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地震效应

贵州密斯余 252

前言:

今天咱们对“超越概率计算公式”可能比较关注,朋友们都想要剖析一些“超越概率计算公式”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关于“超越概率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小伙伴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在地震影响范围内所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地震效应首先取决于震级大小、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离,也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类型及结构有关。分为振动破坏效应和地面破坏效应两个方面。

(一)振动破坏效应

地震波传播引起强烈的地面运动,是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都发生振动而直接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作用,称为振动破坏效应。在场地地震效应中振动破坏效应是最主要的。

地震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地震荷载,对于工程有重要意义的是估计地震动特征并给出场地的地震动设计参数。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考虑到了场地岩土特征周期和结构自震周期的作用,给出了水平地震力的计算公式:

FEK=αGeq (8-15)

式中: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a——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力影响系数;

Geq——结构等效总重量。

式(8-15)中的水平地震力影响系数为一无量纲参数,表示弹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统计平均值,即α=αEmax/g。其值的大小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取决于地震加速度记录a(t)和建筑物结构的动力特性(自振周期T和阻尼比ζ)。由于预测给定地区在未来地震发生时可能的加速度记录a(t)有困难,规范规定按图8-5采用,进行抗震验算时αmax的值按表8-7采用。

图8-11中的岩土特征周期(Tg),也称为卓越周期。地震发生时,地震发出的地震波传至地表岩土体,迫使其振动。由于地表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放大的尤为明显而突出,使地震记录图上的这种波记录的多而好,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的特征周期。特征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即地震波周期与地表岩土体的自振周期相同的共振作用,而是地表振动加强。一般来说,土质愈松软,表土层愈厚,则特征周期值愈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中,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给出特征周期的经验值见表8-8。

建筑的地基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规范中规定的设计地震共分为三组。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采用。

勘察中确定建筑场地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指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按规范要求应符合表8-9依据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中抗震设防烈度7度和8度的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各有0.1g、0.15g和0.2g、0.30g的分区。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确定或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确定。

标签: #超越概率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