机场等自助安检系统。为票证鉴伪、遥感对地观测、目标探测与追踪等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支撑。

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

基于谷氨酸受体的抑郁症发病机制及药物靶点研究

完成人

基础医学院陈建国教授团队

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相应的治疗手段有限。团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及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级课题的支持下,以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突触功能损伤为切入点,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药物靶点,并进行相关药物研究。历时8年,团队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揭示了特定脑区谷氨酸受体膜表达异常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提出了“调控谷氨酸受体膜稳定性治疗抑郁症”的新策略,发现系列对抑郁症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系列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Biological Psychiatry、Science Advances、Cell Research等重要期刊,授权专利6项。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水陆跨域移动无人系统动力学设计与控制技术

完成人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学东教授团队

水陆跨域移动无人系统是能够在水底-水中-山地环境全方位机动、三维感知、高精控制的智能运载装备,是岛礁巡察、环境监测、救援安防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要领域的重大需求之一。对此,项目团队在跨域移动系统动力学设计、跨域全方位高速高稳机构综合、跨域环境高精感控等方面实现原始创新,研制了舰船搭载的水陆跨域移动无人装备,实现了水下-水面-滩涂-山地全方位快速机动和搭载。项目技术被权威机构系统测试认证为“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已在20多家龙头单位应用,为我国海洋探测及岸基巡察等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高性能铝合金构件变向锻造成形关键技术与装备

完成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新云团队

新一代航空航天、武器、车辆等领域关键装备的高可靠服役需采用高性能铝合金构件,但铝合金在塑性成形时存在粘模、粗晶和性能难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端装备的研制。项目组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装预研、自然科学基金和“强基工程”等支持下,经十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了力-流变向控形、力-热变向控性等关键技术,研制出新型伺服直驱锻造装备,实现了高端装备用多种关键构件的生产,如低残余应力卫星支撑件、轻质耐疲劳商用车转向节等;获授权专利38项,制定国标/行标8项,主编中/英文专著3本,成形理论及流动控制相关论文4篇次获中国科协和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该技术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退磁技术及一体化装备

完成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李亮教授团队

大型永磁电机是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和舰船驱动等领域的关键装备。传统“先充磁后组装”磁极制造技术因磁钢间的强磁场力,磁极装配精度低、气隙磁场一致性差;且传统热退磁技术磁极报废率极高、能耗巨大。本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型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充退磁”方法,突破大尺寸磁极整体充磁和复杂磁路约束下精准原位退磁的技术瓶颈,研制国际唯一的大型永磁电机充退磁一体化系列装备,充磁体积提高30倍,退磁能耗降低两个量级。成果应用于湘潭电机、明阳智慧能源、哈电风能等企业的2.5-11MW永磁风力发电机,实现了大型永磁电机制造技术引领和跨越式发展。

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奖项目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主动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人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周纯杰教授团队

工业控制系统(简称“工控系统”)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它的安全可靠是整个制造网络稳定运行的保证。与IT系统不同,工控系统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当系统无法抵御攻击时,极易引发重大设备、人员事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产业界等的支持下,团队历经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率先提出系统级的信息安全主动防护理念,在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主动防护理论、技术与系统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始创新和突破,并进行了产业化应用,获授权发明专利38项,软著13项,制定国标12项,发表Proceedings of the IEEE 权威期刊论文1篇、IEEE trans论文 27篇,成果引领了我国工控系统信息安全主动防护技术“从无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高性能复杂铸件轻合金材料与控形控性工业软件

完成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建新教授团队

高性能复杂铸件是高端装备的重要基础,传统铸造合金材料与“经验+试错”的铸件研制方法无法满足高端装备对高性能复杂铸件的国家急需。项目团队经十余年产学研合作攻关,研发了新型铝合金等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华铸ERP”等系列复杂铸件控形控性工业软件。相关成果获软件著作权25项,授权发明专利34项,发表论文211篇,出版著作4部。成果已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百余家单位得到应用,保障了出口管、机匣等关键铸件的高品质生产,满足了高端装备对高性能复杂铸件的急需。铸造工业软件打破了国外垄断,成功出口至美、英等国。专家组鉴定认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先。成果显著提高了铸造水平,引领了铸造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特大型水电机组智能运维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产业化

完成人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李超顺教授团队

我国长江中上游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水电站群,特大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事关能源安全、电网安全和枢纽安全。为响应“双碳”目标,在多能互补和电网调节要求下,机组需要在非设计工况下进行大范围调节,这会导致其性能劣化加速。特大型水电机组运维面临恶劣工况保稳定、异常状态早感知、设备维护能预测三大挑战,带来机组全生命期稳定,多维状态监测、可靠健康管理等技术难题。团队联合中国长江电力、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与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十余年,首创了特大型机组全生命期稳定与控制技术,全景状态感知技术和全工况健康评估与图推理诊断技术,构建特大型机组智能运维技术体系,研制成套装备,推动国产化和产业化,并在我国世界级水电站群推广应用。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跨场景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瑞轩教授团队

跨场景大数据分析面临批流融合、隐私可控、关联分析三大核心挑战。历经11年,团队在多项国家项目支持下,与业界主流企业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首创批-流融合的大数据一体化计算框架,率先发明轻量可控的跨场景大数据分析隐私保护方法;首创异构知识增强的跨场景数据分析技术,研发了跨场景大数据分析系统。团队获授权发明专利76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发表论文226篇(Nature Communications、CCF-A类119篇),被引用超12000次;合作研制100多种软件产品,在百度、电信、中软和烽火等12家企业产业化应用。产品覆盖全国,在公共安全、搜索等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复杂环境下大型桥梁结构隔震减振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完成人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朱宏平教授团队

深切峡谷、跨江近海、高地震烈度、复杂风场、极端地质等复杂环境下大型桥梁建设是国家重大需求。传统隔震减振控制目标单一、参数固定、适应性不足,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大型桥梁承载、变形、耗能与自适应性能的需求。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下,首创振动功率流最小的桥梁隔震减振协同控制理论,创建兼顾承载、变形、耗能、多频段抑振的隔震减振协同控制系统,发明系列高性能、自适应隔震减振控制装置,解决强震、强风、高速重载等荷载作用下大型复杂桥梁对隔震减振装置承载、变形、耗能需求以及隔震减振控制系统自适应调节要求。成果成功应用于港珠澳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以及西成、成贵高铁等西部铁路桥梁,为桥梁结构防灾减灾作出创造性贡献。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脑血管病防治的临床及转化研究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波教授团队

卒中防治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部分,也是国际医学的重大难题。团队立足国际前沿创建精准评估缺血半暗带、多维度预警、全流程管理的高效卒中急救体系,提出基于脑血管重构重要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向诊治卒中预防新策略,研发卒中脑保护新药和小血管靶向新药。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持续支持下建立的“基于灌注、血管重构和多系统应答的卒中精准防治体系”应用于全国7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惠及百余万患者,带动我国脑卒中防治技术高质量快速发展。在Nature Medicine、Circulation、JAMA Neurology、Autophagy等国际顶刊发表SCI论文171篇,总影响因子大于1424分,其中6篇≥30分、33篇>10分,JCR Q1区92篇,被Nature、Cell、Science等他引13875次。执笔及参与制定指南、共识2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慢性心力衰竭免疫介导心肌损伤机制及精准防治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程翔教授团队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防治形势严峻。免疫反应是引发心肌损伤和心衰的重要因素。立项之初,针对免疫介导的心肌损伤没有明确的防治策略。在国家重大课题的支持下,项目组在免疫介导心肌损伤的机制、诊断和精准防治策略三个层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包括阐明心衰心脏淋巴细胞介导心肌损伤的机制,明确免疫生物标记物在心衰风险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并提出心衰免疫介导心肌损伤的精准防治策略。项目成果发表在包括Circulation、Eur Heart J在内的多本国内外权威期刊,牵头制定2项心衰诊疗规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成果已应用于国内100余家医院,带动了我国心衰临床诊疗技术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卵巢癌精准诊治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刚教授团队

卵巢癌是预后最差的妇科恶性肿瘤。团队立足前沿,针对卵巢癌“难早诊,易耐药”这两个关键临床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及推广,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率先提出综合检测策略,开创性解决了卵巢癌早期诊断及分子精准诊断的难题;创建药物联合治疗筛选系统,开发多种治疗新方案,逆转卵巢癌耐药;建立卵巢癌精准治疗效果验证平台,指导卵巢癌患者的用药选择和疗效评估。相关成果共发表论文121篇,包括Cancer Cell、STM、JEM、JNCI等国际一流杂志,应用规范已写入17项指南及专家共识;相关技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已在全国10个省市、30余家国内知名的妇科肿瘤诊治中心和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显现极高应用价值和良好社会效益。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变应性鼻炎诊疗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刘争教授团队

团队针对变应性鼻炎的关键诊疗技术性难题和“卡脖子”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30余项国家课题资助下,历时12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取得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实现AR精准治疗突破。该项目发表SCI论文182篇,包括Nature Immun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Allergy等国际权威期刊。该项目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等人才项目和奖励1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相关技术在全国百余家医院推广应用,显著提高患者确诊率和治疗效果,可节省医保费用20%-30%,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巨大增益,引领了我国AR精准诊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新型智能载体逆转肿瘤耐药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征教授团队

肿瘤化疗耐药是临床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针对肿瘤化疗耐药机制不清、药物输送效率低、以及缺乏有效治疗策略的三个关键问题,项目组揭示了肿瘤治疗抵抗的分子机制,创新了智能纳米载体系统构建技术,提出了耐药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实现了核心理论、关键技术、治疗方法的突破。建立了“新靶点—新载体—新策略”的“基础到应用”转化创新体系,项目成果在Gut、JACS、Advanced Science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2篇,他引超过4000次。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20项,牵头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受邀参编4部临床权威共识,相关成果已在全国二十家大型医院及科研机构推广,推动了我国耐药肿瘤治疗水平的进步。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胎儿超声心动图精准诊断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谢明星教授团队

胎儿先心病居我国出生缺陷首位,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早期、准确诊断胎儿先心病,具有重大的临床及社会意义。项目组历经五十余年探索,取得了系列成果:国际首次发现胎儿心脏超声反射曲线,提早妊娠诊断时间窗,开创胎儿心脏超声影像新领域;建立胎儿心脏形态及功能正常参考值,为临床诊断胎儿先心病、判断心功能早期损害提供重要循证依据;提出疑难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策略,显著提高产前检出率;研究、推广胎儿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应用,依托5G远程会诊平台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构建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三级协同网络。该项目成果载入世界超声发展史,写入多部国内、外著作与教材。发表论文784篇,SCI收录264篇。牵头及参与制定胎儿相关指南共识共19部。

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

肝癌介入诊疗新技术方法创新及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传胜教授团队

肝癌是“癌中之王”,我国每年新发40多万例。介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肝癌有效方法之一,但患者预后仍不尽人意。团队攻关肝癌介入诊疗这一国际难题,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创建肝癌介入诊疗新体系,取得了系列成果。一是创新优化介入手术方法及导向技术;二是创建肝癌“介入+”新治疗模式;三是自主研发新型介入栓塞材料并临床转化;四是创建肝癌介入疗效多模态影像评价体系。8年来发表高水平论文137篇,其中SCI论文100篇,获国家专利20项,出版教材与专著10本。成果应用于全国多家医院,累计治疗肝癌患者10万余例,治疗成功率高达95%,节约医疗费用约10亿元。

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获奖项目

先天性巨结肠症精准诊断和微创治疗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

完成人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汤绍涛教授团队

先天性巨结肠症(HD)是小儿便秘最常见消化道畸形。针对HD诊断及治疗挑战,项目组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资助下,创立并推广HD分子诊断方法,将术前诊断准确度从74%提高98.9%;创新肛门外横断直肠等手术技术7项,使HD的手术后长期排便功能优良率达93%,高于国际水平的85%。推广应用到全国及欧美主要儿童医学中心,使我国成为掌握HD腹腔镜手术技术医生人数和手术例数最多国家。牵头制定《先天性巨结肠症内镜诊治管理规范》和《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操作指南》。项目成果在Lancet、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130 篇,获国际及国内专利13项,使中国在HD精准诊断和微创治疗领域从国际“跟随者”成为“领跑者”。

其他获奖项目一览

科技创新结硕果

砥砺奋进新征程

为优秀的华中大人点赞!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编辑:高翔、李芊芊

标签: #华中科技大学低调奋进吧 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