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空技术网

博鳌论坛2023|亚洲合作新机遇:RCEP不是“句号”,中国不会失去“世界工厂”地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575

前言:

现在咱们对“tp框架”都比较讲究,同学们都需要学习一些“tp框架”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对于“tp框架””的相关资讯,希望大家能喜欢,小伙伴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 吴斌 海南博鳌报道

3月28日至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

面临当前区域合作的新形势,亚洲国家如何充分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有效应对区域内外的各种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疫情后经济更快更好地恢复和发展?3月29日,在“亚洲区域合作:新机遇,新挑战”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会主席、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会副主席、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张宇燕,东盟秘书长高金洪等多位重磅嘉宾对此进入了深入探讨。

“现在是探讨亚洲乃至全球团结合作的重要时机,没人能否认团结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把团结落到实处,如何具体实施,这不仅是博鳌亚洲论坛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需要解决的命题。”福田康夫表示,非常殷切地期待参会嘉宾在博鳌亚洲论坛进行深入探讨,携手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美好世界,这也正是博鳌亚洲论坛的宗旨之所在。

在曾培炎看来,目前,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地缘政治对立加深,经济复苏艰难,欧洲多国出现罢工潮,欧美通胀持续,金融风险陡升,乌克兰危机波及全球,能源、粮食供应形势趋紧。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一个繁荣开放的亚洲尤为重要。曾培炎表示,亚洲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经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6%上升到40%,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使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所以,亚洲应该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推动RCEP提质升级。

RCEP不是亚洲国家合作“句号”

RCEP促进了地区贸易和经济发展,但一切才刚刚开始。张宇燕在论坛上表示,尽管RCEP在推动地区贸易上的作用很大,但不是亚洲国家合作的句号,接下来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RCEP应该怎么做。

第一方面是存量角度,目前已经有20张协定,涉及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要把存量的这些政策利用好,把已有的东西落地做扎实。第二方面是增量角度,比起其他的一些贸易投资协定,现在RCEP水平还不是最高,一些内容仍未包含进去,例如环境保护、国有企业管理等。“《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TP)的内容就更为丰富,水平也更高,我们不能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上,还要继续。”

此外,张宇燕还表示,从成员国来看,目前RCEP包括15个经济体,接下来能否进一步扩大规模是需要考虑的问题。“RCEP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希望有更多的经济体,特别是本地区的经济体能够加入进来,RCEP本身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就会更大,而且亚洲的发展不仅仅是亚洲本身的问题,实际上是为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稳定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去年以来,虽然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各种危机交加,但亚洲区域合作仍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以RCEP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快速推进,成为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也使得亚洲区域较好地经受住了冲击。与此同时,亚洲区域也面临着地缘政治冲突、国际金融风险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等各种挑战,也更加迫切地需要区域各国携手合作,继续坚持自由开放的发展方向,共同积蓄向上的力量。

在高金洪看来,RCEP带来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希望能够在各方之间形成自由的、开放的市场渠道,中国、日本、韩国等已经在做一些相关的安排,并且能够进一步去促进投资,包括通关便利、技术标准方面一致化的操作,来进一步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高金洪还透露,东盟秘书处也在考虑进一步促进准入协定,能够使RCEP更多地落到实处,在2023年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落地,同时提升整体营商环境。即使是没有直接参与RCEP早期谈判的国家,也可以在后续加入,有一些潜在的市场和经济体是可以进入的。

澳洲资本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逸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存在多重驱动作用。首先,RCEP有助于在亚太区域内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通过在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领域建立起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框架,可以营造更公平、更高效的竞争环境;其次,RCEP充分整合资金、资源和专业技术,提升服务,优化配置,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区域经济合作循环体系,可以推动经贸合作更加稳定、有序、持续地发展;此外,RCEP大力推动投资便利化,可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将因此获益。

此外,何逸舟还强调,中国大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在RCEP和促进区域经济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IMF估算,目前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亚洲其他地区的产出就会增长0.3%左右。伴随RCEP深化融合,这个协同带动作用还将放大,共同促进亚太经济繁荣稳定发展。

中国不会失去“世界工厂”地位

在不确定性突出的当下,世界产业链供应链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分论坛上表示,我不认为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中国会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将仍然是最主要的世界制造业枢纽。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高端行业完全脱离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企业而言,需要调整战略,采用新模式,使供应链更有韧性、更有可持续性。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冯波分享了两点经验:一是实行大客户战略,和大客户签订长期合约,用长期运量锁定长期运力,获取长期回报,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二是进行大项目的战略,集中资源进行大项目建设,比如公司集中资源打造了琼州海峡的客货运输板块,正在加快建设海南洋浦港的国际金融项目码头,下一步还在谋划进行物流仓储设施的建设。

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委员会主席梁维特表示,在新的复杂环境中,企业需要准备备用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还必须有一个快速反应系统,员工也需要掌握更多技能去适应世界的变化。过去的全球化中,很多企业可能仅靠生产一个小螺丝钉就能获得发展,而现在有综合能力的大企业,能够建立安全的供应链体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今国际形势复杂,全球供应链、价值链迎来调整,如何看待亚太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角色?张宇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北美、欧洲和亚洲三足鼎立的态势中,亚洲的地位很重要。在整个国际分工链条中,亚洲的作用非常特殊。目前亚洲的中间品贸易量非常大,分量比较重。这一方面表明亚洲内部的产业链比较紧密,但另一方面,中间品贸易还不是终端产品贸易。

张宇燕分析称,具体来看,在科技领域,高端的、原创性高的产品贸易还是集中在发达国家,我国现在正在迎头赶上。在部分领域,我们已经形成竞争局面,但是总体来讲还需要努力,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层级。值得指出的是,在高科技领域的特定“点”上,我们可能缺乏竞争优势,但在整个分工链条的长度上却很重要。在整个全球分工链条中,许多环节都需要在中国生产,我们的相对优势在于“段和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标签: #tp框架