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原创:古诗中兵器的别称有哪些?

说文道史 55

前言:

眼前兄弟们对“锋利的弓箭古文怎么说”大体比较关怀,同学们都需要了解一些“锋利的弓箭古文怎么说”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锋利的弓箭古文怎么说””的相关知识,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提到兵器,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战争,自然会想到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争后果。是的,自古至今,战争带给人们的都是巨大的灾难。在古代,兵器除了用于战争,还被人们用作防身自卫的工具,甚至某种程度上被当作艺术品收藏。古代人们给冷冰冰的兵器赋予不同的名称,让兵器瞬间变得诗意而温暖。

今天,我们就从古诗词出发,看看在古代诗人的眼里,兵器是如何被温暖地称呼,从而散发出耀眼、诗意的光芒。

一、以外形代称兵器

古诗中,以兵器的外形特点来代指兵器,形象可感。如兵器的长度,古代剑长大约三尺,所以用“三尺”“三尺剑”来指代剑。汉高祖刘邦曾说:“我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这里的“三尺”即指剑。唐代吕洞宾也有《绝句》曰:“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形状特点也可以用来称呼兵器。唐代杨炯在《送刘校书从军》一诗中写道“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流星剑”是三国吴大帝孙权所藏六柄名剑之四,可做四方斩,挥舞时光芒宛如流星。弓箭的外形好似弯月,故用“明月弓”来代指弓箭。这里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兵器显得充满浪漫色彩。

流星剑

二、以材质代称兵器

古人也常常用兵器的材质特点来代指兵器,如唐代诗人卢纶在《塞下曲》中有诗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里的“白羽”即指代箭,因为古代箭尾常用白色羽毛装饰,故曰“白羽”。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王维在《观猎》一诗中写道“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也写道“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其中提到的“角弓”即指弓箭,古代很多弓箭因为用动物的角装饰,故称“角弓”。

角弓

三、以产地代称兵器

以产地代称兵器也是古代兵器命名的特点之一,如吴地盛产的一种弯刀就被称作“吴钩”,而且很多诗词里都提到“吴钩”。如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也写道“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

四、以人名代称兵器

古代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铸剑工匠,所以有些宝剑即以工匠名字命名。如,干将、莫邪便是古代著名的铸剑工匠,他们铸的剑锋利无比。楚王曾命干将铸了两把剑,干将便把两把剑命名为“干将”“莫邪”。后世很多诗词里便用“干将”“莫邪”代指宝剑。

如,宋代叶适在《赠赵季清县丞》一诗中写道“五月凉如秋,照夜干将白”;宋代的宇文虚中在《在金日作》中写道“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这里的“干将”“莫邪”指代的就是宝剑。

干将、莫邪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兵器文化也是丰富多彩。让我们深入古诗文中,去探索更多更广的兵器,感受在这些兵器背后的历史故事、人文典故,进而去发现兵器之美,体验人文之美。

标签: #锋利的弓箭古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